[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錢怡嶽老子感悟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38-345
【優惠價】
149-216
【介質】 book
【ISBN】97875633986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63398669
  • 作者:錢怡嶽
  • 頁數:393
  • 出版日期:2010-05-01
  • 印刷日期:2010-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00千字
  • 本書是從方法論層面切入的關於老子思想的解析,據古典而出新意,提示讀者從“走路的道理”中去領會“駕馭的藝術”,當感覺到無前識可憑、無長技可用、無成法可依、無故道可循,因而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懂得依隨老子去探尋那“無路境域中的前行之路”。
  • 作者乃著名民間學者,發前人之所未發,從方法論層面切入,以數理學 科式的清晰與明澈把握老子思想的邏輯脈絡,對老子的思想作了繫統而獨特 的解讀。 “道”的本源於是向我們展開,那就是走路的道理,駕馭的藝術,無路 境域中的前行之路……
  • 前言
    凡例
    緒論 道德之意
    第一章 道可道,**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第三章 不尚賢
    第四章 道衝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日夷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
    第十六章 致虛極
    第十七章 太上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第十九章 *聖棄智
    第二十章 *學無憂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 夫唯兵者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
    第三十五章 執大像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撥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也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結語 家在旅途
    附錄 《史記·老子列傳》
    參考文獻
    後記
  • 第十七章 太上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解釋】 (1)原文校訂 太上不知有之 王弼本原作“太上下知有之”。
    奚侗《老子集解》:“《莊子·馬蹄》篇:‘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 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文子·精誠》篇:‘慮犧氏之 王天下也,……其民童蒙,不知西東,……侗然自得,莫知其所由。’均此 ‘不知有之’之誼。‘不’各本多作‘下’,於理不協,今依吳澄本改。‘ 不’與‘下’,以形近而誤。” 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價》:“吳澄本、明太祖本、焦弦本、鄧鏑本、 潘靜觀本、周如砥本都作‘不’。本章*後一句‘百姓皆謂我自然。’就是 ‘不知有之’(人民不知道有帝力)的一個說明。作‘不知’意義較為深長。
    ” “不知有之”還可以與三十四章“萬物歸焉而不知主”相印證,所以本 書原文作“不知有之”。
    (2)我自然 然:如此這般,“……的樣子”。
    “然”的本義為燃燒之“燃”,是“燃”的本字。古人占卜時灼燒龜殼 ,根據灼燒後的龜殼裂紋卜算事態命運。這樣做其實是基於一種假想:灼燒 過程加快了事態演變的進程,使事態結果得以提前呈現;灼燒過後龜殼裂紋 的形態,對應於事物火速演化後的樣子,可以作為一種征兆來預示事態正常 演變的結果。因此,“燃”後之所“然”可以理解成事物在經過一定的演變 之後所穩定下來的確定態,沒有經過“灼燒”、促迫而安處的狀態即為“自 然”。
    我自然,即我之所然由我使之然,自然而然。這說明百姓對自己的生存 狀況能自由自主,自負其責,自取所然。在此境界,百姓沒必要去膜拜祈求 ,因而也就沒必要去感恩戴德。
    【譯文】 *好的統治者,人們覺察不到他的存在。
    其次的統治者,人們親近他、贊譽他。
    再次的統治者,人們畏懼他。
    *次的統治者,人們輕侮他。
    威信有所缺損,就可以導致信用架構的倒塌,閑著點吧,慎做仗名立言 之事。*好是一切事情都辦理妥當了,百姓們卻說“我們是自然而然的”。
    【評析】 在本章,老子確立了統治者的四個等級:***的是清靜無為而順任天 下之自然的循道**,其次是立聖言許然諾以召引天下親附的王道**,再 次是憑強力征服天下並以威嚴鎮唬人民的霸道**,*次是群起侮之的末路 **。
    末路**不足為論,那麼,王道**、霸道**呢?老子說:“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這就是說,不管是王道**對他所許諾的獎賞的守信,還 是霸道**對他所威脅的懲罰的“守信”,信均須足信方可有信。否則,一 言之失,足毀全篇;一次實踐的否證,就可以動搖一個立言之說的根基;一 點威嚴的破損,就足以導致整個威嚴面具的倒塌。有不信,就難免墮入其次 再其次的窮途末路,於是反證了仗恃威嚴的霸道**或仗恃誠信的王道** 都是難當。其結果,自然就導出了“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 自然…的“太上王”為至高的結論。
    對“太上王”的肯定說明老子對像道那樣的“看不見的手”的推崇,標 示著老子對集權專制體制的反對,是在社會政治層面的“虛其心”。老子崇 尚人民可以自豪地說出“我自然”的社會,貶低集權政治的必要性,顯示了 與君主立憲制主張相類似的“虛君”傾向。由於“統治者”可泛指一般意義 的“統而治之者”(即駕馭一份職權、一家企業、一支軍隊,或一個邦國的 組織管理者),所以,老子關於“太上王”的論述是可以旁推於一般的組織 管理之道的。
    P116-11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