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麥穗至成熟飽滿時(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360-521
【優惠價】
225-326
【介質】 book
【ISBN】97875596049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9604996
  • 作者:(法)蒙田|譯者:裴澤也
  • 頁數:281
  • 出版日期:2018-01-01
  • 印刷日期:2018-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8千字
  •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他的家庭是波爾多的“名門望族”,祖上靠做酒和咸魚生意發了財,父親當過法官,並擔任過市長。蒙田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學習過法律,但他厭棄官場生活。1571年,他退隱歸家,過著“自由、平靜、安閑”的鄉紳生活,一邊埋頭苦讀古希臘羅馬作品,一邊撰寫心得筆記,這便成為他的隨筆集。
    《麥穗至成熟飽滿時》是一部談論哲學、心理、社會、政治的思想著作。蒙田以博學著稱,在本書中,天文地理,世情百態,無所不談,旁征博引,語言平易通暢,不假雕飾,思想深刻綿密,博采眾長。
    作為十六世紀各種思潮和知識經過分析的彙總,蒙田隨筆是人類思想的永恆瑰寶,在法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隨筆式作品的先例,使散文作品進入文學領域,後世的帕斯卡、培根、尼采、本雅明等思想家皆受到它的影響。
  • 一 論憂傷
    二 本性驅使我們奔向未來
    三 當心靈的真切目標迷失後,如何轉移我們的**
    四 我們的行動決定於意願
    五 談無所作為
    六 論記性與謊言
    七 論說話的語速
    八 談勇敢與堅毅
    九 懲罰怯懦的行為
    十 論恐懼
    十一 死後方可定論幸福
    十二 探究哲理就是研讀死亡
    十三 談想像力
    十四 論損人利己
    十五 論習慣和不易改變的習俗
    十六 建議的方式決定結果
    十七 談孩子的教育問題——獻給迪安娜·居松伯爵夫人
    十八 論友誼
    十九 論節制與適度
    二十 命運的安排往往與理性不謀而合
    二十一 談著裝
    二十二 我們為何因同一件事而悲喜交加
    二十三 榮譽不能分享
  • 我是那種很少憂傷的人,盡管大家都對這種情感 推崇有加,我卻絲毫不喜歡,*不贊賞。人們習慣給 理智、德行以及良知披上一層外衣,這是一種愚蠢以 至惡劣的修飾。意大利人*是恰如其分地把憂傷稱為 邪惡,因為憂傷本來就是一種有害、荒謬、怯懦以及 卑微的情感。斯多葛派[斯多葛派,古希臘羅馬哲學 學派,創立於公元前300年左右。晚期斯葛派強調唯 心主義,宣揚宿命論、神秘主義和禁欲主義。]不允 許他們的哲人具有這種情感。 有個古老的傳說:埃及國王普撒梅尼圖斯被波斯 國王康比澤擊敗並俘虜後,看到女兒從自己面前走過 ,她穿著波斯用人的服飾去為波斯人汲水。周圍所有 的朋友都傷心地流下了淚水,他自己卻僵立在那裡, 默默無語,目不轉睛地盯著地面;接下來,他又親眼 目睹自己的兒子被敵人拖走、處死,仍然無動於衷; 可是,當他在戰俘的隊列中看到自己的一個僕人時, 卻不禁捶胸頓足,流露出極大的悲慟。 無**偶,*近我們的一位親王身上也發生了這 樣的事情。他在特朗特得知,作為家族榮耀和支柱的 兄長遇害,不久後,他又獲悉,作為家族第二希望的 二哥也去世了,他以驚人的毅力承受住了這兩次突如 其來的沉痛打擊。但就在幾天後,一個僕人的死亡, 卻令他再也無法承受,難以自持,陷入萬分悲慟與極 度悔恨之中。有人據此得出論斷:隻有*後的那次死 亡纔真正地震撼了他的心靈。其實不然,事實上,聽 聞兩個哥哥的死訊時,他已經悲痛欲*,之後發生的 哪怕一絲微小的刺激都足以摧毀他忍耐的堤壩。 我們可以用同樣的道理去解析歷史。有明確記載 ,當康比澤問普撒梅尼圖斯為何對子女的痛苦無動於 衷卻獨獨悲痛於朋友的不幸時,後者的回答是:“對 朋友的悲傷可以用淚水來傾訴,但對子女的悲傷則是 任何方式都難以表達的。” 古代有位畫家的創作過程與此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描畫伊菲革涅亞[伊菲革涅亞,古希臘劇作家筆 下的一個悲劇人物。]獻祭儀式時,這位畫家按照不 同人的視角,以人們對這位美麗少女無辜殉難一事的 關心程度來描繪他們不盡相同的悲痛。畫家極盡藝術 技巧之能事,可等到描畫少女的父親時,他已是江郎 纔盡了。他取巧地設計了這位父親雙手遮臉的動作, 暗示已經沒有任何方式能夠表達他內心的悲痛。 這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何詩人們要創造出尼俄柏這 位不幸的母親的形像,來表達**悲傷的那種委靡不 振、沉默不語的麻木狀態:在失去七個兒子和七個女 兒後,她傷心過度,*終化作了一塊石頭。 她因痛苦而變成了一尊石像。 ——奧維德 不可否認,**的悲傷會讓人的整個心靈戰栗, 喪失所有自由行動的機能,如同乍聽到一則噩耗時, 我們很可能被驚得瞠目結舌,獃若木雞,好像靈魂離 開了軀殼,隻有在痛哭流涕或傾訴悲苦之後,心靈纔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