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段正元傳(民國民間教育家現代孔夫子段正元首部傳記)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54-368
【優惠價】
159-230
【介質】 book
【ISBN】978750125008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世界知識
  • ISBN:9787501250080
  • 作者:路石
  • 頁數:377
  • 出版日期:2015-10-01
  • 印刷日期:2015-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現代孔夫子”段正元生前在社會上影響**大,當時的社會名流如王士珍、何應欽、顧祝同、何鍵等都是其拜門弟子。《段正元傳(民國民間教育家現代孔夫子段正元首部傳記)》是段正元首部傳記。
    作者路石為段正元之女,寫作本書時間達20多年,誠敬殷重,但立論客觀、持之有據,兼以文字古雅,至誠感人。
    本書整理和利用了大量稀見史料,還歷史深處的明珠以其本來面目。
  • 段正元(1864—1940),被尊稱為“段夫子”, 四川威遠人。天賦異稟,十五歲隨龍元祖學道,得授 先天後天、內聖外王、修齊治平、全體大用一貫之道 。後下山講學,先後於成都辦人倫道德研究會,在北 京、南京等地成立道德學社,闡揚孔子大道,發明儒 學真義,提倡世界大同。拜門弟子有17萬之眾,著述 達300種之多,以布衣而教王侯,對政商高層多有影 響,在倫理道德教育方面,更深入民間,被譽為“中 國近代史上的一代真儒、名副其實的現代孔夫子”。 路石編著的這本《段正元傳》從細節處真實記述 了一代儒學大家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真義以及種種過化 存神的事跡,細膩梳理了段正元學術思想的形成、發 展、演變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通過段夫子的生平和修 學歷程以及人生境界,讀者自可了悟中華學術的一脈 心源,從而獲得真實的啟發和利益。本書收集了很多 珍貴的史料,通過記述一代儒學宗師的個人命運及其 畢生理想與現實的踫撞,客觀展現了清末民初乃至上 世紀40年代的家國命運,以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是 如何地緊密相聯。全書文字古雅,敘述客觀,極具感 染力。 《段正元傳》的寫作始於1990年,迄今已歷二十 餘年。小修改無數,大修改五六次,據作者記載:“ 1992—1995年秋初稿於北京建設部大院陋室;2002年 鼕末改於天津開發區翠亨村;2003年秋再改於京中陋 室;2004年夏三改於京中陋室;2009年仲秋四改於鄭 州邙山;2015年2月五改於天津開發區翠亨村;2015 年4月增補於京中陋室。”戰兢惕厲,誠敬殷重,堪 稱無以復加。
  • 自序
    前言
    引子 家世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從龍元祖學道
    第三章 遇干旱舍盡家財賑濟鄰裡
    第四章 尋師訪友二十餘年
    第五章 次進京
    第六章 成都立會
    第七章 土精太極之發現
    第八章 第二次進京
    第九章 北京道德學社成立
    第十章 各地道德學社之成立
    第十一章 我意在政德合一,不在學社
    第十二章 布衣教王侯,言必有中
    第十三章 說大法驚天地動鬼神
    第十四章 應吳佩孚之請赴洛陽
    第十五章 周遊講道,僕僕風塵
    第十六章 段夫子學說的歸宿—實現世界大同
    第十七章 大道不分種族、國界、教派——外籍人士問道學道錄
    第十八章 齊大家,開女教,燮理陰陽
    第十九章 如伊尹之“五就湯、五就桀”,人事盡淨
    第二十章 關於祈禱世界和平大會之經過
    第二十一章 退隱聲明及盧溝橋事變
    第二十二章 楊、劉之亂
    第二十三章 天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誰
    第二十四章 《正式退隱說明書》及《元仁揖讓求賢說明書》
    第二十五章 證位道果,辭世歸天
    第二十六章 往事拾殘
    第二十七章 陳堯初與《師尊之名實》
    附錄一 不書符,不念咒
    附錄二 段正元著作目錄及年表
  • 第十二章 布衣教王侯,言必有中 北京道德學社成立之時,正是多路軍閥爭奪地盤 之際。民國成立,國是不穩,總統時上時下猶如演戲 。軍閥割據一方,大地支離破碎,百姓流離失所。段 夫子為消彌人類浩劫,使百姓安居樂業,不辭勞苦講 經說法不止,凡有所求,不分教派,指點迷津。無論 地之遠近,事之大小,一經允許,莫不有求必應,信 者得救。受夫子恩澤**侯莫不心悅誠服,五體投地 。今據《大同要義》一書所載,現將其過化存神之事 實略敘述如下: 一、“十日之內必有佳音” 軍政要人範紹陔拜門後不久,因事不順,欲往他 處避嫌。雷保康約範紹陔來見夫子,以作定奪。夫子 略一審視說:“紹陔切勿輕舉妄動,一動不如一靜, 靜候十日,十日之內,必有佳音。”範紹陔雖唯唯而 退,心中仍忐忑不安。夫子又叫楊三生勸他。三生乃 將自己之經過詳細對範紹陔說明,告他,夫子言必有 中,決不無故而言。由此,範紹陔決心靜候十日。果 如夫子所言,未出十日,四川蔡鍔來電請他赴川,政 府送他旅費數千元。範紹陔驚喜交加,對夫子感佩無 已:真神仙也!乃向夫子拜謝後即刻動身赴川。
    範紹陔到成都即去會晤舊友雷時若(時,雷任成 都警察廳廳長)。晤談時備贊夫子並將夫子的演講稿 及《道德學志》贈送給雷時若。雷時若乃將家中珍藏 之《道藏輯要》一部贈北京道德學社。
    據《師道為文化本元》一書記載:範紹陔由四川 回京後又介紹蔡鍔將軍記名入社。蔡將軍獻銀一千元 為入社特別捐,後不幸病故。《道德學志》第一冊中 刊有“故將軍蔡鍔”特別捐的記載。
    過了一段時間,範紹陔由成都回京,又欲往庫倫 升任一要職,有同人稟告夫子,夫子以為不可。說道 :“該地氣像頗為黑暗,不宜前往,去必不利。”並 命人轉告範紹陔。
    其時,範紹陔已做好上任準備,不可*改。且範 亦抱僥幸心理,不願舍此肥缺,乃與同人蔭甫等一起 前往。據《甲戌法語》記載,此行“不唯未得好處, 幾有性命之憂”,頹喪而歸。
    二、預知張勛復闢必敗 民國六年(1917年)黎元洪任大總統時,軍閥動 輒揚言獨立,黎出於無奈,電召張勛進京調解,誰知 引狼入室,演出了一場復闢之丑劇。
    夫子預知張勛復闢之事決不會成功。其時王士珍 任陸軍總長兼京津一帶臨時警備司令,公務繁忙,久 未到學社來。一日,夫子對雷保康說:“聘卿久未到 社,你近日務必去彼處告其諸事注意,恐有麻煩之事 。”雷保康驚問其故,夫子道:“政局將有一點動亂 ,但決不會成功。此事將涉及聘卿,囑其萬萬不可以 為成功。須小心謹慎,自會平安。” 雷保康遵命如實轉告王士珍,王不免疑惑忐忑。
    數日後,果然出事。半夜被張勛找去,要他同意 清朝復闢,王想起夫子之囑咐,麻煩果然來了。老成 持重的王士珍剛剛說了一句:此事尚需商議,即被張 勛怒目而視。王士珍被迫隨張勛連夜進宮。張勛竟把 十三歲的宣統搬了出來。
    此時,京中秩序大亂,惶惶人心伴著時起時落的 *聲。王士珍在家中如坐針氈,正要去問夫子,雷保 康忽至,說道:“先生說,張勛復闢之事隻有七日, 萬勿以為成功。爾須如前辦事,勿以張勛為懷,可明 哲保身,事後尚有提升。” 王士珍此時隻求平安無事,何敢希望提升,遵夫 子之囑,如前辦事。
    張勛復闢事敗後,黎元洪辭職。馮國璋任大總統 ,王士珍仍任陸軍總長,不久,段祺瑞任國務**, 後又辭去國務**,馮國璋乃委王士珍為國務**。
    一切如夫子所言,王士珍感嘆不已。三、王士珍 求禱 民國七年(1918年)早春,張勛復闢之事雖然平 息,但派繫鬥爭*為激烈,王士珍因有段夫子指點, 倒也平安無事。然王士珍已是年過花甲,以得遇夫子 為幸,於名利場中淡淡而已,礙於情面不好推辭。雖 任國務**,也是權宜之計。
    為爭權奪利,段祺瑞之謀士徐樹錚竟將“東北虎 ”張作霖引進關來。軍政界大震。馮國璋總統之寶座 有動搖之勢,王士珍也驚。急來求見夫子。王士珍道 :“形勢之急,元首有生命之危,聘卿願以身家性命 作保,求吾師代禱上天保全元首之生命安全。” 夫子微微哂道:“聘卿少安勿躁,此非難事耳。
    爾今身任何職?” 王士珍道:“弟子於名利場中並無野心,陸軍總 長及其他職務早已卸去,僅一國務**之職耳。” 夫子道:“如此便好。爾隻需辭去國務**即可 了事,元首決無生命之憂。” 王士珍道:“聘卿早已厭倦官場,辭去此職能解 元首之危,吾何戀哉!” 夫子又告:“然此舉隻可顧全友誼,不足言救國 。” 王士珍道:“能顧全友誼,又有益於時局,足矣 。”遂遞交辭呈。
    此時,馮國璋處於兵臨城下之危,不得不將國務 **一職交給段祺瑞,致使時局緩解。徐樹錚乃將駐 守在北京城外的部隊調往南方。一場刀*出鞘一觸即 發的內戰得以緩解。此非夫子一言點撥救國救民之實 例耶!事後,王士珍感嘆:現**之亂,恐孔子再世 也無可奈何。誰料先生竟妙計安天下,孔子再世也不 過如此吧。
    …… P138-14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