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於丹論語感悟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169-246
【優惠價】
106-154
【介質】 book
【ISBN】97871010605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60553
  • 作者:於丹
  • 頁數:170
  • 出版日期:2008-03-01
  • 印刷日期:2008-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30千字
  •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還會指出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本書以作者在***—10百家講壇所作同名講座為基礎,根據現場錄音整理,內容比電視播出版*豐富,*全面。
  • 《百家講壇》欄目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 ,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 姓的橋梁”,從而達到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百家講壇》欄目 堅持“《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的節目制作理念,不斷培養專家、 學者的公眾意識,不斷強化媒體為受眾著想的服務意識。
  • 孝敬之道
    智慧之道
    學習之道
    誠信之道
    治世之道
    忠恕之道
    仁愛之道
    本色於丹(代後記)
  • **我們總在說,孝敬是一種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種本能。我們反 過來說一個命題,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人說過那是美德嗎?沒有,因 為那是近乎本能。
    這個世界上,生物之愛都存在這樣一個現像,這個現像很美好,但也 近乎殘酷:所有的愛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對父母來說, 兒女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父母怎麼盡心都不為過。
    我們看到很多故事,比如孩子得了病,這父母守在手術室外面,說把 我的肝髒移植給他吧,把我的腎髒移植給他吧。我想,如果能移植心髒, 那可能十個媽媽裡面有九個願意。
    但是,我們去找找兒女為父母做過什麼的故事,可能遠遠不如父母對 兒女做的多。
    怎麼理解我們做到的孝,讓我們從孔子的這兩個反問句開始:我能養 活父母了,是孝嗎?我凡事搶著做,讓父母有衣有食,是孝嗎?那我們先 來看看,父母對孩子這一生又意味著什麼?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男孩,他從小就在一棵大樹旁邊玩兒。
    他特別喜歡這棵樹。這是一棵大蘋果樹,長得很高,又漂亮,又有很多甜 美的果子。
    這孩子天天圍著樹,有時候爬到樹上摘果子喫,有時候在樹底下睡覺 ,有時候撿樹葉,有時候他也拿著刀片、瓦片在樹身上亂刻亂劃。這大樹 特別愛這孩子,從來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兒。
    玩著玩著,孩子長大了。有一段時間他就不來了。大樹很想他。過了 很久,他再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少年了。大樹問孩子,你怎麼不跟我玩 兒了?這孩子有點不耐煩,他說,我已經長大了,不想跟你玩兒,我現在 需要很多**的玩具,我還要念書,還得要交學費呢。
    大樹說,真對不起,你看我也變不出玩具,這樣吧,你可以把我所有 的果子都摘去賣了,你就有玩具,有學上了。這孩子一聽就高興了,把果 子都摘了,歡歡喜喜走了。
    就這樣,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時候匆匆忙忙來,平時都沒有時間來 玩兒。等到他讀書以後,又有很長時間不來了。再過一些年,這孩子已經 長成一個青年,他再來到樹下的時候大樹*老了。 大樹說,哎呀,你這麼長時間不來,你願意在這兒玩會兒嗎?孩子說 ,我現在要成家立業了,我哪兒有心思玩啊?我連安家的房子還沒有呢, 我也沒有錢蓋房子呀。
    大樹說,孩子,你千萬不要不高興,你把我所有的樹枝都砍了就夠你 蓋房子了。這孩子高興起來了,把樹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這樣又過了很多年,這孩子再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年人了,這大樹已 經沒有果子也沒有樹枝了。孩子還是不高興,一個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樹 下。
    這孩子說,我現在成長了,念完書,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 。這世界上的海洋這麼浩瀚,我要去遠方,可我連隻船都沒有,我能去哪 兒啊? 大樹說,孩子,你別著急,你把我的樹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這孩 子一聽很高興,砍了樹干,做了一條大船出海去了。
    又過了很多年,這個大樹隻剩下一個快要枯死的樹根了。這時候,這 個孩子回來了。他的年紀也大了。
    他回到這棵樹邊的時候,大樹跟他說,孩子啊,真對不起,你看我現 在沒有果子給你喫了,也沒有樹干給你爬了,你就*不願意在這兒跟我玩 了。
    這孩子跟大樹說,其實我現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動了,有樹干 我也不能爬了,我從外面回來了,我現在就是想找個樹根守著歇一歇,我 累了,我回來就是跟你玩的。
    這個老樹根很高興,他又看見孩子小時候的樣子了。
    這個故事,其實說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和我們自己的一生。
    老樹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是在樹下玩大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體 會過這樣的一種成長,在父母身邊長大,走向社會。但為什麼人到*後纔 會歸來昵?這就是平時經常說的“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 母的時候纔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
    可是,真等到我們回到樹根邊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有太多的遺憾了, 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們已經錯過去了。然而,父母跟我們很少計較。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很殘酷,但兒女的一生,不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 了那麼多的東西嗎?父母付出的是他們生命中*寶貴的愛。
    為什麼孝敬是一種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個個人的生命 本能呢?同樣是血緣,為什麼下行的愛如此自覺,如此濃烈,而上行的愛 有時候卻顯得牽強呢? 我很喜歡《論語》裡面孔子用的那兩個反問句。做到這些真的就叫孝 嗎?這樣一問,讓我們警醒。
    孔子是個寬和的人,他不是特別地要求所有人都必須怎麼做,包括他 *看重的那些禮儀。有一次,宰我跟老師說:“為父母守喪,一守就是三 年,好像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習禮儀,禮儀必然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 ,音樂就會荒廢。舊谷喫完,新谷登場,剛好是一年的時間,鑽燧取火的 木頭四季都用不同的材料,一年也就輪過一遍。那為什麼我們的喪期非得 三年,而不是一年呢?” 孔子就問他:“如果你服喪纔一年,你就喫精米白面,你就穿綾羅錦 緞,你自己覺得心安嗎?” 宰我說:“我心安啊,沒什麼不安。”孔子就告訴他:“女(汝)安, 則為之!”(《論語·陽貨》)如果你自己覺得心安的話,你就可以這麼做 ,沒有什麼,不必特別地刻意。
    宰我走了,他出去以後老師就很感慨。孔子說:“宰我還是做不到仁 啊!一個孩子出生以後,要三年纔能**脫離父母的懷抱,所以替父母守 喪三年,是天下的通例啊。難道宰我就沒有從他父母那裡得到三年懷抱的 愛護嗎?” 一個小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們都手裡懷裡抱著,呵護之至,抱到三歲 ,有的父母還很惆悵,說孩子要長大了,以後我就抱不著他了。很少有父 母說抱到孩子一周歲就煩了,說我抱你什麼時候到頭,我還要抱你兩年, 太煩了吧。但是,孩子長大以後,為父母守喪守到一年就有人覺得挺煩了 。
    孔子對宰我的言行沒有橫加干涉,他隻是推測宰我幼年的經歷可能不 **。我們看到,在孔子那裡,三年之喪與三年之愛是相對應的關繫,父 母對子女是愛護,子女對父母是孝敬。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孤立的現像,也沒有一種孤立的標準。我們都在 用自己的心去揣測他人。作為子女,如果我們能夠換位去想,那麼與其等 到父母身後,我們去盡一年之孝或者三年之孝,還不如趁父母在的時候我 們再多做一分一毫。
    隻要父母在**,孩子就不會不掛在他們的心裡。但是,孩子經常跟 父母說的話是什麼呢?就是:“媽,我*近不回來看你,實在是太忙了。
    ” 忙,有時候是可以忙忘的,但有時候忙是可以取舍的,取重而合次。
    什麼是重?人們往往覺得事業是重的,朋友的快樂是重的,在這種時候, 父母往往是被忽略的。
    我們老是能聽見父母說一句話,說:“你去忙吧,要是太忙就不一定 著急回家來,打個電話就行了,讓我知道你挺好就行了。”而孩子們呢, 往往就把這個話當成是真的,就真會覺得父母隻要知道自己在外挺好就行 了。
    P5-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