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朱光潛談美(精)/大人文經典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25-326
【優惠價】
141-204
【介質】 book
【ISBN】97875354799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長江文藝
  • ISBN:9787535479921
  • 作者:朱光潛
  • 頁數:190
  • 出版日期:2015-06-01
  • 印刷日期:2015-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28千字
  • 《朱光潛談美(精)》從淨化人心、美化生活出發,提出人生的藝術化,倡導情趣化的生活。認為藝術化的生活,既是個人修養、快樂的源泉,也是淨化社會、收拾人心、拯救社會問題的根本良方。
    《談美》是朱光潛先生於1932年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談了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以及美的本質等問題,本書一經出版,很受讀者歡迎,值得認真閱讀與領會。
  • 《朱光潛談美(精)》是朱光潛先生於1932年寫的 一本美學入門書,談了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以及美 的本質等問題。本書從淨化人心、美化生活出發,提 出人生的藝術化,倡導情趣化的生活。
  • 中國現代美學**的一座豐碑/朱立元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序/夏丐尊
    一 談讀書
    二 談動
    三 談靜
    四 談中學生與社會運動
    五 談十字街頭
    六 談多元宇宙
    七 談升學與選課
    八 談作文
    九 談情與理
    十 談擺脫
    十一 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
    十二 談人生與我
    附錄一 無言之美
    附錄二 悼夏孟剛
    代跋“再說一句話”
    談美
    序/朱自清
    開場話
    一 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三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四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五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六 “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
    八 “依樣畫葫蘆”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十 空中樓閣
    十一 “超以像外,得其環中”
    十二 “從心所欲,不逾矩”
    十三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
    十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十五 “慢慢走,欣賞啊!”
  • 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是討論藝術的創造與欣賞。
    在收尾這一節中,我提議約略說明藝術和人生的關繫 。
    我在開章明義時就著重美感態度和實用態度的分 別,以及藝術和實際人生之中所應有的距離,如果話 說到這裡為止,你也許誤解我把藝術和人生看成漠不 相關的兩件事。我的意思並不如此。
    人生是多方面而卻相互和諧的整體,把它分析開 來看,我們說某部分是實用的活動,某部分是科學的 活動,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動,為正名析理起見,原應 有此分別;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完滿的人生見於這三 種活動的平均發展,它們雖是可分別的而卻不是互相 衝突的。“實際人生”比整個人生的意義較為窄狹。
    一般人的錯誤在把它們認為相等,以為藝術對於“實 際人生”既是隔著一層,它在整個人生中也就沒有什 麼價值。有些人為維護藝術的地位,又想把它硬納到 “實際人生”的小範圍裡去。這般人不但是誤解藝術 ,而且也沒有認識人生。我們把實際生活看作整個人 生之中的一片段,所以在肯定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 時,並非肯定藝術與整個人生的隔閡。嚴格地說,離 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 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 ,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無創造、無 欣賞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 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 以不是藝術的,正猶如同是一種頑石,這個人能把它 雕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另一個人卻不能使它“成器 ”,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 ,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
    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的生活都有上 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其 中全體與部分都息息相關,不能稍有移動或增減。一 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見出全篇精神的貫注。比如陶淵明 的《飲酒》詩本來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後人把“見”字誤印為“望”字,原文的自然與物相 遇相得的神情便**喪失。這種藝術的完整性在生活 中叫做“人格”。凡是**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現。
    大而進退取與,小而聲音笑貌,都沒有一件和全人格 相衝突。不肯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裡小兒,是陶淵明的 生命史中所應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錯過這一個小節 ,便失其為陶淵明。下獄不肯脫逃,臨刑時還叮嚀囑 咐還鄰人一隻雞的債,是蘇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應有 的一段文章,否則他便失其為蘇格拉底。這種生命史 纔可以使人把它當作一幅圖畫去驚贊,它就是一種藝 術的傑作。
    其次,“修辭立其誠”是文章的要訣,一首詩或 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於中然後形於 外,不容有絲毫假借。情趣本來是物我交感共鳴的結 果。景物變動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個 性,物也有物的個性,這種個性又隨時地變遷而生長 發展。每人在某一時會所見到的景物,和每種景物在 某一時會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斷不容與 另一人在另一時會所見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 時會所引起的情趣**相同。毫釐之差,微妙所在。
    在這種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們可以見出生命的造化。
    把這種生命流露於語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 於言行風采,就是美滿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濫,生活也忌俗濫。俗濫就是自己沒有 本色而蹈襲別人的成規舊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蹙 眉,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東施沒有心病 ,強學捧心蹙眉的姿態,隻能引人嫌惡。在西施是創 作,在東施便是濫調。濫調起於生命的干枯,也就是 虛偽的表現。“虛偽的表現”就是“丑”,克羅齊已 經說過。“風行水上,自然成紋”,文章的妙處如此 ,生活的妙處也是如此。在什麼地位,是怎樣的人, 感到怎樣情趣,便現出怎樣言行風采,叫人一見就覺 其諧和完整,這纔是藝術的生活。P183-18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