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國學知識全知道(新國學普及本)(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隨筆
【市場價】
384-556
【優惠價】
240-348
【介質】 book
【ISBN】978751582192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工商聯
  • ISBN:9787515821924
  • 作者:編者:董洪傑
  • 頁數:275
  • 出版日期:2018-07-01
  • 印刷日期:2018-07-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40千字
  • “國學”一說,*早見於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顧名思義,“國學”就是中國之學,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中創造的文化。國學堪稱中華文化的學術基礎、固本之學,是全面增加文化素養的學問。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曾提出來“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範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各地域文化和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廣義的“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各民族**傳統文化學術的總稱。國學彙通思想學術、典籍制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蘊含國脈、國魂、國本,是中國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從 20世紀 90年代起,國學熱再次興起,如今方興未艾。 我們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的祖先留下了五千年文化遺產,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像,可以分為天文、歷法、地理、歷史、職官、服飾、器物、玉文化、青銅文化、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美食、民俗、禮儀、婚喪、天工開物、百草醫藥等方面。國學以學科分,可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民俗學、倫理學、考據學、版本學等;以傳統圖書類別分,可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具體而言,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以及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明清小說和歷代史學等內容。國學從思想體繫上可分為儒、釋、道三家。國學的復興,是時代的呼喚與要求。**,隨著國勢上升,我們自然要大力弘揚國學,也要讓世界了解國學。了解國學也就是了解我們的歷史和現在,也就是了解我們中國人。我們知道,成為文化大國纔是真正的強國。在經濟**化背景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深入全面地了解我們自己的國學,**不能夠數典忘祖。 千百年來,國學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影響著國人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國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學習國學,了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不了解國學。然而,國學典籍汗牛充棟,國學內容龐雜浩繁,即使窮盡畢生之力,也難通萬一。 為了幫助讀者*方便、*輕松、*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國學知識,開闊文化視野、豐富知識儲備、提高人文修養,編者對浩如煙海的國學知識進行了適當的取舍,選取了具有代表性、實用性,以及讀者感興趣的內容,輯成本書。全書分為**政治、思想學術、天人之學、文學、史學、文化藝術、民俗文化、百工名物、國學掌故九個篇章,涵蓋了國學知識各個方面的內容,為讀者輕松掌握國學知識提供了一條捷徑。書中既有分門別類的嚴謹解釋,又有引人入勝的傳略和逸事,可幫助你登堂入室,領略國學的無窮魅力。 本書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力求在“新、奇、趣”上下工夫。 “新”就是鮮為人知的,很少被其他書籍提到的知識;“奇”就是不一般,能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的事物;“趣”即是興趣,也是趣味,是人們想看、願意看的東西。同時,書中還選配了包含多種文化元素的精美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使讀者身臨其境,對國學產生濃
  • 中華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像,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千百年來,國學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影響著國人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學習國學,了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不了解國學。為了幫助讀者更方便、更輕松、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國學知識,開闊文化視野、豐富知識儲備、提高人文修養,編者對浩如煙海的國學知識進行了適當的取舍,選取了*代表性、最實用、讀者最感興趣的內容,輯成《國學知識全知道》。中華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像,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千百年來,國學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影響著國人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學習國學,了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不了解國學。為了幫助讀者更方便、更輕松、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國學知識,開闊文化視野、豐富知識儲備、提高人文修養,編者對浩如煙海的國學知識進行了適當的取舍,選取了*代表性、最實用、讀者最感興趣的內容,輯成《國學知識全知道》。
  • 董洪傑,男,對中國國學深有研究,並且有多部國學作品出版發行,其人撰文,精確概括,表述清晰,其作品值得讀者閱讀和學習。
  • 第一篇.**政治
    職官制度
    王 / 2嫡長子制 / 2卿大夫 / 3皇帝 / 4儲君皇太子 / 4三公九卿 / 5宰相 / 6十三曹 / 7太尉與大司馬 / 8御史大夫 / 8郡縣制和州縣制 / 9郡守和縣令 / 10刺史 / 11三輔 / 11三省六部制 / 12尚書僕射 / 13侍中 / 13中書令 / 14
    侍郎 / 14政事堂 / 15御史臺 / 15唐代五監 / 16觀察使 / 17參知政事 / 17計相 / 18路、軍、府、州 / 19知府與知州 / 19轉運使 / 20宣政院 / 20行省制度 / 21達魯花赤 / 21內閣 / 22
    從察舉到科舉
    世卿世祿制 / 23先秦的鄉舉裡選 / 24春秋戰國的養士 / 24征闢 / 24郎官郎吏 / 25察舉制度 / 25舉孝廉 / 26九品中正制 / 27科舉制 / 28翰林院 / 29武科 / 30八股文取士 / 30童試與鄉試 / 31會試 / 32狀元及第 / 32榜眼、探花 / 33進士 / 34舉人 / 35秀纔 / 35門生 / 36監生 / 37貢生 / 38

    學制和教育
    學制 / 39太學的變遷 / 40國子監 / 41官學 / 41稷下學宮 / 42鴻都門學 / 42太學 / 43學官 / 43古代的博士 / 44同文館 / 44通儒院 / 45京師大學堂 / 45學位 / 46私學 / 46孔門四科 / 47六藝 / 47孔門十哲 / 48書院制度 / 49四大書院 / 49
    古代禮制
    五禮 / 51吉禮 / 52齋戒 / 52祭品 / 53禮器 / 53兇禮 / 54喪禮 / 54葬儀 / 55陵寢 / 56服喪 / 57五服 / 57避諱 / 58朝聘之禮 / 58
    兵制與刑制
    兵制 / 60民兵制 / 60烽燧傳警 / 61三軍 / 62

    將軍 / 62
    軍隊編制 / 63
    秦漢軍制 / 63
    征兵制 / 64
    府兵制 / 64
    都護府 / 65
    節度使 / 66
    樞密院 / 66
    大理寺 / 67
    刑部 / 67
    成文法 / 68
    《秦律》 / 68
    《唐律》 / 69
    《明大誥》 / 70
    五刑 / 70
    十惡不赦 / 71
    連坐和族誅 / 72
    宮刑 / 72
    凌遲 / 73
    監獄和班房 / 73

    第二篇.思想學術
    古代哲學命題
    道 / 76
    氣 / 77
    陰陽 / 78
    八卦 / 78
    萬物類像 / 80

    有與無 / 80
    名與實 / 81
    動與靜 / 83
    天理人欲 / 83
    天命 / 84
    天人感應 / 85
    心外無物 / 86
    性善論 / 87
    性惡論 / 87
    性三品說 / 88
    道法自然 / 89
    齊善惡 / 89
    格物致知 / 89
    天人合一 / 90

    倫理、修養和品格
    人倫 / 92禮義廉恥 / 92五倫 / 93三綱 / 93五常 / 94主敬 / 95孝 / 96父慈子孝 / 96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 97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97出則悌 / 98忠 / 98仁者愛人 / 99

    克己復禮 / 100
    信 / 100
    義 / 第一篇.**政治
    職官制度
    王 / 2嫡長子制 / 2卿大夫 / 3皇帝 / 4儲君皇太子 / 4三公九卿 / 5宰相 / 6十三曹 / 7太尉與大司馬 / 8御史大夫 / 8郡縣制和州縣制 / 9郡守和縣令 / 10刺史 / 11三輔 / 11三省六部制 / 12尚書僕射 / 13侍中 / 13中書令 / 14
    侍郎 / 14政事堂 / 15御史臺 / 15唐代五監 / 16觀察使 / 17參知政事 / 17計相 / 18路、軍、府、州 / 19知府與知州 / 19轉運使 / 20宣政院 / 20行省制度 / 21達魯花赤 / 21內閣 / 22
    從察舉到科舉
    世卿世祿制 / 23先秦的鄉舉裡選 / 24春秋戰國的養士 / 24征闢 / 24郎官郎吏 / 25察舉制度 / 25舉孝廉 / 26九品中正制 / 27科舉制 / 28翰林院 / 29武科 / 30八股文取士 / 30童試與鄉試 / 31會試 / 32狀元及第 / 32榜眼、探花 / 33進士 / 34舉人 / 35秀纔 / 35門生 / 36監生 / 37貢生 / 38

    學制和教育
    學制 / 39太學的變遷 / 40國子監 / 41官學 / 41稷下學宮 / 42鴻都門學 / 42太學 / 43學官 / 43古代的博士 / 44同文館 / 44通儒院 / 45京師大學堂 / 45學位 / 46私學 / 46孔門四科 / 47六藝 / 47孔門十哲 / 48書院制度 / 49四大書院 / 49
    古代禮制
    五禮 / 51吉禮 / 52齋戒 / 52祭品 / 53禮器 / 53兇禮 / 54喪禮 / 54葬儀 / 55陵寢 / 56服喪 / 57五服 / 57避諱 / 58朝聘之禮 / 58
    兵制與刑制
    兵制 / 60民兵制 / 60烽燧傳警 / 61三軍 / 62

    將軍 / 62
    軍隊編制 / 63
    秦漢軍制 / 63
    征兵制 / 64
    府兵制 / 64
    都護府 / 65
    節度使 / 66
    樞密院 / 66
    大理寺 / 67
    刑部 / 67
    成文法 / 68
    《秦律》 / 68
    《唐律》 / 69
    《明大誥》 / 70
    五刑 / 70
    十惡不赦 / 71
    連坐和族誅 / 72
    宮刑 / 72
    凌遲 / 73
    監獄和班房 / 73

    第二篇.思想學術
    古代哲學命題
    道 / 76
    氣 / 77
    陰陽 / 78
    八卦 / 78
    萬物類像 / 80

    有與無 / 80
    名與實 / 81
    動與靜 / 83
    天理人欲 / 83
    天命 / 84
    天人感應 / 85
    心外無物 / 86
    性善論 / 87
    性惡論 / 87
    性三品說 / 88
    道法自然 / 89
    齊善惡 / 89
    格物致知 / 89
    天人合一 / 90

    倫理、修養和品格
    人倫 / 92禮義廉恥 / 92五倫 / 93三綱 / 93五常 / 94主敬 / 95孝 / 96父慈子孝 / 96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 97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97出則悌 / 98忠 / 98仁者愛人 / 99

    克己復禮 / 100
    信 / 100
    義 / 101
    禮 / 101
    智 / 102
    勇 / 102
    內省 / 103
    持志養氣 / 103
    寡欲 / 104
    知恥 / 105

    儒 家
    大同 / 106小康 / 107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 107尊尊與親親 / 108窮則變,變則通 / 108禮治 / 10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109民為貴,君為輕 / 110王道與仁政 / 111使民不饑不寒 / 112心之四端 / 112忠孝如何兩全 / 113移風易俗 / 113制天命而用之 / 114君權神授 / 11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116存天理,滅人欲 / 116王守仁格竹 / 117知行合一 / 118經世致用思潮 / 118
    道 家
    老子之道 / 1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 / 121無為而治 / 121治大國若烹小鮮 / 122小國寡民 / 122民不畏死 / 122禍福相倚 / 123功成身退 / 124上善若水 / 124莊子的齊物論 / 125逍遙遊 / 125
    法家、墨家和其他思想
    法先王 / 127法治 / 128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 128法、術、勢 / 129法後王 / 130自相矛盾 / 131明故、辨類、是非之理 / 132兼相愛,交相利 / 132非攻 / 133尚賢與尚同 / 133非命論 / 134不戰而屈人之兵 / 134離堅白 / 135

    第三篇.天人之學
    天文歷算
    觀像授時 / 138受天命,改正朔 / 138日、氣、朔 / 139干支計時紀年 / 140“天文志”與“五行志” / 140三垣與四像 / 141星野 / 141古代的星圖 / 142彗星、行星的運行記載 / 143黃道與黃道吉日 / 144二十八宿 / 144二十四節氣 / 145黃歷 / 146陰歷與陽歷 / 146夏歷、周歷和秦歷 / 147太初歷 / 147授時歷 / 148渾天儀 / 148北鬥 / 149季節與十二次 / 150分野 / 150閏月 / 151
    紀日法 / 151紀月法 / 153漏刻、日晷和圭表 / 153張衡 / 154祖衝之與圓周率 / 155瀋括 / 155郭守敬 / 156
    獨特的中醫
    中醫 / 157中醫的起源 / 158中醫的理論基礎 / 158四診八綱 / 159辨證施治 / 159邪從外來,病由內起 / 160望聞問切 / 160辨證與辨病 / 161未病先防,有病防變 / 161扶正祛邪 / 162**與方劑 / 162人體的經絡網 / 163穴位 / 163針灸療法 / 164中醫推拿術 / 165藥膳 / 165中醫十大流派 / 166扁鵲 / 168張仲景 / 168華佗 / 169

    孫思邈 / 170金元四大家 / 170李時珍 / 171《靈樞經》 / 171《黃帝內經·素問》 / 172《神農本草經》 / 173《肘後備急方》 / 174《千金方》 / 174《本草綱目》 / 175《黃帝八十一難經》 / 176《傷寒雜病論》 / 176《溫病條辨》 / 177奇經八脈 / 178撥罐 / 179導引 / 17101
    禮 / 101
    智 / 102
    勇 / 102
    內省 / 103
    持志養氣 / 103
    寡欲 / 104
    知恥 / 105

    儒 家
    大同 / 106小康 / 107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 107尊尊與親親 / 108窮則變,變則通 / 108禮治 / 10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109民為貴,君為輕 / 110王道與仁政 / 111使民不饑不寒 / 112心之四端 / 112忠孝如何兩全 / 113移風易俗 / 113制天命而用之 / 114君權神授 / 11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116存天理,滅人欲 / 116王守仁格竹 / 117知行合一 / 118經世致用思潮 / 118
    道 家
    老子之道 / 1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 / 121無為而治 / 121治大國若烹小鮮 / 122小國寡民 / 122民不畏死 / 122禍福相倚 / 123功成身退 / 124上善若水 / 124莊子的齊物論 / 125逍遙遊 / 125
    法家、墨家和其他思想
    法先王 / 127法治 / 128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 128法、術、勢 / 129法後王 / 130自相矛盾 / 131明故、辨類、是非之理 / 132兼相愛,交相利 / 132非攻 / 133尚賢與尚同 / 133非命論 / 134不戰而屈人之兵 / 134離堅白 / 135

    第三篇.天人之學
    天文歷算
    觀像授時 / 138受天命,改正朔 / 138日、氣、朔 / 139干支計時紀年 / 140“天文志”與“五行志” / 140三垣與四像 / 141星野 / 141古代的星圖 / 142彗星、行星的運行記載 / 143黃道與黃道吉日 / 144二十八宿 / 144二十四節氣 / 145黃歷 / 146陰歷與陽歷 / 146夏歷、周歷和秦歷 / 147太初歷 / 147授時歷 / 148渾天儀 / 148北鬥 / 149季節與十二次 / 150分野 / 150閏月 / 151
    紀日法 / 151紀月法 / 153漏刻、日晷和圭表 / 153張衡 / 154祖衝之與圓周率 / 155瀋括 / 155郭守敬 / 156
    獨特的中醫
    中醫 / 157中醫的起源 / 158中醫的理論基礎 / 158四診八綱 / 159辨證施治 / 159邪從外來,病由內起 / 160望聞問切 / 160辨證與辨病 / 161未病先防,有病防變 / 161扶正祛邪 / 162**與方劑 / 162人體的經絡網 / 163穴位 / 163針灸療法 / 164中醫推拿術 / 165藥膳 / 165中醫十大流派 / 166扁鵲 / 168張仲景 / 168華佗 / 169

    孫思邈 / 170金元四大家 / 170李時珍 / 171《靈樞經》 / 171《黃帝內經·素問》 / 172《神農本草經》 / 173《肘後備急方》 / 174《千金方》 / 174《本草綱目》 / 175《黃帝八十一難經》 / 176《傷寒雜病論》 / 176《溫病條辨》 / 177奇經八脈 / 178撥罐 / 179導引 / 179
    第四篇.文 學
    古代文體
    神話傳說 / 182詩 / 183楚辭 / 183樂府詩 / 184古體詩 / 185近體詩 / 186南北朝民歌 / 187詞 / 188曲 / 189文 / 190賦 / 190駢文 / 191古文 / 192八股文 / 192明代小品文 / 193小說 / 194變文 / 194唐傳奇 / 195六朝志怪和志人小說 / 196筆記小說 / 197神魔小說 / 198世情小說 / 198纔子佳人小說 / 199公案小說 / 199譴責小說 / 200話本小說 / 201章回小說 / 202詩話與詞話 / 203評點 / 203
    文學流派
    建安風骨 / 205玄言詩 / 205田園詩 / 206山水詩 / 207宮體詩 / 208邊塞詩 / 208新樂府運動 / 209江西詩派 / 210永嘉四靈 / 210臺閣體 / 211江左三大家 / 211唐詩派 / 212宋詩派 / 213詩界革命 / 213花間派 / 214婉約派 / 215豪放派 / 215常州詞派 / 216公安派和竟陵派 / 216桐城派 / 217
    文 論
    詩言志 / 219詩緣情 / 220詩可以觀 / 220美刺 / 221賦、比、興 / 221詩教 / 222溫柔敦厚 / 223知人論世 / 223文以載道 / 224文質 / 224文氣 / 225風骨 / 226意境 / 226選學 / 227紅學 / 228
    傑出文學家
    屈原 / 229賈誼 / 230司馬相如 / 231揚雄 / 231曹操 / 232曹植 / 233阮籍 / 233陶淵明 / 234初唐四傑 / 235孟浩然 / 236王維 / 236李白 / 237杜甫 / 238韓愈 / 239白居易 / 239劉禹錫 / 240柳宗元 / 241李賀 / 242杜牧 / 242李商隱 / 243唐宋八大家 / 244柳永 / 245歐陽修 / 246王安石 / 246蘇軾 / 247李清照 / 248陸遊 / 248辛棄疾 / 249元曲四大家 / 250蒲松齡 / 251吳敬梓 / 251曹雪芹 / 252


    第五篇.史 學
    史書的體裁
    正史 / 254雜史 / 255別史 / 255野史 / 256紀傳體 / 256編年體 / 257紀事本末體 / 257典志體 / 257會要體 / 258學案體 / 259起居注 / 259實錄 / 260方志 / 260類書 / 260
    史 論
    屬辭比事 / 262
    春秋筆法 / 262成一家之言 / 263六家二體 / 264五志三科 / 264直書與曲筆 / 265博采與善擇 / 265史纔三長 / 266史學三要 / 266六經皆史 / 266史法與史意 / 267
    **史學家
    董狐 / 268司馬遷 / 268劉向 / 270班固 / 270劉知幾 / 271杜佑 / 271馬端臨 / 272顧炎武 / 272趙翼 / 273錢大昕 / 274章學誠 / 274崔述 / 2759
    第四篇.文 學
    古代文體
    神話傳說 / 182詩 / 183楚辭 / 183樂府詩 / 184古體詩 / 185近體詩 / 186南北朝民歌 / 187詞 / 188曲 / 189文 / 190賦 / 190駢文 / 191古文 / 192八股文 / 192明代小品文 / 193小說 / 194變文 / 194唐傳奇 / 195六朝志怪和志人小說 / 196筆記小說 / 197神魔小說 / 198世情小說 / 198纔子佳人小說 / 199公案小說 / 199譴責小說 / 200話本小說 / 201章回小說 / 202詩話與詞話 / 203評點 / 203
    文學流派
    建安風骨 / 205玄言詩 / 205田園詩 / 206山水詩 / 207宮體詩 / 208邊塞詩 / 208新樂府運動 / 209江西詩派 / 210永嘉四靈 / 210臺閣體 / 211江左三大家 / 211唐詩派 / 212宋詩派 / 213詩界革命 / 213花間派 / 214婉約派 / 215豪放派 / 215常州詞派 / 216公安派和竟陵派 / 216桐城派 / 217
    文 論
    詩言志 / 219詩緣情 / 220詩可以觀 / 220美刺 / 221賦、比、興 / 221詩教 / 222溫柔敦厚 / 223知人論世 / 223文以載道 / 224文質 / 224文氣 / 225風骨 / 226意境 / 226選學 / 227紅學 / 228
    傑出文學家
    屈原 / 229賈誼 / 230司馬相如 / 231揚雄 / 231曹操 / 232曹植 / 233阮籍 / 233陶淵明 / 234初唐四傑 / 235孟浩然 / 236王維 / 236李白 / 237杜甫 / 238韓愈 / 239白居易 / 239劉禹錫 / 240柳宗元 / 241李賀 / 242杜牧 / 242李商隱 / 243唐宋八大家 / 244柳永 / 245歐陽修 / 246王安石 / 246蘇軾 / 247李清照 / 248陸遊 / 248辛棄疾 / 249元曲四大家 / 250蒲松齡 / 251吳敬梓 / 251曹雪芹 / 252


    第五篇.史 學
    史書的體裁
    正史 / 254雜史 / 255別史 / 255野史 / 256紀傳體 / 256編年體 / 257紀事本末體 / 257典志體 / 257會要體 / 258學案體 / 259起居注 / 259實錄 / 260方志 / 260類書 / 260
    史 論
    屬辭比事 / 262
    春秋筆法 / 262成一家之言 / 263六家二體 / 264五志三科 / 264直書與曲筆 / 265博采與善擇 / 265史纔三長 / 266史學三要 / 266六經皆史 / 266史法與史意 / 267
    **史學家
    董狐 / 268司馬遷 / 268劉向 / 270班固 / 270劉知幾 / 271杜佑 / 271馬端臨 / 272顧炎武 / 272趙翼 / 273錢大昕 / 274章學誠 / 274崔述 / 275
  • 第一篇 **政治 職官制度 ※ 王 王*早出現於殷周時期,是對天子的稱呼,如商紂王、周穆王。《六書·故疑》言:“王,有天下曰王。帝與王一也。”關於“王”的字形含義,《說文解字》解釋:“三畫而連其中謂**。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本來稱呼為公(如秦穆公、齊桓公)的諸侯們紛紛稱王。秦統一全國後,天子稱作皇帝,也不再封王。漢代,漢高祖劉邦封賜異姓功臣為王,王自此成為封建社會的*高封爵。後異姓王發動叛亂,劉邦將之盡行剿滅後,封賜宗室子弟為王,並規定後世非同姓不得封王。此規矩為後來歷代統治者所遵循,異姓臣子功勞再大*多封侯(但也有統治者對擁兵自雄的武人無力剿滅而被迫對其封王的情況,如清代的三藩王)。西漢時,發生了同姓王叛亂的“七國之亂”,西晉也發生了同姓王叛亂的“八王之亂”。此後的歷代統治者均認識到同姓王也不可靠,因此對同姓封王時隻是賜其爵號,不再封地。自此,王成為封賜宗室的*高爵位,直至清亡。 ※ 嫡長子制 嫡長子制是西周時期創立的一種權力和財產繼承制度。自從夏朝建立王朝以來,便開始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君王的存在。一旦一代君王死去,顯然誰都想繼承王位。而按照父繫氏族長期以來的父繫親緣關繫來判定誰*有資格繼承王位,很難有定論。比如,兒子和父親顯然是血緣關繫近的,但弟弟也不遠。比如,夏朝的王位多由兒子接任,偶爾也有傳給兄弟的。商朝的王位大多傳給弟弟,*後由*年幼的弟弟再傳給長兄的長子,實行這樣一種有趣的王位繼承制。但這些不固定的王位傳承方式,很容易發生爭奪王位的情況,比如,商朝便多次出現君主的弟弟、兒子爭奪王位的情況。西周的嫡長子繼承制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所謂嫡長子,即嫡子中的長子。“嫡子”,即妻所生之子,與之對應的是妾所生的“庶子”。“嫡子”中的“長子”纔有繼承君位的資格,其他的“嫡子”和“庶子”則都沒有資格。即所謂“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當然,嫡長子之外的兒子們並非一無所獲,而是能夠獲得相應的封地。
    另外,這種嫡長子繼承制不僅適用於天子位的傳遞,而且適用於諸侯位、卿大夫等。諸侯位由嫡長子繼承,其餘的嫡子和庶子封為卿大夫;而卿大夫位也由嫡長子繼承,其他的兒子分封為士,以此類推。這種嫡長子繼承制既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又防止了貴族內部在權力繼承問題上的紛爭,維護了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秦漢之後,嫡長子制在後來的許多朝代依舊是一個基本的原則,許多時候,連皇帝本人想要立嫡長子之外的皇子為太子都不太容易。 ※ 卿大夫 卿大夫*初是西周時期分封制度下的一個分封級別。在西周的分封制中,天子分封土地給諸侯治理,諸侯再將自己的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卿大夫治理,卿大夫下面還有士,卿大夫在自己的領地內具有世襲統治權,同時效忠於諸侯。東周時期,在諸侯王脫離周天子控制崛起的同時,卿大夫階層也開始崛起,許多諸侯國也出現卿大夫控制諸侯國政治的現像。比如,孔子時期的魯國朝政便是在季氏三家卿大夫的把持之下,甚至一些卿大夫干脆弒君自立。秦統一六國之後,由於分封制已經被郡縣制所取代,卿大夫這個封建領主也便不第一篇 **政治 職官制度 ※ 王 王*早出現於殷周時期,是對天子的稱呼,如商紂王、周穆王。《六書·故疑》言:“王,有天下曰王。帝與王一也。”關於“王”的字形含義,《說文解字》解釋:“三畫而連其中謂**。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本來稱呼為公(如秦穆公、齊桓公)的諸侯們紛紛稱王。秦統一全國後,天子稱作皇帝,也不再封王。漢代,漢高祖劉邦封賜異姓功臣為王,王自此成為封建社會的*高封爵。後異姓王發動叛亂,劉邦將之盡行剿滅後,封賜宗室子弟為王,並規定後世非同姓不得封王。此規矩為後來歷代統治者所遵循,異姓臣子功勞再大*多封侯(但也有統治者對擁兵自雄的武人無力剿滅而被迫對其封王的情況,如清代的三藩王)。西漢時,發生了同姓王叛亂的“七國之亂”,西晉也發生了同姓王叛亂的“八王之亂”。此後的歷代統治者均認識到同姓王也不可靠,因此對同姓封王時隻是賜其爵號,不再封地。自此,王成為封賜宗室的*高爵位,直至清亡。 ※ 嫡長子制 嫡長子制是西周時期創立的一種權力和財產繼承制度。自從夏朝建立王朝以來,便開始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君王的存在。一旦一代君王死去,顯然誰都想繼承王位。而按照父繫氏族長期以來的父繫親緣關繫來判定誰*有資格繼承王位,很難有定論。比如,兒子和父親顯然是血緣關繫近的,但弟弟也不遠。比如,夏朝的王位多由兒子接任,偶爾也有傳給兄弟的。商朝的王位大多傳給弟弟,*後由*年幼的弟弟再傳給長兄的長子,實行這樣一種有趣的王位繼承制。但這些不固定的王位傳承方式,很容易發生爭奪王位的情況,比如,商朝便多次出現君主的弟弟、兒子爭奪王位的情況。西周的嫡長子繼承制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所謂嫡長子,即嫡子中的長子。“嫡子”,即妻所生之子,與之對應的是妾所生的“庶子”。“嫡子”中的“長子”纔有繼承君位的資格,其他的“嫡子”和“庶子”則都沒有資格。即所謂“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當然,嫡長子之外的兒子們並非一無所獲,而是能夠獲得相應的封地。
    另外,這種嫡長子繼承制不僅適用於天子位的傳遞,而且適用於諸侯位、卿大夫等。諸侯位由嫡長子繼承,其餘的嫡子和庶子封為卿大夫;而卿大夫位也由嫡長子繼承,其他的兒子分封為士,以此類推。這種嫡長子繼承制既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又防止了貴族內部在權力繼承問題上的紛爭,維護了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秦漢之後,嫡長子制在後來的許多朝代依舊是一個基本的原則,許多時候,連皇帝本人想要立嫡長子之外的皇子為太子都不太容易。 ※ 卿大夫 卿大夫*初是西周時期分封制度下的一個分封級別。在西周的分封制中,天子分封土地給諸侯治理,諸侯再將自己的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卿大夫治理,卿大夫下面還有士,卿大夫在自己的領地內具有世襲統治權,同時效忠於諸侯。東周時期,在諸侯王脫離周天子控制崛起的同時,卿大夫階層也開始崛起,許多諸侯國也出現卿大夫控制諸侯國政治的現像。比如,孔子時期的魯國朝政便是在季氏三家卿大夫的把持之下,甚至一些卿大夫干脆弒君自立。秦統一六國之後,由於分封制已經被郡縣制所取代,卿大夫這個封建領主也便不再存在。“卿大夫”這個詞分裂為“卿”和“大夫”,均是官職名稱。“卿”是僅次於“公”的官職級別,秦漢朝廷 “三公”之下設“九卿”,如大理寺卿、太常寺少卿等。清朝常以三品至五品卿作為官爵虛銜。另外“卿”還被皇帝用作對於大臣的愛稱,乃至皇帝直接稱大臣為“愛卿”。而“大夫”也是古代**官員的稱呼,秦漢之際的中央要職中便有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官職。除此之外,“卿”與“大夫”*初時也有一些區別,卿一般是在中央任職的官員,大夫則指地方大員,但後來這些區分也逐漸不那麼明顯了。 ※ 皇帝 皇帝是封建王朝的*高統治者。皇, 早期是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 機謂之皇”;帝,則是生物之主,有生育 繁衍之源的意思。在上古時期,“皇”與 “帝”都是用來稱呼*高統治者的稱號,如“三皇五帝”。商周時期,*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比如,商紂王、周文王。皇帝一詞的出現始於秦始皇。秦雖二世而亡,但“皇帝”這一稱號流傳了下來,為後世歷代沿用。有人專門統計過,自秦2000多年下來,中國正統王朝的皇帝總共有 349位。 ※ 儲君皇太子 儲君,即是未來的皇帝,除個別為皇帝的弟弟、叔叔,或者直接是皇帝的孫子,稱作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孫等外,一般情況下為皇帝的兒子,稱作皇太子,簡稱太子。在我國漢代,王侯的繼承人也曾稱“太子”,漢代後,各種同姓或異姓王侯乃至藩屬國的繼承者都統稱為“世子”。儲 秦始皇像 君在帝王制度下是**重要的角色,一旦立了儲君,便避免了皇帝駕崩**陷入內亂的危險,也避免皇子們為爭當儲君而鉤心鬥角的情況。儲君確定之後,大臣和皇子們對未來的政治走向心中有數,人心便安定,政治也便安定了。因此,儲君往往被稱作“國本”。關於儲君的立法,自從我國周代確立“嫡長子繼承制”以來,後世帝王一般都以此為基本原則,立嫡長子,即皇後所生的長子為太子。一旦皇後無子,則立庶子中的長子。不過,也有一些皇帝以“立賢”為原則。
    早期,太子權力相當大,是僅次於皇帝的二號人物,加上大臣們對未來的皇帝自然也不敢怠慢,太子往往會對皇帝本人構成威脅。因此古代多次出現皇帝廢太子甚至殺太子的事情;而反過來,勢力強大的太子強行登基乃至弒君奪位的情況也發生過。前者如漢景帝廢栗太子、漢武帝誅殺衛太子等,後者如隋煬帝弒父奪位、唐肅宗李亨強行登基。另外再加上眾多皇子都覬覦儲君之位、明爭暗鬥等原因,歷**太子順利冊封,順利登基的情況並不多見。不過宋代以後,皇權不斷加強,太子權力不斷變小。清雍正登基後,鋻於康熙立儲的失敗,干脆不再公開立儲,建立了秘密建儲制度,即皇帝生前不公開宣布儲君人選,而是悄悄定下儲君,在皇帝死後纔公之於眾。雍正用這種方式傳位給了乾隆。之後乾隆、嘉慶、道光均以此法傳位。到咸豐時,因隻有載淳(同治皇帝)一子,無須秘密建儲,此法未用。後來同治、光緒均無子嗣,並且這兩個皇帝均是慈禧操縱下的傀儡皇帝,根本沒有權力立儲,也就沒有立儲,秘密建儲制度遂廢。 ※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乃是秦朝時確立的中央官制,三公是古時輔助國君的三個*高官員,九卿是中央政府的九個**官員。周代曾經出現過“三公六卿”,分別以輔佐皇帝的太師、太保、再存在。“卿大夫”這個詞分裂為“卿”和“大夫”,均是官職名稱。“卿”是僅次於“公”的官職級別,秦漢朝廷 “三公”之下設“九卿”,如大理寺卿、太常寺少卿等。清朝常以三品至五品卿作為官爵虛銜。另外“卿”還被皇帝用作對於大臣的愛稱,乃至皇帝直接稱大臣為“愛卿”。而“大夫”也是古代**官員的稱呼,秦漢之際的中央要職中便有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官職。除此之外,“卿”與“大夫”*初時也有一些區別,卿一般是在中央任職的官員,大夫則指地方大員,但後來這些區分也逐漸不那麼明顯了。 ※ 皇帝 皇帝是封建王朝的*高統治者。皇, 早期是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 機謂之皇”;帝,則是生物之主,有生育 繁衍之源的意思。在上古時期,“皇”與 “帝”都是用來稱呼*高統治者的稱號,如“三皇五帝”。商周時期,*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比如,商紂王、周文王。皇帝一詞的出現始於秦始皇。秦雖二世而亡,但“皇帝”這一稱號流傳了下來,為後世歷代沿用。有人專門統計過,自秦2000多年下來,中國正統王朝的皇帝總共有 349位。 ※ 儲君皇太子 儲君,即是未來的皇帝,除個別為皇帝的弟弟、叔叔,或者直接是皇帝的孫子,稱作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孫等外,一般情況下為皇帝的兒子,稱作皇太子,簡稱太子。在我國漢代,王侯的繼承人也曾稱“太子”,漢代後,各種同姓或異姓王侯乃至藩屬國的繼承者都統稱為“世子”。儲 秦始皇像 君在帝王制度下是**重要的角色,一旦立了儲君,便避免了皇帝駕崩**陷入內亂的危險,也避免皇子們為爭當儲君而鉤心鬥角的情況。儲君確定之後,大臣和皇子們對未來的政治走向心中有數,人心便安定,政治也便安定了。因此,儲君往往被稱作“國本”。關於儲君的立法,自從我國周代確立“嫡長子繼承制”以來,後世帝王一般都以此為基本原則,立嫡長子,即皇後所生的長子為太子。一旦皇後無子,則立庶子中的長子。不過,也有一些皇帝以“立賢”為原則。
    早期,太子權力相當大,是僅次於皇帝的二號人物,加上大臣們對未來的皇帝自然也不敢怠慢,太子往往會對皇帝本人構成威脅。因此古代多次出現皇帝廢太子甚至殺太子的事情;而反過來,勢力強大的太子強行登基乃至弒君奪位的情況也發生過。前者如漢景帝廢栗太子、漢武帝誅殺衛太子等,後者如隋煬帝弒父奪位、唐肅宗李亨強行登基。另外再加上眾多皇子都覬覦儲君之位、明爭暗鬥等原因,歷**太子順利冊封,順利登基的情況並不多見。不過宋代以後,皇權不斷加強,太子權力不斷變小。清雍正登基後,鋻於康熙立儲的失敗,干脆不再公開立儲,建立了秘密建儲制度,即皇帝生前不公開宣布儲君人選,而是悄悄定下儲君,在皇帝死後纔公之於眾。雍正用這種方式傳位給了乾隆。之後乾隆、嘉慶、道光均以此法傳位。到咸豐時,因隻有載淳(同治皇帝)一子,無須秘密建儲,此法未用。後來同治、光緒均無子嗣,並且這兩個皇帝均是慈禧操縱下的傀儡皇帝,根本沒有權力立儲,也就沒有立儲,秘密建儲制度遂廢。 ※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乃是秦朝時確立的中央官制,三公是古時輔助國君的三個*高官員,九卿是中央政府的九個**官員。周代曾經出現過“三公六卿”,分別以輔佐皇帝的太師、太保、太傅為三公,以塚宰(總管軍政)、司馬(負責軍務)、司寇(分管刑罰)、司空(負責工程)、司徒(負責民政)、宗伯(負責禮儀)為六卿。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聽從李斯建議,建立了以皇帝為尊,以三公九卿為中央官制的中央集權制。三公分別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主管全國行政;太尉負責總攬全國軍政;御史大夫則負責皇帝與群臣的溝通並監督群臣。九卿分別是:奉常(掌管宗廟禮儀,為九卿之首)、郎中令(領導宮廷侍衛)、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馬政)、廷尉(負責司法)、典客 (負責少數民族與外交事務)、宗正(分管皇族事務)、治粟內史(掌管賦稅徭役)、少府(負責宮廷財政與皇室手工業制造)。三公九卿的基本構架被漢代沿用,隻是具體名稱有所變化。丞相被改為“大司徒”,太尉改為 “大司馬”,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九卿中的奉常變成了“太常”,廷尉變為“大理”,典客成了“大鴻臚”,治粟內史變為“大司農”等,不過其基本職責都變化不大。三公九卿制的建立**確立了我國中央集權制。另外,可以看出九卿中的大部分官職本來都隻是負責皇家家事的奴僕,卻紛紛擔任起處理**要務的職責,這也暴露了皇帝制度建立之初皇帝家事、國事不分的粗糙之處。自秦至兩晉,各王朝都以三公九卿制為基本的中央官制構架,直到隋朝文帝創立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纔宣告結束。但事實上,三省六部制仍受到三公九卿制影響。 ※ 宰相 宰相是我國古代朝廷中的行政首腦。宰相職位*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管仲、秦國的商鞅等都是當時**的宰相。後來秦朝統一全國後,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以分封制為基礎的貴族統治階層消失,官僚組織成了**機器運行的載體。作為這個官僚組織的首領,宰相一職得以正式確立。但“宰相”隻是對*高行政長官的一種泛稱,歷**除了遼國曾有過“宰相”這個官職名稱外,其他朝代的宰相職位都采用的是其他稱呼。秦漢時期行使宰相權力的官職是丞相、相國、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隋唐,以及後來的宋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宰相職位由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個部門的長官共同擔任,官職名稱、權力、人數經常有變動,但不出“三省”。具體名稱則有內史令、納言、尚書令、尚書左僕射、參知政事、同平章事等;元代設左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制度,內閣首輔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清代行政實權掌握在軍機處,軍機大臣分滿漢兩班,兩班首領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可以看出,從人選上來講,宰相是**政權的一個組織部門,並不一定由一個人擔任,其人數經常是有變動的;從功用上來講,皇帝是作為**政權的像征,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宰相是具體主管全國行政的人,對於任何一個政權都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名義上沒有宰相的政權也往往有事實上的宰相)。因此,宰相的地位相當高,是區別於一般大臣的。宋代之前的宰相上朝時是**可以坐在朝堂上的大臣。隻是宋太祖趙匡胤不斷擴大皇權,削弱相權之後,宰相地位開始下降,上朝時也沒椅子坐了。歷**,皇帝和宰相職權的劃分一直都是歷代政治的大題目,一般而言,皇權和相權劃分得合理時,政權都能運轉得很好。劃分不合理的,要麼皇帝好大喜功,大權獨攬,將**推向戰事(如太傅為三公,以塚宰(總管軍政)、司馬(負責軍務)、司寇(分管刑罰)、司空(負責工程)、司徒(負責民政)、宗伯(負責禮儀)為六卿。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聽從李斯建議,建立了以皇帝為尊,以三公九卿為中央官制的中央集權制。三公分別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主管全國行政;太尉負責總攬全國軍政;御史大夫則負責皇帝與群臣的溝通並監督群臣。九卿分別是:奉常(掌管宗廟禮儀,為九卿之首)、郎中令(領導宮廷侍衛)、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馬政)、廷尉(負責司法)、典客 (負責少數民族與外交事務)、宗正(分管皇族事務)、治粟內史(掌管賦稅徭役)、少府(負責宮廷財政與皇室手工業制造)。三公九卿的基本構架被漢代沿用,隻是具體名稱有所變化。丞相被改為“大司徒”,太尉改為 “大司馬”,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九卿中的奉常變成了“太常”,廷尉變為“大理”,典客成了“大鴻臚”,治粟內史變為“大司農”等,不過其基本職責都變化不大。三公九卿制的建立**確立了我國中央集權制。另外,可以看出九卿中的大部分官職本來都隻是負責皇家家事的奴僕,卻紛紛擔任起處理**要務的職責,這也暴露了皇帝制度建立之初皇帝家事、國事不分的粗糙之處。自秦至兩晉,各王朝都以三公九卿制為基本的中央官制構架,直到隋朝文帝創立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纔宣告結束。但事實上,三省六部制仍受到三公九卿制影響。 ※ 宰相 宰相是我國古代朝廷中的行政首腦。宰相職位*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管仲、秦國的商鞅等都是當時**的宰相。後來秦朝統一全國後,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以分封制為基礎的貴族統治階層消失,官僚組織成了**機器運行的載體。作為這個官僚組織的首領,宰相一職得以正式確立。但“宰相”隻是對*高行政長官的一種泛稱,歷**除了遼國曾有過“宰相”這個官職名稱外,其他朝代的宰相職位都采用的是其他稱呼。秦漢時期行使宰相權力的官職是丞相、相國、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隋唐,以及後來的宋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宰相職位由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個部門的長官共同擔任,官職名稱、權力、人數經常有變動,但不出“三省”。具體名稱則有內史令、納言、尚書令、尚書左僕射、參知政事、同平章事等;元代設左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制度,內閣首輔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清代行政實權掌握在軍機處,軍機大臣分滿漢兩班,兩班首領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可以看出,從人選上來講,宰相是**政權的一個組織部門,並不一定由一個人擔任,其人數經常是有變動的;從功用上來講,皇帝是作為**政權的像征,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宰相是具體主管全國行政的人,對於任何一個政權都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名義上沒有宰相的政權也往往有事實上的宰相)。因此,宰相的地位相當高,是區別於一般大臣的。宋代之前的宰相上朝時是**可以坐在朝堂上的大臣。隻是宋太祖趙匡胤不斷擴大皇權,削弱相權之後,宰相地位開始下降,上朝時也沒椅子坐了。歷**,皇帝和宰相職權的劃分一直都是歷代政治的大題目,一般而言,皇權和相權劃分得合理時,政權都能運轉得很好。劃分不合理的,要麼皇帝好大喜功,大權獨攬,將**推向戰事(如漢武帝),或者出現宦官專政(往往出現於皇權很大皇帝卻無能的情況下);要麼宰相專權,架空皇帝(如西漢王莽、東漢曹操、明張居正),甚至出現篡權。漢武帝),或者出現宦官專政(往往出現於皇權很大皇帝卻無能的情況下);要麼宰相專權,架空皇帝(如西漢王莽、東漢曹操、明張居正),甚至出現篡權。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