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仁者醫心(陳灝珠傳)/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理論
【市場價】
555-804
【優惠價】
347-503
【介質】 book
【ISBN】97875046744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 ISBN:9787504674449
  • 作者:李衛國|總主編:王春法//張藜
  • 出版日期:2017-05-01
  • 印刷日期:2017-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李衛國著,王春法、張藜主編的《仁者醫心(陳灝珠傳)/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叢書》介紹了陳灝珠的家世,童年到青年時期在香港求學的情況。
    本書分八章,講述了築基香港、流亡·大學、結緣中山、初露頭角、多難興纔、風正一帆懸、做社會的醫生、敢向潮頭立等歷程,其中還補充了不少由采集小組新采集到的史料,每章進行分析點評和小結,因而內容深入豐富,對**科學技術發展史的研究、近現代科技史的研究和**科技政策及科技戰略均有較大的參考研究價值。
  •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簡介
    總序一
    總序二
    總序三
    序 從《二十世紀中國**科學家書繫:陳灝珠》到《仁者醫心:陳灝珠傳》
    導言
    第一章 築基香港
    時代風雲中的香港
    陳國倫先生的家庭教育
    從民生書院到培正中學,再到西南中學
    第二章 流亡·大學
    從香港到新會
    從新會到韶關
    流亡中的大學生活
    第三章 結緣中山
    中山醫院
    住院醫師
    抗美援朝
    第四章 初露頭角
    好學,轉益多師
    獨立,消化吸收
    創新,脫穎而出
    第五章 多難興纔
    用非所長的混亂時期
    艱難時局中重返專業崗位
    **首例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手術
    第六章 風正一帆懸
    科研:敢為天下先
    醫療:醫術醫德醫風
    教學:良師長者
    在事業發展的舞臺上成長
    同行交流廣交朋友
    第七章 做社會的醫生
    參政:民主黨派和執政黨的共同選擇
    議政:“要聽到農工黨參政議政的聲音”
    退出:政治交接,甘為人梯
    第八章 敢向潮頭立
    學科建設,夯實平臺
    專業著述,**方向
    打通服務大眾的“綠色通道”
    架起科普的“健康金橋”
    結語
    附錄一 陳灝珠年表
    附錄二 陳灝珠豐要論著目錄
    參考文獻
    後記
  • 以至於當時的港督迫不及待地宣稱:“從政治著 眼,香港地位的重要性已不再有任何疑問。而香港對 加予它的非同尋常的要求(金錢、運輸和供應方面)有 能力做出反應,且不會干擾其正常貿易運轉。這證明 本殖民地的商業具有非凡的適應力。”到19世紀末, 香港已成為**交通樞紐和中轉貿易港。進入20世紀 後,*是穩步發展。
    與此同時,香港割讓後的中國歷史年表上,記錄 的重大事件包括:1851—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 1856—1860年間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94—1895年的 甲午中日戰爭、1898年的戊戌政變、1898—1900年間 的義和團運動、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11年 的辛亥革命、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的二次革命等 。風雨飄搖,神州陸沉。
    相比內地,作為殖民地的香港反而獲得了相對安 定的生活環境。加之經濟發展需要補充大批勞動力、 早期港英當局對出入境不加限制等原因,華南地區大 批文化人士、小康人家乃至平民百姓,為躲避戰亂, 舉家遷居香港的不在少數。這導致香港人口增加明顯 ,統計數據顯示,盡管在19世紀還有反復變化,但在 20世紀初期,香港地區中國人數量呈穩步增長態勢, 從1901年的28萬多人增至1925年的70多萬。
    華洋雜處的人口結構,使得香港社會文化具有中 西合璧、思想自由的特點,尤其在宗教方面,*是林 林總總形式不一,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 、道教、孔教等,各立門戶,各有道場。
    政治、經濟、人口、文化等因素的變化,導致香 港教育生態也具有了特殊的樣貌。
    20世紀初期,香港的教育中、西、新、舊並存不 悖,各有所安。
    在英國的政治體制中,直到17、18世紀的資產階 級革命階段,政府並不直接介入教育活動,而是任由 教會、民間慈善團體或私人開辦。隨著資本主義工業 的發展,1870年,英國政府頒布“初等教育法”,纔 申明了**對教育的補助和監督,此後,政府在各學 區普遍設立國民學校(小學),允許私立學校繼續存在 ,承認教會學校的地位但要求其中的世俗科目和宗教 活動分離。到了1902年,英國國會頒布巴爾福法案, 根據這一法案,各郡、市設立地方教育管理機構並掌 握教育管理的實際權力。
    在港英政府管理下,教育同樣具有自由發展、尊 重地方的特點。香港教育在*初階段,就受到中、英 兩國文化傳統的影響。表現在教學語言方面,香港學 校顯著地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 言的英文學校,其二是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文 學校。就辦學機構而言,教會、社會團體、社會賢達 仍是香港辦學的主要力量。
    辛亥革命風潮湧動,在香港華人對**局勢的熱 望中,中文教育普遍發展起來。國民政府成立後,大 力改革教育事業,同時也竭力期望對香港教育發揮* 加直接的影響。但香港教育事業仍保留了其自身特點 。
    以*為突出的教學科目為例,對比1923年國民政 府刊布的《中小學課程綱要》與1929年港英政府教育 當局制定的《中小學中文課程標準》,即可覽其旨趣 。前者在初級中學階段纔開設外國語課程,後者在小 學開始階段就設立英文課程;伴隨著新文化運動,前 者提倡曉暢的白話文,開設國語教育課程;後者仍堅 守古雅的文言文,講授古典文學作品;前者廢除了“ 讀經”課程,後者繼續將四書五經列入課表。
    國民政府的課程標準,對香港教育似乎力有不逮 。*明顯的是,英文教育學校對此幾乎**置之不理 。很快,國民政府出臺了*直接影響香港教育的僑校 政策。1931年,中國僑務委員會成立,令廣東教育廳 通告香港各私立學校,除了在香港政府注冊之外,還 必須向廣東教育廳呈請立案,並在僑務委員會、教育 部備案,采用與內地基本相同的教學大綱乃至教材, 參加廣東教育廳所舉辦的中學會考,同時,也可以得 到國民政府的經費補助。如此一來,香港中小學教育 體繫中蝕刻上了越來越多的內地印跡。(P12-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