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文化的重建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理論
【市場價】
315-456
【優惠價】
197-285
【介質】 book
【ISBN】97875675111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67511125
  • 作者:費孝通
  • 頁數:299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70千字
  • 中國文化面臨哪些挑戰?人類文明出了哪些問題?**學者費孝通縱論中華文化與人類的未來!
    《中國文化的重建》是一本了解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及未來發展的好書。由費孝通先生關於中華民族的形成、傳統文化面臨的挑戰、文化的自覺與文化反省、中國文化與人類未來文明等方面有深遠影響的文章結集而成。
  • 費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對我 國的社會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獨到的研究,從早點 的鄉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學與反省都對學術界產 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文化的重建》由費孝通先生關於中華民族 的形成、傳統文化面臨的挑戰、文化的自覺與文化反 省、中國文化與人類未來文明等方面有深遠影響的文 章結集而成,《中國文化的重建》是一本了解中國文 化的深層結構及未來發展的好書。
  • 一、中華文化面臨的挑戰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中華文化在新世紀面臨的挑戰
    經濟**化和中國“三級兩跳”中
    對文化的思考
    進入21世紀時的回顧和前瞻
    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新世紀·新問題·新挑戰
    經歷·見解·反思
    ——費孝通教授答客問
    二、文化的自覺與反思
    開創學術新風氣
    人文價值再思考
    反思·對話·文化自覺
    個人·群體·社會——一生學術歷程的自我思考
    從反思到文化自覺和交流
    文化的自覺與反省
    關於“文化自覺”的一些自白
    試談擴展社會學的傳統界限
    對文化的歷史性和社會性的思考
    三、中華文化與人類的未來
    從小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人
    東方文明和二十一世紀和平
    對“美好社會”的思考
    創建一個和而不同的**社會
    文化論中人與自然關繫的再認識
    “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
  • 我說秦代的統一還隻是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實體形 成的一個步驟,因為當時 秦所統一的隻是中原地區,在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裡 隻占一小部分,在三級地 形中隻是海撥*低的一級,而且還不是全部。中原的 周圍還有許多不同的族團 也正在逐步分區域地向由分而合的統一路上邁前。讓 我先講北方的情況。
    到目前為止,我國考古學的工作主要還是集中在 中原地區,因此我們對中 原周圍地區的上古歷史相對地說還是知道得很少。陳 連開教授提出過一個值得 重視的觀點,我的另一位同事谷苞教授經過幾十年在 西北的實地考察,也提出 了同一觀點,他們都認為和秦漢時代中原地區實現統 一的同時,北方遊牧區也 出現了在匈奴人統治下的大一統局面。他們*指出, 南北兩個統一體的彙合纔 是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民族實體進一步的完成。我同意 這個觀點。
    南北兩大區域的分別統一是有其生態上的基礎的 。首先統一的中原地區是 黃河長江中下遊的平原地區,從新石器時代起就發生 了農業文化。黃河中下遊 的新石器遺址中已找到粟的遺存,長江中下遊的新石 器遺址中已找到稻的遺 存。從夏代以降修水利是統治者的主要工作,說明了 灌溉在農業上的重要地 位。小農經濟一直到目前還是漢族的生活基礎,至今 還沒有擺脫漢族傳說性的 祖先神農氏的陰影。
    這一片平原上的宜耕土地在北方卻與蒙古高原的 草地和戈壁相接,在西方 卻與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相連。這些高原除了一部分 黃土地帶和一些盆地外都 不宜耕種,而適於牧業。農業和牧業的區別各自發生 了相適應的文化,這是中 原和北方分別成為兩個統一體的自然條件。
    劃分農牧兩區的地理界線大體上就是從戰國時開 始建築直到現在還存在的 長城。這條戰國秦漢時開始修成的長城是農業民族用 來抵御牧畜民族入侵的防 線。農民占於守勢而牧民處於攻勢。這也是決定於兩 種經濟的不**質。農業 是離不開土地的,特別是發展了灌溉農業,水利的建 設*加強了農民不能拋井 離鄉的粘著性。農民人口增長則開荒闢地,以一點為 中心逐步擴大,由家而 鄉,緊緊牢守故土,難得背離,除非天災人禍纔發生 遠距離移動。
    牧業則相反。在遊牧經濟中,牲口靠在地面上自 然生長的草得到食料,牲 口在草地上移動,牧民靠牲口得到皮、毛、肉、乳等 生活資料,就得跟牲口在 草地上移動,此即所謂“逐水草而居”。當然遊牧經 濟裡牲口和人的移動也是 有規律的,但一般牧民不能長期在一個地方定居,必 須隨著季節的變化,在廣 闊的草原上轉移。牧民有馬匹作行動的工具,所以他 們的行動也比較迅速,集 散也比較容易。一旦逢遭災荒,北方草原上的牧民就 會成群結隊,南下就食農 區。當雙方的經濟和人口發展到一定程度,農牧矛盾 就會尖銳起來,牧民成為 當時生活在農區的人的嚴重威脅。對這種威脅,個體 小農是無法抗拒的,於是 不能不依附於可以保衛他們的武力,以及可以動員和 組織集體力量來建築防御 工程的權力。這也是促成中央集權政體的一個歷史因 素。長城表現了這一個歷 史過程。
    牧區經濟的發展同樣需要有權力來調處牧場的矛 盾,需要能組織武力進行 自衛或外出奪取糧食、財物和人口。我們對於北方草 原上民族的早期歷史知道 得很少。當在漢代的史書中看到有關匈奴人較詳細的 記載時,他們已經是北方 的強大力量,擁有長城之外東起大興安嶺,西到祁連 山和天山這廣大地區,就 是這裡所說北方的統一體。到漢初已形成“南有大漢 ,北有強胡”的局面。
    實際的歷史過程不可能這樣簡單。考古學者從30 年代起已陸續在長城外 的內蒙古赤峰(昭烏達盟)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 化,這地區的先民已 過著以定居農業為主,兼有畜牧漁獵的經濟生活,近 年又發現了距今5000年 前的祭壇和“女神廟”,出土的玉器與殷商玉器同出 一繫。銅器的發現*使我 們感到對東北地區早期文化的認識不足,而且正是這 個東北平原和大興安嶺及 燕山山脈接觸地帶,在中國歷**孕育了許多後來入 主中原的民族。關於這方 面的情況,下面再提。
    中原和北方兩大區域的並峙,實際上並非對立, 盡管歷史裡記載著連續不 斷的所謂劫掠和戰爭。這些固然是事實,但經常性相 互依存的交流和交易卻是*重要的一面。
    把遊牧民族看成可以單獨靠牧業生存的觀點是不 全面的。牧民並不是單純 以乳肉為食,以毛皮為衣。由於他們在遊牧經濟中不 能定居,他們所需的糧 食、紡織品、金屬工具和茶及酒等飲料,除了他們在 大小綠洲裡建立一些農業 基地和手工業據點外,主要是取給於農區。一個渠道 是由中原政權的饋贈與互 市,一個渠道是民間貿易。
    貿易是雙方面的,互通有無。農區在耕種及運輸 上需要大量的畜力,軍隊 裡需要馬匹,這些*不能由農區自給。同時農民也需 牛羊肉食和皮毛原料。在 農區對牧區的供應中,絲織物和茶常是重要項目。因 而後來把農牧區之間的貿 易簡稱為“馬絹互市”和“茶馬貿易”。在北方牧區 的戰國後期及漢代墓葬 中,發現很多來自中原地區的產品,甚至錢幣。
    在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和往來接觸中,靠近農區 的那一部分匈奴牧民於公 元1世紀已逐步和附近的漢族農民雜居混合,進入半 農半牧的經濟。公元前1 世紀中葉這些匈奴人在漢武帝的強大壓力下南北分裂 後被稱為南匈奴的,他們 後來並沒有跟北匈奴遠走中亞,而留原地,即今內蒙 古境內,並且逐漸進入關 內和漢人雜居混合。
    在戰國到秦這一段歷史時期裡,農牧兩大統一體 之爭留下了長城這一道巨 大的工程,這是表示了早期牧攻農守的形勢。但是當 農業地區出現的統一體壯 大後,從漢武帝開始就采取了反守為攻的戰略。這個 戰略上的改變導致了漢族 向西的大擴張,就是在甘肅西部設置河西四郡:敦煌 、酒泉、武威、張掖,移 入28萬人,主要是漢族。P10-1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