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吉林文化簡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文化史
【市場價】
396-576
【優惠價】
248-360
【介質】 book
【ISBN】97870101746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174686
  • 作者:編者:鮑盛華
  • 頁數:359
  • 出版日期:2017-05-01
  • 印刷日期:2017-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50千字
  • 鮑盛華主編的《吉林文化簡史》是2013年度吉林
    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委托項目的最終研究成果,也是
    一部比較全面反映吉林地區文化歷史發展演變的專著
    。全書除“緒論”外,以通史編寫體例,采用橫向塊
    狀結構框架和縱向論述相結合的方法,以歷史跨度為
    主線,以吉林省的文化歷史淵源、地域背景和各時期
    的經濟社會發展為基礎,不僅對吉林文化的含義、沿
    革及總體特征作較為明確的界定和論述,而且分別從
    社會制度、語言文字、文化教育、宗教藝術、婚喪習
    俗、民族交往等方面,簡要地分析了自舊石器時代至
    中華民國末期這一歷史長河中,吉林地區各民族文化
    的融合與發展的歷史,從而比較清晰地勾勒出吉林地
    區文化發展的基本脈絡,為人們了解吉林地區文化歷
    史基本源流和發展歷程提供有益參考。
  • 緒論
    一、吉林歷史的發展演變
    二、吉林文化發展概說
    三、《吉林文化簡史》的時空框架
    四、《吉林文化簡史》的研究對像與範圍
    五、《吉林文化簡史》的基本學術思想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原始文化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的文化萌芽
    一、遠古人類足跡
    二、生產活動與社會生活
    三、石器制作折射出的物質文明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孕育和發展
    一、新石器遺存的時空架構
    二、多姿多彩的物質文化
    三、生活情趣與審美意識
    第三節 青銅時代的文化豐富與繁榮
    一、區域文化的形成
    二、物質文明的繁榮與進步
    三、肅慎、穢、貊及其物質文化
    第二章 秦漢魏晉南北朝的多民族文化
    第一節 農耕、遊牧、漁獵並存的經濟基礎
    一、農耕經濟的發展
    二、遊牧經濟的崛起
    三、漁獵經濟的進步
    第二節 差異明顯的物質生產
    一、生產工具
    二、生活用具
    三、**
    第三節 各具特點的制度建設
    一、北沃沮、挹婁、勿吉的制度
    二、烏桓與鮮卑的制度
    第四節 特殊的風俗習慣
    一、勿吉的風俗
    二、烏桓與鮮卑的風俗
    第五節 多樣的精神生活
    一、宗教
    二、語言文字
    三、文學藝術
    第三章 漢至北朝時期的夫餘文化
    第一節 夫餘族和夫餘國的歷史
    一、“夫餘”稱謂的出現
    二、夫餘國的建立
    第二節 夫餘國的疆域
    一、漢代“玄菟郡”與夫餘國
    二、夫餘國的早期王城
    三、夫餘國的四至
    第三節 夫餘國的社會
    一、政治
    二、經濟
    三、軍事
    四、文化
    第四節 夫餘政權與中原政權及周邊民族的關繫
    一、與中原政權的關繫
    二、與挹婁、勿吉的關繫
    三、與鮮卑的關繫
    四、與高句麗的關繫
    第四章 唐代的渤海文化
    第一節 制度建設
    一、中央統治機構
    二、地方統治機構
    第二節 語言和文字
    一、語言
    二、文字
    第三節 儒家文化與教育
    一、儒家文化
    二、教育
    第四節 文學、藝術、樂舞和體育
    一、文學
    二、書法、繪畫與雕塑
    三、音樂與舞蹈
    四、體育
    第五節 科學技術
    一、建築技術
    二、金屬冶煉技術
    三、農業生產技術
    四、陶瓷制造技術
    五、車船制造技術
    第六節 佛教和禮儀
    一、佛教
    二、王室王族的禮儀
    三、渤海社會的禮儀
    第七節 婚葬習俗
    一、婚俗
    二、喪葬習俗
    第八節 生活和其他習俗
    一、衣食住行
    二、其他習俗
    第五章 遼金時期的契丹女真文化
    第一節 遼代地域文化
    一、契丹帝王的春捺缽文化
    二、儒學的傳播與府州學教育
    三、佛教文化與藝術
    四、各民族的詩歌、歌謠與傳說
    五、契丹社會文化與風俗
    六、女真、烏惹等族社會文化與風俗
    七、華夷同風的地方文化特色
    第二節 金代地域文化
    一、女真族長白山祭祀文化
    二、女真文字的創造與女真文字學
    三、中原移民文化與私塾教育
    四、儒學教育與女真科舉
    五、薩滿教與佛教、全真教文化
    六、女真社會文化與風俗
    七、多源文化交融的地方文化特色
    第六章 元明時期的蒙古女真文化
    第一節 元代蒙古族文化
    一、少數民族文字
    二、社會習俗
    三、宗教信仰
    四、蒙古族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涵
    第二節 明代女真文化
    一、女真文字的廢棄與滿文的創制
    二、社會習俗
    三、宗教信仰
    四、明代吉林文化遺存
    五、女真(滿)族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涵
    六、元明時期吉林文化特征
    第七章 清代滿蒙**下的文化
    第一節 生成發展的外部環境
    一、盟旗將軍體制下的區劃
    二、滿蒙旗人**下的社會
    三、中原移民開發中的經濟
    第二節 主要內容
    一、服飾飲食
    二、宗教信仰
    三、風俗習慣
    四、文學藝術
    五、詩歌創作
    六、教育科舉
    第三節 基本特征
    一、社會文化的再次復興
    二、滿蒙文化的**地位
    三、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
    第八章 晚清一民國時期的多元文化
    第一節 生成的歷史環境
    一、走向近代化的歷史背景
    二、20世紀初的多元化與區域文化狀況
    三、清末民初各種政治運動對文化的推進
    第二節 晚清至民國前期教育的發展
    一、傳統官學教育的擴大
    二、書院(義學)的完善和進步
    三、晚清至民國前期的新式中小學和實業教育
    四、清末到民國前期的高等教育和留學教育
    第三節 晚清至民國前期的社會文化
    一、公共圖書館(私人藏書)、社會教育館、茶社(劇場)、廟會、賞燈會、飯店、新式理發店等場所的建設和活動
    二、社團文化
    三、報刊和圖書出版
    四、近代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
    第四節 東北淪陷(偽滿)時期的殖民地文化與抗爭
    一、日本殖民地精神文化
    二、具有雙重特征的殖民地物質文化
    三、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抗爭文化
    四、異類的漢奸文化
    第五節 民國後期國共拉鋸狀態下的文化
    一、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長春、吉林等中心城市文化
    二、中共解放區的文化生活
    第六節 東北全境解放到新中國成立前的文化發展
    一、教育的發展
    二、文化部門和團體的設置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