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華文明讀本(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民族文化
【市場價】
699-1014
【優惠價】
437-634
【介質】 book
【ISBN】97875447689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譯林
  • ISBN:9787544768986
  • 作者:編者:劉東
  • 頁數:590
  • 出版日期:2017-05-01
  • 印刷日期:2017-05-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92千字
  •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劉東教授主編!
    上至宗法禮樂,下至飲酒品茗,文學藝術,兵法武備,大都市,小器物,近百篇有機相聯的文章構成了一部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
    《中華文明讀本》邀得葛兆光、閻步克、高名潞、陳平原等60位****文史學者撰稿,對中華文明的諸多方面加以解讀,涉及信仰、哲學、社會、科技、藝術、民俗等多個主題,是大家寫小文章的範例,也是普通讀者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的入門讀物。
  • 中華文明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偉人巨匠、英雄豪 傑,新的一代中國人需要從中國悠久的文明中汲取營 養,提高人文素質,樹立起文化自信。劉東主編的《 中華文明讀本》對古往今來的中華文明進行了繫統的 梳理,共分信仰與哲學,社會與階層,都市與建築, 水利與交通,文學與藝術,學術與教育,科技與工藝 ,醫學與頤養,烹調與飲食,器物與玩好,兵法與武 備,疆域與物產等十三個部分。
  • 序:回到軸心時代·劉東
    一 信仰與哲學
    原始巫術·蕭兵
    數的崇尚·龐樸
    儒家道統·牟鐘鋻
    釋氏空門·賴永海
    道教修煉·葛兆光
    人格神崇拜·**
    民間俗神·劉東
    死後世界·葛兆光
    命相之學·謝松齡
    二 社會與階層
    宗法制度·閻步克
    禮樂文明·吳予敏
    政治制度·閻步克
    倫理教化·瀋善洪 何雋
    法律體繫·梁治平
    士紳階層·張仲禮
    秘密會社·周育民
    三 都市與建築
    城池與長城·王魯湘
    集市與都市·張勇進
    宮殿與陵寢·王語哉
    寺廟與古塔·王魯湘
    古代橋梁·劉西陵
    造園藝術·曹汛
    民居庭院·趙國文
    家具與擺設·張勇進 **
    四 水利與交通
    水利工程·張啟人
    古代道路·王子今
    內河漕運·張啟人
    絲綢之路·楊泓
    四海揚帆·李力
    五 文學與藝術
    詩歌王國·張伯偉
    古樂裊裊·秦序
    書法藝術·高名潞
    文人繪畫·高名潞
    古代雕塑·高名潞
    舞姿翩翩·王克芬等
    梨園戲曲·路海波
    中國小說·陳平原
    雜技與魔術·李金山
    六 學術與教育
    經學沿革·劉放第
    修史傳統·閻步克
    官學與私學·劉放第
    科舉制度·閻步克
    古籍與版本·李穆
    七 科技與工藝
    天文與歷法·謝松齡
    算學的發展·瀋彬
    造紙與印刷·曹曉晨
    **的應用·姚大力
    羅盤的發明·劉西陵
    采礦與冶金·戴裕民
    絲綢染織·戴裕民
    農作技術·張仲葛
    八 醫學與頤養
    望聞問切·吳安爾
    針灸與**·吳安爾
    食療與藥膳·吳安爾
    古代體育·劉東
    房事與養生·周一謀
    九 烹調與飲食
    宮廷御膳·王學太
    菜肴菜繫·王學太
    風味小喫·王學太
    飲酒文化·劉東
    品茗之道·宗群
    十 器物與玩好
    青銅器具·周永珍
    玉器文化·楊伯達
    瓷器之國·張小舟
    文房四寶·張懋镕
    古代錢幣·李學勤
    衣冠演幻·易夫
    民間玩具·李寸松
    十一 兵法與武備
    兵書與陣法·藍永蔚
    **的演進·藍永蔚
    戰車與車戰·藍永蔚
    十八般武藝·周之華
    尚武精神·劉東
    十二 疆域與物產
    疆域的變遷·林榮貴
    漢字文化圈·聶鴻音
    名山與大川·徐梓
    珍異與土產·何本方
    十三 禮節與民俗
    婚喪禮俗·劉志雄
    節慶與禁忌·劉志雄
    說唱藝術·趙珩
    民間美術·陳綬祥
  • 儒家道統 ◎牟鐘鋻 儒家道統是儒者關於“聖賢之道”即儒學基本原 理傳授繫統的學說。儒家學者在聖賢崇拜心理的支配 下,對於儒學精要進行長期的反思,在外部同眾家異 說和佛老劃清界限,在內部同異端思想及各種偏向劃 清界限,以保持儒學基本精神的純潔性、穩定性和連 續性,從而推動了儒家哲學發展主脈的形成。
    早期儒家即已崇拜古聖王賢臣,認為堯、舜、禹 、湯、文、武、周公能夠敬天惠民,合乎儒家的理想 ,而把自己當作古聖賢之道的繼承者。孔子是儒家的 創始人,他“祖榜堯舜,憲章文武”,認為堯、舜、 禹、湯、文、武都是順天應運的古聖王,順次第相傳 接。孔子稱贊說:堯之為君,“巍巍乎,唯天為大, 唯堯則之”(《論語·泰伯》);舜能“無為而治” (《論語·衛靈公》);禹則“菲飲食致孝乎鬼神, 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盡力乎溝洫,禹,吾無 間然矣”(《論語·泰伯》);周之文武乃是盛世, “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己矣”(《論語·泰伯》) ,“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 八佾》)。孔子以復興周禮、繼承和發揚周代禮樂文 化為己任,在匡地遇險時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 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 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 足見他己經把自己創立儒學看作是先賢之道的繼續。
    孟子是儒家道統的重要先驅者,他為了“閑先聖 之道,距楊墨,放淫辭”(《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對於堯舜之道及其傳授世繫,作了*進一步的闡 述。他指出:“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 告子章句下》),“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 天下”(《孟子·離婁章句上》);堯舜之後是夏禹 ,“禹之相舜也,歷年多,施澤於民久”(《孟子· 萬章章句上》);湯又繼禹,行王政,伐不義,“誅 其君,弔其民,如時雨降”(《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乃至周代,“文王發政施仁”(《孟子·梁惠 王章句下》),“視民如傷”(《孟子·離婁章句下 》),武王“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己矣”(《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 事”(《孟子·離婁章句下》)。孟子特別推尊孔子 ,稱他是“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孟子 ·萬章章句下》),“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他還引宰我的話,說 孔子“賢於堯舜遠矣”(《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從而確立了孔子在儒家道統中的至上地位。
    孟子所理解的堯舜之道,其中心就是仁政,即仁 義之心發為治國之政。他認為,堯舜之道歷代必有聖 賢出來為之推動,而聖賢不世出,“由堯舜至於湯, 五百有餘歲”,“由湯至於文王,五百餘歲”(《孟 子·盡心章句下》)。按照他這種“五百年必有** 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的說法,“由周以來,七百有 餘歲矣”(《孟子·公孫丑章句下》),論年數則超 過,論時勢則當可,而孔子又不曾為世君所用,未能 實現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如果天“欲平治天下,當 今之世,舍我其誰與?”(《孟子·公孫丑章句下》 )。顯然,孟子以孔子未竟之業的繼承人自居,希望 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儒家的社會政治理想。
    孔子後學的另一重要代表荀子,同樣以“上則法 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為仁人之務, 卻又不贊許孟子,認為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 ”(《苟子·非十二子》)。誠如《韓非子·顯學》 所雲:“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 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 之學乎?” 兩漢經學有今古文之爭,漢魏有鄭學與王學之爭 ,都重經而輕道,或論陰陽立神學,或考章句訂文字 ,在正統儒者看來都有所偏失,故難入道統之列。揚 (楊)雄不滿意當時儒家經學的煩瑣、蔓衍和神秘, 斥之為“羊質而虎皮”。他要效法孟子,起來捍衛聖 道:“古者揚墨塞路,孟子辭而闢之,廓如也。後之 塞路者有矣,竊自比於孟子。”(《法言·吾子》) 但他不贊成孟子“五百年必有**興”的觀點,指出 道統之傳,不必拘泥於年數。他極力推崇孑L子,認 為仲尼之道“關(貫)百聖而不慙(慚),蔽(塞) 天地而不恥”(《法言·五百》),“眾言淆亂則折 諸聖”(《法言·吾子》)。他的衛道精神受到後儒 贊賞。唐代韓愈在《讀荀》中說:“晚得揚雄書,益 尊信孟氏;因雄書而孟氏益尊,則雄者亦聖人之徒歟 。” 魏晉時期:佛道興起,兩漢的儒學獨尊變成了儒 釋道三教並存。直至隋唐,儒家創不出新的哲學體繫 ,道家、道教和佛教的哲學反而興旺發達,在思想文 化高層次上占領了一大片陣地,形成對儒學的巨大壓 力。一些儒者由此產生了危機感,企圖重整旗鼓,恢 復儒學的正宗地位,以適應鞏固宗法等級制度的需要 ,這就是唐宋儒家道統重新被提出和被強調的社會文 化背景。如果說孟子提倡衛道,是為了在諸子爭鳴中 爭取儒家的正統地位,那麼由韓愈開端的唐宋道統論 ,則是為了在抗拒佛、道的鬥爭中保持儒家的正統地 位。韓愈是儒家道統說的奠基人。在此之前,道統之 說並不尊顯,而自韓愈在《原道》中明確提出儒學之 道的傳授世繫並大力提倡儒學復興之後,儒家道統說 纔大行於世,並在宋代為道學家所**和發揮。《原 道》開宗明義地揭明聖賢之道就是仁義,並說它在治 國之教方面的具體表現為:“其文《詩》、《書》、 《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 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 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道易明 ,而其為教易行也。”這個儒家之道體現了《大學》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禮樂文化傳統,而根本不同於 否定教化的老莊,以及“外天下**、滅其天常”的 佛教。此道由來已久,“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 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 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而自孔孟之後,此道隱 埋,“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其言 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 於佛”。《原道》一出,道統中聖賢的序位就此正式 排定,即:堯、舜、禹、湯、周文、周武、周公、孔 子、孟子,兩漢與魏晉儒者一概排除在外。從此孔孟 並提,儒學被稱為孔孟之道。韓愈衛道的感情十分強 烈,他“抵排異端,攘斥佛老”,“障百川而東之, 回狂瀾於既倒”(《進學解》),立志扶樹名教,並 以孟子之後道統的繼續者自居。他在《與孟尚書書》 中說:“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韓 愈並崇孔孟、闡揚《大學》、梳理道統、排闢異端的 言行,都對宋代的儒學發生巨大影響,成為從漢學過 渡到宋學的重要環節。
    P20-2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