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黃河十四走(上中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中國民俗文化
【市場價】
2006-2908
【優惠價】
1254-1818
【介質】 book
【ISBN】97875598085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59808509
  • 作者:楊先讓//楊陽
  • 頁數:447
  • 出版日期:2018-06-01
  • 印刷日期:2018-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8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66千字
  • 99999990003191156.jpg

  • 他創建了中國**民間美術繫,他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他是徐悲鴻的學生、徐冰的老師,他是80年代考察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的*人——楊先讓。

    4年,他14帶領隊伍走進黃河流域,足跡遍布8省區,彙集近千張圖片,整理出20多萬字的文本,一心搜集失落的民藝,隻為追尋中華文明的

    《黃河十四走》,一部讓黃永玉嘆為觀止的書!

    黃永玉、陳丹青、呂勝中、林海音撰文**!



  • 民間藝術是一個龐大的造型世界,實實在在與廣大平民共存了數千年,並自始至終沿著自己的規律去進行創造,發展成一深厚而豐富的藝術體繫。正是這些典籍不載、正史不論的民間藝術,在很大範圍內支撐著一個民族的元氣和凝聚力。

    1986年至1989年,楊先讓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繫的組建者之一,率領考察隊14次深入黃河流域,考察當地的民間藝術種類、藝術風格、民間藝人、節慶習俗等,足跡遍及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8省(區)。在走訪中,考察隊積累了近千張圖片資料,並整理出二十多萬字的文本,彙集成《黃河十四走》一書。書中不僅詳述了諸如安塞腰鼓、漢畫像石、木版年畫、剪紙、農民畫、石刻、泥(面)塑等民間技藝,還分析了其藝術風格、反映的民俗風貌、折射的文化內涵等,並記錄下當時優秀的民間藝人(如劉蘭英剪紙、蘇蘭花剪紙、潘京樂皮影等),為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留下了珍貴的圖文資料。

    《黃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鮮活生動的圖片,記錄下80年代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讓古老的民藝得以傳唱至今……


  • 楊先讓1930年生於山東牟平養馬島,1939年隨家人遷居朝鮮,1944年回國求學,195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繫。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和創作員,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員,文化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繫主任、教授。

    曾獲美國休斯敦大學亞洲藝術部文化獎、全美華人教育基金會終身藝術成就獎、中國文聯第 11 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等國內外大獎,作品被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曾出版著作《楊先讓文集》《徐悲鴻》《中國鄉土藝術》《與木刻刀結緣50年:我的木刻版畫創作歷程》《海外漫紀》《藝苑隨筆》等。

    楊陽1957年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美術學會會員。


  •  

    作者序——因緣與選擇 

    黃河十四走地圖 

    黃河十四走進程表 

     

    第一章 黃河考察前奏曲  

     

    **走(陝西)

    安塞腰鼓

    米脂轉九曲

    陝北漢畫像石與剪紙

    安塞炕圍畫

    洛川蹩鼓

    第二走(陝西)

    獸面掛臉和坐虎

    鳳翔木版年畫

    寶雞布制品鸮

    社火臉譜

    第三走(河南、山東)

    淮陽泥泥狗

    淮陽廟會上虎形民藝品

    高密撲灰年畫

    膠東剪紙

    青花魚盤

    山東面花

     

    第二章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第四走(山西、陝西、河南、山東)

    喜慶窗花和繡花鞋樣

    山西皮影

    河北灤縣皮影

    喪事與民間美術

    百日被面

    山西布虎

    婚喪的枕頂刺繡

    芮城布制品

    華縣面花與風俗

    華縣皮影

    華縣蹩鼓

    華陰布制蛙

    樊亞民的剪紙

    繡鞋墊

    茖鞏縣宋陵石刻

     

    第三章 山一程·水一程 

     

    第五走(山西、陝西)  

    府谷面花

    府谷石獅子

    替身娃荷包

    民間瓦當

    拴娃石

    綏德義合鎮東嶽廟壁畫

    面花燕燕

    瓜子娃娃

    陝北布制魚

    劉蘭英剪紙

    坐生娃喜花

    石窟浮雕

    安塞農民畫

    安塞曹佃祥的剪紙

    虎頭童帽

    布老虎

    澄城的民瓷

    引魂雞、送魂馬

    拴馬樁

    新絳新婚盆蓋刺繡

    箱底畫

    秦王點兵

    福勝寺雕塑

    葫蘆廟力士

    第六走(河北)

    張樹梅剪紙

    第七走(河北)

    北京和內丘的神馬

    內丘石獅子

    第八走(河北)

    染色刻紙

    第九走(山西、河南)

    民間瓷繪

    河南玩具

     

    第四章 望洋興嘆 

     

    第十走(甘肅、陝西、山西)

    慶陽禮馍

    枕頂繡片

    魚枕、蛙枕、針扎

    布龜

    香包和荷包

    肚兜

    吞口

    木偶頭

    甘肅皮影

    庫淑蘭剪紙藝術

    小石獅

    玻璃畫

    蘇蘭花的剪紙

    白胎寺木魚

    新絳關帝廟龍柱

    稷益廟壁畫

    面羊禮馍

    定襄面花

    定襄帽片刺繡

    河曲東嶽殿壁畫

     

    第五章 恍兮惚兮頓悟理 

     

    第十一走(寧夏、甘肅、青海)

    陵墓柱基石

    賀蘭山岩畫

    回族民藝品

    一百零八塔

    寧夏陶瓷繪畫

    獸面瓦

    土族民藝品

    青海皮影

    藏族民藝品

    彩陶藝術

    蘭州布虎

    第十二走(陝西)

     

    第六章 尾聲在山東之外 

     

    第十三走(山東)

    山東濰坊年畫

    紙牌

    大汶口彩陶

    嘉祥民間石刻

    嘉祥花包袱

    虎頭鞋及瓜帽

    山東泥叫虎

    山東漢畫像石

    郯城木玩具

    第十四走(河南;韓國仁川等)

    石獅、石猴

    朱仙鎮年畫

    朝鮮半島民藝

     

    第七章 驀回首,它在燈火闌珊處 

     

    黃河十四走圖錄 

     

    青海省

    甘肅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

    陝西省

    山西省

    河南省

    河北省、北京市

    山東省

     

    附錄一   

     

    附錄二  



  •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在這一帶廣闊鄉野,積澱了豐富而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生活於封閉、偏僻農村裡的婦女,經過一代又一代母女傳承,保留了許多古老的民俗技藝。有時,一件民藝作品居然會呈現出中華文明初期的圖像符號,令**的學者專家觀之不禁大感驚奇。他們稱此為民族『母體文化』所保存下來的珍貴『活化石』。

     

    就以下面這兩幅攝自陝西華縣(今渭南市華州區)農村的照片為例,可以看到老百姓生命禮俗活動中,鄉民相互贈送既是食品又屬吉祥驅邪物的『禮馍』——面花。**幅照片中面花被放在騾車上的大籮筐裡,是外婆親手為小外孫滿百日的慶典而做的。再加上贈送小兒的百日被面、衣、帽等禮品,便由舅媽、表兄弟歡歡喜喜地趕著車子送禮去了……

     

    翻頁第二幅照片裡,娶媳婦人家收到新娘的姥姥家送來兩人合抱的大面花。仔細看面花奇特的造型——雙虎頭、龍身、魚尾——它可不是哪家老大娘『靈感來了』的即興創作,而是經過『母體文化』世代傳承,這神秘的造型可能包藏了史前各圖騰民族遷移、衝突和融合的真實歷史;而面花上的虎面造型,*可以與商周古器物中的虎形,甚至與五千年前良渚文化中的虎圖騰進行比較研究,其中或藏有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繫。

     

    面花隻是民俗事物中的一項例子,說明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在這裡,多種民俗藝術歷經千百年傳承,至今猶鮮活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它們就像五彩繽紛的寶石,散布在古老大地上,熠熠生光。然而,有誰是識寶、愛寶,甚至把這些珍寶慎重地拾掇、串結起來的人呢?

     

    **,殘存的古老民俗正面臨***劇烈的文化轉型危機。現代化工商狂潮以決堤之勢,席卷中原大地。我們擔心:對於這些積澱數千年的民俗『活化石』,若不能及早、盡快、大量進行調查、記錄和保存,三五年後,許多珍貴的民俗事物或都將永遠由鄉野中消失無蹤。

     

    一九八八年,《漢聲》雜志編輯赴大陸進行民俗調查,結識了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繫繫主任楊先讓。說起這世上***的『民間美術繫』,便是由他創辦的。初見面,楊先讓便滿懷熱情地與我們暢談『走黃河、訪民俗』的精彩經驗,其間種種的艱辛與動人之處,使我們激動不已。

     

    『現在大家都知道說民間美術好,說民間美術重要,可是,好在哪裡,重要又在哪裡?』楊先讓以興奮、急切的語氣說:『直到我下定決心,率隊走訪黃河流域各地,纔像捅破窗戶紙,看清楚民間美術的來龍去脈,也摸著了民間美術的根……』

     

    為組織『民間美術繫』的教學工作、收集教材並建立民間美術的理論,楊先讓於一九八六年年底接受美國喬治·索羅斯基金會資助,開始了他組隊『黃河十四走』的壯舉。

     

    前後持續四年的黃河民藝考察,楊先讓一行人的足跡遍及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八省(區),從黃河上遊一直搜尋到黃河入海口。其間,他們*數度出入民俗活動特別豐富的中遊地帶,如新絳、華縣等地,以便進行深入的考察和記錄工作。

     

    十四走下來,累積的成績是豐碩無比的,其中包括了幾萬字筆記、數千張照片、上百種民藝收集,以及調查者終生難忘的親身體驗……

     

    為達成《黃河十四走》出版,《漢聲》編輯曾多次赴北京,專程與楊先讓重看一遍采訪幻燈片,再商量一回寫作方法……如此,書中的遊記,配合一百零三篇『特寫』,便在幾年中漸漸成形了。

     

    在這裡我們以無比的興奮,推出《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三巨冊。多年來,漢聲以搶救民俗、建立『中華傳統民間文化基因庫』為職志,而楊先讓《黃河十四走》搜集多種多樣民藝瑰寶,正足以構成一座豐碩的民間美術文化博物館……

     

    現在,就讓我們隨民藝考察者的腳步,開始黃河**走!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