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國學正義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
【市場價】
240-347
【優惠價】
150-217
【介質】 book
【ISBN】978754953571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49535712
  • 作者:王文元
  • 頁數:285
  • 出版日期:2013-05-01
  • 印刷日期:2013-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0千字
  • 王文元編著的《國學正義》介紹:**學者王文元先生梳理了當下幾乎所有比較重要的國學觀,分析其利弊得失,同時又扼要地點評了近三十部*重要的國學典籍,可視為簡明的中國文化史。從整體上而言,《國學正義》是一部極具特色的國學讀本。一部*全面、*簡明、*鮮明、*流暢的國學讀本。
  • 王文元編著的《國學正義》內容簡介:國學囊括 中國人的精神信仰、認知方式、生活方式與價值觀, 它們或表現為文化,或表現為學術,或表現為典章制 度,或表現為風俗習慣,國學常常寓於傳統,潛移默 化地影響中國人的思想與精神,使中國人成為蔑視物 質財富而鐘情精神建樹,主動將“天權”置於“人權 ”之上,但求長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獨行的民 族。 《國學正義》是一本暢銷的國學書籍。
  • 第一篇 國學之概論/l
    一、國學之概念/l
    二、國學之特色/14
    三、國學之內容/28
    四、國學之屬性/36
    五、國學之形成/46
    六、對國學之攻訐/55
    七、無用之用/62
    第二篇 人文與理性/66
    一、中西價值觀與思維方式互異之原因/66
    二、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69
    三、中國走向人文之路,西方走向科學之路/73
    四、國學可以消除西學的尷尬/79
    五、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86
    第三篇 國學之教化/99
    一、教化為東方所**/99
    二、教化之信仰功能/105
    三、教化之道德功能/112
    四、教化之審美功能/119
    五、教化與迷信/125
    六、教化對器物的影響/135
    第四篇 國學之經典/14l
    一、國人的經典觀/141
    二、國學典籍分類/143
    三、對中國人影響*大的二十九部書/147
    第五篇 傳統與文化/194
    一、傳統文化/194
    二、文化傳統/198
    第六篇 國學之命運/255
    一、清季民初的國學之亂像/255
    二、清季民初的國學、西學之辨/267
    三、國學之前途/278
    跋/286
  • 三、國學之內容 1按照目的分 (1)天命 天命一日自然規律,二日人之本性。自然與人性 是國學的出發點,正如《中庸》所說:“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國學的**目的就是“知天命”、 “順天命”、“敬天命”,與天親密地合為一體。司 馬遷用簡潔的文字概括了天命與國學的關繫:“天命 難言,非聖人莫能見。”聖人發現了天的規律與作用 ,創造了漢字。
    “天”由兩橫與一個人字組成,上邊一橫代表天 ,下邊一橫代表地,人字上觸天,下穿地,表明了天 、地、人三纔的關繫(古人稱其為“天人之際”): 天(自然)是至高無上的,地在下邊承載萬物,一部 分人生活在大地上,*多的人長眠於地下。這樣就把 天、地、人的關繫表達清楚了,可以歸納為:**, 地與人都要順從天;第二,人不能居於天之上,人跑 到天之上,天就不再成其為天;第三,死人也是這個 世界的一部分,不能忽視他們。從某種意義上說,國 學就是研究天、地、人三纔關繫的學問。
    (2)地德 國學的二個目的是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大地 。
    地能生長萬物,養育人民,古人把地的這個功能 稱作地德。頂禮膜拜。目的是為了保護地的這個功能 ,讓大地長久地發揮這個功能。用詩話的語言表達就 如盧照鄰所說:“歲去憂來兮東流水,地久天長兮人 共死。”能與“地久天長”搭配的隻能是人類一代人 是做不到的。
    (3)人道 國學的第三個目的是使人間有序,人與人和睦相 處,實現人道。
    人道有三義,其一日做人之道德規範,其二日人 倫等級之規範,其三日男女相處之規範。這些常被稱 作“人學”。必須注意,人學隻是儒學的一部分,是 國學的很小一部分,所以把儒學乃至國學稱為“人學 ”是不恰當的。執是之故,人之道在國學裡僅被排在 第三位。
    (4)國容 國容是**的禮制節容,國容失則國威失。中國 歷**有兩個朝代——宋朝與明朝——因國容不正而 失去國威,遭到外族的欺辱。先考察宋朝。
    中國人的政治觀念是皇帝無種,理論上地痞流氓 、和尚僧人都可以做皇帝,隻要名正言順。何謂名正 言順?就是對於創業皇帝來說要符合“君權神授”的 原則,對於被打倒的皇帝來說要符合“君權神奪”( 即孟子所說的“伐放昏君”)的原則。趙匡胤是後周 的臣子,後周的君主並未失德,趙匡胤的謀反師出無 名(沒有“伐放昏君”的理由)。
    事情到此並未結束。西周之前,中國的政治奉行 “兄終弟及”的繼承原則,西周確立了“子承父業” 的原則,而且成為國容的核心內容之一。趙匡胤卻采 用了兩千多年前的舊法,把皇帝傳給弟弟,開了惡例 ,結果宋朝共十八位皇帝,其中八位不是上一代皇帝 的親子。有人以為宋朝屢遭外族侵擾是因為國力孱弱 ,是個豆腐王朝,實則不然。陳寅恪是這樣評價宋朝 的: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 之世。法國學者湯因比也表示過如果讓他選擇在中國 生活,他願意選擇生活在宋朝。宋朝確實是很強大富 庶的,從軍力上說,宋朝發明了火箭、火球、火蒺藜 等**,威力甚大,宋之實力數倍於周邊金、遼之總 和。之所以屢戰屢敗是因為政治上不清明,皇帝的權 力不夠大,政出多門,掣肘了軍事,使中國不能發揮 真正的實力,嶽飛被殺就是鮮活的例證。說到底是國 容受到破壞,名不正則言不順,政治總是受到不必要 的掣肘。
    再考察明朝。
    明朝之衰,禍種於朱元璋(如傳孫不傳子;偏愛 道教;殺戮大臣,僅胡惟庸謀反案就有一千五百人被 殺;破壞了皇權、相權制衡的原則;確立了以宋理學 為論理依據的不正學風),形成於朱棣(如權力來源 不正當;以私損公,為尋找朱允炆而投入的成本過高 ;殺大纔子解縉;重用宦官,為後世宦官亂政埋下伏 筆;厚今薄古,重利輕教),衰敗於後期諸位皇帝之 (慵懶,固執,宦官專政,背離儒學正宗)。
    一言以蔽之,明朝的時候,國容遭受的破壞有甚 於宋朝,到崇禎皇帝的時候,已經無計可施。
    宋與明兩個朝代的教訓說明,**的禮制節容是 *重要的東西,沒有了它,表面的強大不過是外強中 干而已。
    (5)齊家 國學的第五個目的是通過齊家,使家庭和睦,人 人安居。
    齊是整治的意思,齊家是中國士大夫的基本功之 一。核心是一個孝字,幾乎所有的家禮都是圍繞孝以 及孝的延伸物。關於孝,《孝子傳》中載有這樣一個 膾炙人口的故事: 晉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原谷的孝子,他的祖父年邁 體衰,行動不便,需要照料。原谷的父母覺得老父是 個沉重包袱,就起棄老的惡念。原谷堅決不同意拋棄 祖父。可是原谷的父母一意孤行,用小車將父親扔到 荒野。
    原谷在後面跟蹤把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於是等 到父母回去了,他便把祖父安置在原地,自己推車回 家了。父母見到小車對原谷說:“小車是兇器,不吉 利,把它扔到外面去。”原谷不慌不忙地說:“不能 扔,將來你們老了,我還得用這個車推你們呢!”原 谷的父母羞臊滿面,立即將自己的父母請了回來。可 以這樣總結:齊家的目的就是完成尊嚴所付出與得到 之間的轉換,尊嚴在轉換中增值。
    (6)安民 國學的第六個目的是安民。
    君主與百姓關繫是國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有人 認為君主安民是為了*好地實行統治,這種看法過於 簡單了。之所以要安民是因為“民”是中國農耕社會 之本,本不安定,君也不安定,兩者之利害是緊密關 聯的。魏征將這個特點總結為“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水指的就是“民”。
    (7)事功 國學的第七個目的是讓人們*大限度完成事功, 實現自我價值。
    事功是儒家的主張,這個主張的根據是天地一刻 不停地在運轉,在生成各種自然景像,在孕育各種生 靈。天地之偉大直觀地體現在事功上。既然人要向自 然學習(這一點儒家與道家**一致),當然也要講 事功。老子嘴上講人要效法天地,在實際生活中卻又 逃避事功,這是一致言行不一的表現,應該批評,恐 怕這也是司馬遷將這位傑出思想巨匠放在列傳且隻占 四分之一篇幅的主要原因吧。
    (8)名檢(留名青史) 國學的第八個目的是讓士大夫或志士留下名檢。
    文天祥死後,在其衣袋裡發現一段贊詞:孔曰成 仁,孟日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 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段贊詞就是對“名檢”*好的詮釋:人死了, 名留在歷史中永不泯滅。
    (9)心齋 國學的第九個目的是幫助人修養身心。
    莊子喜歡用坐忘這個詞。《莊子·大宗師》記載 了這樣一件事:**,顏回告訴老師:我有進步了。
    孔子說:願聞其詳。顏回說:我忘掉仁義了。孔子說 :嗯——還不夠。過幾天顏回跑過來又對老師說:我 進步了。孔子問:怎麼講?顏回說:我開始忘記禮樂 了。孔子說:嗯——還不夠。過了一段日子。顏回對 老師說:我又進步了。孔子問:怎麼回事?顏回說: 我坐忘了。孔子大喫一驚,問:什麼是坐忘?顏回說 :就是忘記自己身體,忘記學過的知識,與大道融為 了一體。這就是坐忘。孔子聽罷感嘆道:與萬物一體 ,就沒有偏私了;參與萬物的變化,就不偏執了。你 真是賢人!我隻能從其後了。
    《莊子》一書中另有“心齋”一詞,即排除思想 、欲望的修養之法,與“坐忘”之義相同。
    (10)傳統 國學的第十個目的是讓**的文化形成傳統,代 代相傳。
    在國學的經典著作中幾乎從未出現過“傳統”一 詞。傳統變為常用詞彙是近一百年的事。仔細想一想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就是傳統。對於一個人來 說,生命就是對回憶能力的保有,死亡就是失去過去 的時間,處於永恆的“現在”。試想一個人隻知道“ 現在”,**不知道過去的事情,那會是怎樣的情景 ?應該說那就是死亡。民族何嘗不爾?所以,國學就 是教人保存記憶的學問。這種學問表現在經書裡、民 俗裡、信仰裡、各種形態的文化傳統裡。P28-3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