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國學知識全知道(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
【市場價】
164-238
【優惠價】
103-149
【介質】 book
【ISBN】97875113324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華僑
  • ISBN:9787511332431
  • 作者:尤斿
  • 頁數:416
  • 出版日期:2013-05-01
  • 印刷日期:2013-05-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0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907千字
  • 一部簡明實用的中國傳統國學知識百科全書;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國學知識百科全書;現代人不能忘記的文化精粹,中國人不可不讀的國學寶典!
    《國學知識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分為**政治、思想學術、宗教信仰、天人之學、文學、史學、文化藝術、民俗節日、經世致用之學、百工名物、國學經典等11個篇章,涵蓋了**政治、思想學術、宗教信仰、天文歷法、神秘文化、兵制禮制、國學掌故、國學典籍、文學史學、文化藝術、民俗節日、百工名物、國學經典、國學大師等各個方面的內容,為讀者輕松掌握國學知識提供了一條捷徑。本書由尤斿編著。
  • 中華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像,是數千年來中國 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浸淫 著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和靈魂。對每一位國人來說, 國學是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 不能不了解國學;作為一個讀書人,我們不能不學習 本民族的傳統文化。 《國學知識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國古代文 化的百科全書,涵蓋了國家政治、思想學術、宗教信 仰、天文歷法、神秘文化、兵制禮制、國學掌故、國 學典籍、文學史學、文化藝術、民俗節日、百一名物 等各個方面的內容,為瀆者輕松掌握國學知識提供了 一條捷徑。書中既有分門別類的嚴謹解釋,-又有引 人人勝的傳略和逸事,可幫助你登堂入室,領略國學 的無窮魅力。 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良好 的國學素養。請翻開《國學知識全知道》,走進博大 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同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 ,把握傳統文化的脈搏,豐富自身的內涵,成為文化 達人。本書由尤斿編著。
  • 第一篇 **政治
    **與王朝
    1.中國早期六大文化區繫
    2.“天下”的範圍
    3.“中國”一詞的由來
    4.“華夏”代指中國的緣由
    5.四夷
    6.匈奴的興衰
    7.鮮卑人的歷程
    8.強盛一時的突厥
    9.回紇汗國
    10.古老的羌人
    11.吐蕃雄霸高原
    12.黨項人的西夏
    13.契丹王朝
    14.雲南大理國
    15.女真
    16.蒙古帝國
    17.三代之治
    18.夏王朝
    19.商朝
    20.西周王朝
    21.春秋時代
    22.戰國巨變
    23.秦
    24.西漢
    25.東漢
    26.三國鼎立
    27.西晉和東晉
    28.南北朝亂局
    29.隋朝
    30.唐朝
    31.五代十國
    32.宋朝富而不強
    33.元朝
    34.朱明王朝
    35.清王朝
    職官制度
    36.王
    37.嫡長子制
    38.卿大夫
    39.皇帝
    40.儲君皇太子
    41.三公九卿
    42.宰相
    43.十三曹
    44.太尉與大司馬
    45.御史大夫
    46.郡縣制和州縣制
    47.郡守和縣令
    48.刺史
    49.三輔
    50.僑郡縣
    51.三省六部制
    52.三省的職能
    53.六部的職能
    54.尚書僕射
    55.侍中
    56.中書令
    57.侍郎
    58.政事堂
    59.御史臺
    60.唐代五監
    61.觀察使
    62.參知政事
    63.計相
    64.諫官
    65.路、軍、府、州
    66.知府與知州
    67.轉運使
    68.宣政院
    69.行省制度
    70.達魯花赤
    71.內閣
    72.大學士
    73同禮太監
    74.都察院
    75.東西二廠
    76.錦衣衛
    77.三司
    78.軍機處
    79.南書房
    80.理藩院
    81.總督
    82.巡撫
    83.道員
    84.**衙門
    85.南、北洋大臣
    86.欽差大臣
    87.駐外大使
    88.品階
    89.封爵
    90.俸祿
    91.官員
    92.幕僚
    93.酷吏與循吏
    94.大臣與權臣
    95.宦官
    96.胥吏
    97.紹興師爺
    216.莊子的齊物論
    217.逍遙遊
    218.螳螂捕蟬
    219.莊子鼓盆而歌
    220.渾沌之死
    221.忘適之適
    222.材與不材之間
    223.白駒過隙
    224.庖丁解牛與養生
    225.隻可意會
    226.莊周夢蝶
    227.外化而內不化
    228.井底之蛙與東海之鱉
    229.濠梁觀魚之樂
    230.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法家、墨家和其他思想
    231.法先王
    232.法冶
    233.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234.法、術、勢
    235.法教
    236.法後王
    237.王霸
    238.自相矛盾
    239.三表法
    240.明故、辨類、是非之理
    241.兼相愛,交相利
    242.非攻
    243.節用、節葬
    244.尚賢與尚同
    245.非命論
    246.慎戰
    247.不戰而屈人之兵
    248.五事七計
    249.損一毛利天下而不為
    250.賢者與民並耕
    251.合同異
    252.白馬非馬
    253.離堅白
    254.五德終始
    255.合縱與連橫
    256.遊說揣摩
    257.華夷之辨
    258.社會進化論
    259.中體西用
    第三篇 宗教與信仰
    華夏圖騰及文化符號
    1.伏羲人首蛇身
    2.女媧
    3.中華龍圖騰
    4.龍生九子
    5.鳳凰
    6.麒麟
    7.四大瑞獸
    8.饕餮
    9.獅子
    10.猛虎
    11.羊
    12.瑞鹿
    13.鶴
    14.鴛鴦
    15.喜鵲
    16.蝙蝠與福文化
    17.龜壽延年
    18.蟾蜍與財富觀念
    19.鯉魚的隱喻
    20.仙果桃
    21.葫蘆的寓意
    22.蓮花的內涵
    23.歲寒三友
    儒教
    24.儒教
    25.天地崇拜
    26.祖先崇拜
    27.君師崇拜
    28.五嶽、四鎮、四瀆、四海
    29.儒教中的上帝
    30.五位天帝
    31.感生帝
    32.封禪
    33.郊祭大典
    34.地祗後土
    35.社稷
    36.天子的明堂
    37.宗廟
    38.天命
    39.天子
    40.中國人的祖宗
    41.家廟和祠堂
    42.祭祖
    43.鬼神觀念
    44.神道設教
    45.孔子為何稱素王
    46.孔廟
    47.祭孔大典
    48.首位祭祀孔子的皇帝
    49.衍聖公
    50.配享文廟的先賢
    51.儒家文化圈
    52.民間淫祀
    53.城隍
    54.灶君
    55.關帝崇拜
    道教
    56.道教
    57.鬼神崇拜
    58.神仙方術
    59.黃老之學
    60.道德
    61.道教的生命觀
    62.我命在我不在天
    63.神仙
    64.道教神仙譜繫
    65.仙人
    66.真人
    67.三清尊神
    68.四御
    69.玉皇大帝
    70.西王母
    71.八仙
    72.趙公明
    73.道教的洞天福地
    74.道士
    75.符篆
    76.道士的符咒
    77.道教的戒律
    78.齋醮
    79.齋法與齋儀
    80.道士如何修煉
    81.煉丹術
    82.內外雙修
    83.道宮與道觀
    84.香期和廟會
    85.五鬥米道
    86.太平道
    87.正一道的流變
    88.全真道
    89.天師張道陵
    90.丹經之祖魏伯陽
    91.葛洪
    92.寇謙之
    93.陸修靜
    94.陶弘景
    95.丘處機
    96.張三豐
    97.《陰符經》
    98.《太平經》
    99.《周易參同契》
    100.《黃庭經》
    101.《抱樸子》
    102.《太上感應篇》
    103.《雲笈七篆》
    104.道藏
    第四篇 天人之學
    天文歷算
    1.觀像授時
    2.天文歷法與政權
    3.災異與人事
    4.受天命,改正朔
    5.日、氣、朔
    6.干支計時紀年
    7.“天文志”與“五行志”
    8.三垣與四像
    9.二十八宿
    10.星野
    11.古代的星圖
    12.彗星、行星的運行記載
    13.黃道與黃道吉日
    14.古人對地震的解釋
    15.二十四節氣
    16.黃歷
    17.陰歷與陽歷
    18.夏歷、周歷和秦歷
    19.太初歷
    20.授時歷
    21.渾天儀
    22.漏刻、日晷和圭表
    23.一行測算子午線
    24.張衡
    25.祖衝之與圓周率
    26.瀋括
    27.郭守敬
    神秘文化
    28.中國的巫術
    29.巫蠱
    30.招魂
    31.驅鬼和闢邪
    32.占夢術
    33.夢的兇吉
    34.祈吉與禳惡
    35.“受命之符”的帝王夢
    36.中華養生術
    37.氣功
    38.房中術與養生
    39.風水
    40.《葬書》和《宅經》
    41.看風水的工具
    42.觀水、覓龍、選氣、點穴、察砣
    43.藏風與近水
    44.占星術
    45.四柱算命法
    46.排八字
    47.大運、小運和流年
    48.星宿神煞
    49.分析命理
    50.稱骨測命法
    51.古代的測字術
    52.相面術
    53.看手相
    54.八卦六爻預測學
    55.奇門遁甲
    56.紫微鬥數和鐵板神數
    57.袁天罡與李淳風
    58.《淵海子平》
    59.圖讖和《推背圖說》
    獨特的中醫
    60.中醫
    61.中醫的起源
    62.中醫的理論基礎
    63.四診八綱
    64.辨證施治
    65.邪從外來,病由內起
    66.望聞問切
    67.辨證與辨病
    68.未病先防,有病防變
    69.扶正祛邪
    70.**與方劑
    71.人體的經絡網
    72.穴位
    73.針灸療法
    74.中醫推拿術
    75.藥膳
    76.中醫十大流派
    77.扁鵲
    78.張仲景
    79.華佗
    80.孫思邈
    81.金元四大家
    82.李時珍
    83.《黃帝八十一難經》
    84.《傷寒雜病論》
    85.《溫病條辨》
    第五篇 文學
    古代文體
    1.神話傳說
    2.詩
    3.楚辭
    4.樂府詩
    5.南北朝民歌
    6.古體詩
    7.近體詩
    8.詞
    9.曲
    10.文
    11.賦
    12.駢文
    13.古文
    14.八股文
    15.明代小品文
    16.小說
    17.變文
    18.唐傳奇
    19.筆記小說
    20.話本小說
    21.章回小說
    22.詩話與詞話
    23.評點
    文學流派
    24.建安風骨
    25.玄言詩
    26.田園詩
    27.山水詩
    28.宮體詩
    29.邊塞詩
    30.新樂府運動
    31.西昆體
    32.江西詩派
    33.永嘉四靈
    34.臺閣體
    35.江左三大家
    36.唐詩派
    37.宋詩派
    38.詩界革命
    39.花間派
    40.婉約派
    41.豪放派
    42.常州詞派
    43.公安派和競陵派
    44.桐城派
    45.講史小說
    46.六朝志怪和志人小說
    47.神魔小說
    48.世情小說
    49.纔子佳人小說
    50.公案小說
    51.譴責小說
    文論
    52.詩言志
    53.詩緣情
    54.詩可以觀
    55.賦、比、興
    56.詩無達詁
    57.詩莊詞媚
    58.美刺
    59.詩教
    60.溫柔敦厚
    61.知人論世
    62.文章
    63.文以載道
    64.文質
    65.文氣
    66.風骨
    67.意境
    68.妙悟
    69.選學
    70.紅學
    傑出文學家
    71.屈原
    72.賈誼
    73.司馬相如
    74.揚雄
    75.班固
    76.曹操
    77.曹植
    78.阮籍
    79.陶淵明
    80.謝靈運
    81.庾信
    82.陳子昂
    83.初唐四傑
    84.孟浩然
    85.王維
    86.李白
    87.王昌齡與岑參
    88.杜甫
    89.韓愈
    90.自居易
    91.劉禹錫
    92.柳宗元
    93.郊寒島瘦
    94.大歷十纔子
    95.李賀
    96.杜牧
    97.李商隱
    98.李煜
    99.唐宋八大家
    100.柳永
    101.晏殊、晏幾道
    102.歐陽修
    103.王安石
    104.蘇軾
    105.周邦彥
    106.李清照
    107.陸遊
    108.辛棄疾
    109.姜夔
    110.元好問
    111.元曲四大家
    112.前後七子
    113.徐渭
    114.湯顯祖
    115.南洪北孔
    116.李漁與《閑情偶寄》
    117.蒲松齡
    118.吳敬梓
    119.曹雪芹
    120.劉鶚
    121.吳趼人
    第六篇 史學
    史書的體裁
    1.正史
    2.雜史
    3.別史
    4.野史
    5.紀傳體
    6.編年體
    7.紀事本末體
    8.典志體
    9.會要體
    10.學案體
    11.起居注
    12.實錄
    13.方志
    14.類書
    15.叢書
    史論
    16.屬辭比事
    17.春秋筆法
    18.董狐筆和太史簡
    19.成一家之言
    20.六家二體
    21.五志三科
    22.彰善癉惡
    23.直書與曲筆
    24.博采與善擇
    25.史纔三長
    26.史學三要
    27.六經皆史
    28.史法與史意
    **史學家
    29.董狐
    30.司馬遷
    31.劉向
    32.班固
    33.劉知幾
    34.杜佑
    35.司馬光
    36.馬端臨
    37.顧炎武
    38.趙翼
    39.錢大昕
    40.章學誠
    41.崔述
    學制和教育
    42.學制
    43.太學的變遷
    44.國子監
    45.官學
    46.稷下學宮
    47.鴻都門學
    48.太學
    49.學官
    50.古代的博士
    51.同文館
    52.通儒院
    53.京師大學堂
    54.學位
    55.私學
    56.孔門四科
    57.六藝
    58.孔門十哲
    59.書院制度
    60.四大書院
    61.東林書院
    62.私塾
    63.古代對老師的稱呼
    64.洋務學堂
    65.留學生
    66.孔子論學
    67.有教無類
    68.因材施教
    69.不憤不啟
    70.學、思、習結合
    71.廣博專精
    語言文字
    72.小學
    73.倉頡造字
    74.甲骨文
    75.大篆
    76.殷周金文
    77.小篆
    78.隸書、行書與楷書
    79.文言
    80.白話文
    81.古代文字學
    82.六書
    83.訓詁學
    84.音韻學
    85.雙聲與疊韻
    86.四聲
    87.字母
    88.直音法
    89.反切法
    90.韻部
    91.《廣韻》
    92.等韻學
    93.古韻
    94.韻紐
    95.《方言》
    96.《說文解字》
    97.《釋名》
    98.《廣雅》
    99.《切韻》
    100.《康熙字典》
    101.《經籍纂詁》
    102.《馬氏文通》
    第七篇 文化藝術
    樂舞
    1.古琴
    2.編鐘
    3.磐
    4.箜篌
    5.古箏
    6.琵琶
    7.笛子
    8.簫
    9.二胡
    10.六代樂舞
    11.雅樂
    12.詩樂
    13.楚聲
    14.燕樂
    15.盡善盡美
    16.樂與政通
    17.聲無哀樂
    18.二十四況
    19.五聲和七音
    20.三分損益法
    21.十二平均律
    22.工尺譜
    98.捐納
    99.致仕
    從察舉到科舉
    100.世卿世祿制
    101.征闢
    102.郎官郎吏
    103.察舉制度
    104.賢良方正
    105.舉孝廉
    106.九品中正制
    107.科舉制
    108.常科
    109.制科
    110.恩科
    111.進士科
    112.明經科
    113.翰林院
    114.武科
    115.翻譯科
    116.八股文取士
    117.童試與鄉試
    118.會試
    119.殿試
    120.朝考
    121.狀元及第
    122.榜眼、探花
    123.進士
    124.舉人
    125.秀纔
    126.門生
    127.蔭生
    128.監生
    129.貢生
    130.帖經、帖括
    131.試帖詩
    132.連中三元
    133.蟾宮折桂
    134.科舉四宴
    135.科場的*替
    古代禮制
    136.宗法
    137.五禮
    138.吉禮
    139.齋戒
    140.祭品
    141.禮器
    142.兇禮
    143.喪禮
    144.葬儀
    145.墓葬
    23.李延年
    24.趙飛燕
    25.萬寶常
    26.李龜年
    27.唐玄宗
    28.楊貴妃
    29.《樂律全書》
    30.《高山流水》
    31.《梅花三弄》
    32.《陽關三疊》
    33.《秦王破陣樂》
    34.《霓裳羽衣曲》
    35.《春江花月夜》
    36.《漢宮秋月》
    37.《漁樵問答》
    38.《胡笳十八拍》
    39.《廣陵散》
    40.《平沙落雁》
    41.《十面埋伏》
    戲曲
    42.戲曲
    43.諸宮調
    44.南戲
    45.雜劇
    46.傳奇
    47.昆曲
    48.京劇
    49.四大徽班進京
    50.同光十三*
    51.生旦淨末丑
    52.11昌念做打
    53.臉譜
    54.梨園行
    55.秦腔
    56.川劇
    57.豫劇
    58.粵劇
    59.古典十大悲劇
    60.古典十大喜劇
    繪畫與雕塑
    61.中國畫
    62.人物畫
    63.山水畫
    64.花鳥畫
    65.文人畫
    66.成教化,助人倫
    67.以形寫神,遷想妙得
    68.謝赫“六法論”
    69.意在筆先
    70.荊浩“六要”
    71.氣韻說
    72.意境說
    73.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74.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75.古意說
    76.逸氣說
    77.書畫同源
    78.南北宗論
    79.筆法
    80.墨法
    81.水墨寫意
    82.工筆
    83.白描
    84.十八描
    85.用色
    86.構圖與透視
    87.題款與印章
    88.虎頭三*顧愷之
    89.展子虔和《遊春圖》
    90.閻立本兄弟
    91.畫聖吳道子
    92.唐代仕女畫
    93.唐朝的青綠山水
    94.荊關北派山水
    95.江南畫派
    96.黃家富貴
    97.徐熙野逸
    98.米氏雲山
    99.書畫皇帝
    100.張擇端和《清明上河圖》
    101.馬一角、夏半邊
    102.趙孟頫
    103.元四家
    104.浙派
    105.吳門畫派
    106.唐寅
    107.青籐白陽
    108.南陳北崔
    109.松江派
    110.四僧
    111.揚州八怪
    112.趙之謙
    113.吳昌碩
    114.嶺南畫派
    115.海上畫派
    116.永樂官壁畫
    117.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
    118.中國三大石窟
    119.大足石刻
    120.秦始皇陵兵馬俑
    書法與篆刻
    121.中國書法
    122.書體
    123.王羲之與《蘭亭序》
    124.顛張醉素
    125.顏筋柳骨
    126.孫過庭與《書譜》
    127.宋四家
    128.董其昌
    129.石鼓文
    130.漢魏碑刻
    131.大盂鼎
    132.禮器碑
    133.史晨碑
    134.張遷碑
    135.《淳化閣帖》
    136.《三希堂法帖》
    137.“永字八法”
    138.中國印章
    139.篆刻
    140.篆刻家文彭
    141.徽派篆刻
    142.浙派篆刻
    143.文房四寶
    中華建築
    144.中國古代建築
    145.六大古都
    146.古城牆
    147.萬裡長城
    148.中國宮殿建築
    149.阿房宮
    150.故宮
    151.壇廟建築
    152.天壇
    153.陵墓建築
    154.古塔
    155.盧溝橋
    156.趙州橋
    157.石窟建築藝術
    158.皇家園林
    159.避暑山莊
    160.圓明園
    161.頤和園
    162.蘇州園林
    163.牌坊、闕、華表、影壁
    164.戲樓
    165.會館
    166.江南三大名樓
    167.平遙古城
    168.中國民居
    169.北京四合院
    170.李誡與《營造法式》
    第八篇 民俗節日
    節日
    1.春節
    2.人日
    3.立春
    4.元宵節
    5.二月二
    6.上巳節
    7.社日
    8.清明節
    9.端午節
    10.七夕
    11.中兀
    12.中秋節
    13.重陽節
    14.鼕至
    15.臘八
    16.小年
    17.除夕
    禮俗
    18.做滿月
    19.抓周
    20.長命鎖
    21.取名
    22.百日禮
    23.成年禮
    24.十二生肖
    25.三書六禮
    26.說媒
    27.相親
    28.過禮
    29.擇吉
    30.迎娶
    31.哭嫁
    32.拜堂
    33.喜宴
    34.入洞房
    35.回門
    36.做壽
    37.喪禮
    38.挽歌和挽聯
    39.收繼婚
    40.童養媳
    41.男女授受不親
    42.男主外,女主內
    43.節婦烈女
    44.跪拜禮
    45.九拜
    46.拱手
    47.作揖
    48.坐、跪和長跪
    49.避席
    50.投刺
    51.古人的見面禮
    52.座次的講究
    飲食文化
    53.燒尾宴
    54.滿漢全席
    55.宮廷御膳
    56.中國菜繫
    57.宴飲之禮
    58.待客之禮
    59.進食之禮
    60.席間雅興
    61.流觴
    62.酒令
    63.傳花
    64.茶道
    稱謂文化
    65.姓氏的來源
    66.名和字
    67.別號
    68.行輩
    69.稱謂
    70.謙稱
    71.尊稱
    72.名諱
    73.地望
    74.帝王賜姓
    古人的娛樂
    75.六博
    76.投壺
    77.圍棋
    78.射覆
    79.中國像棋
    80.百戲
    81.角柢
    82.蹴鞠
    83.騎射
    84.馬球
    85.豆葉戲
    86.踏青
    87.冰戲
    88.看社戲
    89.蕩秋千
    90.鬥雞
    91.鬥蛐蛐
    92.放風箏
    93.賽龍舟
    94.鳴蟲
    95.消寒
    第九篇 經世致用之學
    學說
    1.食貨
    2.四民分業
    3.重農抑商
    4.均貧富
    5.先富後教
    6.富民論
    7.富國論
    8.恆產論
    9.崇富論
    10.限田論
    11.抱道貿祿
    人物與要事
    12.桑弘羊
    13.魯褒
    14.劉晏
    15.楊炎
    16.王安石
    17.夏原吉
    18.周忱
    19.盛宣懷
    20.張謇
    21.**度支
    22.興水利
    23.治河
    24.漕運
    車馬服飾
    25.鹵簿
    26.出巡與行宮
    27.金根車和韞椋車
    28.乘輿
    29.黃屋左纛
    30.“五輦”和“五輅”
    31.軒車和公車
    32.官員儀仗
    33.官員出行
    34.官轎
    35.黃帝定服飾
    36.冕旒和龍袍
    37.十二章紋樣
    38.烏紗帽
    39.頂戴花翎
    40.品位和服色
    41.衣冠禽獸和補子
    42.冠、巾、帽
    43.衣和裳
    44.裙與袍
    45.旗袍
    第十篇 百工名物
    三教九流
    1.三教九流
    2.民間九流排序
    3.郎中
    4.風水先生
    5.算命先生
    6.廚師
    7.私塾先生
    8.藥鋪
    9.優伶
    10.婢女
    11.娼妓
    12.乞丐
    13.流氓
    14.剃頭師傅
    15.當鋪
    16.澡堂
    17.木匠
    18.三百六十行
    名物國寶
    19.鼎與簋
    20.君子之德比於玉
    21.玉琮王
    22.紅山文化玉龍
    23.後母戊鼎
    24.四羊方尊
    25.大型青銅立人像
    26.何尊
    27.宴樂攻戰紋壺
    28.侯馬盟書
    29.越王勾踐劍
    30.曾侯乙編鐘
    31.虎符
    32.虎座鳳架鼓
    33.商鞅銅方升
    34.馬踏飛燕
    35.金縷玉衣
    36.長信宮燈
    37.博山爐
    38.擊鼓說唱俑
    39.宋針灸銅人
    第十一篇 國學經典
    經部
    1.十三經的由來
    2.《周易》
    3.《尚書》
    4.《詩經》
    5.《周禮》
    6.《儀禮》
    7.《禮記》
    8.《左傳》
    9.《公羊傳》
    10.《谷梁傳》
    11.《論語》
    12.《孟子》
    13.《孝經》
    14.《大學》
    15.《中庸》
    16.《爾雅》
    17.《春秋繁露》
    18.《白虎通義》
    19.《四書集注》
    20.《皇清經解》
    史部
    21.二十四史
    22.三通四史
    23.《國語》
    24.《戰國策》
    25.《史記》
    26.《漢書》
    27.《後漢書》
    28.《三國志》
    29.《晉書》
    30.《宋書》
    31.《南齊書》
    32.《梁書》
    33.《陳書》
    34.《魏書》
    35.《北齊書》
    36.《周書》
    37.《南史》
    38.《北史》
    39.《隋書》
    40.《舊唐書》
    41.《新唐書》
    42.《舊五代史》
    43.《新五代史》
    44.《宋史》
    45.《遼史》
    46.《金史》
    47.《元史》
    48.《明史》
    49.《清史稿》
    50.《竹書紀年》
    51.《漢紀》
    52.《後漢紀》
    53.《資治通鋻》
    54.《續資治通鋻》
    55.《東華錄》
    56.《明實錄》
    57.《清實錄》
    58.《大唐創業起居注》
    59.《通鋻紀事本末》
    60.《唐會要》
    61.《明會典》
    62.《大清會典》
    63.《山海經》
    64.《華陽國志》
    65.《水經注》
    66.《大唐西域記》
    67.《徐霞客遊記》
    68.《洛陽伽藍記》
    69.《貞觀政要》
    70.《史通》
    71.《通典》
    72.《通志》
    73.《文獻通考》
    74.《列女傳》
    75.《蒙古秘史》
    76.《二十二史札記》
    子部
    77.《老子》
    78.《莊子》
    79.《管子》
    80.《墨子》
    81.《苟子》
    82.《韓非子》
    83.《列子》
    84.《呂氏春秋》
    85.《商君書》
    86.《鬼谷子》
    87.《鶚冠子》
    88.《公孫龍子》
    89.《孫子兵法》
    90.《孫臏兵法》
    91.《黃石公三略》
    92.《新書》
    93.《潛夫論》
    94.《淮南子》
    95.《法言》
    96.《鹽鐵論》
    97.《論衡》
    98.《神滅論》
    100.《顏氏家訓》
    101.《皇極經世》
    102.《正蒙》
    103.《二程集》
    104.《朱子語類》
    105.《像山全集》
    106.《傳習錄》
    107.《明儒學案》
    108.《宋元學案》
    109.《藝文類聚》
    llO.《冊府元龜》
    111.《太平御覽》
    112.《永樂大典》
    113.《菜根譚》
    114.《考工記》
    115.《齊民要術》
    116.《農政全書》
    117.《神農本草經》
    118.《黃帝內經》
    119.《傷寒雜病論》
    120.《針灸甲乙經》
    121.《備急千金要方》
    122.《本草綱目》
    123.《九章算術》
    124.《茶經》
    125.《夢溪筆談》
    126.《天工開物》
    集部
    127.《古詩十九首》
    128.《玉臺新詠》
    129.《文選》
    130.《文心雕龍》
    131.《詩品》
    132.《樂府詩集》
    133.《全唐詩》
    134.《唐詩別裁》
    135.《唐詩三百首》
    136.《明詩別裁》
    137.《花間集》
    138.《全宋詞》
    139.《*妙好詞》
    140.《宋詞三百首》
    141.《元曲選》
    142.《元曲三百首》
    143.《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144.《全唐文》
    145.《古文觀止》
    146.《古文辭類纂》
    147.《駢體文鈔》
    148.《六十種曲》
    149.《隨園詩話》
    150.《西廂記》
    151.《長生殿》
    152.《桃花扇》
    146.陵寢
    147.服喪
    148.五服
    149.避諱
    150.謚號
    151.軍禮
    152.賓禮
    153.朝聘之禮
    154.相見禮
    155.嘉禮
    156.冠禮
    157.婚禮
    158.守制
    159.丁憂與奪情
    兵制與刑制
    160.兵制
    161.民兵制
    162.烽燧傳警
    163.三軍
    164.將軍
    165.軍隊編制
    166.秦漢軍制
    167.征兵制
    168.戰陣
    169.府兵制
    170.都護府
    171.節度使
    172.樞密院
    173.禁軍和廂軍
    174.募兵制
    175.猛安謀克
    176.五軍都督府
    177.衛所制度
    178.鎮
    179.八旗制度
    180.綠營兵
    181.兵與勇
    182.刑制
    183.大理寺
    184.刑部
    185.成文法
    186.《秦律》
    187.《唐律》
    188.《明大誥》
    189.七出
    190.五聽
    191.三法司會審
    192.八議
    193.五刑
    194.十惡不赦
    153.《文苑英華》
    154.《古今圖書集成》
    155.《四庫全書》
    156.《書目答問》
    說都
    157.《穆天子傳》
    158.《博物志》
    159.《搜神記》
    160.《世說新語》
    161.《太平廣記》
    162.《容齋隨筆》
    163.《三國演義》
    164.《水滸傳》
    165.《西遊記》
    166.《金瓶梅》
    167.三言二拍
    168.《紅樓夢》
    169.《聊齋志異》
    170.《兒女英雄傳》
    171.《儒林外史》
    172.《鏡花緣》
    173.《官場現形記》
    174.《老殘遊記》
    蒙學
    175.《三字經》
    176.《百家姓》
    177.《千字文》
    178.《千家詩》
    179.《弟子規》
    180.《增廣賢文》
    181.《童蒙須知》
    182.《幼學瓊林》
    國學掌故
    183.阿堵物
    184.半部《論語》治天下
    185.伴食宰相
    186.鞭長莫及
    187.伯牙*弦
    18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89.不食周粟
    190.不為五鬥米折腰
    191.不學無術
    192.草木皆兵
    193.滄海桑田
    194.程門立雪
    195.陳蕃室
    196.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197.楚囚南冠
    198.大義滅親
    199.簞瓢陋巷
    200.盜泉
    201.登龍門
    202.東床坦腹
    203.東道主
    204.東門犬,華亭鶴
    205.東施效顰
    206.東山再起
    207.斷袖之癖
    208.多行不義必自斃
    209.爾虞我詐
    210.二桃殺三士
    211.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212.焚書坑儒
    213.分道揚鑣
    214.風馬牛不相及
    215.烽火戲諸侯
    216.馮唐易老
    217.馮諼彈鋏
    218.扶不起的阿鬥
    219.高陽酒徒
    220.割雞焉用牛刀
    221.功人功狗
    222.恭敬不如從命
    223.狗尾續貂
    224.賈人渡河
    225.顧左右而言他
    226.掛冠
    227.管鮑之交
    228.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229.好好先生
    230.鴻門宴
    231.鴻雁傳書
    232.沆瀣一氣
    233.畫龍點睛
    234.畫虎不成反類犬
    235.禍起蕭牆
    236.雞鳴狗盜
    237.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238.狡兔三窟
    239.結纓
    240.結草銜環
    241.解衣推食
    242.驚弓之鳥
    243.九儒十丐
    244.舉案齊眉
    245.苛政猛於虎
    246.口蜜腹劍
    247.胯下之辱
    248.老生常談
    249.濫竽充數
    250.禮賢下士
    251.李廣難封
    252.臨時抱佛腳
    253.洛陽紙貴
    254.馬革裹尸
    255.馬上得天下
    256.毛遂自薦
    257.孟母三遷
    258.門可羅雀
    259.名落孫山
    260.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261.莫須有
    262.沐猴而冠
    263.南柯夢
    264.內舉不避親
    265.弄巧成拙
    266.牛衣對泣
    267.皮裡陽秋
    268.破釜沉舟
    269.破天荒
    270.破鏡重圓
    271.奇貨可居
    272.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273.千金買馬骨
    274.傾城傾國
    275.請君人甕
    276.青眼與白眼
    277.染指
    278.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79.喪家之犬
    280.三顧茅廬
    281.失之毫釐,差之千裡
    282.使功不如使過
    28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284.蘇武節
    285.彈冠相慶
    286.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287.桃李滿天下一
    288.投筆從戎
    289.圖窮匕見
    290.推敲
    291.唾面自干
    292.退避三舍
    293.望梅止渴
    294..聞雞起舞
    295.問鼎
    296.文字獄
    297.吳下阿蒙
    298.五十步笑百步
    299.許由洗耳
    300.相濡以沫
    301.小時了了
    302.蕭規曹隨
    303.杏壇
    304.胸中十萬兵
    305.葉公好龍
    306.一鳴驚人
    307.一諾千金
    308.一字師
    309.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310.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311.欲蓋彌彰
    312.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313.約法三章
    314.宰相肚裡能撐船
    315.中山狼
    316周公吐哺
    317.重於泰山
    318.逐客令
    319.糟糠之妻不下堂
    320.執牛耳
    321.座右銘
    322.坐山觀虎鬥
    323.坐懷不亂
    國學研究門徑
    324.考據學
    325.目錄學
    326.版本學
    327.校讎學
    328.金石學
    329.甲骨學
    330.尚書學
    331.史記學
    332.春秋學
    333.通鋻學
    334.譜牒學
    335.堪輿學
    336.方志學
    337.地方志
    338.簡牘學
    339.辨偽學
    340.文獻學
    341.敦煌學
    342.郦學
    343.徐學
    344.徽州學
    195.連坐和族誅
    196.宮刑
    197.凌遲
    198.監獄和班房
    199.秋決制度
    200.登聞鼓
    賦役和其他制度
    201.井田
    202.占田法
    203.戶籍
    204.算賦和口賦
    205.均輸
    206.平準
    207.榷法
    208.常平倉
    209.三十稅一
    210.鹽鐵官營
    211.均田制
    212.租庸調制
    213.兩稅制
    214.市舶司
    215.徭役
    216.錢法
    217.一條鞭法
    218.黃冊和魚鱗冊
    219.攤丁人畝
    220.木鐸
    221.大比和貌閱
    222.太醫署
    223.驛傳
    224.後妃制度
    225.一妻多妾制
    政局大變革
    226.堯舜禹禪讓
    227.禹傳子,家天下
    228.商湯滅夏
    229.武丁中興
    230.文王興周
    231.周公制禮樂
    232.管仲相齊
    233.商鞅變法
    234.秦始皇統一六國
    235.李斯的貢獻
    236.漢高祖得天下
    237.蕭何定漢制
    238.漢武帝大一統
    239.王莽改制
    240.光武中興
    241.曹魏代漢
    242.諸葛亮治蜀
    243.魏孝文帝改革
    244.隋文帝楊堅
    245.貞觀之治
    246.女皇武則天
    247.黃巢起義
    248.石敬瑭賣國
    249.陳橋驛兵變
    250.王安石變法
    251.嶽飛抗金
    252.文天祥
    253.成吉思汗雄霸草原
    254.忽必烈治元
    255.明太祖的擘劃
    256.張居正改革
    257.魏忠賢專權
    258.李自成起義
    259.努爾哈赤崛起
    260.康熙統一中國
    261.林則徐銷煙
    262.洪秀全與太平天國運動
    263.曾國藩中興清朝
    264.李鴻章的外交
    265.慈禧太後守業賣國
    266.康有為維新
    267.公車上書
    268.戊戌變法
    269.《辛丑條約》
    270.清帝退位
    271.中華民國成立
    第二篇 思想學術
    古代哲學命題
    1.氣
    2.道
    3.太極
    4.陰陽
    5.五行
    6.八圭h
    7.萬物類像
    8.有與無
    9.名與實
    10.動與靜
    11.古與今
    12.知與行
    13.常與變
    14.形而上與形而下
    15.“理”
    16.和為貴
    17.性與命
    18.天理人欲
    19.良知良能
    20.天命
    21.天人合一
    22.天人感應
    23.天人相分
    24.人為萬物之靈
    25.人皆可以為堯舜
    26.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27.飲食男女
    28.心外無物
    29.性善論
    30.性惡論
    31.性私論
    32.性無善惡論
    33.性三品說
    34.道法自然
    35.齊善惡
    36.為我
    37.執兩用中
    38.格物致知
    39.致良知
    倫理、修養和品格
    40.人倫
    41.禮義廉恥
    42.五倫
    43.五典
    44.三綱
    45.五常
    46.主敬
    47.孝
    48.父慈子孝
    49.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50.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51.出則悌
    52.忠
    53.不貳不妄的誠
    54.仁者愛人
    55.克己復禮
    56.義.
    57.禮
    58.智
    59.信
    60.勇
    61.益友與損友
    62.孔門三戒
    63.守靜
    64.內省
    65.持志養氣
    66.寡欲
    67.知恥
    68.慎獨
    69.正心誠意
    70.三綱領
    71.八條目
    72.十六字心傳
    73.橫渠四句教
    74.學問思辨
    75.坐忘
    76.知足
    77.溫、良、恭、儉、讓
    7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9.中庸
    80.立德、立功、立言
    81.孔顏氣像
    82.殺身成仁
    83.舍生取義
    84.獨善和兼濟
    85.氣節
    86.三從四德
    87.節烈
    88.內聖外王
    學術流派和思想家
    89.百家爭鳴
    90.儒學
    91.經學
    92.今文經學
    93.古文經學
    94.讖緯
    95.玄學
    96.程朱理學
    97.陸王心學
    98.小學
    99.宋學
    100.漢學
    101.乾嘉考據之學
    102.道家
    103.黃老學派
    104.墨家
    105.法家
    106.兵家
    107.農家
    108.名家
    109.陰陽家
    110.縱橫家
    111.雜家
    112.小說家
    113.諸子
    114.孔子
    115.孟子
    116.荀子
    117.老子
    118.莊子
    119.韓非子
    120.墨子
    121.董仲舒
    122.劉歆
    123.許慎
    124.馬融
    125.鄭玄
    126.王充
    127.王肅
    128.何晏
    129.王弼
    130.嵇康
    131.郭像
    132.竹林七賢
    133.孔穎達
    134.周敦頤
    135.張載
    136.程頤
    137.朱熹
    138.陸九淵
    139.王守仁
    140.李贄
    141.王夫之
    142.顏元
    143.戴震
    144.嚴復
    儒家
    145.大同
    146.小康
    147.天命無常,敬德保民
    148.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149.尊尊與親親
    150.窮則變,變則通
    151.上天有好生之德
    152.得民心者得天下
    153.禮治
    154.中和
    15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56.名不正則言不順
    157.為政以德
    158.寬政安民為上
    159.上行下效
    160.子不語怪、力、亂、神
    161.不知生,焉知死
    162.和同之辨
    163.民為貴,君為輕
    164.王道與仁政
    165.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166.使民不饑不寒
    167.心之四端
    168.君子重義,小人重利
    169.大丈夫
    170.忠孝如何兩全
    171.移風易俗
    172.制天命而用之
    173.制名以指實
    174.君權神授
    17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76.變道和改制
    177.大一統
    178.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爭
    179.白虎觀會議
    180.清議
    181.正始之音與清談
    182.魏晉風度
    183.道統論
    184.復性論
    185.太極圖說
    186.太虛即氣
    187.民胞物與
    188.萬物皆是一個天理
    189.理氣論
    190.明心見性
    191.存天理,滅人欲
    192.陳朱之辯
    193.宇宙即吾心
    194.鵝湖之會
    195.王守仁格竹
    196.龍場頓悟
    197.知行合一
    198.滿街都是聖人
    199.穿衣喫飯即是人倫物理
    200.經世致用思潮
    道家
    201.老子之道
    202.道與自然
    20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04.天地不仁
    205.柔弱勝剛強
    206.無為而治
    207.治大國若烹小鮮
    208.*聖去智
    209.小國寡民
    210.民不畏死
    211.禍福相倚
    212.老子的三寶
    213.慎始慎終
    214.功成身退
    215.上善若水
  • 21。春秋時代 “春秋時代”得名於史書《春秋》,具體 指從周平王遷都洛陽的公元前770年到戰國七 雄格局形成的公元前476年,大致是東周的前 半期。春秋時代是中國歷****重要的時 期,在政治、經濟,尤其文化上深遠地影響 了中國。在政治上,周王室大權旁落,群雄爭 霸,連年戰爭,大國不斷蠶食小國。同時,由 於卿大夫勢力強大,各**部動亂也時有發 生,權力*替頻繁,弒君現像屢見不鮮。據 《春秋》所載,春秋時代的前242年間,有43 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死,52個諸侯國被滅, 有大小戰事480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則達 450餘次。期間,先後出現齊桓公、晉文公、 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5個霸主,史稱“春 秋五霸”。到春秋末期,經連年吞並,140多 個諸侯隻剩下了20多家。其中以“戰國七雄” 為*強,歷史進入了“戰國時代”。
    除戰火不息的亂世特征之外,春秋時期還 是中國文化的黃金時代。周王室以及諸侯國的 衰落導致學術下移,大批文化人流人民間,出 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尤其孔子、老子、 墨子等文化巨人的出現,為後世幾千年的中國 文化奠下了根基。
    春秋時代的另一個重要旋律不得不提,這 便是中原四周的蠻夷“華夏化”的民族大融合 進程。秦、楚、吳、越這些本來的蠻夷之邦陸 續躍入華夏的行列,漢族的基礎在這一時期基 本形成。此外在經濟上,春秋時代*重要的兩 個進步是鐵器的廣泛使用所帶來的工農業的發 展和貨幣的廣泛使用所帶來的商業繁榮。
    22。戰國巨變 一般而言,戰國指的是從公元前475年至 公元前221年這段時間,即東周的後半期。因 西漢的劉向就這段歷史編寫了《戰國策》一 書,因此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戰國時 期,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這7 個諸侯強國,即戰國七雄。這7國連年爭戰, 弱肉強食。在這期間,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略 緩衝地帶已不復存在,往往是大國之間直接相 鄰,生死存亡的競爭*加殘酷。據統計,從周 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的255年中,有大小戰爭230 次。並且因各國的實力大大增強,戰爭的規模 也越來越大,動輒便投入十幾、幾十萬人的軍 隊。除加強對外戰爭之外,各國紛份對內招賢 納士,乃至引進國外人纔,同時實施變法以富 國強兵。其中**的有魏國的李悝、楚國的吳 起、秦國的商鞅等實行的變法。另外,各國在 外交上紛紛尋求政治聯盟,以共同遏制對手。
    這其中的兩條主線便是秦相張儀的“連橫” (分化六國)和六國宰相蘇秦的“合縱”(六 國聯合抗秦)。*終,“合縱”因六國不同心 而失敗,秦國通過“遠交近攻”的策略逐個滅 掉六國以及眾多小國,成為*後的贏家。秦始 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建立了***個 中央集權制的王朝——秦朝,中國自此走入了 大一統的封建社會。
    23。秦 秦是***個集權制王朝,公元前221 年由秦始皇建立,15年後亡於秦二世之手。據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乃顓臾後裔,被舜 賜贏姓。周朝時贏姓後裔秦襄公因護送周平王 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春秋戰國時期,經過 自秦穆公至秦王政歷代君王的努力,加上地理 位置的優勢,秦國*終從春秋戰國的血腥爭霸 中衝殺出來,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秦統一六 國後,又進一步北擊匈奴,南下百越,其疆域 在周王朝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東起遼東,西 至玉門關、隴西,北抵長城,南達越南北部及 中部一帶,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裡,基本奠 定了後世中國的版圖。在政治上,秦改周朝的 分封制為郡縣制,**確立中央王朝和皇帝的 ****,並設置了與之配套的三公九卿制的 中央官僚機構。秦所創下的這套中央集權的國 家政治制度,成為後世歷代的王朝政治制度的 基本框架;在經濟上,秦實行土地私有制,使 社會進入地主一農民模式的階級社會;其統一 度量衡、貨幣、車軌、文字等,則使中國在文 化上**實現真正的大一統;另外,秦所創的 法律也一直沿用到唐代纔有較大的變動。總體 而言,秦代雖短,對中國卻是影響巨大。
    秦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取得一繫列成就 的同時,因維持龐大的官僚機構和一支龐大的 軍隊並進行多次大規模戰爭、修築萬裡長城與 阿房宮等大型工程等原因,對人民征斂過重, 再加上過於嚴酷的法律,對知識分子的打擊, 使人民“苦秦久矣”,*終引發大規模農民起 義,加上六國貴族的響應,二世而亡。
    24。西漢 西漢是漢代的前半段,因其都城長安(今 西安)相比於東漢都城洛陽位置靠西,故名, 也稱“前漢”。從時間上講,西漢是從公元前 202年至公元9年。西漢為劉邦所建,其各種制 度基本上沿襲了秦制,因此往往被史學家們 視作秦換了皇帝姓氏之後的繼續。漢在建國之 初,鋻於秦亡的教訓。對人民采用了比較寬松 的休養生息的政策,經濟因此得以發展,人 民安居樂業,史稱“文景之治”。但此時的西 漢在軍事外交上常受匈奴欺負,可以說是盛而 不強。到漢武帝時,在軍事上沉重打擊了匈 奴。但由於連年對匈奴作戰,軍費支出龐大, 人民生活貧苦,又成了強而不盛。到了漢武帝 晚年,漢武帝為自己連年征戰導致人民生活困 苦下罪己詔,並著力發展經濟,漢代纔開始逐 漸強盛。另外,其時開闢的“絲綢之路”,使 中國對外貿易繁榮起來,中國也由此極大地開 闊了視野,在文化上顯示出一種氣度。然後漢 昭帝、漢宣帝繼承遺志,繼續維持這種盛世。
    這段時期的漢朝疆域遼闊,政治穩固,經濟繁 榮,文化昌盛,史稱“武昭宣盛世”。其後直 到西漢末,漢代都是當時世界上*強盛的** 之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疆域* 大時東抵大海,西至今新疆,南至今雲南及 越南大部,北至今蒙古,東北延伸到朝鮮半 島北部。西漢人口*多時達5959萬。也正是因 為此,漢人、漢字、漢族等名稱纔得以一直 流傳下來。西漢歷211年,14帝,*後因皇帝 年幼,被外戚王莽篡權,於公元8年改國號為 新,西漢滅亡。
    25。東漢 東漢是漢光武帝劉秀建立的一代王朝,時 間上是從公元25年劉秀立國至公元220年曹丕 代漢。西漢末年,社會矛盾重重,政局動蕩。
    外戚王莽趁漢平帝年幼,篡權奪位,於公元8 年建立新朝。王莽建立新朝後,推行“王莽新 政”,試圖穩定社會,緩和矛盾。但王莽的新 政卻使原有的政治經濟秩序遭到很大衝擊,新 的合理秩序卻沒能建立,結果**混亂不堪, 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漢光武帝劉秀本是漢 景帝後裔,其先祖貴族地位經逐代稀釋,至劉 秀已是平民。劉秀參加綠林起義後逐漸當上首 領,*終推翻王莽新朝,建立政權,定都洛 陽,並自稱興復漢室,史稱東漢。
    東漢初期,經過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 三代皇帝的治理,東漢王朝逐漸恢復往日漢朝 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為“光武中興”。
    但其後,統治階層開始安於享樂,國勢日衰。
    尤其自和帝始,宦官、外戚勢力膨脹,政治日 益腐敗。再加上東漢後期皇帝有七八個都是娃 娃皇帝,導致外戚專權,小皇帝長大後,借助 身邊的宦官奪權,又導致宦官得勢。新的小皇 帝即位後,又開始同樣模式的循環。政治的混 亂導致民不聊生,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起 義。農民起義的同時,洛陽的外戚何進與宦官 十常侍在火拼中同歸於盡,*終西北軍閥董卓 入京專權,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廢 漢獻帝,稱帝建魏,東漢滅亡。
    26。三國鼎立 三國鼎立是指東漢滅亡前後,魏、蜀、吳 三個政權鼎足而立的局面。三國鼎立的時期一 般認為始於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獻帝而稱帝, 至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三國乃是在東漢 滅亡前後的亂世中,主要通過軍事鬥爭脫穎而 出的3個贏家。
    魏國建國於公元220年,其疆域*大,占 有東漢十三州中的九州,包括了秦嶺、淮河 以北的整個北方地區;其人口也*多,約有 440餘萬;另外,魏國在三國中的文化學術也 *繁榮,建安七子及曹氏父子乃是三國時期 的主要文學代表。因此,後世史學界一般以 魏為正統。晚期的魏國政權被司馬氏所控, 公元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以曹丕代漢獻 帝的方式代魏為晉,魏滅。蜀國其實是後人 的叫法,當初劉備自認漢室後繼,本定國名 為漢,於公元221年建國。蜀漢乃三國之中 *弱的一個,其原本具有益、荊兩州,後關 羽失掉荊州,隻占得益州一地;人口僅有94 萬。蜀國於公元263年被魏國所滅,其滅亡的 直接原因是後主劉禪的無能,間接原因則是 諸葛亮、姜維連年伐魏造成國力空虛。吳國 乃三國之中*後成立者,公元229年,孫權 繼曹丕、劉備之後稱帝,遷都建業,建立吳 國。其疆域次於魏,大於蜀,據有東南揚、 荊、交三州,人口230萬。吳國於公元280年 被西晉以武力所滅,至此,三國悉歸於晉。
    三國鼎立期間,因為軍閥連年混戰,全國 總人口一度從東漢的5000多萬減少至1000多 萬,可以說是一段相當殘酷的歷史時期。P8-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