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安徽考古/安徽文化精要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地域文化
【市場價】
196-284
【優惠價】
123-178
【介質】 book
【ISBN】97875396366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36627
  • 作者:周崇雲|主編:陸勤毅
  • 頁數:254
  • 出版日期:2011-07-01
  • 印刷日期:2011-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50千字
  • 《安徽文化精要叢書》是安徽改革開放以來**套全面、繫統地介紹安徽地域文化的大型叢書,重在闡釋安徽**傳統文化和改革開放奮鬥精神。
    周崇雲主編的《安徽考古》以考古為主題和切入點,敘述和解讀從古至今安徽文化的框架、內涵、傳承軌道和發展趨勢,力圖從微觀和專業的層面上反映安徽省的社科成就,讓熱愛安徽文化的讀者能夠全面了解和理清安徽文化發展的主要脈絡。
  • 《安徽考古》由周崇雲主編。 《安徽考古》一書從考古發掘 的角度,以考古成果為依據,較為 全面地總結和反映了安徽省考古的 成就,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 大考古發現,展示了安徽悠久的歷 史和豐厚的文化資源,能使讀者直 觀地了解安徽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傳承, 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很大的資料 價值。
  • 引言
    一、舊石器時代考古
    1.曙光初現——繁昌人字洞遺址
    2.20萬年前的安徽人——和縣猿人
    3.銀山上的智人——巢縣人
    4.水陽江畔的營地一寧國毛竹山遺址
    二、新石器時代考古一
    1.神秘的刻畫符號——蚌埠雙墩遺址
    2.安徽首支考古學文化——潛山薛家崗文化
    3.中華原始**村——蒙城尉遲寺遺址
    4.玉器的王國——含山凌家灘遺址
    5.長江下遊的古城——懷寧孫家城遺址
    6.淮河流域首支史前城址——固鎮垓下遺址
    三、夏商周時代考古
    1.黃山腳下的西周貴族——屯溪土墩墓
    2.江南水城和它的主人——南陵牯牛山遺址與千峰山土墩墓群
    3.南方之金——皖南古礦冶遺址
    4.消失的古國——蚌埠雙墩一號墓
    5.*後的楚都——壽春城遺址
    6.**歸來——壽縣、淮南蔡侯墓
    7.楚王之陵——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
    8.藝術瑰寶——安徽出土的夏商周至戰國青銅器
    四、秦漢時期考古
    1.漢初諸侯陵——阜陽汝陰侯墓
    2.豐富的地下寶藏——巢湖放王崗號漢墓
    3.“黃腸題湊”王陵——六安雙墩漢墓
    4.亂世梟雄曹操故裡——亳州曹氏宗族墓
    5.石刻漢畫技藝*世——宿州褚蘭畫像石墓
    6.西漢廣陵國桓氏家族墓——天長三角圩漢墓群
    五、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考古
    1.勇猛善戰大都督——馬鞍山朱然墓
    2.軍事堡壘——合肥三國新城遺址
    3.運河考古的**大發現——淮北柳孜大運河遺址
    4.唐代名窯——壽州窯遺址
    六、宋元明時期考古
    1.包拯家族尋蹤——合肥包拯家族墓
    2.北宋名門望族墓——合肥馬紹庭夫婦墓
    3.長江下遊龍窯——繁昌柯家衝窯址
    4.安徽元將——安慶範文虎夫婦墓
    5.*早的明皇城——明中都城遺址
    6.明朝開國元勛——蚌埠湯和墓
    參考資料
  • 4.玉器的王國——含山凌家灘遺址 身為炎黃子孫,5000年文明史是我們揮之不去的情結,而傳說中的 五帝時代恰好就處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時間內,根據古史記載,這一時 期已是萬邦林立的“諸侯”時代。但由於史書中的這一段歷史多屬傳說 時代,缺乏實證材料,以往多受到國外學者的質疑和詬病。不過近幾十 年來,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在公元前3000年前,廣闊的中國大地上的 各種文化正經歷著劇變,冶金技術發明了,禮器和禮儀性建築出現了,從 聚落發展出城市,由符號演變為原始文字,許許多多的現像反映出社會 正朝向**發展過渡。文字、城市、冶金技術等文明要素的出現,說明這 一時間段,中原及周邊地區正逐步走向“古國”的發展模式。對照文獻 記載,這正對應於《史記·五帝本紀》所描述的炎黃以來的時代。由此 可見,考察5000年前左右的中國考古學文化,對研究中國古代何時出現 文明的曙光以及文明化進程等問題,顯得至關重要。
    放眼中國南北地區,有三個考古學文化(遺址)*為重要,它們分別 是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以及環巢湖地區的凌家灘 遺址。據碳十四測定,凌家灘遺址年代距今5600~5300年左右,與紅山 文化相當,又略早於良渚文化。三者之間相距甚遠,卻有著同樣發達的 玉文化,種種跡像讓我們看出了三者間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紅山文化位於遼寧和內蒙東部赤峰一帶,年代跟仰韶文化的晚期以 及後邊的龍山文化大體相當。目前考古學所揭示的它的發展程度一定 意義上比中原要高。比如紅山文化的玉器就**驚人。當時中原地區 雖然有玉器,但是玉質不佳,器物造型也較粗糙。真正能和它相比的是 長江中下遊的凌家灘文化(遺址)和良渚文化。這三種文化中的玉器遠 遠超出中原地區,它的精美程度驚人,幾乎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幾千年前 的古人依靠手工或簡單的機械制作出來的玉器。玉器中占的比重*大 的是祭祀用器,說明當時這個社會一定是達到了相當的發展高度,必定 是農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有很多剩餘勞動去從事此類工作;另外,玉器 制作的專門化與社會的分層有關繫。古人將玉作為能跟天、地、神溝通 的法器來用。這些非實用的器物,與宗教祭祀密切相關。紅山文化玉器 種類豐富,有玉豬龍、玉龜。、玉鳥、獸形玉、勾雲形玉佩、箍形器、棒 形玉 等。還發現相當多的冶銅用坩埚殘片,這說明冶銅業已經產生。
    除了玉器,在紅山還發現了一些大石堆砌的祭壇,占地面積**大。
    祭壇之上還發現了一處女神廟,其內出土了一尊完整的與真人一樣大的 泥塑女神頭像以及6個大小不同的殘體泥塑女性**群像,說明這是一 處上層專門從事宗教包括政治活動的地方。
    良渚文化存續時間約為距今5300年前至4200年前,該文化遺址* 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包含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 鐲、 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其玉質之精美、 品種 之繁多、技術之精湛,令人贊嘆不已。
    良渚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從外觀看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 形,器身上雕刻的神人獸面形像,可能代表巫師與神靈溝通時的形像。
    *大的一件玉琮重約6500克。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藝也取得了長足 進步,石英砂這時已被廣泛運用,管鑽法已普遍運用到鑽孔技術中。根 據對良渚玉器的工藝的考察,此時很可能已出現了旋轉性的原始砣具。
    良渚文化已發現數座祭壇,以其中一座為例,可以看出祭壇呈覆鬥 狀,頂部平整,在頂上以挖溝填築的方式,做出規則的“回”字形灰土框 , 與山上原來的紅黃色土壤形成了色彩鮮明的內外三重土色結構,其上埋 葬數座以玉器為主要隨葬品的良渚文化大墓。由於這一遺跡形態規則, 結構奇特,而且沒有房屋類的地面以上建築遺跡,因此,很自然地被推測 為是巫覡們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
    *令人贊嘆不已的是,在良渚文化分布的核心區發現了一座290多 萬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標志著早在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 太湖地區可能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
    良渚文化和紅山文化早在上世紀早期就已被相繼發現並命名,相比 之下,凌家灘卻像一個初生的嬰孩,稚嫩卻又讓人充滿好奇。其獨特的 玉器文化、高規格的墓地、祭壇等遺跡遺物的發現,使得人們不得不對地 處環巢湖地區的這一處史前文明刮目相看。
    發掘經過凌家灘遺址位於含山縣銅閘鎮西北部的太湖山南麓的 一片**臺地上,周圍丘陵起伏,地勢北高南低,裕溪河流經遺址的南 部。由於遺址主要坐落在凌家灘村內,故而命名為“凌家灘遺址”。整 個遺址面積約160萬平方米,是長江下遊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大、 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凌家灘遺址發現於1985年,遺址所在的墓葬區原為當地一處亂墳 崗,現在的凌家灘遺址內也還有十幾座現代墳。當年因村裡老人去世, 在這裡挖墳埋葬時,挖出許多陶器、石器和玉器,裝了整整大半蛇皮袋。
    這件事馬上引起了村民的轟動,當時所在鄉文化站的李餘和得知此事 後,及時保護了現場,收繳了部分文物。
    李餘和將收繳的文物送到含山縣文管所,後上報至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此前負責過薛家崗遺址發掘的楊德標會同張敬國被派至此地調查, 結果令人十分震驚。當地老鄉說以前在這片葬墳的崗地上,犁田犁出過 不少石器和玉器,不知何物,帶回家裡也未加保管,任小孩隨意玩耍,結 果許多都弄丟了。經過訪問以及對陶片的分析,初步可斷定這裡是一處 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遺址,葬墳出土器物的地點是凌家灘村地形*高 處,可以認為葬墳地可能是凌家灘遺址的墓葬埋藏區。這一次調查的結 果直接促成了對1987年凌家灘遺址的**發掘。
    1987年6月,省考古所安排了3000元資金對凌家灘遺址進行發掘。
    發掘隊一共4人,張敬國擔任領隊,當地領導較為重視,發掘前的準備工 作進行得十分順利。這一次試掘選擇了緊挨新墳堆的兩邊,準備發掘 50平方米,這裡是此前老百姓挖墳出寶的地點。這一次共發現墓葬4 座,出土了不少重要文物,如一號墓中發現了3件站姿玉人。四號墓的 發現*令人興奮,在這座墓的墓口,首先踫到一件大石鉞,正好放在墓口 平面上的中央位置,重4.25千克,昭示著這座墓葬主人不一般的身份。
    果不其然,隨著發掘的深入,墓內填土中的隨葬品不斷暴露,墓內出土玉 器就有玉版、玉龜、玉勺、玉人頭飾等,極為重要的是玉龜上下腹甲夾著 玉版,這居然能和傳說中的“元龜銜符”等印證起來。四號墓總共發現 玉器103件,比例高達71%。在考古工作者的一生中,能有如此重要的 發現,哪怕是一次也足矣。張敬國拿起相機不停地按著,僅僅玉版就拍 了20多張。可是等衝洗照片時卻發現隻有幾張可以洗出來,其餘都是 黑的,實在令人可惜。凌家灘出土的玉器屬於透閃石玉,在發掘過程中, 一不小心就會踫碎,要想提取出來難度很大,*後隻能將土和玉器一起 提取,回去再清洗出來。可是當把沾滿土的玉器放進水裡時,意想不到 的事發生了:水中的玉器不斷地冒著泡,過一會兒感覺手中的玉好像就 沒了,拿出一看,果真如此,全成了糊狀。又放了一件,又是如此。這與 人們腦海中玉的形像大相徑庭。此後張敬國改進了方法,用濕布擦拭, 初步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一次的發掘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吸引了不少領導和群眾前 往參觀。由於經費和時間較緊,展覽僅進行了3天。但據發掘者回憶, 當時考古隊回撤的途中,在凌家灘附近的公路上遇見一輛大客車迎面而 來,可能是來工地參觀的,結果可想而知,隻能撲個空。正是這次展覽, 給以後的發掘埋下了隱患。
    P45-4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