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音調未定的傳統(增訂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448-649
【優惠價】
280-406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908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90834
  • 作者:朱維錚
  • 頁數:385
  • 出版日期:2018-08-01
  • 印刷日期:2018-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15千字
  • “五四”距今已近百年,然而圍繞傳統的文化論爭依然不*於耳,有拋棄傳統的呼喊,就有傳統淪喪的哀嘆。如何處理保守與激進的關繫,找到文化和價值觀的定位,依然困擾著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學界的研究取向發生的重大轉變之一,即由80年代以“文化熱”為特征的激進主義轉向以“國學熱”為特征的保守主義。在風起雲湧的傳統文化熱和尊孔讀經風中,有人趁勢炒古人的冷飯,而經學史、文化史大家朱維錚先生堅持學者的獨立思考和自由精神,從史實出發,為時代降溫。 在《音調未定的傳統》一書中,他力圖廓清“文化”、“傳統”等諸多概念,為學界後續的有效討論奠定基礎,避免“聾子的對話”。從這個角度講,這本書承上啟下,既回應了80年代“文化熱”中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討論中出現的問題,也為當下**保守主義大潮中的文化發展提供參照繫,避免歷史的反復,給歷史虛無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以有效回擊。恢復和利用古代文化遺產應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啟蒙的立場,**激進與保守,發現不同學說的合理性。這是朱維錚先生在解讀史料時從沒有忘記的治學態度,從這本書中可見一斑。
  • 作者在《音調未定的傳統》這本書裡,展現了更加悠長和耐心的學識和面貌。眼界放寬到整個中國歷史傳統,哪一個歷史學家不希望在全景歷史視野中試一試自己的這把寶劍?歷史非但沒有證明中國存在過自孔子以來便一成不變的傳統,而且隻以證明所謂傳統總在發生時空連續性的變異。隻要我們平心靜氣去看待歷史,會發現這樣一個常態:具體到某一個歷史階段,時間和空間經常會發生錯位。如何看待和研究這一狀況?朱維錚先生在其數十年的學術生涯中一直十分強調進行任何一種研究,首先必須弄清對像“是什麼”,然後纔能追究“為什麼”。他的那種將許多人們習以為常的常識弄成待解的疑團的“證偽”式研究,讓不少同道“憎厭”,卻贏得了海內外嚴肅學者乃至一般讀者的認同和尊敬。本書是朱先生對現狀“信而猶疑,將信猶疑”心態的體現。 朱維錚先生的經典之作大多已斷版數年,此次全新結集,共出八種(《走出中世紀》《走出中世紀二集》《音調未定的傳統》《壺裡春秋》《求索真文明》《中國經學史十講》《論孔子》《壺裡春秋二集》),由朱先生的學生精編精校整理完成。新銳設計師操刀設計,從封面到版式,都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
  • 朱維錚(1936—2012),江蘇無錫人,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生前為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從教52年。2006年獲德國漢堡大學榮譽博士,是漢堡大學授予中國人的首個榮譽博士,也是自季羨林之後德國高等學府授予中國人的第二個榮譽博士。朱先生治學嚴謹,功力深湛,眼光獨到,筆鋒犀利,具有深刻的現實關懷,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導者、開拓者和建設者,治學範圍涵蓋中國經學史、中國史學史、中國近代史、中國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多個領域,已刊論文及講演錄二百餘篇,著作十餘種,主持整理、編選和校注重要典籍近百種,《走出中世紀》等翻譯成英文出版,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 再版前言
    初版小引

    引言 音調未定的傳統
    一 錯雜的音調
    二 傳統的力量
    三 普世的問題
    四 豈可“先立論、後求證”
    五 詮釋的悖論
    六 沒有一貫的傳統
    七 現狀的昭示
    八 邏輯內涵也不一致
    九 難說的本土傳統

    卷一 述史七篇
    從乾隆到嘉慶
    一 太上皇死了
    二 難破的堅冰
    三 在地球的那一面
    四 鴉片怎樣由藥品變成**
    五 如此庸主 洪亮吉案
    一 太上皇的遺產
    二 洪亮吉其人
    三 為什麼“機局未轉”
    四 世紀初的文字獄
    五 皇帝的罪己詔
    六 帝國依然靜悄悄
    道光帝和他的首相
    一 “有膽有識”的皇帝
    二 鹽梟首相曹振鏞
    三 世僕總管穆彰阿
    “何敢自矜醫國手”
    一 關於龔自珍之死
    二 關於龔自珍的新邊疆觀念
    三 關於龔自珍的藥方論
    魏源:塵夢醒否?
    一 兩首詩
    二 一部書
    三 這個人 “尸諫”
    一 以自殺諫君
    二 王鼎的死
    三 吳可讀的故事
    四 非英雄的悲劇效應
    張之洞與《書目答問》二種
    一 學政誨士
    二 天子使者告生童
    三 《書目答問》的著作權
    四 張之洞“指示門徑”
    五 清學史的提綱

    卷二 記諍七篇
    康有為和朱一新
    一 近代文化史的有趣文獻
    二 康有為是秦始皇的“知己”?
    三 晚清公羊學的方法問題
    四 康有為受不了的兩點批評
    五 《新學偽經考》初始效應的見證
    神州長夜誰之咎?
    ——析夏曾佑與宋恕的通信 忘卻了的公案
    ——關於紅學的索隱派
    從《實理公法全書》到《大同書》
    一 中國式的烏托邦論
    二 歐氏幾何的思維方式
    三 自己嚇倒自己
    四 尋求在古典中立足
    五 一個中間環節
    六 未完成的初稿
    七 破九界與張三世
    八 訴苦中的悖論
    九 未了的爭論
    《民報》主編章太炎
    一 革命觀的主線
    二 **論的矛盾
    三 反滿宣傳的真相
    四 光復口號的涵義
    劉師培的腳印
    一 不變與善變
    二 劉師培與何震
    三 假如他像蔡元培所說
    四 蓋棺未論定 辜鴻銘,生平及其他非考證
    一 知名度:在中國遠不及西方
    二 復闢論:他在中心位置麼?
    三 傳奇的生平:連梁漱溟也上當
    四 文化保守主義:“是什麼”仍待揭示

    卷三 通論七篇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一 關於基本概念
    二 關於傳統文化
    三 關於文化傳統
    四 “證據隻能由歷史本身提供”
    文化的類型
    中國文化的歷史及其他
    一 一個反比
    二 排毒與排外
    三 連續性與獨特性
    四 分解與整合
    中國文化史的小史
    隔膜的理解
    何謂“人文精神”?
    後顧與前瞻

    卷四 分論五篇
    孔子與教育傳統
    一 孔子與中世紀儒學教育
    二 寄希望於教育的孔子
    三 晚年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 衛道與明術
    五 中世紀候補文官教育
    六 儒學教育雙水分流
    七 中世紀文化的一種緣飾
    基督教與近代文化
    一 引言
    二 **貿易與文化交流
    三 耶穌會士向往中國
    四 基督教在華梅開三度
    五 十八世紀的相反記錄
    六 馬禮遜與太平天國運動
    七 從“教難”到“教案”
    八 “傳教寬容條款”
    九 利瑪竇的後繼者們
    十 在華的自由派傳教士
    十一 “宗教隻是幻想的太陽”
    十二 剪影與參照
    清末的民族主義
    一 一個老問題
    二 誰當承其“咎”
    三 由“現狀”引發的政治訴求
    四 孫中山的矛盾主張
    五 是不是種族主義?
    六 贅語
    晚清上海文化:一組短論
    一 華人怎樣侵入租界
    二 中國都市史的一個反例
    三 近代上海的五種性狀
    四 土特權變洋特權
    五 在祖國的外來人
    六 西化、半西化和上海式華化
    七 沒有民主權利而有說話自由
    八 還有*多的疑問
    失落了的“文藝復興”
    一 被忽略的事實
    二 幻想的由來
    三 章太炎模擬文藝復興
    四 《國粹學報》
    五 胡適說整理國故
    六 五四青年的實踐
    七 仍屬虔誠的希望

    卷五 另說五篇
    真大師的群體掠影
    ——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大師》序
    一 名目很古也很新
    二 “大師”的界說
    三 現代大師的個性
    四 真大師的群體意義
    五 再現尚未完成
    《大師》與大師
    一 結緣《大師》
    二 何謂大師?
    三 大師的實例
    四 對《大師》創作的理解
    五 《大師》將有怎樣的效應?
    六 “大師”應由誰封?
    談《大師?陳寅恪集》
    又說“國學大師”

    附:談學--朱維錚答李天綱
  • 1. 人世間沒有不變的傳統,或者說沒有自古及今一以貫之的傳統。中國的幅員與人口,中國的民族與語言,中國的歷史與現狀,都使中國堪稱一個小世界。這個小世界的生成史,至今仍屬學者們沒有**探究清楚的課題。但有一點則是無可否認的歷史事實,那就是這個小世界,盡管常被說成自我封閉或自我完善的典型,但無論考古學、人類學或歷史學的研究,都在不斷提供否定性的證明。
    世界大同也許在可以企及的將來,仍屬東西方哲人們共有而渺茫的一種理想。然而從有文獻以來,這種理想時現時隱,卻從來沒有斷*過。我們可以批評乃至譏嘲那些哲人們,誰也沒有真正發現過到達大同之路,卻不能否認,人類社會的空間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愈來愈小,乃屬歷史的事實。如果不抱種族的、意識的或其他非歷史的偏見,而堅持從歷史本身說明歷史,那末從這個基本的歷史事實中間,除了證明那些不幸的哲人們的大同理想,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還有別的解釋麼? 當然邏輯不能代替歷史。而我的專業,*驅使我拒*任何主觀的臆造的所謂歷史詮釋。我佩服孔子為在東方復興禮治的頑強勁頭,我也佩服孫中山致力於國民革命的奮鬥精神。但勁頭與精神,正如時髦的或悖時的種種主張主義,用來詮釋歷史,無疑不失為一 種參照,卻不可能使歷史強就我範。
    因此,在中國歷**,有沒有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所謂一以貫之的傳統,就我的考察結果來說,仍然隻能看作是一種純邏輯式推論。推論可能*終被歷史證明是一種**的預見,但在歷史仍然表明預見沒有得到證實以前,推論不過隻是推論。
    在我看來,中國歷史非但沒有證明我們的國度存在過自孔子以來便一成不變的傳統,而且隻能證明所謂傳統總在發生時空連續性的變異。尤其從17世紀以來,也就是我們的星球變小的速率加劇以來,中國的文化傳統,舊的消失和新的出現,變動如此頻密,致使生活在20世紀末的我輩,已很難理解20世紀初的同胞先輩如何看待歷史的眼光和尺度。就是說,我們和我們的高曾乃至祖父輩,已經出現了文化隔閡,*遑論*遙遠的時代或*闊略的空間的文化變異和交互影響的歷史實相。
    2. 孔子的地位由於統治者表彰理學而*加提高。清朝的康熙皇帝曾在孔廟題匾,稱頌孔子是“萬世師表”。然而他的七世孫光緒皇帝便在20世紀初不得不下令廢除科舉制度,改行新式教育,朱熹的“四書”的**從此喪失。接著君主制度也隨著清朝被推翻而成為歷史。
    中國成語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孔子在中國的中世紀,稱師稱聖,封公封王,成為超時代超王朝的備受崇拜的神聖人物,秘密在哪裡?隨著中國*後一個中世紀帝國的消失,孔子同時成為輿論猛烈抨擊的對像,這秘密便暴露無遺:原來他隻是中世紀文化的一種裝飾。
    半個世紀以前,中國的**思想家魯迅,在討論孔夫子的歷史命運的時候,曾經說過:孔子在生前是頗喫苦頭的,在死後的運氣卻好了一點,因為他不會說不中聽的話了, “種種的權勢者便用種種的白粉給他來化妝,一直抬到嚇人的高度”。魯迅又說:“總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國,是權勢者們捧起來的,是那些權勢者或想做權勢者們的聖人,和一般的民眾並無什麼關繫。” 對於考察孔子在中國的教育領域的歷史影響來說,我以為魯迅的話也是很好的參照。不是嗎? 3. 清代漢學復興,民間經史學家按學問分等次,各學派的繼往開來人物,被**為大師,纔給這個徽號恢復了名譽。清末由日本借來“國學”一詞,民初又突現“文化”的作用。因而直到上世紀“大革文化命”,又大搞“破四舊”前,學界約定俗成,凡稱大師必合若干尺度。
    那尺度,簡單地說,就是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德纔學識兼備,非但於本門學科為不世出的專家,並以卓特識見、新穎方法或指明未來取向,而受眾多學者景仰。這裡的裁判官,僅有一個,就是由時間體現的歷史。
    百年來中國風雲變幻,社會政治的變動十分劇烈,有的人纔學俱佳卻經不起大浪淘沙,有的人妙筆生花而執輿論牛耳卻缺乏學識創見,有的人善於制造轟動效應卻投機成性而不斷自我否定,有的人好在學界結黨博取虛名卻蓋棺不能論定。諸如此類,通過時間的歷史的無情篩選,百年來在教科文衛領域,堪稱合乎上述尺度的大師級學者,或許僅有百名左右。
    數年來,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推出的《大師》欄目,頗受觀眾好評。我以為欄目編導是嚴謹的,盡可能向觀眾介紹百年來經過歷史篩選的教科文衛諸界大師,其中某些人尚有爭議。但就已經播映的馬相伯、蔡元培、陳寅恪、傅雷、竺可楨、李四光、黃佐臨等來看,稱其人為大師,都當之無愧。當然百年來影響歷史*大的,如康有為、章太炎、陳獨秀、胡適等,制作難度*大,尚待推出。但整體上已樹立了可資比照的現代學術大師形像。
    由此觀照近年叢出的所謂大師,已故的多屬他封。但也有生前不斷自封而名過其實的,不敢自居大師而曾**群倫的,卻都“俱往矣”。但看在世的。季羨林先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專家,對傳統經史的認知似非其長,因而他公開聲明辭謝“國學大師”頭銜,應說有自知之明。但尚在人世的那班他封的、自封的或者故作謙退又實自我炒作的“國學大師”“文化大師”,休說未曾蓋棺論定,即如彼輩不斷公開表演,彰顯的品格低劣,識見庸俗,學問粗淺,乃至古漢語也一竅不通,隻配稱作假冒偽劣貨色,縱然蓋棺一千年,連“小師”也算不上。
    我相信中國可能有活著的大師,惜因寡聞而未見。我也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隨著文化生存環境不斷改善,未來必定大師越來越多。不過由生者來看,隻見假大師得意,未見真大師發聲,不禁想到馬克思在《資本論》**卷再版跋所揭示的, “公正無私的科學探討讓位於辯護士的壞心惡意”,是否意味著我們的學術評價機制,尚不足以判別真偽呢?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