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第五次開始(600萬年的人類歷史如何預示我們的未來)(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454-659
【優惠價】
284-412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858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85847
  • 作者:(美)羅伯特·L.凱利|譯者:徐堅
  • 頁數:264
  • 出版日期:2018-07-01
  • 印刷日期:2018-07-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1千字
  • 1. 考古學家羅伯特?凱利站在600萬年的時間跨度上審視人類歷史,提出時代命題,連通當下與未來。他找到人類社會的四次重大突變:“技術”讓人類從動物界勝出,“文化”讓人真正成為人,“農業”讓人類從遊獵走向定居,“**”讓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與戰爭的烙印。而**,我們正處在第五次突變的臨界點上,**合作新時代正在開啟,人類邁向共同體的步伐將越來越快……  2. 榮獲2018年美國考古研究所霍爾頓圖書大獎;**知名考古學者布萊恩?費根、戴維?托馬斯、朱利安?克裡布、史蒂芬?萊克森,**考古名家陳淳、許宏、唐際根、杭侃、曹兵武、潘守永、白傑,歷史名家葛承雍、羅新、彭剛、徐曉旭,以及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裡、**媒體人胡洪俠、經濟學家梁小民、果殼網CEO姬十三等激賞**;《三聯生活周刊》《南方**》《澎湃》《界面》《好奇心日報》《中國文物報》《文彙報》等十多家重要媒體爭相報導。       3. 專為普通讀者而寫,280頁的短小篇幅一筆寫盡600萬年的人類大歷史,生動有趣,清晰透徹。在縱橫數萬裡、上下百萬年的尺度裡觀察人類,沒有哪門科學能比考古學做得*好。 4. 和《**奇兵》一樣精彩的考古探險,迷人的考古細節、驚艷的故事、偵探小說般的推理,穿越歷史的密碼,撩開神秘的面紗,精彩呈現生死對話、古今交流:兩足行走有何神奇?阿爾比斯山上那具5000年前的奧茨冰人裸尸是誰,他生前干過什麼,又因何而死?北美西北海岸誇富宴上一場歌單引發的血案又是怎麼回事兒?等等,滿足你對考古的所有神秘期待。   5. 作者羅伯特?凱利教授是當今**考古學界的領軍人物,半生奔波於田野考古**線,極富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視野宏闊,考古臨場感十足,是一位滿腹故事又很會講故事的高手。  6. 直面當下種種社會問題,滿懷強烈的憂患意識,滿載未來考古學家的**啟示:若要解決種族主義、性別歧視、氣候變遷、聖戰組織、暴力戰爭等重大課題,必須由人類自己去改變,一切取決於我們自己。 7. 本書由**知名考古學者、兩度中國文化遺產**圖書獎獲得者、中山大學歷史學繫教授徐堅傾力翻譯,文筆優美生動,帶你步入一場極為愉悅的閱讀之旅。 8. 作者特別為中文簡體版精選50幅全彩圖片,令你仿若置身神秘考古現場和各大文明遺址,領略600萬年人類演進之路。 
  • 我們從打獵上樹摘果子,到開汽車坐辦公室,誰能說清楚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個特立獨行的考古學家,羅伯特?凱利,放下探尋過去的考古鏟,穿越到1萬年後的未來,觀察人類從600多萬年前走向未來的歷程,驚奇地發現了人類社會的五次“突變”,每一次“突變”都是一次轉折,每一次轉折都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技術”讓人類從動物界勝出,第一次轉折開始; “文化”讓人真正成為人,第二次轉折開始; “農業”讓人類從遊獵走向定居,第三次轉折開始; “國家”讓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與戰爭的烙印,第四次轉折開始; 而今天,我們正處在第五次轉折的臨界點上,所有人都在參與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巨變,人類社會正發生重大變革,全新時代正在開啟,我們所有人都在其中,沒有人能夠逃脫…… 《第五次開始》是一個考古學家用半生的探究和思考,為我們找到一個清晰、好懂、有力的認知工具,用“五次開始”可以刷新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認知。正如北京大學歷史學繫羅新教授所說:“很少有考古學家如此透徹地關注未來,更少有關注未來的學者如此滿懷樂觀。羅伯特?凱利透過考察人類全部的過去認識現在並觸摸未來,演示了歷史的巨大價值。” 將600萬年濃縮進280頁,專為普通讀者而寫,精彩程度堪比《人類簡史》 驚人的考古細節和歷史現場感,強烈的憂患意識,滿載未來考古學家的今日啟示 這是一本能夠給多層次、多領域讀者帶來助益的作品: 商界人士、管理者和普通白領:可以從本書中學到前瞻性的宏觀見識; 政府官員、政府智囊,以及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生物學、社會學學者:可以從本書中獲得看待歷史、判斷當下、預示未來的寬廣視野和重要參考; 大學生以及普通讀者:不僅可以跟隨作者這位超級考古學段子手開啟一次考古探險,更可以從書中獲得關於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知識以及如何看待世界的重要啟發。 ------------- 見識叢書(見識城邦出品): 01《時間地圖:大歷史,130億年前至今》[美]大衛?克裡斯蒂安 02《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人與環境的全球互動》[美]約翰?R. 麥克尼爾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4《資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5《帝國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6《極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07《守夜人的鐘聲:我們時代的危機和出路》[美]麗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戰前的世界》[英]查爾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類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法]費爾南?布羅代爾 10《基因傳:眾生之源》(平裝+精裝)[美]悉達多?穆克吉 11《一萬年的爆發:文明如何加速人類進化》[美]格雷戈裡?柯克倫 [美]亨利?哈本丁 12《審問歐洲:二戰時期的合作、抵抗與報復》[美]伊斯特萬?迪克 13《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美] 艾爾弗雷德?W. 克羅斯比 14《從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裝+精裝)[美]雅克?巴爾贊 15《瘟疫與人》[美]威廉?麥克尼爾 16《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美廉?麥克尼爾 17《奧斯曼帝國的終結:戰爭、革命以及現代中東的誕生,1908—1923》[美]西恩?麥克米金 18《科學的誕生:科學革命新史(上下冊)》(平裝+精裝)[美]戴維?伍頓 19《內戰,觀念中的歷史》[美] 大衛?阿米蒂奇 20《第五次開始》[美]羅伯特?L. 凱利 21《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平裝+精裝)[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22《黑暗大陸:20世紀的歐洲》[英]馬克?馬佐爾 23《現實主義者的烏托邦:如何開創一個理想世界》[荷]羅傑?布雷格曼 24《民粹主義大爆炸:經濟大衰退如何改變美國和歐洲政治》[美]約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紀念版)》(平裝+精裝)[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權力與文化:日美戰爭1941—1945》[美]入江昭 27《猶太文明:比較視野下的猶太歷史》[美] S.N.艾森斯塔特 28《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美]尼爾?波茲曼 29《黑火藥時代:中國、軍事創新與世界史上的西方崛起》[美]歐陽泰 30《當代歐洲史》[美]斯圖爾特?休斯 31《從航海圖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變歷史》[日]宮崎正勝 32《1491:前哥倫布時代美洲啟示錄》[美]查爾斯?曼恩 33《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世界史》[美]查爾斯?曼恩 34《專家之死》[美]托馬斯?尼克爾斯 35《大歷史與人類的未來》[荷]弗雷德?斯皮爾 ……後續新品,敬請關注…
  • 羅伯特?L .凱利(Robert L. Kelly) 國際知名考古學家,曾任美國考古學會會長,美國懷俄明大學人類學繫教授,以狩獵-采集者社會為主要研究方向。從1973年開始,凱利教授參加和主持了北美西部和世界各地的考古發掘。長期擔任世界考古學領域的重要刊物《美國古物》(American Antiquity)主編。2017年,凱利教授入選德國洪堡教授計劃。 主要代表作有:《考古學》(Archaeology,再版7次),《考古學:腳踏實地》[Archaeology: Down to Earth,與戴維?赫斯特?托馬斯(David Hurst Thomas)合著,再版5次],《覓食幅度》(The Foraging Spectrum,1995),《狩獵-采集者的生活方式》(The Lifeways of Hunter-Gatherers,2013),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0餘篇。  《第五次開始》是凱利教授的新作,榮獲2018年美國考古研究所霍爾頓(Felicia A. Holton)圖書獎。  --------- 譯者簡介 徐堅,中山大學歷史學繫教授,在考古學理論、考古學史和青銅時代考古學上卓有建樹。代表著作有《暗流:1949年之前安陽之外的中國考古學傳統》《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國博物館史》,譯作有《中國藝術史》《理解早期文明》《第五次開始》等,發表論文30餘篇。
  • 致中國讀者
    前 言
    ** 章 世界盡頭,如我所知
    第2 章 考古學家如何思考?
    第3 章 棍棒和石頭:技術的開始
    第4 章 珍珠和故事:文化的開始
    第5 章 面包和啤酒:農業的開始
    第6 章 國王和鎖鏈:**的開始
    第7 章 世無永恆:第五次開始
    參考書目
  • 考古學家如何思考? 考古學家需要幽默感。考古學不是火箭科學,事實上,它*難。至少,火箭科學家知道他們的想法是否正確:火箭能否飛上天。但是,如果沒有時光機,考古學家無法判斷我們是 否正確。我們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但是必須承認,任何時候,我們說,“這是過去發生的事情”,實際意味著,“這是我們在一定程度上確信發生的事情。”(實際上我們並不這麼說,因為,坦率地說,這會很無趣。) 但是,有時我們可以以令我們自己都深感震驚的細節闡釋過去。比如,1991年,登山者在意大利的阿爾卑斯山山頂發現了一具男性裸尸;尸體保存甚好,他們都誤以為是近期遇難的登山者。他們召來當地警方,開展營救工作。搜救隊很快懷疑,被冰雪覆蓋的尸體很可能不是晚近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測年*終證實了這個推測,現在被稱為奧茨冰人的男子死於5100年前,即歐洲新石器時代(距今9000~4000 年前)晚期。
    奧茨的遺體保存完好,以至於渾身50處文身迄今清晰可見。從骨骼分析可知,他去世之時大約45歲,身高1.5米,體重50千克。他的頭發濃密而卷曲,長可及肩。他蓄須。由於主要以石磨小麥為食,他的牙齒磨損嚴重,不過沒有齲齒。他的毛發之中偏高的砷含量表明,他不久前活動於冶銅場所一帶。他的手指甲上的生長終止線告訴我們,在死亡前第8、13和16周,他曾遭受慢性病的折磨。DNA(脫氧核糖核酸)顯示,他的眼珠為褐色,有乳糖不耐癥。他的血型為O型,接近當代撒丁島人,他很可能還有關節炎。通過類似於法醫依靠頭骨復原面部的技術,意大利研究者繪制了奧茨的肖像。這是我們迄今所僅見的新石器時代人的形像。
    同時我們知道,奧茨穿戴整齊。他的靴子由鹿皮和熊皮制成,內填稻草。他的綁腿、腰帶和外套是用馴化的山羊的羊皮制成的。他攜著草墊,戴著熊皮帽。他的外套由牛皮帶扎緊,牛皮帶上掛著幾件石質工具,還有干菌和火絨。他有一把未經裝飾的杉木長弓,為了防水,表面塗了血。他還有一把白蠟木柄石刀,收納在織物刀鞘中。他還帶了木柄鹿角工具,用於制作石器,以及一個麂皮箭囊,裝著兩支完整箭鏃和十二支半成品。根據箭杆上羽毛捆綁方式,其中一支是右利手者制作的,而另一支出自左利手者之手。他背了一個榛木背架,一個樹皮纖維網和兩個樺樹皮袋,其中一個裝著新鮮的楓葉,另一個裝著生火用的炭。毫無疑問,他的*愛是杉木斧,鋒利的銅刃裝上木柄後塗抹白樺焦油,並由皮帶綁著。新石器時代銅很罕見,因此,斧頭就是奧茨地位的標志。
    奧茨的牙齒和骨骼告訴我們,他生長於阿爾卑斯的艾薩克河谷上遊。他的*後10 年是在溫什加烏谷度過的,這裡是他的石器的來源。從腸道殘留物分析,我們知道,他的*後一頓飯包括小麥死面面包、鹿肉、野羊肉和一些蔬菜。他的肺部的孢粉表明,在去世前12個小時,他都在溫什加烏谷,楓葉上的孢粉和葉綠素表明,他的*後一次出行發生於6月。
    我們也知道奧茨是如何死亡的:謀殺,背部中箭,以及可能重擊頭部。X 線檢測發現了穿刺他的左肩胛骨和大動脈的石箭頭。短短數分鐘,奧茨就失血過多而死。他的前額和手指上也有砍痕,可能是抵擋刀刺形成的防御性傷口。他的右肋有愈合的裂痕,但是左肋數處在死前不久發生骨折。
    盡管他的軀體已有五千餘年,我們卻能知曉奧茨生前*後**的故事。6月,他離開溫什加烏谷的家;他不疾不徐,準備了數日之旅的補給。但是,有人尾隨而至,或者狹路相逢。他們爆發了衝突,奧茨逃脫,不過,襲擊者*終在山頂附近找到了他,背後一箭結束了他的生命。我想,襲擊者是位射箭高手,*非僥幸命中,因此可能是奧茨的同齡人。殺手可能認識奧茨。為什麼呢?殺手可能親眼看到了奧茨倒地,因為這樣精準的一箭不可能來自15米開外。可能殺手就站在奧茨上面,等待著奧茨吐出*後一口氣。他棄奧茨所有物品於不顧,甚至包括他珍愛的銅斧。為何留下所有戰利品?我猜測,他沒法使用這些物品,因為他也是奧茨所在村莊的一員,可能兩人積怨已久。如果他將斧頭帶回去,其他人可能會認出而追問。     如果有時光機,我們定然可以回到新石器時代,指控殺害奧茨的兇手。
    這種細致入微的法醫式方法就是考古學吸引大眾之處。何樂而不為呢?這令人讀之津津有味,因為大量細節賦予我們“現場感”。它將我們和過去在個人層面上聯繫在一起。當事物以對作為個人的我們而言有意義的方式呈現時,我們就*易於理解它們。沒人有興趣閱讀關於婚姻不忠的統計研究的社會學期刊論文,但是政客緋聞總能登上頭條。
    考古學滿足好奇心的能力隻會越來越好。每年新技術出現,不斷地拓展我們從毫不起眼的碎陶、石片和骨屑上獲取新知的極限。你已經知曉放射性碳同位素測年(可以測定任何不超過45000年的有機物的年代),但是也許不熟悉我們的其他測年技術,比如熱釋光,可以測定石英砂*後一次暴露於陽光下的時間,或者電子自旋共振,基於埋藏環境的背景輻射引起分子結構變化的理論,可以測定牙齒年代。
    人體骨骼和牙齒中的碳、氮和鍶同位素分析可以揭示人們的食譜,以及出生和成長地,這也有助於追蹤人類在地面的行動軌跡。我們可以在陶瓷器表面提取脂肪,確認陶罐曾經烹煮或者存放過何種食物。我們可以在石質工具上提取蛋白質,確認屠宰或者加工的動物種類。我們可以辨識動物骨骼的種屬(事實上,這的確是小菜一碟),我們可以說明這些動物是被人類屠宰的,還是被狗、狼或者囓齒類動物獵殺的。我們可以分辨糞便殘渣出自男性還是女性,以及他們的食物是什麼。我們可以分辨**各地洞穴中裝飾的人類手印是男性還是女性(這關繫到手型和比例)。我們可以追溯石質工具、制作陶器的陶土和燃料的來源地;同樣的資料可以幫助我們追蹤遊牧活動或者貿易線路。我們甚至可以從古代骨骼遺存中提取基因材料。我們可以知曉很多。
    但是,老實說,我們隻能在特定個案中使用這些技術,而且,所有技術都有局限。我對奧茨的詳盡描述透露出一個行業秘密:考古學無法繫統性地復原如此詳盡的信息。不是所有的遺址都保存了DNA,甚至有機物,各種污染源層出不窮。眾多遺址可能不是人們居住之地,而是像河流三角洲一樣,是自然之母在攜帶器物和骨殖離開它們的原本地點,腐蝕分解它們,*終碼集在一起形成的。盡管我們會繼續拓展邊界,從*不起眼的考古學遺物中挖掘*多信息,但是,考古學家永遠沒法如我們所願,復原出過去的詳盡場景。
    但是,正如我的**位導師戴維?赫斯特?托馬斯所信,重要的不是考古學家看見,而是發現。奧茨和他的器物組合是我們所看見的,但是我們所發現的則是另一回事。對奧茨的研究提供了一個人的傳記,但是這能在何種程度上揭示南歐的新石器時代生活?讓我們把過去想像成為一張家庭合影,奧茨清晰站立,但是其他家人則面目模糊。奧茨本身不足以說明新石器時代技術、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的長時段與大範圍過程。但是,事實上,考古學有能力頗為清晰地揭示這些過程。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