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上帝之鞭(精)/絲瓷之路博覽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390-566
【優惠價】
244-354
【介質】 book
【ISBN】978710011469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商務
  • ISBN:9787100114691
  • 作者:劉衍鋼|總主編:餘太山//李錦繡
  • 頁數:227
  • 出版日期:2015-09-01
  • 印刷日期:2015-09-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劉衍鋼、餘太山、李錦繡編著的《上帝之鞭(精)/絲瓷之路博覽》解密公元4—5世紀之間,由於亞歐大草原民族大遷徙帶來的匈人橫掃羅馬世界之謎。來自東方的強大遊牧民族粉碎了歐洲草原上的抵抗勢力,首先將歐洲諸遊牧族群,繼而將哥特人等日耳曼族群,裹挾入西進的民族洪流之中,羅馬帝國與整個歐洲文明世界在長達兩個世紀中承受這場民族大遷徙的災難性後果。但隨著匈人首領阿提拉的去世,匈人逐步瓦解,暴風雨般的遷徙運動也消散了,但其對歷史、文化、社會、族群的廣泛影響在後世仍強烈體現出來。
  • 匈人是晚期古典時代活躍於歐洲歷史舞臺的民族 之一,這個民族在晚期羅馬帝國的蠻族民族大遷移中 扮演了最終推動者的角色。匈人亦是古代史上最神秘 的民族之一,有關匈人的來源與構成及其歷史活動充 滿謎團,至今依然是爭議之源。劉衍鋼、餘太山、李 錦繡編著的《上帝之鞭(精)/絲瓷之路博覽》力圖由 有關匈人的原始史料與考古發現入手,深入分析有關 匈人的歷史問題,客觀公允地展示匈人的歷史活動, 並評價其歷史意義。
  • 第一章
    亞歐大草原簡史
    第一節 大草原—從北京到維也納
    第二節 草原傳奇斯基泰人
    第三節 羅馬勁敵薩爾馬特人
    第四節 顯赫民族哥特人
    第二章
    民族大遷徏的洪流
    第一節 風暴前的動蕩
    第二節 匈人的起源爭議
    第三節 匈人西進的蝴蝶效應
    第三章
    早期匈人**
    第一節 間歇期
    第二節 **位匈人**烏爾丁
    第三節 匈人遠征波斯
    第四章
    阿提拉王朝的興起
    第一節 盧阿建國
    第二節 雙王執政
    第三節 軾兄奪權
    第五章
    阿提拉的外交和社會
    第一節 阿提拉橫掃東方
    第二節 惡意的出使與戲劇結果
    第三節 阿提拉治下的匈人世界
    第六章
    阿提拉的*後征戰
    第一節 戰前交鋒
    第二節 匈人的進攻
    第三節 入侵意大利
    第四節 梟雄之死與匈人崩潰
    第七章
    逐漸消失的匈人
    第一節 *後的匈人
    第二節 歷史餘波與文化傳說
    第三節 民族主義符號
  • 本書所稱的亞歐大草原,由於是一片不靠海的廣 大內陸平原,因此在歷史地理學中稱“內歐 亞”(Inner Eurasia)或“中歐亞”((2entral Eurasl’a)。從今北京向西越過太行山就是亞歐大草 原的東部起點,大草原由東向西延伸,止於今維也納 城郊。大草原以北是北部大森林地帶,以南是傳統的 農耕地區,大草原在延伸中或會被沙漠戈壁打斷。由 於與海洋隔*,草原上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夏 季酷熱,鼕季嚴寒。亞歐大草原東西綿延約6000公裡 ,中間並無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南北走向的烏 拉爾山脈坡度平緩,並不會阻礙草原居民的遷徙。因 此在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裡,亞歐大草原是亞歐 遊牧民族遷徙的走廊。
    亞歐大草原的總體特征是,越往西走土地越肥沃 ,水草越豐美。*西端屬於歐洲的兩個平原,即南俄 平原與多瑙河平原,是整個亞歐大草原*富庶的部分 。特別是多瑙河平原,由於位於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 帶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區,因此遠比其他草原地區溫暖 宜人。這兩大草原不僅是**的放牧場所,亦是*肥 沃的黑土農耕區。在大部分亞洲草原地帶,農耕民族 自古以來很難長期占領遊牧民族的土地,就是因為在 大草原上發展農業有著無法克服的技術困難。但位於 歐洲的這兩大平原卻有所不同,在遊牧民族出現以前 這裡就是**的歐洲糧倉;遊牧民族興起之後,這裡 成為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競相爭奪的風水寶地,遊牧 民族並不總是這一地區占優勢的居民。另外,歐洲草 原地區的遊牧經濟也跟其他草原地區不同,比如較為 貧瘠的亞洲草原上一般隻有馬群和羊群,而肥沃的歐 洲草原上還有大量的牛群。縱觀整個歐洲草原的歷史 ,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曾交替成為這一地區的主人。
    即便是統治該地區的遊牧民族,也未必不會進行利潤 豐厚的農業生產;而統治該地區的農耕民族同樣可以 發展出繁榮興旺的畜牧經濟。不過如此描述歐洲草原 也不全然正確。歐洲草原的*東端,即頓河以東地區 ,大體為亞洲草原的延伸,這裡雖是豐腴的牧場,卻 因為降水量不足,並不適於發展農業,屬於純遊牧地 帶。因是之故,古代歐洲農耕民族的擴張總會止步於 頓河。古典歐洲人以塔納伊斯河(Tanais,即頓河)為 歐亞兩大洲的邊界,多少與此相關。總而言之,本書 所涉及的歷史舞臺——亞歐大草原的歐洲部分——因 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呈現出與其他草原地區**不同 的風貌。
    大草原的居民對世界文明貢獻巨大。他們馴服了 野馬,發明了馬車以及各種騎乘用具,還有相應的服 飾,比如褲子和靴子就是由古代中亞草原居民發明, 後來成為全世界的日常衣著。此外,大草原可謂古代 *重要的文化與文明交流通道。除了北非,亞歐大陸 的古代文明區——歐洲、西亞、伊朗、印度與中國— —皆與大草原接壤,而且大草原上人口和信息的傳遞 速度遠高於南面的農耕地區,因此各種宗教、藝術與 技術都能夠通過大草原迅速傳播。歐洲的玻璃技術、 西亞的金屬冶煉技術、伊朗的苜蓿與葡萄、印度的佛 教、中國絲綢與瓷器等,都是通過大草原傳遍亞歐大 陸的。歷**中國和印度的交往大多不是直接的,兩 國之間的交通主要通過兩大中介——中亞的沙漠草原 與東南亞的海路,其中中亞的通路*為重要。
    P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