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張鳴說歷史(大國的虛與實)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272-395
【優惠價】
170-247
【介質】 book
【ISBN】97878025686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群言
  • ISBN:9787802568679
  • 作者:張鳴
  • 頁數:246
  • 出版日期:2015-11-01
  • 印刷日期:2015-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3千字
  • 《張鳴說歷史:大國的虛與實》是張鳴創作的歷史文化隨筆。另類教授點評不為人知的史實,揭下封條,刷新三觀,易中天、陳丹青傾情推薦。透過另類的視角感受不一樣的歷史史實,挖掘虛掩的歷史片段,獲得*加真實的歷史感悟,不容錯過!

  • 進步史觀是個好東西,這樣的歷史觀,讓人們樂 觀,也讓人踏實。無論現實多麼黑暗,多麼無望.人 們都會有希望,因為歷史不會倒退,開倒車是不可能 的。但是,人們也許忘了,在中國的歷史上,倒退跟 進步一樣,是經常出現的。五代十國,相對於唐朝, 就是倒退。金與元,相對於宋朝,也是倒退。明清的 絕對主義皇權專制.相對於漢唐,當然也是倒退。帝 制被國人反掉了,但比帝制還要專制的制度,卻從側 門溜了進來,又怎麼樣了呢?張鳴著的《張鳴說歷史 (大國的虛與實)》為你分析這一切。
  • 張鳴,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長於北大荒。出生趕上鳴放,故曰:鳴。一輩子養過豬,做過獸醫,大學學的是農業機械,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帝國的潰敗》《辛亥:搖晃的中國》《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重說中國近代史》等。 張鳴個性鮮明,寧折不彎,因此一生踫壁無數。而在嬉笑怒罵中,又藏著嚴肅的悲憫之心,對中國社會各種歷史性問題的探索及研究從未停止。由幼及長,與書為伴,又使他文化底蘊與社會責任感等高,筆下文章有史可考、有據可查,道出的問題一針見血。他筆下的歷史,因此殘酷而真實。
  • 權謀下的王朝
    監督與分肥
    高處的擁擠
    神不迷人官自迷
    風月與官場
    文甘草的故事
    民意何如官意
    獄吏之貴
    一出掉包戲的臺前幕後
    給西太後講立憲
    永樂皇帝的功德箱
    鐵面法官手裡的“冤案”及其他
    左宗棠晚年的“罵人事業”
    借口的故事
    兩個糊塗丞相的故事
    小人不可得罪
    自己被自己忽悠了
    民國裡的五光十色
    兩隻老虎跑得快
    兩個人日記裡的“五四”
    五光十色說民國
    辛亥革命前後,搖晃的中國
    關於辮子與革命的零碎故事
    沿下降線行進的民國政府
    雙*兵與雙*將
    對毒與賭的另一種期待
    張氏父子頭上的光環
    世紀末的看客
    高人指點
    瞄準射擊
    歷史在大學轉了一個圈
    顧和尚和他的法術
    辮帥的人緣和地緣
    當代國民性的疼痛
    責任心、職業道德和骨氣
    中國臺灣的“大埔事件”
    群體性乖戾的傳統
    中國*牛的縣太爺
    燒狗事件的核心問題
    令人麻木的悲劇的幕後敘事
    一個普通貧困者的特殊悲劇
    從富二代的衰相到富二代培訓的亂局
    國人養生狂迷
    “逼祼”的荒唐
    速成病及其經濟
    “大”字病及其他
    正常社會的不正常話題
    隻圖自己方便的管理者
    圍牆故事的續篇
    富不出三代的魔咒
    銀子堆出來的白像—中華文化城
    農民工也要安居
    燃放鞭*的民主和人道問題
    嗜血兒童的制造者
    黑窯的存在與揭黑記者的命運
    戲臺上的百姓
    上海外教激起眾怒的背後
    洋人的膝蓋
    人有權不受監視地生活
    “國”字及其濫觴
    拳民不是秘密的秘密
    美國人的“中國戲”
    混事的本事
    榮譽和面子的閑話
    離譜的假古董和沒有文化的遊客
    從公廁的修建到大糞主義
    正在肆虐著的兩種惡俗
    選舉與美女經濟
    無法分級的《色戒》
    土洋並舉的克己復禮
    歷史可以當飯喫嗎?
    紅色“桃花源”的解讀
    真祖宗和真真老王麻子剪刀之爭
    狗血淋頭的文人
    逼上梁山的《蘇報》
    文人打手的故事
    吳稚暉的兩次“冤”
    狗血淋頭的文人們
    以喫為價值取向的民族
    不識字的好處
    梁啟超和胡適的“醫療事件”
    馬屁也不易
    中國式的死撐現像
    章太炎的政治瘋病
  • 監督與分肥 一有官員貪污腐化,總結經驗教訓,總免不了要 說監督不力。怎麼纔算有力呢?我們現在政府有監察 部門,有審計部門,有反貪局,黨還有紀律檢查部門 ,據說還要效法香港,成立廉政公署,世界上有哪個 **有我們這麼多專門的監督部門呢?沒有,那為什 麼偏是我們監督不力? 有人說了,各個地方政府裡的監督機構跟被監督 的對像屬於同一個級別,同級之間監督的有效性自然 不高。於是改進,紀檢委級別提高,好像效果也不大 。又有人認為監督部門跟地方黨政負責部門有統屬關 繫,於是改進,監督部門盡量獨立,由中央直線領導 。但是,如果監督機構也出問題怎麼辦?那就再派監 督監督者。現在,聽說已經開始實行中央向地方派巡 視員制度,此舉能否有效遏制腐敗?從歷史的經驗上 看,短期效果應該有,但想要根本改善,也難。
    做古代歷史研究的,大多認為明代的政治昏亂, 但是從制度層面講,明代的監督機制偏偏*發達。歷 朝都有的監察機構自然少不了,隻是不叫御史臺而叫 都察院,轄十三道御史,原來專門的諫官給事中此時 也演變成分布在六部的監察官,從給皇帝提意見,轉 變為給京官挑錯,除此而外,各省還派有專門定期駐 省監察的巡按,後來再加派巡撫、總督。政府體繫之 外,皇帝還要派自己身邊的人到各地監察,有礦監、 稅監,*重要的是監軍,正因為如此,被閹割過的宦 官到了明代被尊成為太監。這還不算那些直屬於皇帝 、權力無邊,但卻近似於特務組織的錦衣衛和東廠、 西廠。
    巡按是*早下派的監督人員,官位不高,不過跟 一般的御史一個級別,七品官而已。跟四處走走的十 三道御史不同,巡按盯在一個地方,不可能什麼都看 不出來,因此,早期的巡按還真能查出點事來。但是 ,恰好也是因為定期駐在一個地方,很容易被地方官 們包圍軟化。按規矩,監察官位卑而權重,可以跟省 級的三司長官相分庭抗禮,三司見了巡按,隻能客客 氣氣的。客氣歸客氣,禮貌歸禮貌,但巡按沒有具體 的行政權,按規矩辦事,實惠撈不到。人都是要喫飯 的,官員也是人,當官還是要圖喫好飯,明朝的官俸 又低得可憐,大家隻有自己想辦法。巡按雖然隻有七 品但也是官,有跟所有官一樣的想法。巡按沒有行政 權力,但卻有跟行使行政權的人挑刺的權力,於是大 家心照不宣,監察變成了分肥。這下好了,巡按不僅 地位跟省級官員平起平坐,連實惠也平起平坐,朝廷 要的監督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巡按不中用,有人找原因說是官位不高,於是派 下來六部堂官一級(類似部長和副部長)的人掛上都 察院的副職,下來做巡撫、總督。原來七品芝麻官派 下來都可以跟省級官員平起平坐,派來部長副部長跟 省級三司官階相當,*了不得,直接就把個三司變成 自己的下屬,以至於後來人們不認為巡撫和總督是中 央派出官員,徑直把他們當成了省長。
    *受皇帝信任的太監,雖說身體關鍵零件少了, 但貪心一點都不少,隻要被派下去,就無師自通地把 監督化為分肥的契機,打著皇帝的名義,為自己撈足 了好處。明代宦官機構二十四監,權力*大的是司禮 監,因為那裡的太監可以替皇帝批奏折,*實惠的卻 是御馬監。御馬監裡的太監官階都跟當年的孫猴子差 不多(估計當年吳承恩寫這個情節,有諷刺太監之意 ),但權勢可不小,不僅掌握著調兵遣將的令牌兵符 ,而且可以向外派監軍。軍隊多了監軍,長官無所謂 ,但是小兵倒霉,因為又多了一個喝兵血的。時人寫 道:“監視之設,止多一扣餉之人。監視之欲滿,則 督撫鎮道皆有所恃矣。故邊臣反樂於有監視,功易飾 ,敗易掩也。上(指皇帝)性多疑,有監視,又有監 視監視者,多一人有一人之費,窮邊士卒,何不幸一 至於此。”(楊士聰《玉堂荟記》) 隻要官員是隻對上負責的,無論監督怎樣綿密都 無濟於事,監督變成分肥**是官員的理性選擇。隻 有讓官員不僅隻是對上負責,而且對下負責,讓社會 來參與監督,保障輿論監督自由,監督機構纔會真正 有效。19世紀中葉,美國工業化時期也一度出現過官 商勾結、權錢交易盛行的局面,但是由於有社會的監 督,有輿論的揭弊,民間掀起掃黑風暴,很快就扭轉 了局面。(p002-00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