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生活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444-644
【優惠價】
278-403
【介質】 book
【ISBN】97870101433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143378
  • 作者:田學斌
  • 頁數:376
  • 出版日期:2015-03-01
  • 印刷日期:2015-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80千字
  • 田學斌所撰的《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生活》從分析儒家原典對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影響人手,追尋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和形成的歷史軌跡,展示了中華文明發展和演變的歷程。
    本書就是描述文化與人的關繫。希望人們通過閱讀這本小冊子而有所思考,不要忘了我們賴以安身立命之本,不要忘了**泱泱中華之所以能傲視世界的深遠的文化源頭,不要忘了中國人幾千年來小而日常生活、大到敬德修業都應遵循的道理,這樣纔能上續民族慧命、下延華夏文脈,重振中華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田學斌所撰的《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生活》即是 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書稿較詳盡的梳理並闡述中華 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內涵以及對老百姓生 活的影響,語言通俗流暢,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全 書稿共分20個章節,從政治、教育、倫理等方面分門 別類地詳述了傳統文化的精髓,較完整地展現了中華 文化的博大精深。
  • 文化的使命是**生活(代序言)
    第一章 禮的文化
    一、禮樂文明的起源
    二、禮與儒家思想
    三、禮與民間習俗
    四、禮教與禮治
    第二章 孝的文化
    一、儒家經典中的孝論
    二、孝治
    三、孝道
    四、孝的意義
    第三章 仁的文化
    一、儒家的仁政思想
    二、儒家的德治思想
    三、儒家的政治哲學
    第四章 傳統的教育文化
    一、教育的內容
    二、教育的指導思想
    三、教學制度與方法
    四、風氣與教化
    第五章 傳統的倫理文化
    一、儒家的倫理思想
    二、儒家的政治倫理
    三、儒家的人倫觀
    四、儒家的祭祀倫理
    第六章 傳統的婚姻文化
    一、婚禮儀式及其發展
    二、封建的婚姻制度
    三、其他婚姻方式
    第七章 天人合一的天命文化
    一、孑L孟的天命觀
    二、天人感應說
    三、陰陽五行思想
    第八章 通經致用的經典文化
    一、儒家經典的形成
    二、《禹貢》治河與《洪範》察變
    二三、今古文之爭
    四、石渠會議與經學問的鬥爭
    第九章 立身處世的文化
    一、儒家的處世哲學
    二、儒家的理想人格
    三、中庸之道
    四、《周易》中的人生哲學
    第十章 安邦濟民的文化
    一、“大同”與“小康”
    二、儒家的民本思想
    三、《管子》中的民生思想
    四、儒家的文藝思想
    參考書目
  • (一)尊卑貴賤等級原則的設定 禮的本質在於維護等級,這是先秦儒家的共同見 解。春秋時期晉國的隨武子說:“其君之舉也,內姓 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勞,老有加 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貴有常尊,賤 有等威,禮不逆矣”(《左傳·宣公十二年》)。《 禮記》對此說得*為明確:“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 以為民坊者也。故貴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 則民有所讓”(《坊記》)。《樂記》也認為:“禮 義立,則貴賤等矣。” 在先秦儒家看來,進入階級社會之後,人們的身 份地位不可能平等,而應該有貴賤上下的分別。勞力 的農、工、商是以技藝生產侍事上的,勞心的士大夫 則以治世之術食於人,各有其職業。用孟子的話來說 ,就是“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勞心,或 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 》)。《禮記》作者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天 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陳,貴賤位矣。……在天 成像,在地成形,如此則禮者天地之別也。”這就從 “天人相應”的角度為禮所具有的尊卑貴賤的本質找 到了理論根據。
    既然禮所具有的尊卑貴賤是一種合乎天理自然的 現實存在,那麼它自然應該貫徹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 面,如君臣上下的等級之分,財產與權力的等差之分 ,職業之分,衣食住行之分等等。古代所謂的吉、兇 、軍、賓、嘉五禮,盡管形式五花八門,但其實質都 體現了一個“分”字。通過這種尊卑貴賤的“分”, 每個社會成員就會各就其位,各奉其事,各盡其職。
    由此,各種禮儀所體現出來的“分”,就不再僅僅是 一種形式上的規範和要求,而負有整合社會秩序的政 治使命,以便使君臣、上下、父子、夫婦之間都以禮 相約。正是著眼於禮的尊卑貴賤之分具有整合社會秩 序的政治功能,所以歷代統治者都把禮視為自己手中 須臾不離的法寶。李覯曾經說過:“禮者,生民之大 也。聖人之所以作,賢人之所以述,天子之所以正天 下,諸侯之所以治其國,卿大夫之所以守其位,庶人 之所以保其生,無一物而不以禮也。窮天地,亙萬世 ,不可須臾去也”。(《李覯集》卷二《禮論》) 傳統禮制中尊尊卑卑的等級原則在政治領域中的 顯著標志,就在於它規定了一整套“正君臣之位”的 禮儀制度。早在春秋時代,孑L子就**注重上下尊 卑之禮,認為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大 夫有大夫之禮,士有士之禮,各依禮而行,纔能“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正是 從尊尊卑卑的等級原則出發,《禮記》對君主至高無 上的特權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與此相對應,《禮記》 還對君主的名分和職責做了規定。《禮記·曲禮》說 :“君天下日天子,朝諸侯、分職、授政、任功,日 予一人”,“踐祚,臨祭祀,內事曰孝王某,外事日 嗣王某”。所謂“天子”,意謂君主是天帝之子,他 君臨天下,代表的是天意。可見“天子”名號的本身 就確立了君主**的地位。在這種***的**地 位上,天子要接受諸侯的朝覲、聽取他們述職、分配 職官、授予權柄、獎功罰罪、舉行祭祀大典。為了確 保天子有效行使職權,古代禮制相應地設立了“六大 ”(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以司六 典,“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以 司五眾,“六府”(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 、司貨)以司眾職。憑借這些建制,天子可以有條不 紊地管理好整個**。為了維護天子的****,古 代禮制還制定了嚴格的朝覲制度。《禮記·曲禮》載 :“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日覲;天子 當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日朝。”其中的“ 依”是一種紅色的如同屏風的裝飾,高八尺,繡有斧 紋,又稱“斧依”;“寧”(音“住”)是門與屏風 之間天子停立等待諸侯來朝見的地方。對於這種諸侯 朝覲禮儀,《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尤為周詳。
    P40-P4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