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魏晉清玄/中華雅風美俗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169-244
【優惠價】
106-153
【介質】 book
【ISBN】978730310203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師大
  • ISBN:9787303102037
  • 作者:李春青|主編:李春青//李珺平
  • 頁數:298
  • 出版日期:2009-09-01
  • 印刷日期:2009-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5千字
  • 魏晉玄學是一種哲學社會思潮,重文輕武、重名輕實,好無用之物的審美走向,使得魏晉文人在精神空間獲得了**的獨立和解放。這不僅僅體現在士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旨趣上,在詩文創作、書法和繪畫及相關理論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名家名作輩出,是我國精神文化***為重要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塑造了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人格,也形塑了文藝的基本模型。讓我們隨著本書一起走進這個無與倫比的魏晉清玄世界吧!
  • 本叢書是一套精心雕琢的名家小書,又是一部匠心獨具的文化簡史。 以“雅風美俗”為血脈,以歷代民俗、文風、典制、藝文和經子等為筋骨 ,形塑了一幕幕精神高華、感性絢爛的人生樣態和藝術世界。從秦漢的青 銅車馬、弦歌斧鉞,到魏晉的羈旅宴遊、清談品茗,無不氣韻深長,情思 豐茂。從唐宋的詩文唱酬、山水風物,到明清的殘陽晚景、伏流奔莽,無 不生氣盎然,歷歷如繪。五千年的文化旅程滲透出的雅風美俗,擁之入懷 ,化之於心,俯仰之間,風華盡覽。
  • 引言

    一、從清議到清談
    清議
    黨人之議
    唯纔是舉與九品中正
    清談的勃興
    清談的土壤
    清議、清談事例

    二、清談雅趣
    清談世風
    清談的形式
    清談的內容
    談家風致
    清談中的審美體驗
    清談的標準

    三、釋“清”
    “清”的使用
    “清”與審美精神

    四、談“玄”
    “玄”謂何物
    “貴無”與“崇有”
    “貴無”與“崇有”的比較

    五、阮籍其人其玄
    阮籍其人
    阮籍其玄
    阮籍其玄之二
    阮籍其玄之三

    六、嵇康其人其玄
    嵇康其人
    嵇康其玄之一
    嵇康其玄之二
    嵇康其玄之三
    嵇康其玄之四

    七、玄與審美精神
    玄與社會心理
    魏晉審美精神

    八、清玄世風與詩
    郭璞與“遊仙詩”
    孫綽、許詢與“玄言詩”
    陶淵明與“田園詩”
    謝靈運與“山水詩”

    九、清玄世風與書藝、書論
    書體定型,書家輩出
    “二王”其人其書
    六朝書法中的審美精神

    十、清玄世風與畫藝、畫論
    繪畫勃興的時代
    顧愷之其人其畫
    山水畫及山水畫論
    “氣韻”與“骨法”

    十一、南北朝審美精神之異同
    北朝政治文化上的特殊性
    迥然不同的審美追求
    詩文書畫的對比

    十二、清玄世風中的帝王們
    帝王與名士
    帝王的名士風度

    十三、魏晉南北朝的弊風弊俗
    慳吝與**
    喜服食與信鬼神

    十四、魏晉審美精神對後世的影響
    文學藝術本體論
    文學藝術價值論
    文學藝術風格論

    十五、結語
    後記
  • 魏晉六朝以清為美的邏輯軌跡是這樣的:從清議到清談的轉化,“清 ”這一概念的公正平允的含義被淡化,而“雅”的意味增加了,清議可視 為公正的議論,而清談則可視為雅談、高人雅士之談。在清談的“清”字 中還有一種清議之“清”中絲毫沒有的含義——不關世務、遠離功利。因 而清談亦可稱之為不關世務、不涉功利的為言談而進行的言談。清議因漢 代征闢選舉的需要而起,但其流則僅存其形式。從*深一層講,清議到清 談的轉化乃是遭受打擊的漢末文人士大夫尋求精神解脫的努力所導致的結 果,士族文人也好,庶族寒門的文人也好,他們一旦進入讀書人的行列, 其思想旨趣就會有許多相近之處。**的清談家也有出身低微者。要之, 他們是以清談的方式尋求一種精神的依托。
    儒家思想的跌落是文人士大夫在清談中尋求精神依托的直接原因。晉 初名教維護者傅玄說:“臣聞先王之臨天下也,明其大教,長其義節,道 化隆於上,清議行於下,上下相奉,人懷義心。亡秦蕩滅先王之制,以法 術相御,而義心亡矣。近者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魏文慕通達,而 天下賤守節。其後綱維不攝,而虛無放誕之論盈於朝野,使天下無復清議 ,而亡秦之病復發於今。”(《晉書》,卷四十七,本傳)此論雖不盡確當 ,自有其符合事實之處。在儒家學說發展過程中秦始皇與魏武帝的確是兩 次巨大的阻遏。但傅玄對儒學式微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卻沒有注意,那 就是儒學自身的畸形發展——古今文經之爭、讖緯之說,它們的繁瑣演繹 與神學傾向使原本信奉儒學的文人對儒學失去信心,再加上政治的黑暗、 社會的動亂,儒家的修、齊、治、平的事功主張亦失去了巨大的號召力, 戰國時本已有之的務虛一派學說便應時而起。
    當然清談之風的卷起還與世家大族中分化出來的士族文人階層——這 一群既有錢,又有閑的讀書人,有直接的關聯。他們以其特殊的社會地位 、個人修養、學識而成為清談的核心人物。
    隨著清談世風的形成,重清輕濁、重虛輕實、貴遠賤近、貴文輕武的 士林意識便形成了。從這種士林觀念中便進而升騰出彌散於整個兩晉南朝 並波及於後世上千年的審美精神。這種審美精神可稱為“清”的精神。
    以“清”為核心的審美精神在中國古代精神文化的發展中具有極為重 要的意義。它代表著中國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先 秦兩漢時占統治地位的審美精神是規矩(先秦禮樂)、質實(充實之謂美)。
    規矩、質實的審美精神重拙重,“清”的審美精神重飄逸。前者言“文質 彬彬”,後者言“氣韻生動”;規矩、質實的審美精神重思想,“清”的 審美精神重情感。前者言“盡善盡美”、“思無邪”,後者言“詩緣情而 綺靡”、“吟詠性靈”。規矩、質實的審美精神重倫理教化的功用,言興 觀群怨;“清”的審美精神重如醉如痴的審美體驗,言“滋味”、“風骨 ”。
    “清”的審美精神以個人的內在感受為目的、為標準,一切外在的事 物均需經過這一內在目的與標準的檢驗而定其優劣高下;規矩、質實的審 美精神則要以社會的需求和規範為標準、為目的。前者要在適意悅己;後 者旨在合理同人等等。
    就精神境界而言,這兩種審美精神有層次上的不同。先秦兩漢那種規 矩、質實的審美精神其指歸在現實世界,它引導人們通過對現實社會所認 可的事物的體驗而產生美感。在這種審美精神指導下,美即是善變為有形 ,因而依然是以規範人、抑制人為基本特征的,在這種審美精神指導下人 的精神無法脫離現實理性的羈絆而達於自由之境,美感不表現為生命力的 張揚,而表現為一種特殊的道德感。因此,先秦兩漢的審美精神乃是一種 現實的理性精神,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個高峰所能達到的*高水平。
    魏晉南北朝的審美精神則指向彼岸世界——對現實的否定與**。這 首先表現在這種精神對現實理性原則的嘲弄與棄擲,它突破了社會政治倫 理教化的功利主義帷幕,將觸角直指精神得以自由翱翔的真正的審美領域 。在這裡,人所得到的是擺脫了現實理性原則之後纔能產生的心身和諧的 狀態,是生命個體擺脫了社會群體之後所產生的輕松愉快。這種審美精神 使人的生命力得到高揚,在人的心中培植起在非自由的社會中對自由的永 恆企慕與追求。
    先秦兩漢規矩、質實的審美精神標志著人的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階段 。此時的人本質上是倫理精神支配著的人,他對人的個體活動的認識達到 的*高層次,乃是主張通過個體自身的道德修養功夫(慎獨精神)以達到培 養起浩然之氣——實踐理性的*高境界。
    P52-5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