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一脈文心(書畫中的陳樂民)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326-473
【優惠價】
204-296
【介質】 book
【ISBN】978710803431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34311
  • 作者:陳樂民
  • 頁數:222
  • 出版日期:2010-04-01
  • 印刷日期:2010-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03千字
  • 陳樂民先生(1930~2008)屬於這樣一代人:出生於民國時期的舊式家庭,接受過傳統的蒙學教育,長大後進入新式學堂,經歷新思潮洗禮。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之時,他們剛好大學畢業,懷著對新中國的熱情向往步人工作崗位,投身祖國建設。比起之前較早的一代,他們在青年時期的人生選擇*緊密地與**需要相連;比起“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他們又多了一份對傳統文化的熟悉和惦念。
    本書為你展現出陳樂民先生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相浸的一面。
  • 陳樂民(1930-2008)是他那代人中有代表性的知識分子,歷經社會變 革,卻始終沒有放棄用良知和理性去思考中國現實,作為讀書人,他以陋 室為書巢,將晚年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對歐洲文明史,特別是啟蒙時代以來 的思想研究,不懈追問“歐洲何以為歐洲,中國何以為中國”。在考察歐 洲公民社會和啟蒙思想的同時,他內心焦灼的是何以中國傳統文化本身不 能催生現代化。當陳先生投入到“中西之交,古今之異”的矛盾與思索時 ,拿起毛筆,用傳統方式寫字作畫成了他的最主要的消遣。或許正是這種 獨特的方式,讓他真正保持了一種中國文人的自覺。
  • 編者的話
    春蠶到死絲未盡
    畫裡畫外的父親
    藝海留蹤
     童年藝趣憶
     人生行旅中的“中轉站”
     前賢可畏
     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觀後感
     董其昌與南北宗
     倪雲林和餘叔岩
     詩中哲意
     杜甫題書畫詩
     鄭板橋論畫竹
     王羲之
     董其昌
     關於四山摩崖
     《唐碑百選》見精神
     關於“淡墨”
     於右任楹聯
     一九九八年自作七律詩(讀時文有感)
     病亦有樂
     日記摘抄:論詩畫和文風
    友人追憶
     永憶江湖歸白發 欲回天地入扁舟
     集中西“紳士”於一身
     一片瀟湘落筆端
     歲歲年年滿樹花
     自得之趣
     條案之痛
     一身跨兩代
  • 畫裡畫外的父親 父親在我心中的形像交替變換著。
    一個是他西服革履的樣子,一個是他穿著中式白色綢衫、圓口老頭鞋 的樣子。他西化得很,法語地道,英語流利,可以不打底稿臨時用法語發 表長篇演講;他喜歡喫牛排、奶酪,愛喝紅酒、咖啡,喫頓好西餐舒心得 很,自稱全“盤”西化;他在讀書、寫文章時喜歡放上西方古典音樂的光 盤,甚至一九八九年**時期聽巴赫的音樂磁帶穩定心緒。而他又**沁 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他滿腹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精通京戲,愛聽昆曲 ,唱起老生韻味十足;他*大的夢想或者說是幻想是哪輩子家中能有套二 十四史。他用毛筆對抗“數碼時代”,我們的電腦不斷*新換代,他的桌 面上是永遠的紙墨筆硯,始終一管毛筆一面著書立說寫歐洲,一面寫字作 畫。他的書桌上經常是一摞原文歐洲文史哲,一摞線裝古書。
    就連他的文風和眼光也是交替變換的。
    父親和母親每逢秋末都會到江南小住,蘇杭的秀麗景色令他心曠神怡 。這時他就是一位賦閑的文人墨客,用詩文辭賦白描每一寸景致,比如: 出“山莊”右行過小橋的“天澤樓”,原宋代前“天澤廟”舊址,曾 有“天澤井”、“祈雨臺”。南宋臨安知府趙與慵祈雨應驗,明萬歷郡守 張振之祈雨“復驗”。為後建共兩座,一高一低,皆木制,由木板小幽迤 邐相連,其間花木扶疏,梔子葉肥,曲盡其妙。此木板曲徑延通甚遠,吾 未盡其半。樓前曲水,樹影清晰;此水自西湖引至,蓋無疑義。樓內五老 ,弄絲竹之趣,隨風飄來,清遠之音,益曾幽靜。背後楊公堤上車聲嗡嗡 ,稍損雅趣。此處風景未曾見過,去年來時在趙公堤上遠見此亭,竟不知 有此佳境。樓有楹柱,聯句甚俗,“天澤樓”三字亦然平平。惟此樓建築 結構,回環古樸,為北方所無。此景與“曲苑風荷”、“郭莊”等相對, 不甚有名,旅遊者估計稍顧及此。有道是:“杭州不惟西子好,移步之內 有芳草。” 此時他的行文絲絲人扣,水波不興。可是在西洋繪畫面前,他又一反 含蓄的風格,筆觸是激越、跳動的: 藝術的歐洲、高雅的、富於遐想的歐洲,貝多芬叫人如醉如痴和精神 激昂,莫扎特使人覺得舒緩而又酣暢,肖邦悠揚而又深沉,巴赫使人在極 度寧靜中漸入夢鄉……那天,聽肖斯塔科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的磁帶,一 個熟悉的旋律使我的心驟然激蕩得不能自已,悠悠然忘掉了一切。
    隻要看一眼希臘、羅馬的雕塑,哪怕隻是從照片上看到,也不能不驚 嘆古代歐洲美術的震懾力。《拉奧孔))是美和力的結合,使觀者心率加快 。古代的雕刻傳到近世的羅丹,經過了幾個世紀的人文陶冶,使每座作品 都是人性的*集中的結晶。《思想者》深沉地感染著每一個駐足的人,使 人產生思想的衝動:我也要認認真真地去思想。很可能,笛卡爾在“沉思 ”時就是這樣的:上帝呵!我確信你的存在和**;可是,這怎能在幾何 學裡得到證明呢? 文藝復興時期的幾幅***的傑作的永恆價值,在於它昭示歐洲正在 心情激越地向死氣沉沉的中古告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誠是曠世奇 珍,而拉斐爾筆下的聖母和耶穌,尤其是世間*理想、*令人向往的母性 和人性的回歸——如果人世間充滿了如此**的和諧和純潔,那該多好呵 !文藝復興使人的理想躍動起來,它預告新世紀的啟動。
    中國的藝術品*缺少的,恰恰正是這種體現時代變革的內在精神和形 像表征。從中國的美術史裡,風格、神韻的分殊差別固然可以表現出時代 的不同特色,唐宋元明清,風格各異,但都沒有向昨天告別、向新世紀招 手的跡像。(一九九八年病榻日記) 讀這些文字,會覺得他是富於感性思維的,可他又崇尚西方哲學的抽 像推理,在康德思想中遨遊會給他帶來抽像思辨的樂趣甚至艨矓詩的意境 :“那些個難弄懂的概念和許多似乎是同義反復的推理都有些像讀李商隱 的朦矓詩,一個典故一個典故地去摳,越摳越朦矓,但通篇看去,卻迷蒙 中有味道。”他本行是**關繫,卻討厭政治,覺得單純的政治學乏味。
    於是他把**關繫研究拉向文化與歷史傳統。他欣賞文史哲融會貫通的伏 爾泰式的文人,喜歡讀有文采的史書,比如他極力**上世紀二十年代陳 衡哲的《西洋史》,他在書評《史中有文》一文中說:“滿腦子隻有政治 的人可能要說:‘文學算什麼?’但是他們不知道,一個沒有文學的民族 很可能是弱智的。” 父親與其說是現代意義上專家式的知識分子,無論從志趣還是文化修 養上,都*接近跨領域的中國或者歐洲的傳統文人。
    他深諳中西歷史文化,研究的是歐洲,心裡想的是中國。他心中的西 方啟蒙思想和理性是要廣為傳播的,是面對社會的,研究歐洲近現代文明 的進程和哲學理念是他的事業和責任,在中國建立理性的公民社會是纏繞 他的頑念。他總在寫,在講,盡管他悲觀地認為他寫出來的東西不會有多 少人讀。他把西方近現代文明的進程和哲學思想梳理得越清楚,就越清醒 地意識到中國現代化*得益於西方的經驗,越反對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 現代化進程牽強附會地掛上鉤。他沒有那種一定要把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 化對上號的情結,但是堅信中西學是相輔相成的,他說:“治西學者不諳 國學,則飄浮無根;治國學而不懂西學,則眼界不開。文化割棄了傳統, 是貧瘠的文化。”父親的教養與情懷、他的知識結構以及他對中西方歷史 文化的感悟,使他*接近“五四”那一代知識分子。他在《在中西之間》 的後記中寫道:“從本質和氣質上說,我屬於比我早一代的那一代人;進 入暮年,我有了*豁然的自知之明:我喜歡做什麼(興趣),我能做什麼(能 力),我應該做什麼(責任),我心裡特別清楚。”他的興趣和責任不一定是 統一的,然而正是這種矛盾使得他這個人豐滿而有情趣。P48-5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