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三國演繹(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689-1000
【優惠價】
431-625
【介質】 book
【ISBN】97872100735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西人民
  • ISBN:9787210073574
  • 作者:古金海
  • 頁數:790
  • 出版日期:2015-07-01
  • 印刷日期:2015-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970千字
  • 一部三國史,就是英雄、奸雄、梟雄爭霸的歷史。
    歷史可以這樣演繹,三國可以這樣解讀。
    古金海所著的《三國演繹(上下)》是用一種倒果為因的筆法寫的三國史,不僅把三國歷史寫成故事,而且讓這些故事有靈有魂,有血有肉,有葉有根,有根有據,讓人讀來有滋有味,讀後不禁感嘆:原來如此。
  • 古金海所著的《三國演繹(上下)》用傳統的章回 體形式,對三國歷史的發展脈絡進行清晰的梳理,對 三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既進行生動的敘述,由進 行深入的剖析,對紛繁復雜的三國事像進行合符歷史 邏輯的推演和令人信服的別樣解釋。對讀者認識亂世 中國具有深刻的啟迪,是一部特殊的、別致的三國史 ,具有深度閱讀價值。
  • 第一章 長長的引子
    第二章 太平道和黃巾軍
    第三章 皇甫嵩和朱俊的南方戰場
    第四章 皇甫嵩的北方戰場
    第五章 董卓的西方戰場
    第六章 朝廷也成了戰場
    第七章 皇帝賣官
    第八章 西州軍卷土重來
    第九章 幽州二張造反
    第十章 劉宏的回光返照
    第十一章 劉宏駕崩
    第十二章 何進敗亡
    第十三章 宦官毀滅
    第十四章 董卓進京
    第十五章 士人大逃亡
    第十六章 聯合倒董
    第十七章 曹操的汴水之戰
    第十八章 孫堅的陽人之戰
    第十九章 袁紹攫取冀州
    第二十章 袁紹公孫界橋大戰
    第二十一章 董卓掌權
    第二十二章 董卓覆亡
    第二十三章 王允秉政
    第二十四章 曹操建立根據地
    第二十五章 袁術占據淮南
    第二十六章 公孫瓚稱雄幽州
    第二十七章 曹操東征徐州
    第二十八章 陳宮張邈叛曹操
    第二十九章 將呂布逐出兗州
    第三十章 孫策渡江
    第三十一章 董卓餘孽蹂躪長安
    第三十二章 落難皇帝倉皇東歸
    第三十三章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三十四章 劉備失徐州孫策占會稽
    第三十五章 南征張繡
    第三十六章 公孫退縮袁術稱帝
    第三十七章 東擊袁術三征張繡
    第三十八章 剪除呂布
    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敗亡
    第四十章 孫策擴張劉備反水
    第四十一章 袁紹的戰與和
    第四十二章 曹操布大局
    第四十三章 誅殺董承閃擊劉備
    第四十四章 孫郎坐斷東南
    第四十五章 碧眼兒坐穩江東
    第四十六章 官渡對決(上)
    第四十七章 官渡對決(下)
    第四十八章 勝敗何憑
    第四十九章 袁紹廢長立幼
    第五十章 袁尚的第二戰場
    第五十一章 敗袁尚定冀州
    第五十二章 斬袁譚定幽州
    第五十三章 曹操統一北中國
    第五十四章 北征烏桓
    第五十五章 諸葛亮出山
    第五十六章 孫權占江夏曹操任丞相
    第五十七章 荊州裂變
    第五十八章 劉備大潰逃
    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盟
    第六十章 赤壁之戰
    第六十一章 把曹操逐出長江
    第六十二章 鞏固孫劉聯盟
    第六十三章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第六十四章 孫劉分荊州
    第六十五章 西征馬超
    第六十六章 劉備入川
    第六十七章 荀或之死
    第六十八章 馬超的*後一搏
    第六十九章 曹操封魏公
    第七十章 劉備奪益州
    第七十一章 孫劉扯荊州
    第七十二章 曹操平漢中
    第七十三章 張遼保合肥
    第七十四章 曹操封魏王
    第七十五章 劉備奪漢中
    第七十六章 關羽伐襄樊
    第七十七章 關羽走麥城
    第七十八章 曹操之死
    第七十九章 曹丕篡漢劉備稱帝
    第八十章 孫劉拼荊州
    第八十一章 永安托孤
    第八十二章 孫權叛魏
    第八十三章 吳蜀結盟
    第八十四章 諸葛亮南征
    第八十五章 孟達叛魏
    第八十六章 諸葛亮**次北伐
    第八十七章 孫權稱帝
    第八十八章 曹真伐漢中
    第八十九章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
    第九十章 諸葛亮累死五丈原
    第九十一章 魏、楊火並
    第九十二章 孫權再侵合肥
    第九十三章 曹睿腐化墮落
    第九十四章 司馬懿平定遼東
    第九十五章 孫權的特務統治
    第九十六章 劉禪的不折騰政策
    第九十七章 孫權鬧家務
    第九十八章 孫權廢長立幼
    第九十九章 司馬懿奪權
    **百章 司馬懿大開殺戒
    **百零一章 王凌反抗司馬懿
    **百零二章 司馬懿孫權相繼離世
    **百零三章 諸葛恪蠻干
    **百零四章 諸葛恪覆亡
    **百零五章 姜維折騰
    **百零六章 司馬師廢立皇帝
    **百零七章 貫丘儉反抗司馬師
    **百零八章 諸葛誕反抗司馬昭
    **百零九章 孫峻孫鄉睞暴虐成性
    **百一十章 孫綝自取滅亡
    **百一十一章 司馬昭殺皇帝
    **百一十二章 姜維還在折騰
    **百一十三章 嵇康之死
    **百一十四章 鐘會西征
    **百一十五章 鄧艾滅蜀漢
    **百一十六章 鄧艾、鐘會、姜維的下場
    **百一十七章 三國自殺成風
    **百一十八章 司馬炎篡魏孫皓登場
    **百一十九章 孫皓喪心病狂
    **百二十章 孫皓*後的瘋狂
    **百二十一章 司馬炎的滅吳準備
    **百二十二章 一片降幡出石頭
  • 說起中國歷史,人們總是說“自從盤古開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抑或是套用羅貫中在《三國演義 》正文前的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 分。” 中國歷史真的就這麼簡單,甚至這麼無聊、無趣 嗎? 究其實,情形大大的不然。
    中國歷史停滯論(也叫一貫制)或者循環論,都是 機械的歷史觀。
    與機械史觀相對應的是辯證史觀。
    怎麼辯?用心去辯。自然科學隻能實證,隻能唯 物,不能唯心。
    對待歷史,唯物加唯心,纔能得到準確(正確不 等於準確)的認知。**唯心主義哲學家尼采說過,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史學和哲學上,既然唯心主義 存在,肯定有它科學、合理的成分。
    史學中的唯心主義的“心”,並不**是指主觀 意識,並不**是指主觀意志決定客觀社會存在和歷 史發展方向,也並不**是指英雄創造歷史,它還包 含著某些“道”的成分。道在宇宙,也在人的頭腦中 ,人腦是物質和意識的奇妙結合。
    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至於“道”是什麼,恐怕某些自稱為或被稱為國 學大師的人也不一定說得清楚。
    所謂道,就是世界的本源或者**存在,同時也 是萬事萬物的一般運動規律。所謂“易(量變)窮(達 到頂點)則變(質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也。
    粗看起來,中國歷史確實是否極泰來,又盛極而 衰;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很多的政治家、歷史學者 都是這樣看的。
    這樣看待中國歷史,是隻見其物,不諳其道。
    中國歷史進入文明階段以後,經歷了氏族、部落 、部族、部族聯盟(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部族聯 盟是向王國過渡的階段)、王國(夏、商、西周)、王 國聯盟(春秋、戰國,王國聯盟是向帝國過渡的階段) ,進入帝國時代。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春秋戰國時代,西周的封 建制土崩瓦解。
    所謂封建,就是封土建國的意思,也就是君主把 全國的土地(以及附屬於土地之上的人口)分賜給宗族 、貴族、功臣,讓他們建立自己的封國。
    君主分封土地的大小、遠近、肥瘠是按爵位而論 的,爵位則是被封者的等級秩位。西周時期的爵位分 為五等,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各封國分別稱 為公國、侯國、伯國、子國、男國,統稱諸侯國;這 些封國的元首叫某公、某侯、某伯、某子、某男,統 稱諸侯,而不是叫某王。王國的*高統治者纔叫王, 比如商紂王、周武王等等。
    到了戰國後期,那些在兼並戰爭中強大起來的諸 侯紛紛將自己的規模目益擴大的諸侯國升格或破格為 王國,其*高統治者也自稱或被稱為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消滅山東(古代的山東是 指崤山以東,崤山在河南省靈寶市南部;關東是指函 谷關以東,函谷關在靈寶市北部;古時候說山東、關 東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指黃河轉折點以東的中國本土 )六國,統一中國,建立強大的秦帝國,贏政也由王 自我升格為皇帝。
    帝國和王國的根本差別,在於帝國的行政管理是 垂直的、**的,依靠的是嚴厲的成文法,這就是中 央集權。王國的行政管理是基於血緣的、地方自治的 ,依靠的是習慣法或不成文法。漫長的帝國統治,就 是中國人沾沾自喜的所謂大一統。
    在大一統的時代,經過**帝國(秦漢)、第二帝 國(隋唐)、第三帝國(宋元)、第四帝國(明清),直到 公元1911年,衰老、腐朽的帝國大廈纔轟然倒塌。
    把中國歷史如此地理個頭緒,看起來就有些道道 了,也能看出一些道道了。
    秦是中國歷****個帝國,而且是一個強大的 帝國。問題是,雄纔大略的贏政不懂得以下兩個道理 。
    一、從制度的建立到制度的穩固,需要一個緩和 、折中的過渡階段,甚至要經過劇烈的震蕩。他以為 鞏固一種制度跟建立一個制度一樣容易,所以一味地 蠻干,立即地**地廢除封建制,全面實行郡縣制。
    同時,消滅六個已經局部統一的**,並在當時交通 、通訊**不發達的情況下,統治一個龐大的帝國所 需支付的高昂費用(比如統一度量衡、修長城、修驛 道),加上秦始皇的窮奢極欲和面子工程、政績工程 ,早早透支了帝國的生命力,耗竭了帝國的血液,導 致民生破產和財政破產。
    二、社會意識較之於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慣性 和惰性,失去特權和既得利益的階級(或階層)肯定會 瞄準機會反撲,趁機復闢。
    P1-P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