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日月寢興--中華起居文化擷萃/中華文化擷萃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65-384
【優惠價】
166-240
【介質】 book
【ISBN】978753964789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47890
  • 作者:楊玉峰
  • 頁數:192
  • 出版日期:2014-03-01
  • 印刷日期:2014-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中華起居文化,在其物質內容中,首推居室起居用具;在其精神內容中。沿著物質形式延伸,便涉及到了信仰領域,這是一種觀念意識,也是一種具體文化形式。人類在完成了初步的“食、住、衣、行”創造之後,便開始由謀求生存轉入創造生活,因此起居文化兼容了生存文化和生活文化兩個方面。也可以說,一部中華起居文化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求生存與謀生活的歷史。
    楊玉峰編寫的《日月寢興--中華起居文化擷萃》是“中華傳統文化書繫”的一種,將中國起居文化中的物質形式和精神形式兩大部分作為獨特的文化形態,從古居裝飾、起居物類、起居書藝、起居神話、起居吉祥、起居風水等方面,用文圖並茂的形式展示給現代讀者。
  • 楊玉峰編寫的《日月寢興--中華起居文化擷萃》 是“中華傳統文化書繫”的一種,將中國起居文化中 的物質形式和精神形式兩大部分作為獨特的文化形態 ,從古居裝飾、起居物類、起居書藝、起居神話、起 居吉祥、起居風水等方面,用文圖並茂的形式展示給 現代讀者,形式新穎,《日月寢興--中華起居文化擷 萃》內容豐富,便於現代讀者在短時間裡了解中國文 化遺產獨特的內涵,是一本介紹傳統歷史文化的知識 通俗性讀物。
  • 起居概述篇
    古居裝飾篇
    構架
    屋頂
    脊飾
    瓦當
    馬背
    懸魚
    牆飾
    藻井

    鋪首
    石鼓

    內檐


    鬥拱
    照壁
    須彌座
    起居物類篇
    概述





    屏風

    銅鏡
    扇子
    蠟燭

    起居書藝篇
    盆景
    書畫條幅
    起居神話篇
    門神
    灶神
    土地神
    財神
    玉皇大帝和三官大帝
    關聖帝君
    文昌帝君
    福祿壽三星
    風雨雷電
    起居吉祥篇
    吉祥圖
    起居風水篇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
  • 清柱礎。清代稱柱礎為“柱頂石”,“頂”字大 約是“碇”字的訛音。明清 以後,北京主要官式建築,都用古鏡柱頂石。根據《 營造算例》第七章所記 載清式柱礎的尺寸是“柱頂見方按柱徑加倍,厚同柱 徑。古鏡按柱頂厚十 分之二”。清式柱礎古鏡四面的曲線像拋物線形,以 古鏡上面作頂點,徐殺 至柱頂石的邊緣。為什麼柱礎由覆盆式漸漸變為古鏡 式呢?大約是覆盆 的外緣線條是凸線,施工較難,而古鏡的線條是向內 頷,施工時較為簡易的 緣故。
    在清代還流行寶裝蓮瓣式柱礎,而且做法已臻程 式化,形成了所謂的 清式“八大滿”。在清代,四川和蘇南地區還流行鼓 形柱礎。到了近現代, 柱礎仍有發展,類別有六角形、八角形、圓柱形、鼓 形、花瓣形、四角亭形、四 方盤形、蒜頭形、四方雙螭形等多種。圓形柱礎將腹 部分成四個畫面,六角 形柱礎有六個面,八角形柱礎則有八個面,每一個畫 面都雕刻成各種圖形, 大致有富貴的牡丹、清雅的竹梅、吉祥的石榴等花卉 ,或是喜鵲、麒麟、馬等 吉利禽獸,還有人物、書卷等。
    除了以上所述歷代各式幾何形柱礎外,在漢代還 看到一種動物形柱 礎,如在徐州青山泉白集東漢畫像墓所見的綿羊形柱 礎和在河南淮陽漢墓 中出土的一件石天祿承盤。徐州綿羊形柱礎羊作蹲伏 狀,卷角、垂須、緊嘴 微露齒,形態生動。河南天祿承盤是將**祿立於圓 形底座之上,昂首、四 肢微屈、頭頂生角、尖圓耳、圓眼、獅鼻、張口露齒 、颏下垂長須、肩生雙翼、 長尾卷曲。天祿背上立一圓柱,柱頂出鬥拱,呈圓形 盤。
    歷經數千年的發展,柱礎不但成為中國傳統建築 的一大特色,而且已 成了融石刻、造型、信仰等多種文化內涵於一體的藝 術奇葩。
    鬥拱,也寫作鬥棋。在漢代,鬥拱分稱,鬥還稱 “櫨”、“柿”,(音而)、 “粢”(音節)、“節”等,拱又稱“檎”(音薄)、“ 柵”(音研)、“核”(音疾)、“欒”, 等。鬥拱是中國古代建築特有的構件,用於殿堂建築 。鬥拱在屋頂的出檐 下面,位於柱與梁之間。由方形的木塊“鬥”、弓形 的短木“拱”和斜置的長 方枋“昂”組成。鬥拱的作用是支撐巨大的屋頂出檐 。以減少室內大梁的跨 度,分散梁柱對大屋頂的負荷。鬥拱還是等級制度的 像征,鬥拱的大小與 出挑的層數有關,層數越多,等級越高。
    漢代鬥拱多見於石祠、石闕及墓中,或見於畫像 磚石、壁畫與明器。從 漢代鬥拱所處的位置來看,當時已經有了柱頭鬥拱、 補間鬥拱和轉角鬥拱。
    它們的形式和變化很多,有的有拱無鬥,有的有鬥無 拱,有的拱、鬥、升俱 全,以一鬥二升或一鬥三升為多見。角部除正出九十 度或斜出四十五度挑 梁(或華拱)上加鬥拱外,還有使用交手拱、斜撐或角 神的。拱的單體有全 拱和半拱之分,在使用中也初具了華拱、泥道拱、瓜 子拱、令拱和實拍拱的 功能。拱的外形有矩形拱、折線拱、曲線拱、人字拱 、交手拱、曲尺拱、龍首 翼身拱等。鬥和升既有較簡單的矩形 與梯形式樣,也有鬥身和鬥欹都較完 備的(又可分為平盤式和槽口式)。此 外,鬥拱還有單拱與重拱的區別。漢 代鬥拱在百花齊放的基礎上,通過長 期實踐,在結構功能和造型藝術上* 加完善並趨於統一,由此奠定了我國 古代建築鬥拱的基本形式,為後代鬥 拱的**成熟開闢了道路。
    從南北朝到隋唐,鬥拱在類型與 數量上雖不及兩漢豐富,但甘肅敦煌 二百五十一窟及二百五十四窟中的北 魏單抄插拱,卻是我國現知*早的木 拱實例。現存*早的完整木構架建築 及鬥拱始見於唐代。山西五臺山佛光 寺的鬥拱,在結構功能、構造形式和造 型比例方面,都已臻於完善,可認為是我國古代木建 築鬥拱成熟的代表,後 代的鬥拱基本上都遵循這一形制。P54-5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