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瓦埠湖畔/文化壽州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介質】 book
【ISBN】97875396576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57639
  • 作者:編者:高峰
  • 頁數:258
  • 出版日期:2016-08-01
  • 印刷日期:2016-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00千字
  • 高峰編著的這本《瓦埠湖畔》是“文化壽州”叢書中的一種,通過七輯百餘篇文章,展示了壽縣瓦埠鎮的歷史、文化、物產、風土、人文等方面,全面、翔實地呈現了這座歷史文化古鎮、紅色革命老區的風貌。有助於讀者了解瓦埠的歷史物產、領略瓦埠的人文勝景,推進瓦埠的升級發展,具有積極的出版價值。
  • 千年古鎮,君子之裡。瓦埠鎮濱湖而建,因水而 興,風光秀美,是一個安靜清雅的小鎮。她猶如一顆 明珠鑲嵌在美麗的瓦埠湖畔。她承載著三千多年的歷 史,依托官渡驛道,彙聚四方商賈,交易八方物產。 高峰編著的這本《瓦埠湖畔》介紹的就是該鎮的歷史 、文化、物產、風土、人文等方面的內容。

  • **輯 大美瓦埠
    風雪友情(節選)
    瓦埠湖畔瓦埠鎮(外一篇)
    又見瓦埠湖
    天上的街市
    鄉魚之思
    瓦埠湖,天鵝湖
    尋訪張樹侯
    *愛瓦埠湖雜魚鍋
    瓦埠湖
    夢回瓦埠湖
    遊瓦埠(湖)鎮
    瓦埠湖裡笑聲歡
    故鄉情結
    橫穿瓦埠湖
    重遊瓦埠湖
    波光瀲灩瓦埠湖
    瓦埠湖邊
    壽州雙眸
    瓦埠湖上
    瓦埠鎮尋古
    第二輯 環湖尋幽
    悠悠歷史述瓦埠
    壽縣謁宓子墓
    東淝河與瓦埠湖
    壽縣瓦埠鎮為何又名君子鎮
    宓子賤遺風瓦埠
    憶張樹侯
    張樹侯與《淮南耆舊小傳·初編》
    瓦埠湖蓄洪區
    千古之謎——藕心錢
    第三輯 紅色沃土
    皖西小鎮上的歷史豐碑
    瓦埠暴動
    新四軍在壽縣的戰鬥歲月
    葉挺在皖西
    曹門三烈士故居紀事
    光榮吾門庭,一門三忠烈
    周恩來給曹雲屏三封信
    葉挺給曹雲屏的信
    遊覽方振武陵墓
    方和平烈士傳略
    新四軍創建壽東南抗日根據地
    兩次端掉鬼子*樓
    壽縣革命烈士紀念塔碑文
    壽縣革命烈士紀念塔記
    第四輯 典籍遺韻
    肥河維舟阻凍祗待敕命
    送呂通直致仕南遊歸壽州
    送和仲寬壽陽尉
    過君子祠次北崖李公韻(外一首)
    發鐵佛岡次北岩太守韻(外一首)
    夜宿上奠寺
    弔單父侯
    淝水
    謁宓子賤墓
    謁宓子墓感述二*
    村居(外一首)
    黃君志雄重闢金華雙龍洞書此奉寄(外一首)
    君子祠記
    過瓦埠鎮祭單父侯文
    為皖省紳民捐資重修先賢祠墓
    重修東門東津二橋記
    瓦埠渡
    瓦埠驛
    壽州方旭初神道碑
    壽州鄉土志(序)
    淮南耆舊小傳初編(自敘)
    書法真詮(自敘)
    自撰小傳
    安慶烈士祠石烈士碑文
    “一·二八”紀念堂碑
    廖傳瑁(璞純)烈士神道碑
    傷懷張二樹侯老友(外一首)
    贈老友張二樹侯
    第五部分 民間傳說
    古老神奇瓦埠街
    驢尿不撒子賤墳
    “君子裡”的由來
    熊道士鬥法
    鐵佛寺的傳說
    魚公主看戲瓦埠街
    第六輯 鄉曲小唱
    瓦埠民歌選
    打死不變心(花鼓歌調)
    奴家愛人不愛財(花鼓歌調)
    我郎當壯丁(嘆五*調)
    動彈動彈抓活人
    過去社會老封建(秧歌調)
    賴尿王
    瓦埠湖的歌(組詩)
    湖水奏鳴曲
    第七輯 **瓦埠
    瓦埠湖的期待
    瓦埠古鎮
    瓦埠鎮采風
    紅色故裡采民情瓦埠湖畔翰墨香
    一次虛擬的瓦埠湖之旅(代後記)
    瓦埠就是壽州(跋)
  • 壽州雙眸 陳立松 誇贊一個人有精氣神,說這個人兩眼炯炯有神。
    江湖上誇一個人老到,說這個人眼裡有水。一個城市 有沒有眼睛,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城市是有眼睛的, 一個城市和人應該是一樣,有一雙傳神的眼睛,這個 城市纔有靈魂,纔有靈氣。
    位於淮河岸邊的**歷史文化名城壽縣,是楚人 東徙的*後一座都城。3.65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十 萬人家共起居,小城始終被全長7147米的城牆包裹著 。2000多年來,壽州城一直充滿靈性和無窮魅力,我 終於在她的雙眸找到了答案。
    瓦埠湖應該是壽州的左眼。它是安徽省淮河流域 *大的湖泊,位於壽縣城東南,東瀕淮南、長豐,北 起壽縣城附近的五裡閘,南至邢鋪,全長60公裡,水 面*寬6000米,*窄處隻有300米,湖區水面達156平 方公裡,湖區內平均水深2—2.5米,蓄水量為2.2億 立方米。瓦埠湖原是淝河下遊河段,在沿河注入的部 位,兩岸低陷,積水而成。清光緒《壽州志》載:“ (沿河)過莊墓橋西行,至瓦埠街下十五裡注肥,其 南北濱悉卑下,每遇水漲,數十裡皆成巨浸,殆《郦 注》所稱‘水積為陽湖’者也。”瓦埠湖流域面積 4200平方公裡,多年平均來水量3.99億立方米,經東 淝河與淮河相通,是壽縣境內*大的天然蓄水庫。瓦 埠湖防汛時,她敞開胸懷接納來自天上地面的流水, 讓自己滿目瘡痍,無怨無悔;抗旱時,人們在她身邊 鑿溝開渠,提水灌溉,確保壽州大地生機勃勃。瓦埠 湖對於壽州不僅僅是奉獻,她還孕育了博大的瓦埠湖 文化,為楚文化增輝。
    先說一說瓦埠湖的銀魚。我毫不誇張地說,世界 上沒有哪一種魚能像瓦埠湖銀魚那樣,潔白晶瑩玲瓏 剔透近乎透明,形狀優美。銀魚古稱膾殘、白小。杜 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的詩句即指此魚。它 富含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可做炒菜 、燴菜、湯菜等十幾種佳肴,被皇家列為貢品,是饋 贈親友的極好佳品。這種銀魚文化可以說是壽州** ,是其他任何地方所不能企及的。
    瓦埠湖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滋生了君子文化。
    瓦埠鎮,瓦埠湖岸邊一個不起眼的小鎮,然而,2000 多年前,孔子弟子宓子賤由魯使吳,病卒葬於此,墓 塚尚存,後人建宓子祠,稱瓦埠街為君子鎮。縣志載 :宓子,即宓子賤,春秋末魯國人,名不齊,孔子學 生,曾為單父宰。死於楚地,其墓在瓦埠鎮東南鐵佛 岡。傳說在宋代,八賢王趙德芳帶兩隨從南下微服私 訪,經壽州至瓦埠,發現街道上市風正,人心向善,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臨行之時在客棧揮毫題寫了“ 君子裡”三個大字。*令人振奮的是,1931年3月底 ,壽縣瓦埠一帶貧苦農民千餘人,在中共皖北中心縣 委領導下,組成皖北紅軍遊擊隊,舉行瓦埠暴動,29 日夜,暴動隊伍齊集於瓦埠街東南裡許之泰山廟。次 日晨,大隊湧向瓦埠街,在望春園酒館門前,豎起鐮 刀、錘子大紅旗,逮捕地主、豪紳十餘人。後來,楊 家廟、杜師娘岡一帶的“聯莊會”(國民黨組織的地 主武裝)1500餘人前來攻擊暴動隊伍。瓦埠暴動雖然 失敗了,但是,它播撒下了壽縣革命的火種。
    瓦埠湖的秀水滋養了一批批仁人志士,方振武、 張樹侯、方運熾、曹淵等。正是湖水的滋養,1923年 鼕在瓦埠湖邊的小甸集誕生了安徽**個黨組織—— 中共壽縣小甸集特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 共小甸集特支的建立,為壽縣黨組織的發展壯大奠定 了基礎。
    壽州的右眼安豐塘也毫不遜色於她的左眼瓦埠湖 ,她為壽州添色。安豐塘古稱芍陂,中國淮河流域古 今重要的水利工程,位於壽州西南30公裡處。她倆像 一對孿生姐妹,隔曬網灘相望著。據載,安豐塘繫春 秋時期楚相孫叔敖率民眾建於楚莊王十七年至二十三 年(前597—前591年),被譽為“天下**塘”。安 豐塘(芍陂)選址科學,工程布局合理。據《安徽通 志·水繫稿》載,芍陂有三源:“一淠水,今湮塞; 一淝水,今失故道;一龍穴山水。”安豐塘承蓄淠史 杭充沛水源,居高臨下,向西、北、東三個方向灌溉 田地,銜控1300多平方公裡的淠東、淮上平原。蓄溉 關繫考慮十分周到。它的創建,為後世大型水利工程 ,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鋻。1988年,安豐塘被國務 院授予文化保護單位。
    介紹歌頌安豐塘的詩文可以說是汗牛充棟,我獨 愛王安石的那首《送張公儀宰安豐》“楚客來時雁為 伴,歸期隻待春冰泮。雁飛南北三兩回,回首湖山空 夢亂。秘書一官聊**,安豐百裡誰復嘆。揚鞭去去 及芳時,壽酒千斛花爛漫”。還有現代壽州詩人春卉 歌詠安豐塘的一首詩我也喜歡,“古塘新水籠煙霞, 十裡錦鱗戲浪花。喜看瓊漿流到處,荒崗結出金銀瓜 ”。一個是古人眼裡的安豐塘,一個是盛世古塘的豐 稔景像。安豐塘畔的豐饒、富庶與風景盡人皆知,也 不用我贅述。我要說的是安豐塘作為一種文化現像的 延伸對壽州的影響。
    2008年,壽縣縣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姚善榮先生在 ***刊物《文史知識》撰寫《**循吏》,稱安豐 塘“芍陂建成後,促進了淮河以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 展,這裡每年都生產出大量的糧食,成為楚國繼江漢 地區之外又一個經濟中心,國力大為增強,為楚莊王 爭霸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奠定了物質基礎。戰國末 年,楚國喪失了江漢地區,以壽春為中心的江淮地區 成了楚國統治賴以生存和延續的基礎。從楚考烈王( 前241年)遷都壽春起,芍陂所在的壽春成了這片地 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和軍事重鎮”。姚善榮先 生說,是孫叔敖開挖了安豐塘,壽春纔被考烈王和春 申君定為楚國*後的都城。它確立了壽春在中國歷史 上的地位。
    無**偶,2014年,作家趙陽在《淠河》發表《 壽州三題》。“安豐塘屬全國灌溉保證率*高的自流 灌區,而灌區保證率*高的農田,也正是壽豐干渠下 這片土地。”趙陽先生引經據典稱,“……《晉書· 食貨志》載:帝因欲廣田積谷,為兼並之計,乃使鄧 艾行陳、項以東,至壽春地……三國魏芳始年間 (240—246),鄧艾屯田安豐塘畔,鑿大香渠,引水 直達壽春城壕,一方面擴大安豐塘灌溉面積,做到境 內豐給,另一方面增加漕運效益”。趙陽先生還搬出 《三國志·鄧艾傳》來佐證“每東南有事,大軍興眾 ,泛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
    瓦埠湖、安豐塘作為壽州雙眸,像兩顆璀璨明珠 鑲嵌在壽州大地上,可謂相互生輝。如果說瓦埠湖的 包容、奉獻成就了壽州的君子文化,那麼,安豐塘的 吐故納新、德澤千裡也鑄造了壽州的廉政文化。這也 驗證了先賢老子的那句話: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 爭。壽州有如此雙眸,焉能不興? P49-5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