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聽雨樓雜筆/大家史說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54-369
【優惠價】
159-231
【介質】 book
【ISBN】97875134023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紫禁城
  • ISBN:9787513402316
  • 作者:高伯雨
  • 頁數:374
  • 出版日期:2013-09-01
  • 印刷日期:2013-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高伯雨(1906—1992年),原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有林熙、秦仲龢、溫大雅等二十五個之多。廣東澄海人,民國時香港**學者、散文家。曾留學英國,主修英國文學。返國後,在上海工作。抗日戰爭期間回港,以諳於掌故馳譽香港文壇。1957年《聽雨賡雜筆》由創墾出版社出版,所記多屬政壇及文壇掌故。《聽雨樓雜筆》收錄了《康有為公車上書》、《談岑春煊》、《唐景崧的國旗》、《割臺專使李經方》、《會逢其適的狀元張謇》等文學作品。
  • 《聽雨樓雜筆》是著名掌故學家高伯雨的著作。 《聽雨樓雜筆》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 清末民初歷史人物的趣事軼聞;第二部分重點敘述寺 廟、園林、故居等。
  • 題聽雨樓雜筆五首
    康有為公車上書
    談岑春煊
    唐景崧的國旗
    割臺專使李經方
    會逢其適的狀元張謇
    駱成驤中狀元
    大阿哥溥儁
    倒霉狀元龍汝言
    談末科狀元劉春霖
    談末科舉人
    “鳳凰**”熊希齡
    辜鴻銘趣事
    徐紹楨與小毛子
    “黑旋風”劉成禺
    精通拳術的詩人楊昀谷
    精通技擊的詩人魏鐵珊
    溥儀與莊士敦
    曾紀芬暨其子聶雲臺
    張伯駒與陸機《平復帖》
    滿清帝後演戲記趣
    談嶽飛的三種造像
    李慈銘與周氏兄弟
    鹽商被騙
    西太後與光緒帝
    滿清御林軍的笑話
    貪官裴景福
    溫月江義讓夫人
    光緒帝的崇陵
    崇效寺鱗爪
    夕照寺的壁畫
    廣州六榕寺
    長壽寺與大汕和尚
    華林寺數羅漢
    廣州園林
    蘇州的拙政園
    龔定庵的北京故居
    俞樾的曲園
    寶漢茶寮與南漢買地券
    乾隆朝剃頭案
    明清公主選駙馬趣史
    慈禧畫像記
    庚子年談賽金花
    名妓賽金花的狀元丈夫
    李滋然救康有為
    康有為的大弟子韓文舉
    俞曲園軼事
    魯迅的祖父周福清
    再談周福清
    王湘綺勸進的內幕
    吉青納貪索中國瓷器軼聞
    女詞人呂碧城
    長安印勻壽石工
    嶽陽樓
    桃花源
    醇王府的丁香花
    常熟兩名園
    鐵琴銅劍樓藏書
    嘉業堂主人及其藏書
    大房山石經
    曹操關羽同**
    水煙袋與蘇東坡
    高帽子
    《廿載繁華夢》與周老十一
    從“食酒”談到鼎釜之類
    後記
  • 康有為公車上書 清光緒廿一年(1895),中國敗於日本,割地求 和。這 一年是會試之期,各省舉人齊集北京應試。恰好遇到 中日 和議完成,《馬關條約》將要畫押,定於五月初四日 “用 寶’’(當日朝廷的一種術語,即蓋用御寶)。應試 舉人知道 條約中的條款甚苛,國勢危殆,便齊集松筠庵(明楊 椒山 先生故居)的諫草堂開會,決議聯名上書政府,反對 和議。
    這就是歷****的“公車上書”。眾舉人公推康有 為(時 名祖詒)起草上政府書,由他領銜,開頭說:“具呈 舉人康 祖詒等……”接著就說到他們的主張:請拒和約,遷 都練 兵,變法等項。這個有意義的政治運動(又可說是學 生運 動、學生干政)影響很大,有了這運動,纔有三年後 的戊 戌變法,纔有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一連串的革新。
    康有 為等當日的主張,雖不為清政府所接納,但這一運動 已在 歷**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到今年恰一周甲,是值得 我們 紀念的。
    康有為的萬言書寫成後,隻是在民間互相傳觀, 無法 上達“天聽”,但清政府已經知道這件事,深怕眾怒 難犯, 便提前“用寶”。這麼一來,軍機大臣孫毓汶就受到 朝野的 攻擊,不得不辭職了。這件事的經過,我想引《南海 先生 傳》一書所記來說明。它說:“諸舉人以宰相孫毓汶 貪懦賣 國,欲毆之,孫乃派人布散謠言,並阻其書,竟不得 達。
    然此時舉人車馬集於都察院者長五裡,闐塞院門。臺 灣舉 人涕淚哭訴,院長長揖引過……”(這部書繫1929年 出版, 據編者陸乃翔、陸敦驥說:“昔光緒二十六七年間, 梁君任 公嘗著《康南海》一傳行世,同學頗以為簡略。於是 各尊 所聞,各述所知,通力合作,勒為此篇。”但隻有上 篇,下 篇尚未出版。又書中稱孫為宰相,似亦不妥。毓汶官 止軍 機大臣,以兵部尚書致仕,並未人閣,不應稱為宰相 。)萬 言書不能上達,乃受阨於孫毓汶,這是一部分事實。
    其實 書未上,和約已“用寶”,都察院以無可挽回,便不 肯收他 們的公呈了。
    《南海先生傳》又雲:“中國數千年來未聞有此 大舉也。
    雖不行,而全國震動,美公使田貝聞之,即托人來問 先生 取奏稿上海刻之,今名《公車上書記》者是也。諸舉 人有 欲扛棺於孫毓汶家而殺之者,先生以必生大禍,固止 。孫 亦大畏,不敢入朝,遂稱病。皇上因而聽其去位。士 氣之 昌,至逐宰相,世所未有也。”孫毓汶本是主和派的 **, 一向就主張議和及割地(見《翁同穌日記》光緒廿一 年正 月廿九日記事),他見敵前屢敗,便力主不能再戰。
    翁同穌 擬利用英俄在幕後之爭來延遲換約之期,但孫毓汶、 徐用 儀卻極力反對,翁同穌和他們爭得面紅耳赤,無如西 太後 要苟安,割地了事,就是大臣力爭也沒有效果的。張 伯楨 的《南海康先生傳》說:“是日翁同穌入朝房,猶持 勿用 寶,電日相伊籐博文請展期五日。孫謂若爾,日本必 搗京 津,吾輩皆有身家,實不敢也。同穌厲聲責之日:‘ 我豈不 知愛身家者,其如國事何!’孫苦無法,乃使李蓮英 請之太 後,於是大錯成矣……”同穌四月初八日日記雲:“ 上意幡 然,有批準之諭。臣對以三國若有電來,何以處之。
    上日, ‘須加數語於批後為將來地步’。於是戰傈哽咽,承 旨而 退。”光緒帝受翁同穌的影響,本是不肯棄臺灣的, 他曾說 過,如果棄臺灣,“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 主!” (見《同龢日記》)但後來孫毓汶運動西太後,對光 緒帝施 以壓力,纔有“批準之諭”。張伯楨所述,相當可靠 ,大概 是他親聞諸其師及參考翁氏日記而寫的。結果孫毓汶 於六 月五日奏請開缺,立刻批準,光緒帝不請命於西太後 ,這 是很少見的。(西太後名日“歸政”,但進退大臣仍 須征求 她的同意,光緒帝無權也。) 康有為的公車上書,大略已經說過了,現在順便 說一 下那本《公車上書記》。這是一本一百四十多頁的木 刻線裝 書,印於光緒廿一年(1895)。正文之前有序三篇, 第一篇 是袁祖志寫的,第二篇是劉錫爵,第三篇是用“哀時 老人 未還氏”之名,不知何許人。正文之後是“公車上書 題 名”,分列各省士子的姓名籍貫。十八省中,獨無浙 江省的 士人。袁祖志的序文就說:“餘浙人也,檢點所列姓 名,獨 缺吾浙一省,反復推求,莫解其故。序成,兼志其疑 。”到 底何以沒有浙省的士人參加,我也不大明白,是否浙 人怕 事,抑另有原因,待考。
    各省士人題名,先列吉林,而殿以貴州,其一千 三百 餘名。現在把參加此運動的較為知名的人物,分籍列 舉如 下,使讀者知道一二。P2-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