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孩子的世界(第11版0-3歲兒童心理百科)(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孕產育兒 -> 嬰幼兒護理
【市場價】
600-870
【優惠價】
375-544
【介質】 book
【ISBN】97871152238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223821
  • 作者:(美)黛安娜·帕帕拉//薩莉·奧爾茲//露絲·費爾德曼...
  • 頁數:218
  • 出版日期:2011-06-01
  • 印刷日期:2011-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80千字
  •   《孩子的世界:0~3歲兒童心理百科(**1版)》區別於過去所有育兒類圖書的三個方面:它是****本集中、全面、科學地介紹兒童認知(智商)和心理社會(情商)發展規律的育兒書。它不僅告訴你怎麼做,且解釋為何要這樣做。
    讀“怎麼做”的書倒是可以直奔主題,但往往會遇到一個問題——不同的書或人說法不同,甚至是給出相互矛盾的建議。這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哪種方法*有效呢?如何避免這種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尷尬呢?《孩子的世界:0~3歲》則可以幫你擺脫這種尷尬,為你提供科學的做法和判斷真偽標尺,讓你在育兒的道路上做得*好。
    三位科學家母親黛安娜·帕帕拉、薩莉·奧爾茲、露絲·費爾德曼心中時刻裝著天下的父母和準父母們,“好讀+管用”一直是作者團隊的不懈追求。本書在北美能持續暢銷30年就是明證。
  •   《孩子的世界:0~3歲兒童心理百科(第11版)》是一本關於0~3歲 兒童身心發展的心理百科書,它由三位科學家母親黛安娜·帕帕拉、薩莉 ·奧爾茲、露絲·費爾德曼結合親身的育兒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而寫成。 本書英文版1975年首版,30多年來10次修訂再版,在美國市場上一直是同 類書中的品牌讀物,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孩子的世界:0~3歲兒童心理百科(第11版)》從懷孕開始,繫統 全面地揭示了一個新生命誕生和發展的歷程。“走進孩子的世界”告訴你 兒童發展科學家如何關注孩子的發展、關注孩子哪些方面的發展,以及遺 傳和環境如何共同影響發展;“人之初”闡述了懷孕、胎兒發育、產前護 理、分娩、新生兒的特征等知識,並就這些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給出了 建設性的指導;“嬰兒期和學步期”介紹了0~3歲兒童大腦、身體、視覺 、聽覺、語言、思維、情緒、信任、道德等方面的發展,揭示嬰兒如何從 一個多數時間隻是睡覺、喫東西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忙碌、活潑好動的學步 期兒童。 《孩子的世界:0~3歲兒童心理百科(第11版)》從心理學、醫學、 教育學等角度為你揭開了兒童發展的神秘面紗,帶你走進一個奇妙的孩子 世界,讓你見證孩子發展的每一個裡程碑,學會用新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 孩子。本書是一本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優秀讀物,適合關注孩子發 展的父母和其他照料者輕松閱讀。
  • 走進孩子的世界
    第1章 探索孩子的世界
    探索兒童發展的奧秘:過去及現在
    早期方法
    發展心理學成為一門科學
    研究前沿
    探索兒童發展的奧秘:基本概念
    發展的領域
    發展的階段
    兒童發展的影響因素
    遺傳、環境和成熟
    發展的背景
    家 庭
    社會經濟地位和鄰裡環境
    文化和種族
    歷史背景
    常規和**規影響
    影響的時間:關鍵期或敏感期
    研究廣角:語言習得有關鍵期嗎?
    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問題
    問題1:兒童在其發展過程中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問題2:發展是連續的,還是分階段進行的
    動態平衡
    兒童心理發展的理論視角
    理論視角1:精神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發展
    埃裡克·埃裡克森:心理社會發展
    理論視角2: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1:行為主義
    學習理論2:社會學習(社會認知)理論
    理論視角3:認知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階段理論
    維果斯基的社會文化理論
    信息加工取向
    新皮亞傑理論
    理論視角4:情境理論
    理論視角5:進化學/社會生物學理論
    如何整合理論和研究工作
    形成的共識

    人之初
    第2章 孕育新生命
    成為父母:懷孕如何發生
    不斷變化的妊娠理論
    受精如何發生
    不 孕
    不孕的原因
    不孕癥的治療方法
    人物聚焦:路易絲·布朗:**個“試管嬰兒”
    成為父母的其他途徑
    遺傳機制
    遺傳密碼
    什麼因素決定了嬰兒的性別
    基因傳遞的形式
    顯性和隱性遺傳
    基因型和表現型
    基因和染色體異常
    基因缺陷的顯性或隱性遺傳
    伴性遺傳的基因缺陷
    基因組印記
    染色體異常
    遺傳咨詢與測試
    天性與教養:遺傳和環境的影響
    對遺傳和環境相對影響的研究
    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如何共同起作用
    反應範圍和定型化
    基因型-環境交互作用
    基因型-環境相關
    什麼使得同胞之間如此不同?非共享環境
    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影響的某些特征
    生理和心理特征
    智 力
    人 格
    心理病理學

    第3章 懷孕與產前發育
    產前發育:三個階段
    胚芽期(受精~2周)
    胚胎期(2~8周)
    日常生活:流產和死亡的哀痛
    胎兒期(第8周至出生)
    產前發育:環境的影響
    母親的因素
    營養和母親的體重
    營養不良
    體育活動和緊張的工作
    藥物使用
    艾滋病毒/艾滋病(HIV/AJDS)
    母親的其他疾病
    母親的壓力
    母親的年齡
    外在的環境危害
    父親的因素
    產前檢查與護理
    產前護理的差異
    孕前護理的需求

    第4章 分娩與新生兒
    分娩發生的變化
    降低分娩風險
    當代的分娩環境
    分娩過程
    分娩階段
    陰道分娩和剖腹產
    藥物分娩與非藥物分娩
    新生兒
    新生兒的大小和外貌
    身體組織繫統
    醫學和行為評估
    阿氏評分
    布氏新生兒行為評分
    新生兒醫學檢測
    覺醒狀態及活動水平
    分娩並發癥及其後果
    出生時體重輕
    日常生活:安慰哭泣的嬰兒
    早產兒及其原因
    低體重兒及其原因
    哪些產婦*可能生育低體重兒
    緊急搶救措施
    長期後遺癥
    過度成熟
    死 胎
    新生兒與父母
    分娩與連結
    新生兒對母親的需要
    父親的角色
    育兒:跨文化的視角

    嬰兒期和學步期
    第5章 生理發育及健康
    人物聚焦:海倫·凱勒與她的感官世界
    發育與營養
    發育模式
    營 養
    母乳喂養的益處
    營養攝取
    腦和反射性行為
    腦發育
    主要的腦區
    腦細胞
    髓鞘形成
    早期無條件反射
    塑造腦:經驗的作用
    早期感知能力
    觸覺和痛覺
    嗅覺和味覺
    聽 覺
    視 覺
    運動技能發展
    運動技能發展的裡程碑
    頭部控制
    手的控制
    運 動
    運動技能的發展和感知覺
    健 康
    嬰兒死亡率
    嬰兒猝死綜合征
    免疫力促進健康

    第6章 認知發展
    研究認知發展:六種視角
    行為主義視角:學習的基本機制
    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
    嬰兒的記憶
    心理測量學視角:發展測驗和智力測驗
    嬰幼兒心理測驗
    皮亞傑關於兒童思維發展的理論:感知運動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的亞階段
    何時具備模仿能力
    客體和空間知識
    客體**性何時開始發展
    世界各地:躲貓貓遊戲
    符號發展、看圖能力以及對尺度的理解
    信息加工法:知覺與表征
    習慣化
    視覺和聽覺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加工對智力發展的預測作用
    信息加工與皮亞傑關於兒童能力發展的理論
    歸 類
    因果關繫
    客體**性
    數 量
    評價對嬰兒進行的信息加工研究
    認知神經學視角:大腦的認知結構
    社會-情境視角:在與照料者的互動中學習
    語言的發展
    語言的發變
    早期語言發展的順序
    早期發音
    感知語言的聲音和結構
    手 勢
    *初的詞
    *初的句子
    早期語言的特征
    語言獲得的經典理論:先天與後天之爭
    影響語言發展的因素
    腦發育
    社會互動:父母和照料者的作用
    兒語化語言
    為識字做準備:大聲閱讀的好處

    第7章 心理社會發展
    心理社會發展的基礎
    情 緒
    *初的情緒信號
    情緒是何時出現的
    腦的發育和情緒發展
    氣 質
    研究氣質的模式:紐約縱向研究
    如何測量氣質
    氣質的穩定性如何
    氣質和適應
    生物和文化的影響
    嬰兒的發展問題
    信任的發展
    依戀的發展
    依戀類型的研究
    氣質的作用
    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
    依戀的長期效應
    依戀模式的代際傳遞
    與照料者的情感交流:互動管理
    日常生活:產後抑郁對早期發展的影響
    社會參照
    學步期的發展問題
    自我概念的出現
    自主性的發展
    道德的發展:社會化和內化
    自我管理的發展
    良知的起源:約束性順從
    成功社會化的要素
    男嬰和女嬰之間的差異
    嬰兒期和學步期的性別差異
    父母是怎樣塑造性別差異的
    與其他兒童的交往
    兄弟姐妹
    新生兒的到來
    兄弟姐妹如何相處
    獨生子女的社會化
    職業父母的孩子
    母親職業的影響
    早期的嬰兒照料
    托兒照料的單獨影響
  • 探索兒童發展的奧秘:基本概念 發展科學家從三個領域或方面研究個體的變化和穩定性,貫穿了兒童 期和青 春期的五個階段。
    發展的領域 出於研究的需要,發展科學家們劃分了三個領域:生理發展、認知發 展和心 理社會發展。事實上,這些領域是相互關聯的。
    身體和大腦的發育、感覺能力和運動技能的發展以及健康屬於生理發 展,且 會影響發展的其他方面。例如,一個耳朵經常感染的兒童,其語言發展可 能會比 一個沒有這種生理問題的兒童要遲緩;在青春期,生理和荷爾蒙的巨大變 化會影 響到自我意識的發展。
    諸如學習、記憶、語言、思維、道德推理和創造性等心理能力的變化 和穩定 性構成了認知發展。認知發展與生理、社會和情感的發展緊密相關。例如 ,說話 的能力依賴於嘴和大腦的生理發展;而一個難以用語言表達自我的兒童, 可能會 引起他人的消極反應,並進而影響其受歡迎的程度和自我價值感。
    人格、情緒和社會關繫的變化和穩定性構成了心理社會發展,而這也 會影響 認知和生理功能。例如,對於測驗的焦慮可能會使兒童獲得較差的成績; 社會支 持可以幫助兒童應對生理和心理問題帶來的壓力。反之,生理和認知能力 也會通 過作用於自尊和社會接納而影響心理社會的發展。
    盡管我們將分別從生理、認知和心理社會三個方面介紹兒童發展,但 是兒童 並不是各個孤立部分的集合體,發展是一個統一的過程。在全書中,我們 都會強 調這三個領域的相互聯繫。
    發展的階段 兒童什麼時候成為青少年,青少年什麼時候長為成人,這些並沒有一 個客觀、 確定的時刻。因此,發展的階段劃分是為了便於社會交流而使用的概念。
    在本書中,我們按照西方工業社會所普遍接受的五個發展階段來展開 討論。
    在考查了**階段(出生之前)的關鍵變化後,我們將描繪嬰兒期和學步 期兒童 的生理、認知和心理社會的發展(見表1.1)。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年齡的 劃分是 粗略、主觀的。
    盡管兒童在處理每個時期的典型事件和問題的方式上存在個體差異, 但發展科 學家認為,正常的發展必須滿足某些特定的基本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務。
    例如,嬰 兒依賴成人提供的食物、衣物和庇護,需要與人接觸,需要情感。他們形 成對父母 和照料者的依戀,父母和照料者也形成對他們的依戀;隨著語言和自主運 動的發展, 學步期兒童變得*加自信。他們需要維護自己的自主性,但也需要父母為 他們的行 為設限;在兒童早期,兒童變得*加自我控制,對其他兒童*感興趣;在 兒童中期, 控制行為的任務逐漸從父母過渡到兒童自身,而且同伴群體變得日益重要 ;青少年 期的一項主要任務則是尋求人格、性別和職業的自我同一性。隨著青少年 的生理成 熟,他們開始準備離開父母的羽翼,處理由此而導致的需要和情感衝突。
    兒童發展的影響因素 為什麼每個兒童都如此不同呢?研究者必須弄清所有兒童都會經歷的 普遍過 程和個體差異,同時考察影響發展的因素及其後果纔能回答這個問題。兒 童之間 的差異表現在性別、身高、體重和體型,健康和能量水平,智力,以及氣 質、人 格和情緒反應上。兒童生活的背景也不一 樣,如他們生活的家庭、社區和社會,擁 有的社會關繫,就讀學校的類型(或者說 他們是否上學),以及他們如何打發自己的 空閑時間等。
    遺傳、環境和成熟 發展的某些影響因素主要來自於遺傳, 即從親生父母那裡遺傳的、與生俱來的特 性或特質;另一些影響因素則大部分源於 內部或外部環境,如孕期子宮之外的世界, 還有經驗的習得,其中包括社會化,即兒 童對文化中的價值體繫的接納。哪些因素對發展的影響*大呢,遺傳還是 環境? 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理論家在天性(遺傳)和教養(出生前 後的環 境影響)的相對重要性上各抒己見。
    嬰兒期和兒童早期的許多典型變化,例如走路和說話能力的出現,與 身體和 大腦的成熟密切相關。身體和大腦的成熟,使生理變化和行為模式按照普 遍、自 然的順序逐步展開,包括為掌握說話、走路等新能力做好準備。當兒童進 人到青 春期,再到成人期,天生特質(遺傳)和生活經驗(環境)的個體差異在 兒童適 應內部和外部環境以發現自我的過程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所有的兒童都會經歷成熟過程,但其進度和時間是有差異的。在本書 中,我 們隻討論邏輯思維和某些特定事件出現的平均年齡,如說出**個詞、邁 出** 步。但是這些年齡僅僅是平均數,隻有**偏離平均年齡時,我們纔會認 為發展 是異常超前或者延遲了。
    為了理解兒童發展,我們需要研究每個兒童獨特的遺傳特質;需要考 慮許多 影響兒童的環境或經驗因素,尤其是家庭、鄰居、社會經濟地位、種族和 文化等 這些主要的背景;需要考慮遺傳和環境的交互作用。我們需要理解哪些發 展主要 是自然成熟的過程,哪些發展*加具有個體差異性。我們既需要考慮在某 一年齡 或某個時代影響大多數人的因素,也要考慮隻影響特定個體的因素。*終 ,我們 需要考慮時間如何強化某些特定影響的作用。
    P7-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