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港孩有話對您說
該商品所屬分類:孕產育兒 -> 孕育百科
【市場價】
182-264
【優惠價】
114-165
【介質】 book
【ISBN】97875507043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海天
  • ISBN:9787550704350
  • 作者:林澤銘
  • 頁數:143
  • 出版日期:2012-07-01
  • 印刷日期:2012-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81千字
  • 港孩,照字面意義,就是指“香港的小孩”;但不知不覺問,“港孩”一詞變成了一個帶負面意思的詞彙,解作自理能力、抗逆解難能力和競爭力均低的孩子。他們生於信息網絡發達的年代,家境豐足,父母寵愛,傭人侍候,衣食無憂,自然養尊處優。
    《港孩有話對您說》是由孩子寫給大人的書,作者林澤銘16歲,在香港就讀中四,已出版長篇小說8本。
  • 常說做老師難、做家長難,在這種情況下,子女、學生隻能處於被動 的位置,任人評說,根本沒有發言的機會。孩子的心聲,到底有多少大人 真正了解?到底有多少大人真的願意靜心細聽?難道大人們的所作所為都 是對的? 《港孩有話對您說》是由孩子寫給大人的書,作者林澤銘16歲,在香 港就讀中四,已出版長篇小說8本。 由港孩親自上陣,現身細說一些孩子真正的想法,讓大人們真正了解 孩子,聽到孩子的真心話。 本書可視為孩子寫給大人的信,主題分別是:你以為我想這樣嗎?家 長們,我想對你們說;老師們,聽聽我的心裡話;我們並非一文不值;誰 來救我…… 本書與作者爸爸寫的《港爸大戰虎媽媽》一書配套,與爸爸就共同的 話題各自抒發所思所感,各自成書。港孩港爸的兩本書相互呼應,構思非 常新穎、獨到。 這本《港孩有話對您說》中提到的孩子對大人們的心裡話、所舉的事 例,十分值得各位大人深思,同樣值得內地的家長們、教師們及所有教育 工作者關注和反思。
  • 話題一
    你以為我想這樣嗎
    一、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港爸港媽所為
    三、教育制度的環境影響
    話題二
    家長們,我有話對你們說
    一、嘮叨+緊張+八卦+揮之不去=煩!
    二、高壓專制
    三、您做得,我做不得?
    四、妄下判斷,自以為可以**代表子女
    五、拿子女作比較
    六、港孩心中的“**父母”
    話題三
    老師們,聽聽我的心裡話
    一、煩的老師
    二、老師永遠是對的
    三、發洩個人情緒的老師
    四、港孩喜歡什麼類型的老師
    話題四
    我們並非一文不值
    一、精通計算機、科技
    二、崇尚個人主義
    三、樂於學習
    話題五
    誰來救我
    一、“我也不想做隱青,但我真是覺得自己一個人獨處舒服點嘍……”
    二、“我也有夢想,不過……我沒有勇氣講罷了……”
    三、“低能!如果我真吸毒,就不會給你驗啦!”
    四、“說真的,其實我寧願看書,都比做project好……”
    五、“通識通通識?有可能通通都不識……”
    六、“計OLE?報呀!……呀?隻有兩個小時?……不報啦!”
    八、“高分低能,總好過其他人低分低能呀……”
    話題六
    港孩絮語
    結語
  • 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放過”S呢?為什麼不讓S來參加聚會呢? S能夠逃出父母魔掌的時候,多是因為要做實踐課作業,“迫不得已” 要離家約會朋友。可是,就算每次有類似活動要出門相約朋友,s也得與父 母斡旋——在前**完成所有功課、溫習和樂器練習;有些時候,*無法 不與父母發生摩擦。
    踏入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性格會反叛一點,但也不會因為父母不許可 ,而刻意處處作對, “你不準許我偏要做”,其實我們不是這樣的。假 如父母的限制是有道理的,孩子**能夠接受。但同一時間,青少年總愛 追求自由,不欲受父母拘束。孩子所希望的,不過是父母給予適當的空間 和寬容。
    有些時候,家長的高壓專制,委實令孩子大感不滿。不僅不讓子女和 朋友外出,*不準他們上網(尤其MSN和Facebook等社交網站*被父母列為 “黑名單”),有時甚至連計算機也不許使用。
    為什麼港爸港媽要這樣做呢?為什麼要專制到這種地步呢? 港爸港媽的回答是: “希望子女專心讀書。” 但是,要子女專心溫習,不代表就要封鎖計算機吧?孩子希望父母明 白,我們有自主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專注力,以及管理自己的時間。港 爸港媽多此一舉的行徑,在孩子眼中不但會視為束縛,*會讓孩子覺得父 母不信任自己,不相信自己有自主能力。
    不準我上網,即表示認定我一定不會專心讀書,偷懶跑去上網嗎? 少年人心靈脆弱,反應過敏,雞毛蒜皮的事,也可以無限延伸、擴展 他的聯想。所謂官逼民反,港爸港媽的鉗制,在孩子小時候應用,或者仍 會產生有效的警戒作用;但當孩子長大了,這些措施隻會弄巧成拙,父母 愈不準,子女愈要刻意犯禁,除了令親子關繫緊張,*助長孩子因為反叛 而做出過激的行為,向父母“宣戰”。
    此外,有些父母所不允許的事情,實在是有點“無釐頭”。
    身邊有朋友年屆十六,其母很少準許他看電影。即使看電影,也隻能 觀看I級和IIA級的電影,“青少年及兒童不宜”的IIB級*不予準許,*不 能看。我**聽到有父母頒下如此離奇的禁令。說實話,十六歲,接觸到 含有成人情節及不當行為的電視、電影或其他傳播媒介,實不足為奇吧。
    難道你以為,他甫踏入十八歲生日那天,就會立時“夠資格看”?以往是 問題,在十八歲那一刻就會變成沒有問題嗎? 其他朋友都看過IIB級的奧斯卡大熱影片,自己卻因為港爸港媽的制止 ,與時代脫節,*無法融人朋友的對話。對於喜愛與朋輩相處的青少年來 說,無法融人朋輩是個極大極嚴重的問題。而且,當知道朋友圈子當中, 隻有自己受這道由父母頒下的禁令約束,自卑心悄悄作祟,感到自己和同 齡的朋友之問,有一道無形而寬闊的鴻溝。
    有家長不準許孩子外出的理由是不想孩子經常上街。
    務必留意“不想”一詞。我同意,如果父母背後動機出於愛,而孩子 遵從是為了不讓父母不快,那麼父母就不算專制了。可是,孩子無法明白 ,為什麼經常上街就會令父母擔心?既不是夜歸,又不是前往龍蛇混雜的 地方,也不是**次出門與朋友相聚,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為何有不準之意 。
    港爸港媽會否濫用了自己對孩子的操控權, 認為自己的說話,孩子 務必臣服,因此索性不講什麼理由,直接道出是因為自己“不想”孩子上 街就算? 這也難怪有人說現今連父母教訓子女都要講求理性和民主了。因為在 港孩心目中,父母變得蠻不講理,所以港孩就要開始與父母“講理”,討 回公道,恰如談條件似的。這是沒人想看到的局面。孩子隻希望父母能夠 給予空間,把自己當成獨立個體,並非是永遠藏在父母掌心中的物品。
    社會上普遍認為港孩自理能力低,十多歲的年輕人,也表現得像個幼 兒園學生。但作為孩子,我要說的是,其實踏人青春期的少年人都向往“ 成為大人”。尤其是當父母時常替孩子安排日常生活,就愈驅使孩子想成 為大人,因為這樣就代表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一切。
    所以,當家長幫孩子安排一切大小事務時,別以為這樣會令孩子很安 心、很快樂,其實這樣隻是本末倒置,令孩子感到大大不爽。
    “您做得,我做不得?”這**是無數港孩的心聲。由於他們渴望成 為大人,欲從父母手中奪過自主權。當發現父母能做的事,自己卻受到制 止,他們便認為父母仍然把自己當作三歲小孩。港孩*不喜歡的,正是這 種感覺。
    港爸港媽認為,自己是成年人,不準孩子做某些事,是為他們設想, 自是理所當然。當孩子還年幼,孩子和大人之間的界線,清晰分明,對於 父母的命令、規則,孩子較容易接受。不過,當孩子日漸成長,他們開始 質疑中間那模糊不清的界線,因為在青少年心目中,他們距離長大成人隻 有那小小的一段距離,自然想要追求獨立和自由,渴望脫離父母的掣肘。
    當父母搬出“你們還小”的大道理,孩子追求自主不遂,既否定了他們追 求獨立的自我認知,也讓他們認定父母**沒有理會自己的成長及心理狀 態。若情況惡化下去,孩子自然會覺得父母霸道專橫。
    “你們還小”,到底當中的“小”,由誰來決定? 少年的港孩,十多歲,青春年少。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在父母眼裡 ,他們還是小朋友;在他們心中,自己卻早早自覺已是成年。P28-3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