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英國人眼中的三水(三水海關稅務司紀事1897-1938年)
該商品所屬分類:投資理財 -> 納稅
【市場價】
262-380
【優惠價】
164-238
【介質】 book
【ISBN】97872181138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東人民
  • ISBN:9787218113814
  • 作者:編者:植偉森
  • 頁數:164
  • 出版日期:2016-10-01
  • 印刷日期:2016-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0千字
  • 植偉森主筆的這本《英國人眼中的三水(1897-1938年三水海關稅務司紀事)》由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佛山市三水區檔案局組織編寫,全書共分為八章,主要介紹了清朝至民國時期三水海關的稅務機構、關稅征管及年度統計報表以及三水地情等內容。
  • 植偉森主筆的這本《英國人眼中的三水》由佛山 市三水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佛山市三水區檔案 局組織編寫,主要內容分為八章,包括:清朝海關大 權旁落、三水口岸開放通商、三水海關稅務機構、三 水海關關稅征管、三水海關輿情報告、三水海關稅務 司大事記(1897-1938年)等。
  • 第一章 清朝海關大權旁落
    第二章 三水口岸開放通商
    第三章 三水海關稅務機構
    第四章 三水海關關稅征管
    第五章 三水海關輿情報告
    第六章 三水海關稅務司大事記(1897-1938年)
    第七章 三水海關稅務司年度統計報表選錄
    第八章 越洋連線/專家訪談
    附錄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 第一章清朝海關大權旁落 海關是**的門戶,是**對貨物進出境的監督 管理機關。海關這一機構的稱謂及職能,為清朝所創 設。唐高宗年間(650-683年),朝廷在廣州特設“ 市舶使”(官銜,由嶺南節度使兼任),主管外國商 船來華貿易及對各國來華使節的迎送事宜。唐玄宗開 元二年(714年)在廣州設立了“市舶司”(機構, 具有海關、外貿和外事的職責)。市舶司這種三位一 體的管理機構形式,延續至歷代王朝。清朝設立的粵 海關仍保留“市舶司”的一些制度。
    清朝初期,朝廷恐懼**反清勢力與海外反清勢 力“勾結”,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不準對外貿易, 禁止中國船隻出海和外國商船來華經商,廢除市舶司 。外國來華商船隻限於“貢舶”(向朝廷進貢)。海 關職能一度由鹽政院等機構征收稅款。
    1683年,清政府統一臺灣後,認為“海氛廊清” ,下旨解除海禁,允許同海外通商。1685年,清政府 建立新的對外貿易監管機構--海關。下令在廣州設粵 海關,在廈門設閩海關,在寧波設浙海關,在上海設 江海關,這是***次出現以“海關”命名的進出 境監督管理機關。在這4個海關中,隻準廣州這個口 岸對外通商,粵海關地位*高,清政府規定其“監督 ”(相當於現在的關長),由皇帝從內務的旗人中欽 派。粵海關的管理範圍很廣,覆蓋整個廣東沿海,包 括**的海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合浦、欽州。
    粵海關在廣州正式設立時,全稱為“督理廣東省 沿海等處貿易戶部分司”,衙門設在廣州五仙門內。
    **任監督是吏部郎中宜爾格圖。後期,粵海關監督 曾由兩廣總督或廣東巡撫兼任。清政府對粵海關稅收 情況每年查核一次,防止稅款漏失。廣州因有悠久的 對外貿易歷史等有利條件,成為清朝對外貿易的重要 口岸,對外貿易全部集中於此。
    清政府雖在康熙年間設立4個口岸對外通商,卻 采取許多限制對外貿易的政策,如對來華外國商人的 商務活動、居住處所、貿易期限、出口貨物等,都規 定許多禁例;而外商多違禁例,其中特別是英國商人 。英國自雍正末年起,已有“移市入浙”的趨勢,企 圖打進中國絲茶產區,這種情況使清政府深感不安。
    考慮到粵海關的海防比浙海關堅固,有利於防範外商 和保證稅收,1757年,乾隆皇帝下旨,隻準廣州一地 為外國商船來往口岸,嚴禁洋船北上。閩、浙、江3 個海關隻監管本國商船進出。這樣,不但增加了外商 來華做生意的難度,也嚴重限制了中國的生絲、茶葉 等商品的生產、運輸和出口。
    清政府開放海禁以後,1689年,英國商船“防御 ”號來到廣州。1714年,英國商人在廣州設立商館。
    據統計,1714-1720年,英、法等國商船來廣州貿易 的有68艘。雍正年間以後,到廣州的外國商人日益增 加,有許多外國商館相繼在廣州設立。在來華的歐美 商船中,英國商船占多數,對華貿易量大幅增長,到 1764年,英國向中國輸入商品總額達到白銀120萬兩 ,大大超過前期來中國做生意的荷蘭、葡萄牙和法國 ,雄踞首位。當時,中國出口商品主要是茶葉、生絲 、綢緞、土布、**材、草席、蔗糖、瓷器、**等 ;英國向中國推銷的商品主要是玻璃器皿、鐘表、棉 花、棉布、毛織品和金屬制品,後來轉以煤油、火柴 、肥皂、洋酒等物品為主,因為自18世紀下半葉,英 國出現了“工業革命”,工業生產力獲得極大提高, 大量商品向國外輸出,開闢新的市場。
    1840年**次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 半殖民地社會,中國海關主權旁落是*突出的標志之 一。1843年,清政府在虎門簽訂中國近代****個 “協定稅則”,實行“值百抽五”基調的稅率,所征 關稅以抵償戰爭賠款和外債為目的。從此粵海關長期 執行片面的“協定稅則”,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1851年,由於駐上海的英、美、法等國領事館和 洋商們的強烈要求,清政府同意上海的江海關引入英 國人作為海關的“港務長”和“稅務監督”,首開外 國人參與清朝海關管理的先河。英國人管控海關,制 訂和實施一套管理船舶、船員和關稅征收的章程,精 簡海關人員,簡化報關和征稅手續,使海關和港口秩 序明顯改善。
    1858年,帝國主義列強在天津與清政府談判,強 迫賠款和在北京派駐公使,還要“請外國人幫辦中國 海關”。不久,又在上海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款 》,規定各口岸海關都要請洋人“統一管理”。
    1859年,英國人李泰國(Horatia Nelson Lay ,1833-1898年)被清政府任命為中國海關的**任 總稅務司;1860年後,外籍稅務司制度逐漸推行,總 稅務司下屬的各通商口岸的海關稅務司大多由洋人擔 任,是海關征稅人員中級別*高的。各關稅務司奉總 稅務司的命令行事,海關內部實行密報制度,洋員享 有諸多特權,薪酬待遇遠比華員優厚。清政府委派的 中國海關監督不能控制稅務司,有職無權,甚至連地 方*高行政官員也無法監管稅務司。如1903年11月, 兩廣總督岑春煊要求粵海關稅務司馬士(Hosea Ballou Morse,1855-1934年),提供廣東進出口貿 易數據,馬士不僅不予理睬,還通知廣東各口岸海關 拒*提供數據。洋人任職的各通商口岸海關稅務司, 對清政府要麼陽奉陰違,要麼干脆不予理會,而對各 國領事提出的類似要求,卻積極辦理。甚至超出海關 工作範疇,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為本國政府大量收 集中國各通商口岸及周邊地區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 、經濟社會、交通運輸、商業外貿、軍事治安等各方 面的情報,作為侵華的研究資料。
    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 約》,清政府開放廣東的三水、雲南的騰衝和思茅、 廣西的梧州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這些地方設領事 館和建海關,收取的進出口關稅歸英國所有。1901年 ,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馬凱條約》,清政府將所 有對英國開放的口岸25千米範圍內的釐金局(相當於 稅務局)的稅收,作為賠款抵押交給英國。同年,三 水海關接管三水釐金局,除對進出口貨物征稅外,對 內銷貨物也一並征稅,收歸英國。至此,清政府對海 關的監督,名義雖仍存在,但監督大權已旁落,名存 實亡。由英國**管控的三水海關,則堂而皇之在珠 江三角洲運作了41年(1897-1938年);即使經過改 朝換代(1912年中華民國取代了清朝),英國在三水 海關的統治地位仍然沒有改變。
    由於清朝末年政治腐敗,政府軟弱無能,在中國 海關管理權方面節節退讓,海關監督制度逐步為外籍 稅務司制度取代,海關大權旁落。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