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自卑與超越(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市場/營銷
【市場價】
276-401
【優惠價】
173-251
【介質】 book
【ISBN】97875502749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0274945
  • 作者:(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譯者:馬曉娜
  • 頁數:266
  • 出版日期:2016-05-01
  • 印刷日期:2016-05-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同時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繫的心理學家。
    《自卑與**》這本書是阿德勒**有名的代表作,心理學的**書目。自**版發行已逾八十年,仍具有強大影響力。這本書可以教你用心理學知識來實現有意義的生活。
    本書翻譯來自完整英文譯本,具有原創性。翻譯精準、流暢,讀來毫不晦澀。譯者為心理學專業譯者,*好地把握阿德勒的理論與思想,精闢地體現了本書在指導讀者尋找生命意義方面的定位。
    同款平裝版年銷量破100000冊,多次修訂,文本質量有保證。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的這本《自卑與超越》從 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通過大量實例,從教育、家庭 、社交、倫理、婚姻等多個領域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 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自卑感和缺 陷,正確對待職業、融入社會、理解生活、探究潛意 識,所以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
  • 第一章 我們對於意義的追尋
    1 生活於你的意義
    2 生命中的三大問題
    3 真正的生命意義
    4 童年對人生的影響
    5 童年記憶的重要價值
    6 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靈和身體
    1 心靈和身體的聯繫與衝突
    2 情感影響發展
    3 身型、性格與心智
    第三章 自卑與**
    1 自卑情結
    2 追求優越感
    3 設立有意義目標
    第四章 童年記憶
    1 理解記憶
    2 關於早期記憶的六個案例
    3 行為的根源——早期記憶
    第五章 夢
    1 關於夢
    2 弗洛伊德學派與夢
    3 個體心理學派與夢
    4 夢的構成
    5 典型的夢
    第六章 家庭的影響
    1 母親的影響
    2 父親的角色和責任
    3 為人父母
    第七章 學校的影響
    1 教育的變革
    2 教師的角色
    3 學校裡的合作與競爭
    4 天賦與習得
    5 區分孩子的個性
    第八章 青春期
    1 青春期心理及生理特征
    2 青春期的掙扎
    3 青春期的性意識萌芽
    4 正視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及預防
    1 犯罪心理
    2 罪犯的類型
    3 合作的重要性
    4 如何矯治犯罪行為
    第十章 職業問題
    1 平衡生活的三條紐帶
    2 職業的早期訓練
    3 影響職業選擇的其他因素
    4 對待職業的態度
    第十一章 個體與社會
    1 宗教信仰
    2 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
    3 利己主義
    4 過失犯罪
    5 社交興趣與社會平等
    第十二章 愛與婚姻
    1 愛、合作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性
    2 夫妻是平等的伙伴關繫
    3 不適合結婚的人
    4 婚姻觀與人生觀
  • 一直以來,治療的目的都是消除病癥本身。但是 無論從醫學還是教育學上來講,個體心理學都不贊成 這種做法。如果一個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差,我們隻想 著用什麼辦法能提高他的數學成績的話,是不能起到 任何作用的,也許他的目的是為難老師或逃避學校。
    即使我們提高了他的數學成績,他還會用其他的方式 來達到這一目的。
    這和神經癥患者的情況類似。如果一個人有偏頭 痛,頭痛也成為他解決問題的一個手段,當他在遇到 困難時,頭痛就立刻發作,這樣就輕易解決了很多問 題。同時,頭疼還能讓他有理由對他的同事、家人頤 指氣使,這麼有用的方法,他怎麼能輕易地放棄呢。
    在他看來,這也許是個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隻有用 頭疼可以致命這個理由纔嚇走了他的病癥,就像用電 擊能治好士兵不敢上戰場的病癥一樣。藥物也許可以 緩解他的病癥,可即使消除了頭痛的病癥,他還會去 尋找新的方法來達到他的目的,比如失眠。
    有的神經癥患者會快速地擺脫一種病癥,然後又 有一種新病癥,這些人會有多種病癥,可以自由地使 用他們的病癥。我們給他們看心理治療的書籍,等於 是給他們增加了發現新的病癥的機會。因此,我們必 須找到他選用這一病癥的目的,以及這種目的是如何 與獲取優越感目的保持一致的。
    如果我在教室裡找來一個梯子,爬上梯子坐在黑 板的**講課。人們肯定會說:“阿德勒博士一定是 瘋了。”他們並不知道我拿梯子干什麼,也不知道我 為什麼爬上它坐在黑板的**。但是,如果他們知道 這些情況,也許就不這麼想了。我有自卑感,如果我 在黑板**就能比所有人高,能夠俯視我的學生,這 樣我就能感到安全和優越感。他們了解了我的這些想 法後,也許就不會認為我是個不可理喻的瘋子了,就 會覺得我拿梯子、爬梯子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隻有一點確實是有些偏差,就是我對獲得優越感 的方法選擇。除非有人能說服我,讓我認識到我的目 標不合適,我纔會改變我的行為。否則,我的目標保 持不變,即使有人拿走了我的梯子,我也會借助椅子 爬上去,即使連椅子也被拿走了,我還會用盡我的全 力,去跳到*高的地方。每個神經癥患者都一樣,他 們選用的方法與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需要改進的 是他們的目標,而不是他們的行為。隻有具體目標變 了,他們的行為纔會跟著改變。他們纔會不再使用以 前的方法來達到新的目標,取而代之的是適應新目標 的新方法。
    下面看一位中年女人的事例。她感到異常焦慮, 來找我治療。她在工作上總是止步不前。她無法養活 自己,靠家裡的接濟維持生活。她曾做過秘書,但是 她的老板們總是騷擾她,想占她的便宜,她於是被迫 離職了。但是,在另一份工作中,老板對她不理不睬 ,她又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重視,又憤然辭職了。她已 經接受了八年的心理治療,卻一直沒有得到好的效果 ,也一直沒有找到適合的工作。
    P57-5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