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信任(中國商務成功之道)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市場/營銷
【市場價】
310-449
【優惠價】
194-281
【介質】 book
【ISBN】97875077399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學苑
  • ISBN:9787507739947
  • 作者:(日)遠籐滋|譯者:邵建肜//凌霞
  • 頁數:187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印刷日期:2012-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6千字
  • 《信任(中國商務成功之道)》編著者遠籐滋。
    遠籐滋,1934年生。1958年日本慶應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進入三井物產公司。1960年到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生院留學,專攻農業經濟學,後來在三井物產公司紐約支店(兩次,共12年)、哈佛大學Busmess School PMD、總公司(擔當糧食業務)、臺北支店等地任職。1986-990年,出任駐中國總代表,負責全中國支店的經營業務;其後.曾任香港三井物產公司總經理,總公司董事及糧食部長、常務董事、中國·亞洲總管專務、顧問等職,現為三井物產會(OB會)常務理事、澀谷工業監事、日中關繫學會顧問等。
  • 《信任(中國商務成功之道)》編著者遠籐滋。 《信任(中國商務成功之道)》內容提要:作為與中國長期交往的總結 ,本書嘗試將時代的推移與我的人際交 往作為焦點講述本人在三井物產工作期間的經驗。如果要歸納為一個結 論,那就是中國和日本雖同處漢字文化圈,但中國畢竟是外國,是一個 與日本“同文異種”的國家。而且,中國擁有“人際關繫最優先”的 文化,商務上的成功和失敗,取決於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繫。
  • 第一章 在臺北——華僑商道的洗禮
    年前的臺灣
    華僑商道的洗禮
    日本商社大顯身手
    參加宴會的技巧
    在臺北遇到的大陸人、臺灣人
    成不了**人的日本人
    中國人是什麼樣的人
    第二章 封閉貧窮的中國——毛澤東時代
    參加廣_州交易會
    提議進行大豆技術交流
    年的北京大豆技術交流會
    年的哈爾濱
    第三章 派駐北京——改革開放時代
    北京赴任
    改革開放與派遣大型代表團
    變化中的中國
    與電子工業部的大型談判
    免除“老朋友”三井的違約罰款
    四通公司·大連水泥·億美元貸款
    第二次商社首腦訪華團
    操勞與失敗
    強於應付危機的中國人
    西方**的“經濟制裁”
    山本條太郎·大豆·孫中山
    第四章 從文化入手——日中兩國“同文異種”
    學習漢詩
    學習書法
    太極拳與氣功
    與特異功能者會面
    佐伯秸三的贗品
    畫家不想賣畫
    第五章 與中國人的交往
    高爾夫球場上的緣分
    長期交往的人們
    **的當地職員
    三井物產的同窗
    北京的“外國人部隊”
    第六章 向**華僑學習
    調至香港
    在香港的工作
    香港這個地方】
    華僑經營家的代表——李嘉誠先生
    羅伯特·郭(郭鶴年)
    徐展堂與古董
    第七章 中國商務成功的鑰匙——學習華人經營術
    華人的企業經營
    取得飛速發展的華人企業——豐益**集團的例子
    人際關繫是一切事情的基礎
    第八章 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
    與日本人的差異
    看中國和中國人的角度
    美國與美國人
    我在美國*要好的朋友
    中國人與美國人
    第九章 日中兩國通向未來的道路
    中國的崛起與日本的困惑
    大國中國
    中國存在的問題
    日本沒問題嗎?
    日本應走的道路
    日中關繫
    以日中合作迎接亞洲的時代
    後記
  • 對方一上午始終糾纏在大麥品質上,根本沒有涉及價格、數量這些 合同的具體問題,光是在弔我們的胃口。南澳洲方面本來的立場是,用 **或**半時間進行談判,介紹作物的品質,再報個價,隻要能從西 澳州獨占的大麥市場中搶到一些份額,給治下的農民有個交代即可,原 本也不指望一次談判就能達成協議,把貨全賣出去。誰也想不到,後來 對方卻給了我們一個意外驚喜。
    一頓午飯消解了雙方的隔閡,在下午的談判中,對方開始詢問我們 的報價和條件,南澳洲方面也松了一口氣。
    M董事長先是問到岸價格(cF),接著又詢問海運費和離岸價(FOB) 的明細,之後就提出運費也高、離岸價也高,拼命壓低價格。他似乎和 西澳洲谷物局的O局長是老交情的樣子,對價格把握得十分清楚。
    晚宴時終於迎來了高潮。M董事長說: “臺灣今後將是一個越來越大,充滿希望的市場我們之前和西澳 洲谷物局打了多年交道,但雙方之間也存在問題,看情況,把進口量全 轉到南澳洲也是可以的。這就需要你們拿出個特別的優惠價格來,要是 FOB每噸36.5美元,我們就從你這兒買。” 南澳洲政府的局長離席,好久之後纔回到宴會上。當時可是沒有手 機,聯繫不便的時代啊。*後終於下決心,他拿出數字來了。
    “38美元怎麼樣?” “那可不行,就是36.5美元。” 38美元已經是***的***低價了,可即使這樣,對方仍然 說“不行”。
    “那就按您說的吧。不過條件是這個價格隻給您的R公司。對外要 作為**機密。對其他成員公司的價格隻能是38.5美元。” 就這樣,該交易立即達成協議,而且還是6萬噸數量的大交易。
    盡管是在宴席上,還是在簡單的記錄上簽了名。這是為了預防第二 天改口而引起麻煩。因為當時有過這樣一個事件:三井臺北支店機械課 的一個長年客戶違約,盡管在合同上蓋著公司總經理的大印,但那位總 經理卻詭辯道,“蓋我的印並不代表公司,隻是代表我個人”,因此拒 *履約,*後還逃往海外,潛蹤匿影。
    由於就合同達成一致意見,公司總部的大橋第二天就準備回國了。
    正當他剛到機場時,R實業把電話打到公司,說希望把三井一直合作的 航運公司介紹給他們,把原來的離岸合同改為到岸合同,於是,緊急讓 大橋暫緩回國。對方可能是覺得,如果以離岸合同方式購貨,就需考慮 在澳大利亞當地的配貨和雇傭裝卸工的各種費用等瑣事,這些麻煩事與 其自己干還不如委托給三井,既安全又便宜,所以想干脆改成到岸 合同。
    對三井來說,到岸方式雖然風險增加,但卻能壟斷當年臺灣的大麥 進口市場了。第二天,美國嘉吉(cagill)公司駐日本代表L先生就來 到了我的辦公室,激動得滿臉通紅,說道: “臺灣市場以前一直做的都是西澳洲的大麥。由三井全部壟斷太不 像話了,你多少要分給我們嘉吉一點份額吧!” 這位L先生是我在東京時的老朋友了,可是合約已經簽訂,隻能拒 *他說:“抱歉,已經不能改約了。” 之後由於大麥價格飆升,對契約條件的解釋問題發生分歧,導致了 與R公司關繫的惡化,業務往來也停滯了很長時間。而我再次見到M 董事長,已是大約20年後,在一次為調換三井臺北分公司負責人舉辦 的酒會上的事了。我拜托新上任的植松修三一定要特邀M董事長來參 加,雖然我心中忐忑,但M董事長終於還是來了。盡管隻是和他握個 手,閑聊幾句,對我來講,也有一種“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放松感。
    與R實業出現問題的經過是這樣的: 簽約大概半年以後,臺灣當局追加的進口許可權分到了臺中的T實 業手裡。T實業的C先生一直對我們很照顧,這次T實業向我們表示南 澳洲的大麥品質良好,希望無論如何也要幫他們購買。可南澳已無法供 應足夠數量了。
    谷物的**交易中裝船重量不好準確統計,因此**慣例商定,在 到岸合約條件下,允許所雇用的船隻出現±5%以內的誤差。也就是說, 在到岸合約條件下,如果是1萬噸出售合約,那麼賣家以5%以內誤差 的條件雇傭船隻,實際的裝貨量位於9500噸至10500噸之間即視為履 行了一萬噸的合同。
    三井與澳大利亞之間簽訂的是6萬噸的離岸分批運輸合約,分幾次 裝船後,還有剩餘的貨物,就作為合同餘額留下來了。三井就把這部分 作為出售給T實業的部分貨源了。而R實業向我們三井反復提出,他 們有權要求給他們發貨要達到6萬噸的上限105%,即6。3萬噸,並逼 迫我們要放棄與T實業的合同。
    我們幾次向R公司說明,到岸合同是基於**慣例簽訂的,合同 履行數量的解釋應該是如何如何。簽訂租船合同的對方船運公司就想盡 量多拉一點貨物來多掙錢。這裡,決定載貨量的不是三井而是船運公 司。事到如今,要讓三井放棄與T實業的合同,是無論如何也做不 到的。
    就在雙方這樣唇*舌劍的過程中,**,我們的支店長突然接到R 公司的電話,M董事長在電話裡威脅道:“三井把我們的大麥偷著賣給 我們的競爭對手,你們要是想毀約就得賠償我們。如果三井不盡早回應 的話,那我們就在9月30日的《經濟日報》上公開你們的丑聞。” 支店長忙把我叫來問是怎麼回事。P6-P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