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院士世家(錢穆錢偉長錢易)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企業管理
【市場價】
246-356
【優惠價】
154-223
【介質】 book
【ISBN】97875349678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河南科技
  • ISBN:9787534967870
  • 作者:蘇克勤
  • 頁數:208
  • 出版日期:2014-05-01
  • 印刷日期:2014-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48千字
  • 蘇克勤編著的《院士世家(錢穆錢偉長錢易)》分為三部分,分別介紹無錫七房橋家族的起源和發展歷程、國學大師、中國史學界泰鬥錢穆、中國力學奠基人錢偉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的生平,包括家族、成長背景、求學經歷、學術研究歷程及成果等。本書揭示了中國詩書傳家的文化傳統。
  • 蘇克勤編著的《院士世家(錢穆錢偉長錢易)》 是“院士世家”叢書的第二本,是以擁有三個院士的 科學世家為宣傳對像的科普讀物。 錢穆,“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代國學大師,著 名歷史學家,他中學未畢業而教大學,是自學成纔的 典範。 錢偉長,錢穆之姪,新中國第一批學部委員(院 士),中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教育家、 社會活動家,是棄文從理、學業成功轉型、科技報國 的典型。 錢易,錢穆之女,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環境工 程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本書中主 要講述了錢氏一門三院士成長的歷程和他們在各自領 域內成為一代宗師的事跡,探索了這個文化家族培養 人纔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國詩書傳家的文化傳統 。
  • 緒言 《武肅王遺訓》與七房橋錢家
    1.錢镠與《武肅王遺訓》
    2.七房橋錢氏家族
    一代國學大師——錢穆
    1.少年時代
    2.讀書果育
    3.中學時代
    4.鄉教十年
    5.執教集美
    6.無錫三師
    7.任教蘇中
    8.受聘燕大
    9.轉教北大
    10.流徙西南
    11.五華書院
    12.執教江南
    13.創辦新亞
    14.續緣香江
    15.講學美國
    16.定居臺島
    17.遷居風波
    18.魂歸故土
    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
    1.多難少年
    2.讀書蘇中
    3.水木清華
    4.留學北美
    5.迎接解放
    6.並譽三錢
    7.遭受打擊
    8.逆境報國
    9.執掌上大
    10.老驥伏櫪
    11.赤子之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
    1.少年時代
    2.大學生活
    3.奮發搏擊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關於屠師,還有一事令錢穆終生難忘。1910年鼕 ,錢穆四年級臨近年末考試。這時,四年級不少學生 要求進行課程改革,並提出了減去修身課、增添希臘 文等建議,卻被校方所拒。於是,學生們便推舉錢穆 、劉壽彭、張壽昆、屠孝寔等五位學生為代表,再次 向校方交涉,*後校方還是未應允。後來,學生們竟 以退學相要挾。當時,屠監督曾善意地訓誡學生不要 輕言退學,站在*後一排的錢穆卻大聲說道:“監督 訓辭已聽過,請發退學書由各生填寫!” 學生代表之一的劉壽彭,即後來的劉半農,江蘇 江陰人,此時與乃弟劉天華都在常州府中學堂讀書。
    劉壽彭是錢穆四年級的同班同學,而劉天華則比他們 要低兩個年級。劉壽彭與***一樣,學習成績十分 **,常常考**,平時卻*厭惡校舍監兼國文教師 陳士辛。有一次,他在如廁時曾大喊:“不殺陳士辛 ,不為我劉壽彭!”不意此言正為也將如廁的陳士辛 聽到,劉壽彭由此與乃弟劉天華也同遭黜學。劉壽彭 退學以後,與乃弟劉天華同往上海,並易名半農,撰 寫各種新潮文章,在此期間又結識了陳獨秀等人。陳 獨秀受蔡元培之邀赴北京大學任教後,即聘劉半農為 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並因同編《新青年》雜志和倡 導白話文而名揚天下,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一員 大將。錢穆後來也到北京大學任教,與劉氏兄弟還有 過重晤之緣。在此前的1930年,錢穆應邀赴北平的燕 京大學任教時,還與劉半農有過短暫的會晤,但雙方 話不投機,並未有進一步的結交。對於此次晤面,錢 穆曾回憶說:“一九三○年,餘去北平,重相晤,則 已相隔二十年矣。餘登其門訪之,留中膳,相語可兩 小時。半農*不提常州府中學堂事,亦不問餘二十年 經過,亦不談提倡新文學事。不客氣乃舊相識,無深 語似新見面。蓋其時半農大名滿天下,故不願談往事 。又知餘與彼意氣不相投,不堪相語,故亦不提其新 思想。此後遂不相往來。”錢穆晚年還在回憶中寫道 ,“後暑假半農去內蒙古,受瘧蚊咬中毒,歸不治, 餘挽以一聯日,人皆認之為半農,餘獨識之是壽彭” 。
    學生代表中的屠孝寔,號平叔,為校監督屠元博 的同胞三弟,雖然也參加了申請課程改革活動,但因 校監督乃其兄長之故而未退學。後來,屠平叔赴日留 學,歸國後曾在北京某大學教宗教哲學,並甚得梁漱 溟之好評,惜乎英年早逝。
    在此次**當中,錢穆因提出“請發退學書”並 簽了姓名,故一直拒*參加學校的年終考試。在學校 的*後幾天中,他與另一位患病的於姓同學同住在校 療養室,還從於姓同學那裡讀到了譚嗣同的《仁學》 ,深為譚嗣同的民族思想所感染,遂毅然剪去腦後長 辮。
    錢穆從常州府中學堂退學前,長兄錢摯即與鄰村 的王秀珍姑娘結婚。此時,錢摯見弟弟日漸長大,眼 下又輟學在家,遂與母親相商,為弟弟定下了一門親 事。女方姓瀋,娘家住在後宅鎮,父親是個鄉村醫生 ,兄長承接父親衣缽,當時正在上海的同濟大學攻讀 西醫。
    錢穆與另外三名同學從常州府中學堂退學後,作 為一校監督的屠元博非但沒有責備這些學生,還對他 們的失學遭遇寄予了同情。事過不久,正值辛亥之年 的舊歷新年來到之際,屠元博私下還讓錢摯向學校申 請讓錢穆繼續留校,但遭到了舍監陳士辛等人的堅決 反對。屠元博無奈,隻得動用自己的私人關繫,向江 寧(今南京)的鐘英中學做了推薦,讓錢穆、張壽昆 轉到該校續讀。
    在屠師的熱情幫助下,錢穆於1911年春順利轉入 江寧城的私立鐘英中學五年級就讀。錢穆進入鐘英中 學還未及一年,就因辛亥革命爆發而被迫休學,從此 結束了中學讀書生活。
    由屠元博介紹轉學到鐘英中學的還有在常州府中 學堂申請課改的學生代表張壽昆,數年後易名張煊, 考入了北京大學國學科,師從黃季剛、劉文典諸國故 派名儒,又得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之“月三百元 資助”,與學生們創辦了《國故》雜志,“專與當時 北大學生羅家倫、傅斯年諸人所辦《新潮》作抗衡” 。但可惜的是,素有纔子之譽的張壽昆不久即英年早 逝,未能在中國學術**留下大名。
    位於江寧城南的鐘英中學是一所私立中學,也是 南京地區教育**的**所新式中學,*早由當地回 族富商蔣長洛(號森書)與士紳曹秉仁(號家麟)、 顧琪(號花岩)、伍崇學(號仲文)和辛漢五等共同 創辦,籌備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臘月,翌年正 月十六日(1905年2月19日)正式開學,辦學宗旨為 “糾合同志,提倡風氣,以教育普及,人纔目多”。
    鐘英中學的校名取自《北山移文》中的“鐘山之英, 草堂之靈”之旬,蔣長洛任董事長,營秉仁任校長, 顧琪任學監。鐘英中學建校之初,設中學預科和中學 本科兩級:中學預科設有兩班,自初小畢業入,學制 三年;中學本科設有三班,自高小畢業入,學制五年 。全校計有學生120餘人,主要招收回族子弟,兼顧 漢、滿等族。校設回、汊兩個食堂,服裝統一,住宿 生和走讀生兼收。本科設有修身、讀經、中文、英文 、日文、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圖畫、音 樂、體操等課,每周34節;預科則開設修身、讀經、 中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理化、圖畫、音樂 和體操等課,課時28節。**學者諸如西學教師張潔 民、經師兼國文教師端木楷、數學教師張紫和、物理 教師張可治和朱培善、圖畫教師蕭俊賢、西文教師畢 範宇、體育教師李懷誠、國文教師張通之和王東培等 人。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曾遊歷西洋諸國考察憲政 ,思想頗為開明,在到校視察時對辦學成績大為贊賞 ,並責成江蘇省咨議局和都督府劃撥經費。此後,鐘 英中學又在江寧城的南捕廳(內橋南側的西街小學內 )營建新校。
    鐘英中學的師生隊伍中,走出了很多頗負聲望的 名人,除了早期在此讀書的錢穆、張壽昆外,後來還 有朱瑞、劉西堯、胡畏、李國鼎、胡叔度、黃玉珊、 吳良鏞、趙繼昌、任新民、陳鳴鐘等,可謂人纔濟濟 ,呈一時之秀。
    鐘英中學初址在夫子廟西北戶部街(今南京新街 口東南)的蔣氏別墅,後遷至中正街(今白下路)的 孟淵旅館,*後遷至新校區南捕廳。錢穆在鐘英中學 讀書期間,校址在中正街,此地距兩江總督署轄新軍 第九鎮第三十四標軍營駐地不遠,常能聽到從軍營傳 來的號聲、馬隊聲和胡笳之聲。
    錢穆與張壽昆在鐘英中學讀書時,時常耳聞駐軍 的號聲。他們在讀書的間隙,還時常結伴到學校旁邊 的軍營學騎馬、練軍操。此時,錢穆與張壽昆對軍營 生活很是向往,參軍願望十分迫切,希望能有朝一日 出山海關,同日、俄兩國軍隊對壘作戰,實現自己的 報國宏願。
    在鐘英讀書的**個學期結束後,錢穆回七房橋 老家過暑假。意外的是,他此次回家數日後便患了熱 病,這一病不打緊,前後竟達近三個月之久。錢穆重 病臥床期間,已與他定了親的瀋姑娘的父親不時前來 探望,並為他精心診治,後又在母親的精心護理下, 纔終於恢復了健康。P16-1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