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曾國藩家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青春文學 -> 叛逆/成長
【市場價】
187-270
【優惠價】
117-169
【介質】 book
【ISBN】97875502400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0240070
  • 作者:(清)曾國藩
  • 頁數:337
  • 出版日期:2014-12-01
  • 印刷日期:2014-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曾國藩編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晚清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揮筆自如、隨想而至、內容廣泛,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極多,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使曾國藩這位中國近代**地位顯赫而又*有爭議的人物,贏得了道德文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一尊精神偶像。
  • 曾國藩編著的《曾國藩家書》內容廣博,既有治 軍為政之道,又有人生處世之談,自1879年初刊以來 ,廣為流傳,是研究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 。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 筆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曾國藩一 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 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 ”;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教文主持了道 光、咸豐、同治三朝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 前言
    一、我家既為鄉紳,萬不可入署說公事
    二、海疆平定以來,政簡人和
    三、祖父日積德累仁,救難濟急
    四、男等在京,自知謹慎
    五、述告在京無生計
    六、當京官者,大半皆東扯西支
    七、籌劃歸還借款
    八、借銀寄回家用
    九、先責男教書不盡職,待弟不友愛之罪
    十、兄弟匪他人,患難亦相賴
    十一、在京一切自知謹慎
    十二、節勞、節欲、節飲食,謹當時時省記
    十三、英夷滋擾以來,皆漢奸助之為虐
    十四、教弟寫字養神
    十五、家中老幼平安,不勝欣幸
    十六、勸兩弟學業宜精
    十七、四弟、六弟考試又不得志,頗難為懷
    十八、為學譬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
    十九、讀書,無需擇地,無需擇時
    二十、唯願諸弟發奮立志,念念有恆,以補我不孝之罪
    二十一、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喫水煙
    二十二、少年英銳之氣,不可久挫
    二十三、以和睦兄弟為**
    二十四、報告榮升侍講
    二十五、從業未有之巨案也
    二十六、務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無一時不安樂
    二十七、多則必不能專
    二十八、寄銀還債濟人
    二十九、溫經*增長見識
    三十、我家氣運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
    三十一、勿為時文所誤
    三十二、**要除驕傲氣習
    三十三、隻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三十四、雖萬事匆忙,亦不廢正業
    三十五、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
    三十六、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
    三十七、同心一力,何患家運不興?
    三十八、教弟婚姻大事須謹慎
    三十九、家中務請略有積蓄
    四十、若事事勤思善問,何患不一日千裡
    四十一、取款及托帶銀
    四十二、蒙恩得分會試房
    四十三、常存敬畏之心,則是載福之道
    四十四、家中諸事,男亦願聞其詳
    四十五、姪得升翰林院侍讀學士
    四十六、初十皇太後七旬萬壽,皇上率百官行禮
    四十七、考與不考,皆無關緊要
    四十八、勿因家務過勞
    四十九、在京一切,男自知謹慎
    五十、請四弟送歸誥軸
    五十一、述接待朋友之法
    五十二、常恐祖宗積累之福,自我一人享盡
    五十三、可知風水之好,萬萬不可改葬
    五十四、情願人占我的便益,斷不肯我占人的便益
    五十五、餘自去歲以來,日日想歸家省親
    五十六、澄弟在廣東處置一切,甚有道理
    五十七、述改建祖屋之意見,
    五十八、謹守大人保養身體之訓
    五十九、述奉旨為較射大臣
    六十、祖父大人之病,不知日內如何?
    六十一、做個光明磊落神欽鬼服之人
    六十二、餘益當盡忠報國,不得復顧身家之私
    六十三、凡行公事,須深謀遠慮
    六十四、勸宜力除牢騷
    六十五、七月二十五日丑正二刻,慘聞母大故
    六十六、痛聞母大故,寫京中家信,料理一切
    六十七、爾奉爾母及諸弟妹在京,一切皆宜謹慎
    六十八、能勤能敬,未有不興;不勤不敬,未有不敗
    六十九、諸弟不好收拾潔淨,此是敗家氣像
    七十、功名之地,自古難居
    七十一、讀書宜選一明師
    七十二、關乎**之福,吾唯力盡人事
    七十三、述營中急需人纔
    七十四、帶兵之事,千難萬難
    七十五、宜時時內省,處處反躬自責
    七十六、畏宦途風波之險,常思及早抽身
    七十七、勞則善心生,佚則淫心生
    七十八、澄弟宜時常在家,不宜干預外事
    七十九、世家子弟,*易犯一奢字傲字
    八十、弟性褊急似餘,恐佛郁或生肝疾
    八十一、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闕一不可
    八十二、交人料理文案
    八十三、凡人做一事,不可見異思遷
    八十四、餘在外數年,獨慚對江西紳士
    八十五、餘生平之失,在志大而纔疏,有實心而乏實力
    八十六、紳民中實在流離困苦者,亦可隨便周濟
    八十七、濟人須濟急時無
    八十八、居官以耐煩為**要義
    八十九、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長傲,多言
    九十、不能勤奮以圖自立,則仍無以興家而立業
    九十一、於兩弟時時以平和二字相勖
    九十二、善始者不必善終,行百裡半九十裡
    九十三、心好古文,頗知其意而不能多作
    九十四、喜弟之吏纔*優於將纔
    九十五、弟目下在營,不可看書,致荒廢正務
    九十六、浙中之賊,聞已全省肅清
    九十七、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九十八、讀書需能虛心涵泳,切己體察
    九十九、作事無論大小易難,皆宜有始有終
    一百、禍福由天主之,善惡由人主之
    一百零一、家庭不可說利害話,此言精當之至
    一百零二、能尋得六弟遺骸,尚是不幸中之一幸
    一百零三、做人要有氣量
    一百零四、改葬先人,須消除求富求貴之念
    一百零五、買書不可不多,看書不可不知所擇
    一百零六、必須加意保養
    一百零七、連日雨大泥深,鮑、張不能進剿
    一百零八、吾生平頗講求惜福二字
    一百零九、人待人,無價之寶也
    一百一十、照料家事,總以儉字為主
    一百一十一、不幸生當亂世,日以殺人為事
    一百一十二、要減少官僚習氣,辦事有條理
    一百一十三、宜以勤字做主,不宜以命字諭眾
    一百一十四、刻刻存愛民之心
    一百一十五、總以除傲字為**義
    一百一十六、澤兒看書天分高,而文筆不甚勁挺
    一百一十七、教訓後輩子弟,以勤苦為體,謙遜為用
    一百一十八、總怕子姪習於“驕、奢、佚”
    一百一十九、須勤謙,切戒驕奢淫佚
    一百二十、餘近年在外,問心無愧
    一百二十一、合家大小老幼,幾於無人不藥
    一百二十二、謹記愚兄之去驕去惰
    一百二十三、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
    一百二十四、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
    一百二十五、惟古文與詩,未能獨闢康莊
    一百二十六、述挽胡潤帥聯
    一百二十七、述告辦事好手不多
    一百二十八、若有陸兵三干在彼,當易得手
    一百二十九、惟讀書可變化氣質
    一百三十、以勞謙廉三字自惕
    一百三十一、若人之傲惰鄙棄業已露出,則索性蕩然無恥
    一百三十二、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立自強做出
    一百三十三、湖南之米,昂貴異常
    一百三十四、有德者畏疑謗之無因,而抑然自修,則謗亦日熄
    一百三十五、述堅守作戰之困難
    一百三十六、治身宜不服藥
    一百三十七、覺有病時,斷不可喫藥,無病時,可偶服補劑調理
    一百三十八、莫買田產,莫管公事
    一百三十九、與官相見,總以謙謹二字為主
    一百四十、凡行軍*忌有赫赫之名
    一百四十一、愛惜物力,不失寒士之家風
    一百四十二、疏辭兩席一節,弟所說甚有道理
    一百四十三、吾兄弟報國之道,總求實浮於名
    一百四十四、弟有大功於家,有大功於國,餘豈有不感激不愛護之理?
    一百四十五、自古聖賢豪傑,其志事不同,而其豁達光明之胸襟大略相同
    一百四十六、修身齊家,亦須以明強為本
    一百四十七、妯娌及予姪輩,和睦異常
    一百四十八、凡事皆當存一謹慎儉樸之見
    一百四十九、古來大戰爭,大事業,三分人謀,七分天意
    一百五十、欲為先人留遺澤,唯有勤儉二字
    一百五十一、吾在兵間日久,實願早滅此寇
    一百五十二、惱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一百五十三、心肝兩家之病,究以自養自醫為主
    一百五十四、凡郁怒*易傷人
    一百五十五、教兒女輩,以勤儉謙三宇為主
    一百五十六、兄弟論文於三千裡外
    一百五十七、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纔
    一百五十八、爾寫信太短
    一百五十九、爾當兼在氣勢上用功,無徒在揣摩上用功
    一百六十、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
    一百六十一、自修處可求強,勝人處不可求強
    一百六十二、子弟之賢否,六分天生,四分家教
    一百六十三、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
    一百六十四、以講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
    一百六十五、家中後輩,體皆虛弱,讀書不甚長進
    一百六十六、兄弟同蒙封爵
  • 估算九弟行程,這個時候應該到家了。自從在任 丘寄過信之後,至今沒有 收到第二封信,心裡十分掛念!不知道路上踫到什麼 困難沒有?四弟與六弟參 加院試,估計現在結果已經出來了,但是久等不到信 差來送信,真是讓人盼 望! 我的身體和九弟在京城時一樣,經常苦於耳嗚。
    問過吳竹如,他說:“隻有 通過靜養的辦法調理,不是藥物能治好的。”但是應 酬越來越多,我的性情又 生來浮躁,怎麼可能踏踏實實地靜養呢?打算搬進內 城去住,那樣的話來回可 以少走一半路,現在還沒有找好住處。
    我時刻都在懺悔,還是沒能洗滌自新。九弟回家 之後,我決定單數日讀經 書,偶數日讀史書,讀經書的時候常常懶散不沉著。
    讀《後漢書》,現在已經朱 筆圈點過八本了,雖然什麼也沒有記住,但是比較去 年讀過的《前漢書》,體會 很深。從九月十一日開始,一起做功課的人商議每個 人每一課都要做一篇文 章、一首詩,就在**申刻的時候寫在白折上。我的 文章和詩大家都很贊賞, 但是我在八股文方面沒有什麼實學,所以感覺他們對 我的誇獎有點虛,這* 讓我感到愧疚。等下次信差再來的時候,可以把我的 文章寄幾篇回去。我在家 裡懶得為考試作準備,隻是借機會練習一下罷了,隻 是為了不至於臨場的時 候窘迫而已。
    我與吳竹如*近經常往來,每次來都是一談一整 天,談論的都是些關於 **大事的大道理。他說有一個叫竇蘭泉的雲南人, **有見解,竇蘭泉對我 也很熟悉,盡管我們現在還沒有正式交往。吳竹如要 我一定要搬到城內去住, 因為城內的鏡海先生可以當老師,倭艮峰先生、竇蘭 泉可以當朋友,有老師和 朋友在身支持,哪怕是懦夫也可以立志做大事。我記 得朱子說過:“做學問就 像是煮肉,須先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我生平 至今的學問,從來沒有用猛 火煮過,雖然略有見識,那都是自己悟出來的,偶爾 下工夫也不過是像遊玩那 樣探索而已,好比是沒有煮好的湯,如果用慢火去溫 ,將越煮越不熱。於是我 想盡快搬進城內,摒除一切雜事、雜念,嚴格要求自 己,鑽研學問。鏡海、艮峰 兩位先生,也勸我快點搬過去。但是城外的朋友,我 也有一些常見面的,如邵 蕙西、吳子序、何子貞和陳岱雲。
    蕙西嘗說與周公瑾交,如飲美酒,我們兩個都很 有這種感覺,所以每次見 面都作長談。子序的為人,我至今不能確定地評論, 但是他的見識*廣*深, 曾經教導我說:“用功好比是挖井,與其挖幾口井, 但哪一口都不出水,不如專 心挖一口井,挖出水之後不就取之不盡了嗎?”這句 話正好與我的毛病相合, 我便是挖幾口井但是沒挖出水的那種。
    何子貞與我在書法方面**談得來,他說我已經 知道了書法的訣竅,* 不能放棄。我常說天下所有的事物和道理,都出於乾 坤二卦。就拿書法來說, 純以神行,大氣浩蕩,脈絡周通,潛心內轉,這就是 所謂的乾;結構精巧,向背 有法,長短適度,這就是坤。乾指的是神形方面,是 一種感覺;而坤指的則是形 體方面,是具體的用筆。禮樂一刻也不可分開,說的 就是這個道理。樂相當於 乾,禮相當於坤。練字的時候悠然自得,從中體會到 快樂,指的就是樂;絲絲入 扣,筆下轉折遵循方法,指的就是禮。我偶爾會跟子 貞說到這些,子貞**贊 同這些說法,並說他一生追求的,就是這些東西。陳 岱雲與我交情很深,這些 九弟都知道。
    寫到這裡的時候,收到了家信,得知四弟、六弟 沒能夠考中,**遺憾!不 過科舉功名有沒有,早有還是晚有,這都是前世定下 的,絲毫不能勉強。我們 這輩人讀書,隻有兩件事:一是進德,尋求不斷完善 自己的方法,以求不負此 生;一是修業,練習記憶、詠誦詩詞文章的方法,用 來讓自己立足。進德的事, 很難說清楚,至於修業以自保的事,我可以說一下。
    保護自己*重要的就是謀生,農民、工人、商人 和勞力都是靠力氣喫飯, 知識分子靠腦力勞動來喫飯。所以無論是在朝廷拿俸 祿,還是在鄉下教書,是 在官宦家裡當食客,還是在別人家當幕僚,都是在用 自己的專業為自己掙一 口飯喫,並且問心無愧。科舉功名,不過是拿俸祿的 一種途徑,同時還可以檢 驗我們掌握的知識,免得將來為官之後沒有纔干,空 占著位置,還有就是拿到 功名後心裡也不至於覺得慚愧。
    P40-4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