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潛水艇的悲傷(翟永明集1983-2014)(精)/標準詩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作品集
【市場價】
332-483
【優惠價】
208-302
【介質】 book
【ISBN】978750637697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作家
  • ISBN:9787506376976
  • 作者:翟永明
  • 頁數:334
  • 出版日期:2015-03-01
  • 印刷日期:2015-03-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4千字
  • 翟永明編著的《潛水艇的悲傷(翟永明集1983-2014)(精)/標準詩叢》是詩人斟酌後的自選集,以詩為主,輔以文論、隨筆,全面展現詩人創作成熟期至今風貌,《潛水艇的悲傷(翟永明集1983-2014)(精)/標準詩叢》為閱讀翟永明不二之選。《潛水艇的悲傷(翟永明集1983-2014)(精)/標準詩叢》作為“標準詩叢”第二輯之一種,裝幀風格在延續**輯基礎上,根據本輯作品特點,進一步升級,真正實現可閱讀性與可典藏性相結合。
  • 《潛水艇的悲傷(翟永明集1983-2014)(精)/標 準詩叢》是“標準詩叢”第二輯之一種,全書遴選著 名詩人翟永明不同時期代表作品,分為“詩”與“文 ”兩卷。“詩”部分按照時間,又分為:1983—1989 、1992—1999、2000以來四輯,詩人不同時期、不同 風格的代表作,如《女人》《黑房間》《靜安莊》《 咖啡館之歌》《十四首素歌》《關於雛妓的一次報道 》《隨黃公望遊富春山》等等悉數收錄;“文”則選 了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詩歌”與詩歌中的女性意識 》《從八十年代到現在》《個人女性觀》以及中坤國 際詩歌獲獎感言《詩歌的命運隨著時代改變》、華語 文學傳媒大獎獲獎感言《詩歌的視野廣闊無垠》等等 。 精當的選本,與內容相膺的裝幀形式,都讓本書 成為閱讀翟永明的首要之選,也讓本書成為現代漢語 詩歌的必然典藏。
  • **卷 詩
    1983—1989
    女人
    黑房間
    靜安莊
    死亡的圖案
    稱之為一切
    我策馬揚鞭
    土撥鼠
    1992—1999
    咖啡館之歌
    重逢
    祖母的時光
    莉莉和瓊
    臉譜生涯
    盲人按摩師的幾種方式
    剪刀手的對話——獻給弗裡達卡洛
    時間美人之歌
    三美人之歌
    十四首素歌——致母親
    小酒館的現場主題
    **與幾位忙人共飲
    編織和行為之歌
    孤身的逃
    給我愛情,我就愛他
    重陽登高——遍插茱萸少一人
    潛水艇的悲傷
    菊花燈籠漂過來
    2000以來
    輕傷的人,重傷的城市
    老家
    關於雛妓的一次報道
    *委婉的詞
    在古代
    魚玄機賦
    哀書生——因*調詞哀書生而憶馮喆(組詩《桃花劫》選一)
    前朝來信——無考女詩人邱硯雪信札
    黃帝的采納筆記——一個老人叫黃帝
    騎虎的女神難近母
    城市法則
    隨黃公望遊富春山(組詩選)——幽致嘆何窮
    讀舊信,想起一位早逝的女孩——給馬雁
    第二卷 文
    “女性詩歌”與詩歌中的女性意識
    從八十年代到現在
    在一切玫瑰之上
    個人女性觀
    回文無盡是璇璣
    時間美人和美人的時間
    寫於2001年《上下左右》展覽之後
    她秘密的一瞥,使我精疲力竭
    寫詩是一種心理治療
    詩歌的命運隨著時代改變——中坤**詩歌獲獎感言
    女性意識婦人之見雌聲
    與木朵的對談
    水之詩開放在我的靈魂中
    詩人離現實有多遠?
    詩歌的視野廣闊無垠——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獲獎感言
  • “女性詩歌”似乎已作為某種風格和流派被廣泛 使用和被評論家界定,許多女詩人被就此蓋棺論定, 成為“女性詩歌”的代表人物。但是,“女性詩歌” 目前仍是一個含糊其辭、模稜兩可的概念,它的確切 定義是什麼?是否嚴肅的學術討論對此有過檢驗標準? 如果說女性寫的關於女性的作品是“女性詩歌”,那 麼男性寫的關於女性的詩歌是否屬於這個範疇?“女 性詩歌”作為一種現像已越來越引起詩壇關注。但把 女性題材的作品從詩歌中劃分出來,是否會帶來一些 混淆?此外,“女性詩歌”這個提法也許會使女詩人 尷尬,似乎她們的創作僅屬旁支末流,始終未真正進 入純粹的詩歌領域。如果確有“女性詩歌”存在,那 麼,真正重要的純正的文化標準是否應以性別這個偶 然因素影響對女詩人的作品進行鋻定和評價?事實上 ,仍然存在著一種對女作者居高臨下的寬宏大量和實 際上的輕視態度,盡管現在有時是以對“女性詩歌” 報以贊賞的形式出現。編輯和評論家對女詩人大開綠 燈,於是漸漸形成讀者喜聞樂見的“女性詩歌”;然 而,涉及到對具體作品的分析評價,就會有許多限制 性及大打折扣的方式。通常對女詩人的作品評論有一 種定見。譬如我有兩位詩友,平常對我的詩甚有好評 ,一次我卻聽見他們這樣評論我的《靜安莊》:女人 嘛,寫到這種地步就不錯了。於是,有價值、有意義 的就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性別的偶然性。基於這種普 遍心理,對“女性詩歌”的贊譽就未見得讓我們心安 理得。也許我一直感覺到這種微妙差別的存在,或者 是出於狹隘的女權心理,因此在1986年“青春詩會” 上表示過這種心願:“我希望自己首先是詩人,其次 纔是女詩人。” 我一直認為:作者有男女之分,詩 歌隻有好壞之分,詩人**存在的是纔氣、風格和創 造力之分。每個詩人都希望對詩歌本身有所貢獻。這 種貢獻必須是詩人廣博的纔華和獨特的體驗通過作品 的堅實和深度而顯現,而不是詩歌存在領域之外的其 他因素。但是目前評論界對“女性詩歌”*多地是從 社會學觀點、婦女問題考察及女性內心世界分析等方 面作定向研究,很少把詩歌文本孤立出來,從純粹的 詩歌價值和藝術的基本要素上進行具體分析,因而“ 女性詩歌”的批評辨別標準仍然混淆不清,進而影響 到女詩人的創作。大量“女性詩歌”的範本表明這種 探索已被推向一個遙遠的與詩歌無關的領域,充斥其 間的泛濫說教和煽動情緒,對現狀不滿的自我宣洩, 以及灌輸女性精神解放的概念,不失為婦女運動活動 家有分量的宣言,但畢竟不能代替詩歌的藝術創作, 使人難以信服它們的美學價值。
    女性自身的局限性也給“女性詩歌”帶來災難性 的後果。題材的狹窄和個人的因素使得“女性詩歌” 大量雷同和自我復制,而**個人化的因素又因其題 材的單調一致而轉化成女性共同的寓言,使得大多數 女詩人的作品成為大同小異的詩體日記,而詩歌成為 傳達說教目的和發洩牢騷和不滿情緒的傳聲筒。沒有 經過審美處理的意識,沒有用藝術的眼光觀察與現實 接觸的本質,*沒有有節制地運用**的詩歌語言和 富於創造與詩意的形式,因而喪失了作為藝術品的* 重要的因素。
    “女性詩歌”正在形成新的模式。固定重復的題 材、歇斯底裡的直白語言、生硬粗糙的詞語組合,毫 無道理、不講究內在聯繫的意像堆砌,毫無美感、做 作外在的“性意識”倡導等,已越來越形成“女性詩 歌”的媚俗傾向。不知何時起,*形成了一股“黑旋 風”。黑色已成為“女性詩歌”的特征,以至於我常 開玩笑說,應該把我的《黑房間》首句“天下烏鴉一 般黑”改為“天下女人一般黑”。不容否認,我在 1984年曾為《女人》寫下過序言《黑夜的意識》,後 來又寫過《黑房間》,不免又被評論家稱為“黑衣” “黑裙”的“黑女人”;如果說我開了個很不妙的頭 ,那麼這種群起而攻之的“黑”現像仍使我擔心和懷 疑,它使“女性詩歌”流於膚淺表面且虛假無聊,* 為急功近利之人提供了捷徑。 缺乏對藝術的真誠和 敬畏,缺乏對人類靈魂的深刻理解,缺乏對藝術中必 然會有的孤獨和寂寞的認識,*缺乏對藝術放縱和節 制的分寸感,必然導致極其繁榮的“女性詩歌”現像 和大量女詩人作品曇花一現、自我消失的命運。真正 的“女性意識”不是靠這些固定模式來表現,它必定 會通過女詩人的氣質在她的作品中有所表現,無論她 寫的是何種題材以及何種表達方式。問題不在於“寫 什麼”,而在於“怎樣寫”、“寫得怎樣”,這纔是 關鍵。
    說到這裡,我發現我對“女性詩歌”的看法過於 悲觀了。事實上,一些女詩人已逐漸**了僅僅尋求 自身特性的階段。她們通過作品顯示女性的能力和感 受,並試圖接近藝術中*為深刻和廣泛的問題——人 類普遍的命運及人生的價值。東北的林雪,現在海外 的張真,上海的陸憶敏也許是我通過作品接觸而*能 理解的女詩人。她們的詩歌代表了少數女詩人的藝術 追求和價值取向,使我們欣慰:女詩人已越來越意識 到自身的局限並逐漸置身其外,她們已有足夠的自覺 *關注藝術本身。她們正在擴展“女性詩歌”的寫作 方法、內容和主題,並比她們的前輩詩人*注重詩歌 的形式感。因此,我們期待這種時刻:“女性詩歌” 不僅僅是憑借“女性”這個理由在文學史中占據地位 ,但也不僅僅因為“女性”這個理由就無法與男性詩 人並駕齊驅,站在*傑出詩人之列。
    P253-25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