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海燕(鄭振鐸作品中學生讀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作品集
【市場價】
182-264
【優惠價】
114-165
【介質】 book
【ISBN】978753856735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方婦兒
  • ISBN:9787538567359
  • 作者:鄭振鐸|校注:譚梅//劉曉紅//康鑫
  • 頁數:217
  • 出版日期:2012-11-01
  • 印刷日期:2012-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0千字
  • 為*好地滿足全國中學生朋友的閱讀需要,為他們提供*有價值的閱讀範本,我們特推出這套“中學生讀名家”書繫。本書繫收錄了一繫列中國現當代文學名家的作品,其中既有入選中小學教材的名篇,也有適合中學生閱讀的佳作。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特邀文學屆知名專家學者、高校教授及語文特級教師參與編寫,輔以同步解讀評注,從而拉近中學生與諸位文學名家的距離,使中學生朋友能夠***、多角度地了解這些文學名家的思想歷程和智慧人生,培養一定的人文素養,同時幫助中學生形成較強的判斷能力和感悟能力,從一定程度上領悟和把握語言個性,全面提升文學素養,提高語文考試成績。
    本書為《海燕(鄭振鐸作品中學生讀本)》,由鄭振鐸編著,譚梅、劉曉紅等注。
  • 鄭振鐸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學者,他早年積極倡導新文化運動。他是熱 烈的愛國者,也是堅決力和平民主及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戰士。 他的散文題材廣泛,或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或是心靈中的一縷思 緒,都被他信手撚來,凝於筆端。而他的所見所聞所感,又無不與大時代緊 緊相連。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鄭振鐸迅速發表了《街血冼去後》《六月 一日》等大義凜然的憤激之作。他在抗戰時期寫的《“野有餓殍”》《從“ 軋”米到“踏”米》《鵜鶘與魚》《我的鄰居們》《最後一課》等文,儼然 是一組抗戰淪陷區的全景圖。他的文字平淡而見新意,章法輕松而見嚴謹, 既歌頌真善美,又深具學識,展現出一種強大的生命力。翻開《海燕(鄭振 鐸作品中學生讀本)》,感受鄭振鐸猶如當面傾吐暇的真摯,體察其內心洋 溢著的一派愛國情懷。 《海燕(鄭振鐸作品中學生讀本)》由吉林出版集團、北方婦女童出版社 發行。
  • 三 死
    月夜之話
    山中的歷日
    塔山公園
    蟬與紡織娘
    苦鴉子
    不速之客
    山 市
    離 別
    海 燕
    大佛寺
    阿剌伯人
    同舟者
    宴之趣
    黃昏的觀前街
    大 同
    昭君墓
    暮影籠罩了一切
    “野有餓殍”
    鵜鶘與魚
    *後一課
    燒書記
    “封鎖線”內外
    從“軋”米到“踏”米
    韜奮的*後
    記幾個遭難的朋友們
    我的鄰居們
    秋夜吟
    街血洗去後
    幻 境
    永在的溫情——紀念魯迅先生
    悼許地山先生
    哭佩弦
    六月一日
    回過頭去——獻給上海的諸友

  • 三死 閱讀指導: 《三死》是鄭振鐸於1926年9月6日追記的散文,*初發表於1927年開明 書店出版的《山中雜記》。《山中雜記 》是一組“山中通信”,包括《避 暑會》《月夜之話》《山中的歷日》《苦鴉子》《山市》等9篇散文。記錄 了在1926年7月至8月間他在莫干山避暑時的生活片斷。這組散文沒有景慕自 然的理性思考,也沒有孤寂出世之想。但是所記山中的遊覽、生活,也反映 一些社會側面。這部散文集的價值在於作者避暑時怡情養性的平淡心境。《 三死》主要寫了山上前後三個人的死以及山中人對這件事開出的反應和態度 。
    旁注: 日間,工作得很疲倦,天色一黑便去睡了。也不曉得是多少時候了,仿 佛在夢中似的,房門外遊廊上,忽有許多人的說話聲音: “火真大,在對面的山上呢。” “聽說是一個老頭子,八十多歲了,住在那裡。” “看呀,許多人都跑去了,滿山都是燈籠的光。” 如秋夜的淅瀝的雨點似的,這些話一句句落在耳中。 “疲倦”緊緊的 把雙眼握住,好久好久纔能張得開來,忽忽的穿了衣服,開了房門出去。滿 眼的火光!在對面,在很遠的地方,然而全山都已照得如同白晝。
    “好大的火光!”我驚詫的說。
    心南先生的全家都聚在遊廊上看,還有幾個女傭人,談話*勇健,她們 的消息也*靈通。
    “已經熄下去了,剛纔纔大呢;我在後房睡,連對面牆上都滿映著火光 ,我還當作是很近,喫了一個大驚。”老伯母這樣的說。“聽說是一間草屋 ,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頭子住在那裡,不曉得怎麼樣了?”她輕柔的嘆了一 口氣。
    江媽說道:“聽說已經死了,真可憐,他已經走不動了,天天有人送飯 給他喫,不知今晚為什麼會著火?” “聽說是汕燈倒翻了。”劉媽插嘴說。
    丁丁的清脆的伐竹的聲音由對山傳出,火光中,人影幢幢的往來。漸漸 的有人執著燈籠散回去了。
    “火快熄了,警察在斲竹,怕它延燒呢。” “一個燈籠,兩個燈籠,三個燈籠,都走到山下去了,那邊還有幾個在 走著呢。”依真指點的嚷著說。在山中,夜行者非有燈籠不可;我們看不見 人,隻看見燈光移動,便知道是一個人在走著了。
    “到底那老人家死了沒有呢,你們去問問看。”老伯母不能安心的說道 。
    “聽說已死了。”幾個女傭搶著說。
    丁丁的伐竹聲漸漸的稀疏了,燈籠的光也不大見了,火光*微弱了下去 。
    “去睡吧,”這個聲音如號令似的,使大家都進了自己的房門。我又閉 了眼竭力想續前面的甜甜的睡眠。
    幾個女傭還在廊前健談不已,他們很大的語聲,如音樂似的,把我催眠 著。其初,還很清晰的聽見她們的話語,後來,朦矓了,朦矓了如蚊蠅之喧 聲似的;再後,我便睡著了。
    第二天,許多人的**談話資料,便是那個不幸的老翁。
    “那老人家是為王家看山的。到山已經有五六十年了,他來時,莫干山 還沒有外同人呢。” “他是福建人。二十多歲時,不知道為了什麼事,由家鄉出來,、就住 在山上了。一直有六十年沒有離開過這裡。他可算是這山上*老的人了。” “聽說,他近五六年來,走路不大靈便,都由一個姓楊(?)的家裡,送 東西給他喫。” 約略的,由幾個女傭的口中,知道了這位老翁的生平。下午,樓下的僕 人說,老翁昨夜並沒有燒死。他見火著了,便跑了出來,後來,因為棉被衣 物還沒有取出,便又進去了兩次去取這些東西,便被火灼傷了,直到了今早 纔死去。
    “聽說,楊家的太太出了五十塊錢,還有別的人也湊齊了一筆款子,為 他辦理後事。” “聽說,尸身還在那裡,沒有殮呢。” “不,下午已經抬下山去了。” 隔了兩天,對山火場上樹了一個杆子,上面有燈,到了晚上,鑼鈸木魚 之聲很響的敲著,全山都可聽見,是為這位老翁做佛事了。
    這就是這位六十年來的山中*老的居民的結果。
    半個月過去了,老翁的事大家已經淡忘了。有**早上,卻有幾個人運 了許多行李到樓下來,女傭們又紛紛的傳說,說昨夜又死了兩個人。一個是 住在山頂某號屋中,隻有十七八歲,犯了肺病死的。到山來療養,還不到兩 個月。一個是住在下面鐵路飯店的,剛來不久,前夜還好好喫著飯,不料昨 天便死了。那些行李,是後一個死者的親屬的,他們由上海趕來看他。
    不到一刻,死耗便傳遍全山了。山上不易得新聞。這些題材乃為眾口所 喧傳,足為好幾天的談話資料。尤其後一個死者,使我們起了個擾動。
    “也許是虎列拉,由上海帶來的,死得這樣快。他的家屬,去看了他後 ,再住到這裡,不怕危險麼?”我們這幾個人如此的提心弔膽著,再三再四 的去質問樓下的孫君。他擔保說,決沒有危險,且決不是虎列拉病死的。我 們還不大放心。下午,死者的家屬都來了,他們都穿著白鞋。據說,一個是 死者的母親,一個是死者的妻,兩個是死者的妾,還加幾個小孩,是死者的 子女,其餘的便是他的喪事經理者。他是犯肺病死了的,在山上已經兩個多 月了,他的錢不少,據說,是在一個什麼銀行辦事的人。
    死者的妻和母,不時的哭著,卻不敢大聲的哭,因為在旅舍中。據女傭 們說,曾有幾次,死者的母親,實在忍不住了,隻好跑到山旁的石級上,坐 在那裡大哭。
    第三天,這些人又動身回家了。*早的,便聽見樓下有淒幽的哭泣,隻 是不敢縱聲大哭。太陽在滿山照著,許多人都到後面的廊上,倚在紅欄杆, 看他們上轎。女傭們輕輕的指點說,這是他的大妻,這是他的母親,這是他 的**妾,第二妾。他們上了山,一轉折便為山岩所蔽,不見了。大家也都 各去做事。
    第二天還說著他們的事。
    隔了幾天,大家又渾忘了他們。
    美文解讀: 作為 “五四”人,鄭振鐸也是一位對人與社會、歷史與**富有血性 思考的現代作家 。他倡導人道主義,提出文學是反映 “血與淚 ”人生的 文學。在本文中,作者無情地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無情。作者運用諷 刺的筆調講述了有關三個人的死亡的故事,**個是單身老翁,死於火災。
    人們不是有感於生命的脆弱而是好奇於死亡的原因。第二個人的死亡一筆帶 過,因為他的死沒有懸念,不會引起人們的“擾動”。而第三個人因死因不 明,引起了人們的“擾動”。因為人們主要擔心虎列拉傳染開來,殃及自身 。作者通過對三死的敘述,通感於人們對於生與死的麻木與冷漠。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