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閑情偶寄/明清小品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中國古典小說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介質】 book
【ISBN】978755380418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嶽麓
  • ISBN:9787553804187
  • 作者:(清)李漁|校注:歐陽燦
  • 頁數:293
  • 出版日期:2016-01-01
  • 印刷日期:2016-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歐陽燦校注的《閑情偶寄/明清小品》是清代**文學家李漁一生藝術和生活經驗的總結,論及戲曲理論、妝飾打扮、園林建築、器物古玩、飲食烹調、竹木花卉、養生醫療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觸及到中國古代生活的許多領域,具有極強的娛樂性和實用價值。清代文學家李漁是**的纔子與“玩家”。他的《明清小品叢刊:閑情偶寄》也堪稱是明清小品文中*富盛名的一種。此書以輕快的文風,表現了當時文人蓄聲伎、好歌舞,遊山水、築園林,嗜茶酒、諳美食,著簑衣、披僧袍,讀閑書、作雅事的追求自然與愜意的生活。
  • 李漁著歐陽燦校注的《閑情偶寄/明清小品》位 列“中國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全書共詞曲、演習、 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論及生 活中妝飾打扮、園林建築、家具古玩、飲食烹調、養 花種植、醫療養生等諸多方面,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和 生活審美情趣,堪稱中國古代生活的小百科全書,具 有極強的娛樂性和實用價值。
  • 餘懷序
    尤侗序
    凡例七則
    詞曲部
    結構**
    戒諷刺
    立主腦
    脫窠臼
    密針線
    減頭緒
    戒荒唐
    審虛實
    詞采第二
    貴顯淺
    重機趣
    戒浮泛
    忌填塞
    音律第三
    恪守詞韻
    凜遵曲譜
    魚模當分
    廉監宜避
    拗句難好
    合韻易重
    慎用上聲
    少填入韻
    別解務頭
    賓白第四
    聲務鏗鏘
    語求肖似
    詞別繁減
    字分南北
    文貴潔淨
    意取尖新
    少用方言
    時防漏孔
    科諢第五
    戒淫褻
    忌俗惡
    重關繫
    貴自然
    格局第六
    家門
    衝場
    出腳色
    小收煞
    大收煞
    填詞餘論
    演習部
    選劇**
    別古今
    劑冷熱
    變調第二
    縮長為短
    變舊成新
    附:《琵琶記·尋夫》改本
    《明珠記·煎茶》改本
    授曲第三
    解明曲意
    調熟字音
    字忌模糊
    曲嚴分合
    鑼鼓忌雜
    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
    高低抑揚
    緩急頓挫
    脫套第五
    衣冠惡習
    聲音惡習
    語言惡習
    科諢惡習
    聲容部
    選姿**
    肌膚
    眉眼
    手足
    態度
    修容第二
    盥櫛
    薰陶
    點染
    治服第三
    首飾
    衣衫
    鞋襪
    附:婦人鞋襪辨
    習技第四
    文藝
    絲竹
    歌舞
    居室部
    房舍**
    向背
    途徑
    高下
    出檐深淺
    置頂格
    甕地
    灑掃
    藏垢納污
    窗欄第二
    制體宜堅
    取景在借
    牆壁第三
    界牆
    女牆
    廳壁
    書房壁
    聯匾第四
    蕉葉聯
    此君聯
    碑文額
    手卷額
    冊頁匾
    虛白匾
    石光匾
    秋葉匾
    山石第五
    大山
    小山
    石壁
    石洞
    零星小石
    器玩部
    制度**
    幾案
    椅杌
    暖椅式
    床帳
    櫥櫃
    箱籠篋笥
    骨董
    爐瓶
    屏軸
    茶具
    酒具
    碗碟
    燈燭
    箋簡
    位置第二
    忌排偶
    貴活變
    飲饌部
    蔬食**




    瓜茄瓠芋山藥
    蔥蒜韭
    蘿卜
    芥辣汁
    谷食第二
    飯粥

    糕餅


    肉食第三


    牛犬



    野禽野獸




    零星水族
    附:不載果食茶酒說
    種植部
    木本**
    牡丹





    海棠
    玉蘭
    辛夷
    山茶
    紫薇
    繡球
    紫荊
    梔子
    杜鵑櫻桃
    石榴
    木槿

    合歡
    木芙蓉
    夾竹桃
    瑞香
    茉莉
    籐本第二
    薔薇
    木香
    酴醵
    月月紅
    姊妹花
    玫瑰
    素馨
    凌霄
    真珠蘭
    草本第三
    芍藥


    水仙
    芙蕖
    **


    雞冠
    玉簪
    鳳仙
    金錢
    蝴蝶花


    眾卉第四
    芭蕉
    翠雲
    虞美人
    書帶草
    老少年
    天竹
    虎刺


    竹木第五

    松柏
    梧桐
    槐榆

    黃楊
    棕櫚
    楓桕
    鼕青
    頤養部
    行樂**
    貴人行樂之法
    富人行樂之法
    貧賤行樂之法
    家庭行樂之法
    道途行樂之法
    春季行樂之法
    夏季行樂之法
    秋季行樂之法
    鼕季行樂之法
    隨時即景就事行樂之法






    沐浴
    聽琴觀棋
    看花聽鳥
    蓄養禽魚
    澆灌竹木
    止憂第二
    止眼前可備之憂
    止身外不測之憂
    調飲啜第三
    愛食者多食
    怕食者少食
    太饑勿飽
    太飽勿饑
    怒時哀時勿食
    倦時悶時勿食
    節**第四
    節快樂過情之欲
    節憂患傷情之欲
    節饑飽方殷之欲
    節勞苦初停之欲
    節新婚乍御之欲
    節隆鼕盛暑之欲
    卻病第五
    病未至而防之
    病將至而止之
    病已至而退之
    療病第六
    本性酷好之藥
    其人急需之藥
    一心鐘愛之藥
    一生未見之藥
    平時契慕之藥
    素常樂為之藥
    生平痛惡之藥
  • 填詞一道,文人之末技也。然能抑而為此,猶覺 愈於馳馬試劍,縱酒呼盧。孔子有言:“不有博弈者 乎?為之猶賢乎已。”博弈雖戲具,猶賢於“飽食終 日,無所用心”;填詞雖小道,不又賢於博弈乎?吾 謂技無大小,貴在能精;纔乏纖洪,利於善用。能精 善用,雖寸長尺短,亦可成名。否則纔誇八鬥,胸號 五車,為文僅稱點鬼之談,著書惟供覆瓿之用,雖多 亦奚以為?填詞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 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詞曲擅長,遂能不泯其國事者 。請歷言之:高則誠、王實甫諸人,元之名士也,舍 填詞一無表見。使兩人不撰《琵琶》《西廂》,則沿 至**,誰復知其姓字?是則誠實甫之傳,《琵琶》 《西廂》傳之也。湯若士,明之纔人也,詩文尺牘, 盡有可觀,而其膾炙人口者,不在尺牘詩文,而在《 還魂》一劇。使若士不草《還魂》,則當日之若士已 雖有而若無,況後代乎?是若士之傳,《還魂》傳之 也。此人以填詞而得名者也。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 有所歸,“漢史”“唐詩”“宋文”“元曲”,此世 人口頭語也。《漢書》《史記》,千古不磨,尚矣; 唐則詩人濟濟,宋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壇,為三 代後之三代也。元有天下,非特政刑禮樂一無可宗, 即語言文學之末,圖書翰墨之微,亦少概見。使非崇 尚詞曲,得《琵琶》《西廂》以及《元人百種》諸書 傳於後代,則當日之元亦與五代、金、遼同其泯滅, 焉能附三朝驥尾,而掛學士文人之齒頰哉?此帝王國 事,以填詞而得名者也。由是觀之,填詞非末技,乃 與史傳詩文同源而異派者也。近日雅慕此道,刻欲追 蹤元人、配饗若士者盡多,而究竟作者寥寥,未聞* 唱。其故維何?止因詞曲一道。但有前書堪讀,並無 成法可宗。暗室無燈,有眼皆同瞽目。無怪乎覓途不 得,問津無人,半途而廢者居多,差毫釐而謬千裡者 ,亦復不少也。嘗怪天地之間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 文字之法脈準繩,載之於書者,不異耳提面命。獨於 填詞制曲之事,非但略而未詳,亦且置之不道。揣摩 其故,殆有三焉。一則為此理甚難,非可言傳,止堪 意會。想入雲霄之際,作者神魂飛越,如在夢中,不 至終篇,不能返魂收魄。談真則易,說夢為難,非不 欲傳,不能傳也。若是,則誠異誠難,誠為不可道矣 。吾謂此等至理,皆言*上一乘,非填詞之學節節皆 如是也,豈可為精者難言,而粗者亦置弗道乎?一則 為填詞之理變幻不常,言當如是,又有不當如是者。
    如填生旦之詞,貴於莊雅;制淨丑之曲,務帶詼諧: 此理之常也。乃忽遇風流放佚之生旦,反覺莊稚為非 ;作迂腐不情之淨丑,轉以詼諧為忌。諸如此類者, 悉難膠柱。恐以一定之陳言,誤泥古拘方之作者,是 以寧為闕疑,不生蛇足。若是,則此種變幻之理,不 獨詞曲為然,帖括詩文皆若是也。豈有執死法為文, 而能見賞於人,相傳於後者乎?一則為從來名士以詩 賦見重者十之九,以詞曲相傳者猶不及什一,蓋千百 人一見者也。凡有能此者,悉皆剖腹藏珠,務求自秘 ,謂此法無人授我,我豈獨肯傳人。使家家制曲,戶 戶填詞,則無論《白雪》盈車,《陽春》遍世,淘金 選玉者未必不使後來居上,而覺糠秕在前;且使周郎 漸出,顧曲者多,攻出瑕疵,令前人無可藏拙,是自 為後羿而教出無數逢蒙,環執干戈而害我也,不如仍 仿前人,緘口不提之為是。吾揣摩不傳之故,雖三者 並列,竊恐此意居多。以我論之,文章者,天下之公 器,非我之所能私;是非者,千古之定評,豈人之所 能倒?不若出我所有,公之於人,收天下後世之名賢 悉為同調,勝我者我師之,仍不失爽起予之高足;類 我者我友之,亦不愧為攻玉之他山。持此為心,遂不 覺以生平底裡,和盤托出。並前人已傳之書,亦為取 長棄短,別出瑕瑜,使人知所從違,而不為誦讀所誤 。知我,罪我,憐我,殺我,悉聽世人,不復能顧其 後矣。但恐我所言者,自以為是而未必果是;人所趨 者,我以為非而未必盡非。但矢一字之公,可謝千秋 之罰。噫,元人可作,當必貰予。
    填詞首重音律,而予獨先結構者,以音律有書可 考,其理彰明較著。自《中原音韻》一出,則陰陽平 仄畫有塍區,如舟行水中,車推岸上,稍知率由者, 雖欲故犯而不能矣。《嘯餘》《九宮》二譜一出,則 葫蘆有樣,粉本昭然。前人呼制曲為填詞,填者布也 ,猶棋枰之中畫有定格,見一格,布一子,止有黑白 之分,從無出入之弊,彼用韻而我葉之,彼不用韻而 我縱橫流蕩之。至於引商刻羽,戛玉敲金,雖曰神而 明之,匪可言喻,亦由勉強而臻自然,蓋遵守成法之 化境也。至於結構二字,則在引商刻羽之先,撚韻抽 毫之始。如造物之賦形,當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 先為制定全形,使點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勢。
    P9-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