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警世通言(輕松閱讀無障礙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中國古典小說
【市場價】
166-240
【優惠價】
104-150
【介質】 book
【ISBN】97878076138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嶽麓
  • ISBN:9787807613831
  • 作者:(明)馮夢龍
  • 頁數:474
  • 出版日期:2010-05-01
  • 印刷日期:2010-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36千字
  • 《警世通言》是明代**通俗文學家馮夢龍“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愛情為主題的話本小說為*多,有的表現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的熱烈追求,有的表現下層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劇,也有悲劇。這些作品表現出來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超的藝術技巧,都讓人耳目一新,美不勝收。尤其可貴的是,馮夢龍在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婦女形像,使人可驚、可喜、可悲、可嘆,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 馮夢龍編著的《警世通言》為“三言”的第二種。“三言”,即《喻 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是明代末年馮夢龍編纂整理的 唐、宋、元以來白話短篇小說的選集。 《警世通言》由四十篇白話文短篇小說組成,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 方面:其一,婚姻愛情與女性命運。其二,功名利祿與人世滄桑。其三, 奇事冤案與怪異世界。描述的大多是市民階層的思想面貌、情趣愛好、生 活景像等。
  • **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第二卷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三卷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第四卷 拗相公飲恨半山堂
    第五卷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第六卷 俞仲舉題詩遇上皇
    第七卷 陳可常端陽仙化
    第八卷 崔待詔生死冤家
    第九卷 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第十卷 錢舍人題詩燕子樓
    第十一卷 蘇知縣羅衫再合
    第十二卷 範鰍兒雙鏡重圓
    第十三卷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第十四卷 一窟鬼癩道人除怪
    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錢贈年少
    第十七卷 鈍秀纔一朝交泰
    第十八卷 老門生三世報恩
    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
    第二十卷 計甲番金(魚曼)產禍
    第二一卷 趙太祖千裡送京娘
    第二二卷 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第二三卷 樂小舍拼生覓偶
    第二四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
    第二五卷 桂員外途窮懺悔
    第二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緣
    第二七卷 假神仙大鬧華光廟
    第二八卷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第二九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
    第三十卷 金明池吳清逢愛愛
    第三一卷 趙春兒重旺曹家莊
    第三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寶
    第三三卷 喬彥傑一妾破家
    第三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
    第三五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
    第三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三七卷 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第三八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第三九卷 福祿壽三星度世
    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
  • **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導讀】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伯牙、子期知己之交,千古美談,傳 誦不衰。俞伯牙仕至晉國上大夫,官居顯赫;鐘子期一介樵夫,身份鄙 陋。兩人身份、地位懸殊,一曲志在高山,一曲志在流水,而為知音、良 友,正如鐘子期所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他們的友情**門第、 生死,至死不渝。君子之交,其情淡如水、濃如蜜。子期死守諾言,死後 葬於江邊,以踐友人中秋之約;伯牙碎琴於子期墓旁以薦之,奉子期 之雙親如己之父母,死者已矣,生者擔當友人該盡的責任義務。真正 的友情,是心靈上的交彙,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種情感。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於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懸 一片心。古來論交情至厚莫如管鮑。管是管夷吾,鮑是鮑叔牙。他兩 個同為商賈(gu),得利均分,時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為貪,知其 貧也。後來管夷吾被囚,叔牙脫之,薦為齊相。這樣朋友,纔是個真正 相知。這相知有幾樣名色(種類,類型):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 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總來叫做相知。**聽在下 說一樁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們,要聽者,洗耳而聽;不要聽者,各 隨尊便。正是:“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不與談。” 話說春秋戰國時,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國郢(ying)都人 氏,即今湖廣荊州府之地也。那俞伯牙身雖楚人,官星卻落於晉國,仕 至上大夫(先秦官名。戰國諸侯國中的爵位分為卿、士、大夫三級)之位。
    因奉 晉主之命,來楚國修聘(古代諸侯之間派遣使臣進行友好訪問)。伯牙討這 個差使,一來是個大纔,不辱君命;二來就便省視鄉裡,一舉兩得。當 時從陸路至於郢都,朝見了楚王,致了晉主之命。楚王設宴款待,十分 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故鄉)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墳墓,會一會親 友。然雖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遲留。公事已畢,拜辭楚王, 楚王贈以黃金采緞,高車駟馬(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駟,si)。伯牙離楚 一 十二年,思想故國江山之勝,欲得恣情(盡情)觀覽,要打從水路大寬轉 (繞大彎)而回。乃假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馬之疾(謙稱自己的疾病。出 自漢·張衡《東京賦》:“值餘有犬馬之疾,不能究其精詳。”),不勝車 馬馳驟。乞 假臣舟楫,以便醫藥。”楚王準奏,命水師撥大船二隻,一正一副。正船 單坐晉國來使,副船安頓僕從行李,都是蘭橈(小船的美稱。橈,rao)畫 槳,錦帳高帆,甚是齊整。群臣直送至江頭而別。
    隻因覽勝探奇,不顧山遙水遠。伯牙是個風流纔子,那江山之勝, 正投其懷。張一片風帆,凌千層碧浪,看不盡遙山疊翠,遠水澄清。不 一日,行至漢陽江口。時當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風狂浪湧,大雨 如注。舟楫不能前進,泊於山崖之下。不多時,風恬浪靜,雨止雲開,現 出一輪明月。那雨後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船艙中,獨坐無聊,命童 子焚香爐內:“待我撫琴一操,以遣情懷。”童子焚香罷,捧琴囊置於案 間。伯牙開囊取琴,調弦轉軫(zhen,指弦樂器上轉動弦的軸),彈出一曲 。
    曲猶未終,指下“刮剌”的一聲響,琴弦斷了一根。伯牙大驚,叫童子去 問船頭:“這住船所在是甚麼去處?”船頭答道:“偶因風雨,停泊於山 腳之下,雖然有些草樹,並無人家。”伯牙驚訝,想道:“是荒山了。若 是 城郭村莊,或有聰明好學之人,盜聽吾琴,所以琴聲忽變,有弦斷之 異。這荒山下,那得有聽琴之人?哦,我知道了,想是有仇家差來刺客; 不然,或是賊盜伺候(觀察,守候)*深,登舟劫我財物。”叫左右:“與 我 上崖搜檢一番。不在柳陰深處,定在蘆葦叢中!”左右領命,喚齊眾人, 正欲搭跳上崖。忽昕岸上有人答應道:“舟中大人,不必見疑。小子並 非奸盜之流,乃樵夫也。因打柴歸晚,值驟雨狂風,雨具不能遮蔽,潛 身岩畔。聞君雅操,少住聽琴。”伯牙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稱 ‘聽琴’二字!此言未知真偽,我也不計較了。左右的,叫他去罷。”那 人不去,在崖上高聲說道:“大人出吉謬矣!豈不聞:‘十室之邑,必有 忠信。“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負山野中沒有聽琴之 人,這夜靜*深,荒崖下也不該有撫琴之客了。” 伯牙見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個聽琴的,亦未可知。止住左右不 要噦唣,走近艙門,回嗔作喜的問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聽琴,站立 多時,可知道我適纔所彈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卻也不來聽琴 了。方纔大人所彈,乃孔仲尼嘆顏回,譜人琴聲。其詞雲:’‘可惜顏回 命 蚤(zao,通“早”)亡,教人思想鬢如霜。隻因陋巷簞瓢樂……’到這一句 , 就*了琴弦,不曾撫出第四句來,小子也還記得:‘留得賢名萬古 揚。’”伯牙聞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隔崖鸞(diao,深邃貌)遠, 難以 問答。”命左右:“掌跳,看扶手,請那位先生登舟細講。”左右掌跳, 此 人上船,果然是個樵夫:頭戴箬笠,身披簑衣,手持尖擔,腰插板斧,腳 踏芒鞋(草鞋。用植物的葉或杆編織的鞋子)。手下人那知言談好歹,見是 樵 夫,下眼相看:“咄!那樵夫下艙去,見我老爺叩頭,問你甚麼言語,小 心答應。官尊著哩!”樵夫卻是個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須粗魯,待我 解衣相見。”除了鬥笠,頭上是青布包巾,脫了簑勇,身上是藍布衫兒; 搭膊(一種長方形的布袋,中間開口,_兩端可盛錢物,繫在衣外作腰巾, 亦可肩負 或手提)拴腰,露出布棍(kun,褲子)下截。那時不慌不忙,將簑衣、鬥笠 、 尖擔、板斧,俱安放艙門之外。脫下芒鞋,□(xi,踩,踏)去泥水,重復 穿 上,步入艙來。官艙內公座上燈燭輝煌。樵夫長揖而不跪,道:“大人施 禮了。”俞伯牙是晉國大臣,眼界中那有兩接(猶兩截。指古代勞動人民穿 的短衫和褲子)的布衣。下來還禮,恐失了官體,既請下船,又不好叱他 回去。伯牙沒奈何,微微舉手道:“賢友免禮罷。”叫童子看坐的。童子 取一張杌(wu,小凳)坐兒置於下席。伯牙全無客禮,把嘴向樵夫一努, 道:“你且坐了。”你我之稱,怠慢可知。那樵夫亦不謙讓,儼然坐下。
    伯牙見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問姓名,亦不呼手下 人看茶。默坐多時,怪而問之:“適纔崖上聽琴的,就是你麼?”樵夫答 言:“不敢。”伯牙道:“我且問你,既來聽琴,必知琴之出處。此琴何 人 所造?撫他有甚好處?”正問之時,船頭來稟話:“風色順了,月明如晝 , 可以開船。”伯牙分付:“且慢些!”樵夫道:“承大人下問,小子若講 話 絮煩,恐擔誤順風行舟。” 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