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詹天佑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歷史小說
【市場價】
476-691
【優惠價】
298-432
【介質】 book
【ISBN】97875360620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花城
  • ISBN:9787536062078
  • 作者:陳典松
  • 頁數:505
  • 出版日期:2011-04-01
  • 印刷日期:2011-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700千字
  • 詹天佑是中國近代**批留美學生之一,中國鐵路事業的開拓者,科技界的前驅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主持建成的京張鐵路,開創了中國自建鐵路的先河,展現了中國人的創造能力:他一生維護民族權益,推動了中國鐵路事業和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被譽為“為振興中華而拳拳奮鬥的民族志士”。
    陳典松的這本《詹天佑》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筆觸,全面記述了詹天佑一生走過的艱辛而輝煌之路。
  • 詹天佑如何從一位留美歸國學生成為中國科技界先驅、偉大的愛國主 義者、傑出的鐵路工程大師?陳典松的這本《詹天佑》以豐富的史料,生 動的筆觸,全面記述了詹天佑一生走過的艱辛而輝煌之路。他生活在國家 積貧積弱的晚清,在一次次落後挨打的民族危亡中,奮起救亡圖存,獨立 自主建成京張鐵路,大長中國人的志氣。他一生以“利國利民”為重,堅 忍不撥為國築路31年,堅持維護國家主權,抱病出席遠東鐵路會議,反對 列強共管中國鐵路,致使英年早逝,“所恨平生之志未盡舒”。 《詹天佑》著重記述人物的活動、心靈與命運,揭示了詹天佑之路是 一條追求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之路。一代“工學泰鬥”的偉業與精神 仍燭照今天。
  • 中國速度,從詹天佑開始發力——由陳典松《詹天佑》出版說起
    這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評陳典松的長篇歷史小說《詹天佑》
    引子
    1 黃浦新潮
    2 香江初試
    3 家在西關
    4 珠水長流
    5 曾督血忱
    6 申城報捷
    7 長街雄風
    8 驚濤萬裡
    9 海上明月
    10 初登彼岸
    11 美國印像
    12 龍旗飄揚
    13 美**庭
    14 中國女孩
    15 海濱歲月
    16 感恩故事
    17 辮子風波
    18 容閎婚禮
    19 遙祭同治
    20 哈市時光
    21 初穿西服
    22 山房春秋
    23 費城之旅
    24 異國鄉音
    25 同窗苦讀
    26 他鄉訣別
    27 慎選大學
    28 耶魯飛歌
    29 賽場奇趣
    30 吳督諭示
    31 君子風度
    32 暗流湧動
    33 美麗夏夜
    34 惱人聖旨
    35 教堂鐘聲
    36 深情惜別
    37 半途出逃
    38 東方之神
    39 橫濱街頭
    40 如夢鄉途
    41 又離上海
    42 再回西光
    43 垂柳依舊
    44 楊巷看花
    45 水師教習
    46 馬尾硝煙
    47 家譜探源
    48 黃埔足跡
    49 婺源尋根
    50 錦繡南疆
    51 智破海盜
    52 執子之手
    53 鐵路人生
    54 鋒芒初露
    55 無怨無悔
    56 灤河澎湃
    57 殘陽如血
    58 心有國殤
    59 鐵路時代
    60 妻兒再別
    61 心有靈犀
    62 亂世真情
    63 智服李治
    64 天津話舊
    67 同窗舉薦
    68 太後吉祥
    69 據當朝官
    70 告慰亡父
    71 痛心潮汕70
    72 估勘滬寧
    73 奉母昌黎
    74 投身京張
    75 問道於民
    76 跋山涉水
    77 巧遇金達
    78 談古論今
    79 峰回路轉
    80 精心測算
    81 預算難題
    82 巧對來客
    83 京城密電
    84 討價還價
    85 征地風波
    86 痛別慈母
    87 開工遇險
    88 慎選包工
    89 善待親友
    90 監工跳槽
    91 溫語督責
    92 京城述職
    93 京張總辦
    94 河南檢測
    95 居庸訪舊
    96 送子出洋
    97 溥儀登基
    98 勘橋山東
    99 愛妻染病
    100 全路貫通
    101 萬人大典
    102 選線北疆
    103 順容相親
    104 智治路霸
    105 洞察騙行
    106 學部主考
    107 廣州擇婿
    108 粵路**
    109 心憂路權
    110 通電護路
    111 亂世本色
    112 辛亥奇功
    113 堅辭路總
    114 喜迎中山
    115 倡建協會
    116 冷對誣謗
    117 榮獲嘉禾
    118 怒斥雷諾
    119 首任會長
    120 新年演說
    121 痛失長女
    122 拒擁帝制
    123 朝賀洪憲
    124 法學博士
    125 望城獻花
    126 虛位尚書
    127 暗諷貪腐
    128 敬告青年
    129 二子回國
    130 奉命北上
    131 拜見總長
    132 國寶之贊
    133 聲震巴黎
    134 東北之行
    135 舊病復發
    136 深情憶舊
    137 血忱未了
    138 身後哀榮
    緣有因,情無價(代後記)
  • 1 黃浦新潮 1871年,在中國近代**是相對平靜的一年,兩次鴉片戰爭給中國知 識分子造成的心靈激蕩正逐漸趨緩,太平天國運動的餘波正被洋務運動的 新潮推平。
    然而,這一年夏天,在十裡洋場的上海,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 百姓,大家都在議論著一個不平常的話題,盡管天氣熱得發燙,但人們對 這個話題的熱情不減。這起因於一則官府告示。
    正是在這一年,北京城裡正值盛年的慈禧太後和年少的同治皇帝,在 曾國藩、李鴻章等封疆大吏的推動下,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擬選派一百 二十名家世清白、聰明穎慧的幼童,分四期赴美留學,學習西方技藝。首 期要招收十二至十五歲的三十名幼童,在上海專設出洋幼童肄業局,學習 漢文和英文,再派往花旗國(美國)留洋十五年。上海各個官衙門口張貼的 告示說的正是這件事。這可是**的奇聞,自古以來,隻有外國人來中國 學習的事,哪有中國人到外國學習的先例呢?古時候,中華這片土地上承 載了太多的榮耀,阿拉伯人、日本人、朝鮮人,還有很多很多史書上有記 載而老百姓卻記不住名字的**或民族的人,他們因向往中華文明而來到 中國,“萬國來朝”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不*書。我們的祖先也 有出去的,除了晉代的法顯和唐朝的玄奘是到印度取經之外,幾乎所有的 人都是為了傳播中華文明而前往“化外世界”的,漢代的張騫開闢陸上絲 綢之路,明代的鄭和進行萬裡海航,都是為了向外國展示中國的**文明 。至於說中國人到外國留學,老百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這可是開天闢 地**回。因而在坊間的議論衍生成各種傳言。
    大清出洋幼童肄業局設在上海的山東路,這裡離英租界不遠,可以看 到黃浦江上來來往往的外國火輪(用蒸汽機作動力的輪船),各色外國國旗 在桅杆上飄揚,火輪之間有許多穿梭其間的小船,碼頭上,推獨輪車的, 抬轎的,騎馬的,挑著小賣擔的,肩扛著貨物跑動的,組合成一幅忙碌的 圖景。夏日的驕陽照在黃浦江上,江水泛著銀色的光,海潮輕拍著江岸。
    租界裡矗立著許多洋樓,都是兩三層的歐式建築,與城市主體中式的青磚 碧瓦的庭院參差形成鮮明的對比,那裡是英美等國的洋行和領事館區,萬 國旗在洋樓前迎風招展。
    大清出洋幼童肄業局是一座傳統的中國江南庭院建築,由多間房屋組 成,青磚碧瓦,大門是兩扇厚重的坤甸木木門,大門邊掛著一塊刻著“大 清出洋幼童肄業局”字樣的牌子,門前是一條麻石街,院子裡的金桂樹和 銀杏樹在夏日的陽光照射下顯得特別蔥翠。這裡算得上是十裡洋場邊緣的 靜區,碼頭的喧鬧、租界的嘈雜與此處的清幽形成強烈的反差。
    有幾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十二三歲的樣子,搖晃著腦袋,小辮子在肩 背處搭來搭去,一路蹦蹦跳跳,從肄業局門前的街巷裡走過,口中念念有 詞地唱著一首民謠: 梁山頭浪一隻羊, 遠往松江糶米糧。
    大鬥量來小鬥賣, 升籮投浪養爹娘。
    爹娘養我能長大, 我養爹娘勿久長。
    孩子們的聲音隨著他們身影的遠去,越來越縹緲了,回蕩在大清出洋 幼童肄業局四周的空氣裡。
    肄業局門前也貼了一張告示,幾個衣衫質樸、拖著長辮的中年男子路 過,這些人似乎認得字,他們停下來看了許久,開始議論起來。
    “由朝廷出銀子,衣食全包,還有老師、雜役陪讀,有這等好事?” “不是喔,聽說皇太後、皇上這次是來真的。” “真什麼呀?三十個孩子,如真有這等好事,不早被那些達官貴人、 富家大戶人家的孩子把名額搶占了?我看啊,咱們老百姓啊,就省省這份 心吧。” “看來這事不靠譜,***期纔招三十個人,滿朝文武、王公貴族 ,這種好事他們不曉得把自己的子弟送去?” “十五年咧!不行,把一個孩子送到那麼遠的地方長年不能回家,這 誰舍得呀?” “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很快就要成年了,再過幾年就可以娶妻生子。
    花旗國的人都是白皮膚、紅頭發、藍眼睛,把孩子送到那裡,喝那裡的水 ,喫那裡的飯菜,吸那裡的空氣,到時候不也變成了白皮膚、紅頭發、藍 眼睛?變成紅毛子,這事使不得使不得!” “朝廷為什麼要出銀子,還說十五年回國後賞給職位官銜,哪有這麼 便宜的事啊?朝廷的告示總是騙老百姓的,有好事能給到百姓的孩子?看 看就好了,千萬別信!” “聽說送出去留學隻是一個名義,其實是把這些孩子送出去做苦力的 。” “嗨!這告示貼在這裡有一個多月了,聽說道臺衙門、縣衙還有很多 鄉鎮公所門前都貼了這樣的告示,可沒聽說有誰把孩子送來過呀。” 大家七嘴八舌,在那裡憑著各自豐富的想像議論著。
    滿街的議論與肄業局裡面清冷的場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大清出洋幼童肄業局坐落在一個舊式書院裡,正堂中央擺著兩個牌位 ,一個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一個是“天地君親師”的牌位。
    一個大清的官員在廳堂裡拖著長辮來回踱步。此人瘦高的個兒,濃濃的眉 毛,一雙略顯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嘴邊留著濃密的八字胡,戴著一頂大 清朝的五品候選道臺官帽,帽子上的頂珠**醒目,身著長衫,黑色長褲 外套一條寬口裙褲,白底黑幫布鞋。此時,他的心中正無限疑惑,自己為 了朝廷能派出學生出洋學習,奔走呼號幾近二十年,好不容易得到朝廷批 準,可是老百姓卻似乎一點也不領情,朝廷的告示對老百姓沒有意義,這 樣的朝廷在百姓心中還有威信嗎?老百姓不信皇太後、皇上和朝廷,那麼 老百姓會信誰呢?他真的不敢往下想,官府的告示,隻要不是強行的,在 老百姓那兒都是連個響屁都不如,*多隻能成為談資,這是什麼世道?是 **之幸?不幸? 這個在肄業局裡忐忑不安的人叫容閎,他的官銜是五品江蘇候補道臺 。自出洋幼童肄業局一個多月前掛牌起,肄業局其他官員因公職還沒有到 位,隻有他代表著朝廷在辦理這件事。可是太難了,*初還有不少人前來 打聽,當人們聽說是到數萬裡之外的花旗國,而且十五年不能回來時,一 個個都搖著頭走開了,慢慢地,不要說打聽,除了有時看到一些入圍著門 前那個告示閑談外,就連到這裡來張望一下的人都沒有,容閎真是感到無 比的孤獨和無奈。P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