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鄉賢記憶/鄉愁鄉韻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鄉土小說
【市場價】
190-276
【優惠價】
119-173
【介質】 book
【ISBN】97872141530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153067
  • 作者:瀋成嵩
  • 頁數:211
  • 出版日期:2015-04-01
  • 印刷日期:2015-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6千字
  • “鄉賢”一詞不但遭到***的冷遇,甚至成了人們的忌語。盡管這樣,雖然鄉賢一詞已長期淡出人們的視線,但現實生活中,鄉賢依然存在著,他們就是本鄉本土有德行、有纔能、有聲望,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隻不過沒有稱他們為“鄉賢”罷了。
    瀋成嵩的新著《鄉賢記憶》重點在於謳歌農村的鄉賢,因而打上古老而又新鮮的鄉賢文化的烙印。說是古老,是因為鄉賢文化乃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瀋成嵩的《鄉賢記憶》是由一組組鄉間人物的故 事組成,他們中有蠶娘、漁夫、牛倌,有說書先生、 田園詩人、私塾先生、農村教師,有縣委書記、鄉鎮 企業家、戰鬥英雄,有小媳婦兒、老祖母、莊稼漢, 把江南地區的鄉間賢人描摹得活靈活現。
  • 牛倌
    秧師
    “塘灰官”
    菜農漁夫
    蠶娘
    船娘
    茶婆婆
    補碗匠
    擦背大師
    挑水佬
    鄉郵員
    “洋龍鬼子”
    “老來青”
    “老樹樁”
    茅匠
    土地公公
    小獃子打鐵
    私塾先生
    故事大王
    說書先生
    鄉村編劇
    放水員
    網上飛的人
    刻紙大師
    長蕩湖上鵝司令
    彈棉花佬
    賣豆腐花佬
    閹豬佬
    農民科學家
    巧姑
    小紅媽
    鄉村教師的楷模
    為農民畫靈魂的高手
    一位老媽媽七十年的思兒夢
    “開**”飯店的**一級廚師
    “識寶回子”
    花木大王八
    雲水畫家
    江南雞範
    華羅庚的好嫂嫂
    “天塹傳書”的信使
    抗戰詩人
    ***復信和嘉許的農業勞模
    義薄雲天的普通農婦
    敢講真話的縣委副書記
    為農民當好家的大隊書記
    鄉村教育家
    獨臂糧宮
    錫劇猴王
    伯樂夫人
    昆蟲激素專家
    老縣長
    老保管
    老隊長
    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
    常“老農”的故事
    南瓜王
    志存高遠的老救濟戶
    時代鼓手
    女作家菡子
    說文解字段金沙
    民族驕傲華羅庚
    李清照式的農民女詩人
    後記:弘揚鄉賢文化 建設美麗鄉村
  • 牛倌 東村劉大爺,剛解放時養了一條“彎彎角”的大 牯牛,這條牛被劉大爺視為大兒子,配了“牛大郎” 的名字,而真正的兒子叫“小牛”。這牛養得油光水 滑,力大無比,無論是推磨、上牛車還是耕田,都虎 虎生風,**能干兩天的活。但這牛有個怪脾氣,隻 有劉大爺使喚,纔得心應手。換了別人就調皮搗蛋, **隻能干半天的活,而且越打越倔,越是“出工不 出力”。
    劉大爺一年四季和牛同喫、同睡,喂的草料是“ 寸草三刀”,黃豆炒香了,一把一把喂,酒糟、糖糟 *是常年不缺,劉大爺喝酒,有時也敬一杯給牛飲。
    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和牛談心,一面給它抓癢癢,一面 “兒啊,兒啊”地叫個不停。
    徐村有個牛倌叫張小馬,是一位中年農民,他負 責飼養整個生產隊的三條耕牛,寒鼕臘月,牛正在復 膘季節,農民們在學校禮堂看電影,這時村上農家辦 喜酒,一隻*仗飛上了牛屋的草房,一瞬眼,牛房起 火了,村子裡鑼敲得震天響,人們拿著面盆、水桶、 腳盆紛紛朝牛房奔去。牛房裡養著三條牛,還堆放著 幾十擔牛草,這可是全隊的命啊。
    這時,北風呼呼,濃煙滾滾,火已竄出屋頂,發 出噼噼啪啪的響聲。
    人們高喊著,“快救牛、快救牛!”這時隻見張 小馬像一團火球,從牛屋裡衝出,搶出了兩條牛,但 還有一條牛仍在火海中。大隊干部一面幫張小馬撲火 ,一面說不能再進去了,人比牛*重要。張小馬說: “我要救牛廠然後把一桶水澆在自己身上,第二次衝 進火海,第三條牛衝出了火海,但好牛倌張小馬卻被 烈火奪走了年輕的生命。
    事後,人們找到張小馬那燒焦了的遺體,他身上 什麼也沒有留下,隻是在他那握緊的掌心裡,見到了 “三寸牛繩”,我們可敬可愛的牛倌啊,他是“烈火 焚身何所俱,至死也不松牛繩”! 趙龍是山村裡的一位“牛馬倌”。他沒文化,二 十歲參加新四軍,在部隊當馬伕,養了二十年軍馬; 回到村裡後,在生產隊養牛,當了二十年牛倌,被村 裡人尊稱為“牛馬倌”。他為人勤勞、誠實、低調, 二十年來為生產隊養育了九條小牛,還種植了一片竹 園、一方桃園,**每年給的優撫費,他統統捐給了 村辦小學,作為窮苦孩子的學雜費。當記者去采訪他 時,他說:“我這人是粗人,沒文化,對黨沒有什麼 貢獻,如今老了,*是隻喫草,不耕田……” 趙龍去世後,村裡人打開他的木板箱,隻見一件 黃軍裝穿得都泛了白,但一枚一枚“淮海戰役”、“ 渡江戰役”、“解放廣州”、“解放海南”,“抗美 援朝”等等的紀念章卻閃閃發亮,他平時從不顯擺, 也從來不戴,許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老革命。臨近二十 多個村莊的農民都來給他送葬,人民是多麼需要這位 平凡而又偉大的“牛馬倌”啊! 秧師 “黃秧落地三分收”,在陣陣蛙鼓、聲聲布谷中 又迎來一年一度的“開秧門”。在江南農家,“開秧 門”是個神聖的日子,“到了夏至喫餛飩,隱隱囤囤 開秧門”。我記得兒時開秧門還要“敬谷神”、“敬 土地”,讓神靈保佑農家能“風雨調順、五谷豐登” 。開秧門前,秧凳要洗干淨,秧草要扎整齊,秧繩要 理順當,秧籃也要整修一新,干這些農活時,老人們 都十分的虔誠,“小把戲”是不允許在此刻“瞎說八 道”的。
    就像讀書人考試一樣,按鄉俗,每個村莊裡都要 舉行一年一度的插秧能手比賽,參賽的姑娘、小伙全 都是“打標趟”的尖子。所謂“打標趟”就是**個 跳下田栽“領頭秧”,隻要在田埂對面立根小小的竹 竿,用眼瞄瞄,腳跨跨,就把方向定準了。此刻,好 比是軍隊中的神*手比賽,武林高手們全會聚在一起 了,誰來“領趟”呢?當然沒有人敢自告奮勇。強中 自有強中手,這可不是弄著玩的,搞不好陷入重圍, 被“包餃子”“包”在秧趟裡,豈不要羞煞人。解決 的辦法當然隻能靠“抽簽”了,抽到誰誰就**個跳 下去。
    “鶴叫六根繩,丟豆六棵秧”,這是形容插秧能 手的快速,拋一粒豆子落地,*多不過兩秒鐘吧,簌 簌簌……這六棵秧就栽好了;丹頂鶴飛過頭頂嗚叫幾 聲,在秧田裡就形成了六根綠色的繩子。但**這場 比賽可不同凡響,十八個能手下趟,個個都輕手輕腳 ,快手快腳,利利索索。隻見他們腰晃得有板有眼, 腳退得分毫不失,手分秧如機械操作,指落地像流星 趕月。也不過纔二十幾把秧落地,就漸漸地分出高低 來了。但見*後一個下趟的年輕姑娘,穿了件紅色的 布衫,她正插反插,巧手如飛,橫來豎去,運用自如 。這哪裡是在插秧啊?簡直就跟“機織地毯”一般。
    旁觀者一齊湧向她插秧的田頭,在一團紅色的火焰裡 ,隻見“綠影晃動,水波點點”,也不過兩支煙光景 ,她就插到了大田中間,將“標趟”和其餘十六位“ 秧師”遠遠拋到了後面。人們驚呼著、贊嘆著,像欣 賞一幅藝術品那樣欣賞她栽插的秧棵:一棵棵,一趟 趟,橫上線,豎上行,遠遠望去絨球球綠茵茵迎風招 展。竟然連每一張葉片、每一個葉心都是那樣對稱、 均勻。人們下田數一數她栽插的秧苗,不多不少,六 根,每穴都是六根,找不到五根苗的,也尋不到七根 苗的,真是神奇到了極點。正當人們贊不*口時,忽 然,姑娘頭一揚唱起了秧歌:“布谷聲聲催人忙哎, 哥犁地來妹插秧喔,犁鏵泛起千重浪,秧繡大地萬重 行,哥妹同將田疇繡,繡得農家谷滿倉——哎廠那清 脆悅耳的歌聲像百靈登枝,如雲雀放歌。“嘩——” 農田裡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這“插秧狀元”的桂 冠自然給紅衣女郎奪去了。當村長意味深長地請她講 話時,姑娘摘下眼鏡,向大伙深深一鞠躬,啊,原來 她竟是位雙目失明的盲人,人群歡呼雀躍,這太出乎 人們的意料了,一位盲人竟能栽這麼好的秧,這簡直 就像神話了。姑娘隻講了一句話:對不起大家,獻丑 了,我栽的是心秧。
    好一個“心秧”!原來這姑娘在十歲時就雙目失 明了,她母親是位“秧師”,也是位盲人。作母親的 知道身為女盲人生活道路的艱辛,從小就教給女兒一 手好針線活,一把好秧棵,給女兒講“吹燈試筆”的 故事,讓她“摸著針腳扎鞋底”,“就著沙盤練秧棵 ”,“沾著清水學寫字”,經過十幾個寒鼕酷暑的勤 學苦練,終於練成了“神秧手”,栽出了聞名鄉裡的 “心秧”。這位姑娘還寫得一手好字,唱得一口好山 歌,被村裡人譽為“亮妹”。但天有不測風雲,這心 靈手巧的姑娘沒活到22歲,不幸就被一場重病奪去了 年輕的生命,但“亮妹”栽插的“心秧”卻永遠活在 人們的心田裡。
    P1-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