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自由人生(名家經典胡適哲思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外國小說
【市場價】
257-372
【優惠價】
161-233
【介質】 book
【ISBN】97875155066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金城
  • ISBN:9787515506647
  • 作者:胡適
  • 頁數:251
  • 出版日期:2013-06-01
  • 印刷日期:2013-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0千字
  • 胡適所著的《自由人生(名家經典胡適哲思錄)》共分兩篇,包括:家國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生:天下篇,我們時代所需要的自由。收錄了胡適各個時期的主要著述,涵蓋其一生學術文化歷程,用簡單樸實的白話文,開啟民眾智識的心門;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鋻照中國現代文明的來臨。
  • 胡適所著的《自由人生(名家經典胡適哲思錄)》 圍繞“自由人生”這一主題,在注重所選篇目著重全 面性的基礎上,收錄了胡適各個時期的主要著述,涵 蓋其一生學術文化歷程;同時又有所側重,著重選擇 了有啟蒙意義、關乎個人修養與處事歷練、做學問的 態度與方法以及對人生與世局的觀察與體驗等方面的 內容。這些或是激昂或是從容的文字充滿思辨力量, 對當代讀者仍不乏啟迪的意義。 在《自由人生(名家經典胡適哲思錄)》中,胡適 用簡單樸實的白話文,開啟民眾智識的心門;他以追 求自由的人生,鋻照中國現代文明的來臨。全書共分 兩篇,包括:家國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生:天下 篇,我們時代所需要的自由。 此外,書中還配以大量珍貴圖片,最大限度地還 原胡適先生思想精華,以當年文章回應當今時代主題 。
  • 家國篇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生
    我的父親
    “我的兒子”
    追悼志摩
    歸國雜感
    廬山遊記
    南遊雜記
    美國婦人
    讀書
    找書的快樂
    談談《詩經》
    大學的生活
    北大哲學繫畢業紀念贈言
    天下篇
    我們時代所需要的自由
    新生活
    人生有何意義
    少年中國之精神
    差不多先生傳
    我的歧路
    我的信仰
    不朽
    名教
    信心與反省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
    大宇宙中談博愛
    理想與夢想——胡適留美日記(1915年3月8日)
    從拜神到無神
    自由主義
  • 我的父親 青年期的家難 我的父親胡傳(1841—1895)字鐵花,號鈍夫。
    原名守珊,故 一字守三生於安徽省績溪縣北部的上莊。兄弟五人, 我父*長。
    我家歷代都是以經營茶葉貿易為生的,也就是自故鄉 山區販茶往上海 一帶自設的茶葉店中出售。上海那時已是個大商業中 心。我的高祖原 已在上海黃浦江對岸的川沙設有小店,祖父又在上海 設一支店。父親 幼年即甚壯健。當先祖每年春季返鄉收茶時,店中商 務便由父親獨力 管理。
    父親十六歲時便隨先祖去川沙,並由先祖延聘塾 師,教授詩文。
    父親因為十分聰穎,早為其有志為學的伯父(星五公 )所賞識。他認 為有這樣資質的青年子姪,實在不應該在一個小茶葉 店裡埋沒了。所 以父親被家中長輩特地選出,讓他專心讀書,以便參 加科舉。
    可是這時正值洪楊起事之後,內戰的烽火已日益 迫近。當洪楊 1850年在金田村發難之時,父親纔九歲。1853年太平 軍進占南京, 建立“太平天國”,並以南京為“天京”。數年之內 ,太平軍數度侵 入皖南徽州山區,焚掠迨遍。1860年我績溪縣亦為太 平軍所焚掠,一 連三載,父親和鄰居親友均率領家屬到高山裡去避難 ,並據險自衛。
    1862年情勢*為險惡,乃又遷往休寧縣暫避。
    但是休寧亦非樂土。太平軍仍不時進犯,家人也 四處躲藏。1862 年年底,局勢稍稍好轉,全家乃轉返績溪;不意翌年 春初和夏季,太 平軍又兩度進犯。就在太平軍第二度入侵時,父親在 1860年(清咸 豐十年)結婚的原配妻子(馮夫人),便不幸死難了 。她是那時我家 二十餘口——多半是婦孺——中**的死難者。當時 父親是我家中唯 一年輕力壯的成員,幫助那比他大過二十多歲而頗有 名望的鄉紳伯 父,度此大難。
    在1860年至1864年(清咸豐十年至同治三年)四 年之間,皖南真 糜爛不堪。對這四年的焚掠、屠殺、饑荒……等災情 ,父親在他遺留 下來的自述裡都有極詳盡的記載。事實上他這段記述 ,遠較當時其他 任何(類似)的記述*為翔實。
    在父親的回憶錄裡,他曾做一概括的統計:我上 莊村內的胡氏宗 祠原完工於1840年(道光二十年),亦即洪楊起事前 十年,也是太平 軍犯境前二十年。宗祠毀於1861年(咸豐十一年)。
    太平亂前數百年 我鄉皆太平無事。地方殷實,人丁興旺。我族那時曾 做過一次丁口總 計,以便按口派捐,建造祠堂。當時全族男女老幼約 六千人。太平軍 覆滅後的第二年(1865),我族再做第二次的人口調 查,擬再按口派 捐,重建宗祠。調查所得,亂後剩餘丁口不過一千二 百人左右,人口 減少了百分之八十。
    父親所做的統計還有其他方面的記錄,頗饒歷史 趣味。在這群大 難不死的劫後餘生中,竟有二百人染有煙癖!鴉片鬼 的墮落,實有甚 於一般遊手好閑的懶漢。他們終年耕耘所獲,還不足 以償付煙債。父 親那時便自問,這種人在生活上何能自給呢?!他的 結論則是這整個 胡氏一族都仰賴於四百幾十個經商在外的父兄子姪的 接濟。他們的彙 款也救活了家人,並助其重建家園於大難之後。
    考試和書院教育 太平戰後,父親於同治四年(1865)進學為秀纔 ,時年二十四 歲。當年一個人讀書上進先要在他祖籍所在通過“縣 試”,再參加省 方所主持的“府試”;府試及格,便進學為“秀纔” 。既為秀纔,則 每三年都得應考一次,叫作“歲考”。如果一個秀纔 希望參加舉人考 試,他還要通過省級主辦的甄別試驗,叫作“科考” 。科考及格纔可 參加“省試”(亦稱“鄉試”)。鄉試是朝廷特派的 “主考”所主持 的。(鄉試及格,便“中舉”成為“舉人”了) 父親進學之後,參加了幾次“省試”都未能如願 。因此他深深 了解他的學業為戰火所耽誤了,所以他決定到上海去 進那些戰後重開 的“書院”,繼續進修。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乃於 1868年春初進了 新近復校的“龍門書院”。該院山長(院長)劉熙載 先生是當時揚 州有名的經師。父親被錄取之後,便在該院讀了三年 ——從1868年到 1871年。
    在父親的回憶錄裡,他記載了當時書院裡的生活 ,特別是一些同 學之間的交往與學習的經驗。他的同學之中後來有許 多都在政治上和 學術上有相當成就的。父親對這位了不起的劉山長的 教學方式也 有所記載。他說所有在書院中受課的學生,每人每日 都得寫一份“日 程”和一份“日記”。前者記載為學的進度;後者是 記學者的心得和 疑慮。為這種“日程”和“日記”的記述,該院都有 特別印好的格式, 按規格來加以記錄。這些“日記”和“日程”父親均 保留下來。其中有 趣而值得一提的,便是這印刷品的卷端都印有紅字的 宋儒朱熹和張載 等人的語錄。其中一份張載的語錄便是:“為學要不 疑處有疑,纔是進 步!”這是個**中國文明傳統之內的書院精神。
    我所敬重的老朋友吳稚暉先生,生於1865年,比 父親小二十四 歲。吳先生也曾經告訴過我一件有關另一“書院”的 驚人而有趣的 故事。吳先生曾就讀於江蘇“南菁書院”。當吳氏第 一次拜謁該院山 長名儒黃以周先生時,他看到黃先生書齋上掛著一大 幅使他難忘的 格言:“實事求是,莫作調人!”這句格言如譯成英 語或白話,那就 是:“尋找真理,*不含糊!”這些也都說明了我國 19世紀一些高等 學府裡的治學精神。
    父親的自述裡幾乎以四分之一的篇幅,記述其重 建上莊胡氏宗祠 的經過。這項重建歷時凡十一年,共費制錢一千三百_ 一十萬(約合銀 元一萬三千三百元)。自1865年動工,直至1876年( 光緒二年),父 親三十六歲那年纔正式完工的。在這項偉大的工程中 ,他不但是該項 工程粗工細活主要的規劃者和執行人,他有時還要說 服和克制族中守 舊分子的反對。他所遺留的記錄不幸有一部毀於火災 ,但是這份記錄 卻替後世留下了當年聚族而居的農村裡的生活狀況、 社會組織和社會 公益活動的極珍貴的**手資料。
    在此期間父親曾對中國地理——尤其邊疆地理發 生了研究的興 趣,這興趣是他在上海龍門書院當學生時便養成的。
    他繼續對地理 學進修的原因,也是受當時**和遠東重要變動的影 響。據父親的 紀錄,他對當時政府和士大夫對世界地理和中國邊疆 ——尤其是東三 省——的地理之無知,感到震驚!所以他便下定決心 終生致力於中國 邊疆地理的研究。P4-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