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時光倒流一萬年/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繫
該商品所屬分類:自然科學 -> 生物科學
【市場價】
283-409
【優惠價】
177-256
【介質】 book
【ISBN】978753526605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北科技
  • ISBN:9787535266057
  • 作者:周國興|主編:葉永烈//劉嘉麒
  • 頁數:302
  • 出版日期:2014-07-01
  • 印刷日期:2014-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60千字
  • 科普事業需要傳承,需要發展,*需要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迅速變化。新的形勢要求科普創作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新、創新。“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繫”承載著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科普創作的歷史——歷史是輝煌的,**是美好的!未來是*加輝煌、*加美好的。書繫囊括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科幻作家經典獲獎作品。
    這本由周國興創作的《時光倒流一萬年》是其中一冊,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大量真實的案例介紹了古人類學研究和對“野人”考察的科研成果
  • 這本由周國興創作的《時光倒流一萬年》是“中 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繫”繫列之一,作者用通俗易 懂的文字和大量真實的案例介紹了古人類學研究和對 “野人”考察的科研成果,並分享了本人科普宣傳的 有益經驗。
  • 我的探索人類之路
    我的童年
    抱回一個頭骨
    大學時代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北京自然博物館
    退休之後
    現代的猿能變成人嗎
    猿和猴是不相同的
    為什麼會產生“現代猿能否變人”的問題
    變人的古猿與現代猿大不一樣
    隻看到共**而沒有看到本質的區別
    人類起源和發展的過程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
    元謀盆地古人類考察記
    這裡就是元謀盆地
    “元謀人”會用石器
    *古老的人類用火遺跡
    爪獸——古老的動物化石
    四家村的意外發現
    發現了細石器
    一件磨光石斧的啟示
    大地這本“書”所講的故事
    大地是本奇妙的“書”
    大地這本“書”所講的故事
    狼孩的啟示
    狼為什麼會撫育小孩
    震驚世界的失竊案——珍貴的北京人化石哪裡去了
    研究人類起源的瑰寶
    曾擬送美國暫存
    “是我親手包裝的”
    北京人化石沒有被帶走
    失蹤前後
    *初的搜索
    踏破鐵鞋無覓處
    搜索活動正在進行中
    失物終將歸原主
    南通博物苑——我國自辦的**個博物館
    狀元創業
    歷史概貌
    幾經滄桑
    枯木逢春
    共同倡議
    用火頌
    人類的搖籃在何方
    兩極地區、大洋洲與美洲不可能是人類的搖籃
    歐洲起源的可能性還很難說
    不能排除非洲是人類搖籃的可能性
    亞洲起源的可能性*大些
    解決人類發祥地問題還存在不少困難
    堪與石林媲美的班果土林
    談談科普講演
    我們在追蹤一個事實上並不存在的動物嗎
    ——神農架“野人”考察記
    他們看到了什麼
    有關“野人”、“毛人”的記載和傳說由來已久
    “野人”研究****規模的科學考察活動
    神農架地區復雜的自然環境
    對目擊者的分析
    毛發、腳印和糞便——“野人”存在的間接證據
    是捕風捉影,還是待揭之謎
    從“無毛人”和“巨乳毛人”談人體變異
    莫為精致的工藝品所愚弄——“花生化石”質疑
    附:“花生化石”是一種陶制工藝品
    與日本朋友相會在元謀人化石產地
    少年朋友們,旅行去。
    峨眉紀遊
    長江,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
    中國的“野人”
    古代文獻中記載的“野人”
    近代傳說的“野人”
    近代科技人員目擊“野人”並與“野人”遭遇的事例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野人”的科學考察活動
    推斷與事實
    中國“野人”與世界“野人”研究
    科學家心目中的“野人”
    帕米爾之行
    是“平屋頂”還是“山峰之下”
    “千頭駱駝”還是“千隻野羊”
    *西的一座“鞏拜孜”
    帕米爾“雪人”蹤跡的探索
    剪報集上有關“雪人”消息的點滴
    終於達到了考察“雪人”的目的
    蘇聯曾報道賽福鼎**所講有關“人熊”的消息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山下的“雪人”蹤跡
    我們捉住一個“野人”
    “野人”的傳說
    邊境雪地上的奇怪腳印
    去瓦罕吉裡隘口考察
    帕米爾高原上的熊
    帕米爾高原上的猴子
    是勞動創造了人,還是人創造了勞動
    人是動物
    人是特殊的動物
    尋找黃色人種的祖先——元謀盆地古人類研究歷程
    揭開猿類王國的奧秘
    人類起源的達爾文理論與勞動創人論
    達爾文理論
    對達爾文理論的質疑、補充和發展
    勞動創人論的提出
    勞動創人論與達爾文理論
    對光倒流一萬年
    原始文化的進程
    一個實例的剖析
    時光倒流一萬年——澳大利亞土著生活的啟示
    人類演化三軌道與“中石器革命”
    靈井中石器文化遺存的發現
    附錄
    周國興給人類一面“鏡子”
    世界上有“野人”嗎——訪古人類學家周國興教授
    “人類起源中國說”為時尚早——與古人類學家周國興一席談
    種花人汗滴在花間——記科普作家周國興
    後記
  • 1945年8月,日寇投降,進入**戰爭時期。國 民黨統治下在學校舉辦“童子軍”活動。日偽時期當 “小兵丁”純粹是奴化教育下的小孩玩兒鬧,小學時 當上“童子軍”,童子軍的口號為“智仁勇”,要我 們圍上藍色巾,學習在野外如何辨方向,使用繩、棍 和藍色巾來自救和救人,還學習打旗語……作為童子 軍的我學會了一些野外生活的初級知識。
    我不知道是天生的呢還是什麼別的原因,自小就 喜歡接觸大自然,親近動植物。
    自小我隨外祖父母生活。我們的住處位於舊城的 公園區,房屋的北邊路邊有許多法國梧桐及高大的楊 樹,夏天梧桐樹上的蟬兒叫聲一片。家的西邊有濠河 ,門前的這段比較開闊,通過一個河閘(西被閘),這 條濠河與長江相通,夏天長江漲潮時,隨潮水會帶來 不少江魚。潮水退去後,淺灘的泥土中會出露許多“ 蟛蜞”(小型淡水蟹)的洞穴,孩子們就去捉小蟹玩。
    河邊土岸上長滿了雜草,春天草叢裡會冒出一兩支亭 亭玉立的虞美人紅花,花冠隨風搖擺。河裡淺灘處長 有芒草、蘆葦與菖蒲,秋天蘆花放白,蒲花棒伸出水 面,一片秋色。就像魯迅童年時有“百草園”一樣, 這裡就是我的百草園,是我童年時代的樂園,帶給我 無限的歡樂,它使我從小就深深迷上了大自然裡的花 草蟲鳥。
    我家有個大的天井,外祖父母在天井裡栽花種樹 ,四季花卉不斷。我家種的月季是一種攀援型的種類 叫“拾姊妹”,其實是一種野薔薇,它那小型的紅花 一簇一簇的,細柔的莖攀附在高高的柏樹上,整個植 株花團錦簇猶如花轎一般。每年夏天總有一群名叫“ 十兄弟”的小鳥來到柏樹上作窩,嘰嘰喳喳在“十姊 妹”花叢中跳來跳去十分喧鬧。
    我對昆蟲有特殊的愛好與感情,從小捉金龜子、 蟋蟀、蜻蜓、蟬、紡織娘、螢火蟲…… 此外,還在夏夜到樹根附近尋找剛從土中爬出來 蟬的若蟲,捉回來後看它如伺蛻殼變為成蟲。特別是 以後又去喬□,培養了我對昆蟲演化的極大興趣。
    八歲時我學會了釣魚,釣的魚有鯽魚、鳊魚、鰻 魚、白條、黃顙、泥鰍、鱸花兒……我還釣過青蛙、 蝦、蟹和烏龜!有時還有一釣上來就會突然“咕”的 一聲,將肚子脹得圓圓的魚,原來它是河純。我的魚 類學知識就是這樣積累起來的,可那時我還隻是個小 學生! 我喜歡鳥,春天布谷鳥的叫聲,時常是半夜裡聽 到它悠長的四聲遠遠飄來,在春夜南通有放“鷂子” (即風箏)的習慣,風箏上布滿了哨子,所以它們徹夜 在空中迎風呼嘯,在它的陪襯下布谷鳥的叫聲特別動 聽。在我家的東邊有座西寺古廟,寺內和周邊有許多 高大的銀杏,還有大榆樹、刺槐、松柏等,上面棲息 著各色各樣的鳥類。每當夜色降臨,鳥兒歸巢的那股 熱鬧勁兒,直到現在我閉上眼睛依然能感受到。同伴 們出遊時,常常是我首先發現鳥跡,使得大家佩服不 已,這正是我平日積累所致。
    我還喜歡讀書和雜志,特別是《魯濱孫漂流記》 這類探險的書。《兒童世界》中的西北遊記*吸引我 ,其中羊皮筏子的插圖至今還有印像,新中國成立後 *愛的是《昆蟲記》。
    從小我就愛遠足和露營。小學時每年有春秋兩次 遠足活動,步行到十多裡遠的狼山,初中時露營則在 劍山腳下,十多個孩子一個大帳篷,幾個帳篷一字排 開。早晨,在晨曦中爬到劍山山頂觀日出,進行野炊 ,晚上有營火晚會和偷營,活動內容十分豐富。有時 還到黃泥山腳下的江邊漫遊,聽江濤拍擊岩石的轟鳴 聲,觀遠處水天交接的浩渺,浮想聯翩。此外,我和 小伙伴們自己推著羊角車去旅行,獨輪的羊角車上, 裝有野炊用具和蔬菜糧食,有時我們采野菜,還釣魚 打鳥,跟大自然的親近,常使我們樂不思蜀。
    雖然我的小學母校有座不小的花園,裡面種滿了 花木,但*使我們流連忘返的是附近博物苑的殘園, *吸引我們的是草叢裡零散堆放的鯨魚骨頭。南通博 物苑是***座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博物館,創辦 人就是張謇先生。P3-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