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膠東金礦構造環境與成礦作用(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自然科學 -> 地球科學
【市場價】
1326-1921
【優惠價】
829-1201
【介質】 book
【ISBN】97871160975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地質
  • ISBN:9787116097599
  • 作者:李洪奎//耿科//禚傳源//梁太濤
  • 頁數:1
  • 出版日期:2016-06-01
  • 印刷日期:2016-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950千字
  • 《膠東金礦構造環境與成礦作用(精)》作者李洪
    奎、耿科、禚傳源、梁太濤在十幾年來從事膠東地區
    一繫列地質勘查研究項目的基礎上,對膠東金礦成礦
    地質環境和成礦作用進行了繫統研究,提出了膠東金
    礦全新的概念與注釋,建立了膠東地區金礦成礦理論
    體繫,即獨具特色的四位一體的構造疊置成礦背景、
    擠壓-伸展的手風琴式構造-岩漿-成礦作用模式和殼
    幔混合多源流體成礦物質來源,豐富了膠東金礦成礦
    理論。
    本書可供從事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勘查的生產、
    科研人員及有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 總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1 緒論
    1.1 研究區範圍及地理概況
    1.1.1 研究區範圍
    1.1.2 自然地理概況
    1.2 研究目的意義
    1.3 研究現狀
    1.3.1 金礦成礦地質過程研究
    1.3.2 金礦床探測技術的進展
    1.3.3 膠東金礦成礦作用研究現狀
    1.3.4 膠東金礦勘查進展
    1.4 本次研究工作
    1.4.1 成礦地質背景研究
    1.4.2 地質結構面及構造格架研究
    1.4.3 成礦作用過程研究
    1.5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2 成礦地質背景
    2.1 大地構造單元劃分
    2.1.1 膠東地區大地構造位置及單元劃分
    2.1.2 Ⅲ級構造單元基本特征
    2.2 成礦地質條件
    2.2.1 地層
    2.2.2 岩漿岩
    2.2.3 構造
    2.3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特征
    2.3.1 區域地球物理特征
    2.3.2 區域地球化學
    2.3.3 區域重砂特征
    2.3.4 區域遙感圖像特征
    2.4 地質構造演化
    2.4.1 前南華紀演化階段
    2.4.2 南華紀—中三疊世演化階段
    2.4.3 晚三疊世—第四紀演化階段
    3 膠東金礦特征
    3.1 膠東金礦概念、特征與產出形式
    3.1.1 概念
    3.1.2 特征
    3.1.3 產出形式
    3.2 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床
    3.2.1 成礦環境
    3.2.2 礦床地質特征
    3.2.3 礦床成因
    3.3 裂隙充填石英脈型金礦床
    3.3.1 成礦環境
    3.3.2 礦床地質特征
    3.3.3 礦床成囚
    3.4 裂隙充填富硫化物石英脈型金礦床
    3.4.1 成礦環境
    3.4.2 礦床地質特征
    3.4.3 礦床成因
    3.5 層間滑脫拆離帶型金礦床
    3.5.1 咸礦環境
    3.5.2 礦床地質特征
    3.5.3 礦床成因
    3.6 構造角礫岩型金礦床
    3.6.1 成礦環境
    3.6.2 礦床地質特征
    3.6.3 礦床成因
    4 中酸性岩漿作用與成礦
    4.1 研究方法與理論
    4.1.1 分類與命名
    4.1.2 岩漿岩體的共生關繫
    4.1.3 岩漿演化及對金礦形成的意義
    4.2 玲瓏重熔型花崗岩序列
    4.2.1 岩石學及岩相學
    4.2.2 岩石化學與地球化學特征
    4.2.3 演化特征
    4.2.4 成因、時代及與金礦的關繫
    4.3 郭家嶺同熔型花崗岩序列
    4.3.1 岩石學及岩相學
    4.3.2 岩石化學與地球化學特征
    4.3.3 演化特征
    4.3.4 成因、時代及與金礦關繫
    4.4 偉德山序列花崗岩
    4.4.1 岩石學及岩相學
    4.4.2 岩石化學與地球化學特征
    4.4.3 演化特征
    4.4.4 成因、時代及與金礦關繫
    4.5 嶗山序列花崗岩
    4.5.1 岩石學及岩相學
    4.5.2 岩石化學與地球化學特征
    4.5.3 演化特征
    4.5.4 成囚、時代及與金礦關繫
    4.6 中生代脈岩
    4.6.1 中基性脈岩
    4.6.2 酸性脈岩
    4.6.3 堿性超基性脈岩
    5 構造作用與成礦
    5.1 基底構造
    5.1.1 太古宙構造層
    5.1.2 元古宙構造層
    5.1.3 基底構造對金礦的制約
    5.2 沂沭斷裂帶構造繫統
    5.2.1 沂沭斷裂帶基本特征
    5.2.2 沂沭斷裂帶構造體繫
    5.2.3 形成演化與金礦關繫
    5.3 控礦斷裂體繫
    5.3.1 控礦斷裂繫統
    5.3.2 控礦斷裂特征
    5.3.3 控礦斷裂對金礦制約
    5.3.4 控礦斷裂控礦規律
    5.4 容礦構造
    5.4.1 構造期次劃分
    5.4.2 礦體保存與構造關繫
    5.5 圍岩蝕變與成礦
    5.5.1 圍岩蝕變類型
    5.5.2 蝕變與成礦
    5.5.3 成分變化
    5.6 深部構造與成礦
    5.6.1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量及深部構造解釋
    5.6.2 CDP32-Ⅱ測量及深部構造解釋
    5.6.3 地震測量及深部構造特征
    5.6.4 深部構造格架建立及對金礦找礦的指示作用
    6 岩漿-構造事件與成礦耦合
    6.1 中生代構造體制轉換與成礦爆發
    6.1.1 構造劇變誘囚探討
    6.1.2 岩石圈減薄與華北克拉通破壞
    6.1.3 成礦大爆發事件
    6.2 二次重大構造事件
    6.2.1 印支期構造事件
    6.2.2 燕山期構造事件
    6.2.3 與金礦有關的構造一岩漿事件
    6.3 岩漿-構造事件與金礦之耦合
    6.3.1 構造-岩漿-沉積-成礦事件序列
    6.3.2 早期金礦成礦事件
    6.3.3 主成礦期金礦成礦事件
    6.3.4 疊加金礦成礦事件
    6.4 礦床成礦繫列專屬性
    6.4.1 與MoAu有關中酸性岩漿岩組合
    6.4.2 與金礦有關的γδ-γ組合
    6.4.3 與Cu-Au-Mo有關中酸性岩漿岩組合
    7 礦床地球化學
    7.1 礦石地球化學特征
    7.1.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7.1.2 稀土元素組成特征
    7.1.3 微量元素組成特征
    7.2 熱液蝕變地球化學
    7.2.1 蝕變過程元素遷移
    7.2.2 成礦元素富集規律
    7.3 礦床地球化學特征
    7.3.1 舊店金礦地球化學特征
    7.3.2 金礦床地球化學特征
    7.4 流體包裹體特征
    7.4.1 金礦圍岩中流體包裹體特征
    7.4.2 流體包裹體爆裂曲線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7.4.3 包裹體研究與金礦成礦
    7.5 同位素特征
    7.5.1 硫同位素
    7.5.2 鉛同位素
    7.5.3 氫氧同位素
    7.5.4 鍶同位素
    8 膠東金礦成礦理論體繫
    8.1 來自鋯石年代學信息的啟示
    8.1.1 樣品與單礦物選取
    8.1.2 測試方法與結果
    8.1.3 地質演化記錄與意義
    8.2 四位一體成礦地質背景
    8.2.1 克拉通化會聚踫撞作用與金質的富集
    8.2.2 陸陸踫撞對金礦形成的貢獻
    8.2.3 侏羅紀—白垩紀洋陸俯衝和金礦耦合
    8.2.4 沂沭斷裂帶羽狀構造繫統對金礦定位的制約作用
    8.2.5 四位一體成礦地質背景小結
    8.3 擠壓-伸展手風琴式構造-岩漿-成礦作用方式
    8.3.1 膠東中生代擠壓伸展作用特征
    8.3.2 擠壓伸展岩石學證據
    8.3.3 擠壓伸展構造轉換與成礦
    8.3.4 擠壓伸展構造-岩漿-成礦作用方式
    8.3.5 擠壓伸展成礦作用方式總結
    8.4 殼-幔成礦物質來源
    8.4.1 幔源證據
    8.4.2 殼源證據
    8.4.3 穩定同位素證據
    8.4.4 載金礦物黃鐵礦微量元素證據
    8.4.5 殼-幔混合源成就超大型金礦形成的原因
    9 金礦成礦規律研究
    9.1 膠東金礦成礦動力學約束
    9.1.1 中生代構造體制轉換
    9.1.2 構造體制轉換誘發成礦作用
    9.2 地質構造演化與成礦
    9.2.1 基底構造形成演化與成礦
    9.2.2 太平洋板塊運動與膠東中生代地質構造演化
    9.2.3 花崗岩與成礦
    9.2.4 構造控制因素與成礦
    9.3 金礦成礦規律
    9.3.1 成礦地質條件
    9.3.2 與金礦有關的重砂物化探異常特征
    9.3.3 金在各地質體中的含量
    9.3.4 金礦富集規律
    9.3.5 金礦分布規律
    9.3.6 金礦成礦期
    9.3.7 成礦期確定依據
    9.4 金礦成因
    9.4.1 成因類型研究
    9.4.2 成礦物質來源研究
    9.4.3 黃鐵礦成囚礦物學研究
    9.5 成礦模型
    9.5.1 區域成礦模型
    9.5.2 成礦理論模型
    10 結論
    10.1 主要成果及認識
    10.1.1 對基礎地質構造進行了深入研究
    10.1.2 全面闡述了膠東金礦的概念
    10.1.3 建立了膠東金礦成礦理論體繫
    10.1.4 總結了膠東金礦成礦特征與分布規律
    10.1.5 建立了膠東金礦區域成礦模式
    10.2 建議與展望
    10.2.1 問題與建議
    10.2.2 研究前景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