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大地構造學(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自然科學 -> 地球科學
【市場價】
844-1224
【優惠價】
528-765
【介質】 book
【ISBN】978711607219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地質
  • ISBN:9787116072190
  • 作者:萬天豐
  • 頁數:497
  • 出版日期:2011-07-01
  • 印刷日期:2013-03-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2
  • 字數:760千字
  • 由萬天豐所著的《中國大地構造學(精)》一書就是想要在大量*新的區域地質、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資料和證據的基礎上,批判地繼承,盡量客觀地評述近40年來中國大地構造學所取得的進展和成果。在理論體繫上,以板塊構造學說為基本觀點,按照以構造演化歷史為主線,以構造事件為單位來撰寫,主要研究整個中國大陸岩石圈的變位與變形,將各類構造變形模式和各構造單元的構造特征結合到不同構造演化階段中去論述,盡可能地選用各種研究方法和實際資料,力爭定量化地探討大地構造的運動和演化,並進而探討一些大地構造學的重大理論問題。
  • 由萬天豐所著的《中國大地構造學(精)》一書 以地質構造演化歷史為主要線索,以構造事件為單位 ,繫統地、定量化地闡述了中國大地構造的主要宏觀 特征,盡力把構造變形、變位的機制分析與歷史分析 緊密結合起來,把構造活動的穩定時期與活躍時期的 演化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大力加強了中生代一新生代 大地構造的探討,編制了一繫列的各地質時代的大地 構造圖,盡量客觀地反映了近30年來國內、外學者對 於板塊構造和中國大地構造學所做的貢獻,繫統介紹 了具有特色的大地構造學研究方法,探討了一些重要 的大地構造學理論問題,如踫撞帶和各類板內變形的 特征與形成機制,中國東部大陸地殼與岩石圈厚度變 化的機制,地溫梯度的變化與地幔羽的存在問題,構 造作用對我國內、外生礦床與油氣田形成的影響及找 礦前景,最後對於全球板塊構造動力學機制提出了假 說。 書後附有大量的構造變形、變位的原始數據和有 關的參考文獻,以備查考。 本書適合於從事構造地質、區域地質及找礦、礦 產普查與勘探、地震地質、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等方 面的科研、教學與野外地質工作人員使用,也是一本 供研究生使用的教學參考書。
  •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大地構造學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構造事件的概念
    二、關於**統一構造事件的爭論
    三、中國大陸構造期的確定
    四、構造作用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第二章 太古宙和古元古代構造演化
    一、始太古代的構造演化
    二、古太古代-新太古代的構造演化
    三、古元古代的構造演化
    四、關於太古宙和古元古代陸殼厚度的討論
    第三章 中、新元古代構造演化
    一、中元古代構造演化
    二、青白口紀構造演化
    三、南華紀構造演化
    四、震旦紀-早寒武世構造演化
    五、中國各地塊在**中、新元古代演化中的表現
    第四章 中寒武世-早泥盆世構造演化
    一、沉積古地理與古生物分布
    二、古地磁研究與古構造復原
    三、構造活躍期的變形、變質作用與應力場特征
    四、岩漿活動與板塊變位速度
    五、早古生代構造單元的劃分
    第五章 中泥盆世-中二疊世構造演化
    一、沉積古地理與古生物分布
    二、古地磁研究與古構造復原
    三、構造活躍期的變形、變質作用與應力場特征
    四、岩漿活動與板塊變位速度
    五、中元古代-古生代構造演化與板塊的運移
    第六章 晚二疊世-三疊紀構造演化
    一、沉積古地理與古生物分布
    二、踫撞帶構造
    三、板內構造變形
    四、古構造復原
    第七章 侏羅紀-早白垩世早期構造演化
    一、中國大陸板塊與周邊板塊運移和轉動
    二、板內構造變形與應力場
    三、岩漿活動與地殼滑脫
    第八章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構造演化
    一、板內構造變形與應力場
    二、岩漿活動及其相關的構造
    三、班公錯-怒江踫撞帶形成,**板塊普遍向北運移
    第九章 始新世-漸新世構造演化
    一、板內構造變形與應力場
    二、東部盆地的發育與油氣資源的聚集
    三、西太平洋俯衝帶和雅魯藏布江踫撞帶的形成
    第十章 新近紀-早*新世構造演化
    一、喜馬拉雅逆掩斷層帶、青藏薄皮構造和青藏高原形成
    二、東部板內變形、張裂與離散
    三、地形大臺階與大陸邊緣伸展盆地的形成
    第十一章 中*新世-全新世構造演化
    一、板內變形與現代構造應力場
    二、現代應力場對於地震、資源和環境的影響
    三、現代應力場的形成機制
    第十二章 中國大陸構造變形的特征與問題討論
    一、板內構造變形的特征、影響因素與動力學機制
    二、伸展構造與盆地的形成機制
    三、陸陸踫撞帶的特征
    四、走滑構造的特征與研究中的問題
    五、關於陸殼類型
    第十三章 中國大陸岩石圈構造與熱狀態
    一、中國及鄰區大陸地殼特征
    二、中國及鄰區大陸岩石圈特征
    三、中國東部岩石圈厚度變薄的機制——地殼滑脫、岩石圈轉型假說
    四、地殼熱狀態和地幔羽的討論
    第十四章 大地構造與成礦作用
    一、中國大陸主要的成礦期與成礦帶
    二、構造變形對於成礦作用的影響
    三、板內伸展成礦作用
    四、大地構造與礦產資源的前景預測
    第十五章 關於**板塊構造動力學機制的討論
    一、關於固體地球表層構造動力學假說的回顧
    二、板塊構造學說的新進展
    三、關於地幔羽假說
    四、關於隕擊誘發板塊運動的假說
    相關術語的討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1 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的形成年代、溫度、壓力、深度、地溫梯度和變形速度
    附錄2 中國大陸沉積地層厚度與地層形成速度
    附錄3 中國大陸構造事件褶皺與主應力軸的數據
    附錄4 中國大陸中、新生代差應力值數據
    附錄5 中國大陸各構造期的板內變形速度
    附錄6 中國大陸及鄰區各陸塊的古地磁數據
    附錄7 中國大陸中元古代以來岩石形成時期溫度、壓力、深度和地溫梯度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