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天文知識大觀(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自然科學 -> 天文學
【市場價】
371-537
【優惠價】
232-336
【介質】 book
【ISBN】97878023226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時事
  • ISBN:9787802322639
  • 作者:丁章聚
  • 頁數:434
  • 出版日期:2013-09-01
  • 印刷日期:2013-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43千字
  • 宇宙是遙遠而神秘的,它充滿著無窮無盡的奧秘。如今,人類的腳步登上了月球,人類的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人類的使者旅行者號飛船離開了太陽繫……在天文學的研究下,宇宙正一步步掀開它的神秘面紗。閱讀完丁章聚編著的這本《天文知識大觀(修訂版)》,相信您不再會對諸如光線彎曲、黑洞、時間旅行、空際飛行這些抽像的科學概念感覺陌生,並且會*加了解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宇宙。
  • 宇宙究竟是什麼構成的?太陽為什麼會發光?地 球之外的宇宙深處是否有生命存在?你一定對這些趣 味話題感興趣吧!那麼,丁章聚編著的這本《天文知 識大觀(修訂版)》會帶給你答案。《天文知識大觀 (修訂版)》是目前最全面、細致、繫統展現天文學 基本知識的科學普及讀物,書中緊跟世界最新天文學 成果,以簡潔、形像的語言幫助讀者更加直觀、深入 地觀測和認識遙不可及的星空。
  • 第一章 宇宙
    第一節 宇宙的起源
    1.盤古說
    2.蓋天說
    3.渾天說
    4.宣夜說
    5.地心說
    6.日心說
    7.古印度的宇宙觀
    8.古埃及的宇宙觀
    9.相對論寧宙說
    10.大**宇宙說
    11.宇宙繩論
    12.其他的寧宙成因說
    第二節 宇宙的構成
    1.宇宙
    2.宇宙的年齡
    3.宇宙的結構
    4.宇宙的形狀
    5.寧宙的範圍
    6.宇宙的中心
    7.宇宙的重量
    8.寧宙的運動
    9.宇宙的四種基本力
    10.宇宙的物質
    11.寧宙的暗物質
    12.宇宙的暗能量
    13.寧宙重力透鏡
    14.範艾倫輻射帶
    15.星際塵埃
    16.反物質
    17.宇宙中的智慧生物
    18.宇宙中的其他星繫
    第三節 宇宙的未來
    1.寧宙的膨脹
    2.寧宙膨脹說的理論基礎——哈勃定律屆:寧宙末來的命運
    第二章 星繫
    第一節 星繫的起源與構成
    1.星繫
    2.總星繫
    3.星繫的起源
    4.星繫的演化
    5.星繫的發現
    6.星繫的組成
    7.星繫的結構
    8.星繫的運動和質量
    9.麥哲倫雲
    10.仙女星繫
    第二節 星繫的類型
    1.星繫的分類
    2.橢圓星繫
    3.旋渦星繫
    4.不規則星繫
    5.棒旋星繫
    6.特殊星繫
    7.透鏡星繫
    8.激擾星繫
    9.**繫
    10.多重星繫
    11.矮星繫
    12.環狀星繫
    第三節 星繫團
    1.星繫團
    2.星繫團分類
    3.星繫團的運動特征
    4.南星繫群
    5.超星繫團
    6.本超星繫團
    7.後發座星繫團
    8.室女座星繫團
    9.武仙座星繫團
    第三章 銀河繫
    第一節 銀河繫及其構成
    1.銀河繫
    2.銀河繫的特征
    3.銀河繫的結構
    4.銀盤
    5.銀心
    6.銀暈
    7.銀河繫旋臂
    8.銀河繫的自轉
    9.銀河繫的空間運動
    10.銀河繫的磁場
    11.銀河繫的早期觀測
    12.銀河繫中的黑洞
    13.黑洞的性質和類型
    14.霍金的量子黑洞
    第二節 星雲的構成與分類
    1.星雲
    2.星雲的分類A行星狀星雲
    4.彌漫星雲
    5.亮星雲
    6.暗星雲
    7.氣體星雲
    8.塵埃星雲
    9.獵戶座大星雲
    10.螺旋星雲
    11.北美星雲
    12.啞鈴星雲
    13.蟹狀星雲
    6.長征四號繫列運載火箭
    7.長征五號繫列運載火箭
    8.中國的衛星應用技術
    9.雙星計劃和風暴計劃
    10.中國載人航天計劃
    11.航天運輸繫統
    12.神舟載人飛船
    13.神舟七號飛船
    14.中國的航天英雄
    15.神舟八號到神舟十一號
    16.“嫦娥”工程
    17.中國空間探索遠景規劃
    附錄 天文學重大發現一覽表
    14.玫瑰星雲
    15.三葉星雲
    16.礁湖星雲
    17.馬頭星雲
    18.黑眼睛星雲
    19.環狀星雲
    20.貓眼星雲
    21.蝴蝶星雲
    22.愛斯基摩星雲
    23.鷹狀星雲
    24.馬蹄星雲
    25.螞蟻星雲
    26.沙漏星雲
    27.天鵝星雲
    28.麥哲倫星雲
    第四章 恆星
    第一節 恆星及其構成
    1.恆星
    2.恆星的溫度
    3.恆星的能量
    4.恆星的大小
    5.恆星的質量和密度
    6.恆星的命名
    7.恆星的亮度與星等
    8.恆星光譜
    9.恆星磁場
    10.恆星的距離測定
    11.恆星的運動
    12.恆星的大氣
    13.恆星的結構
    14.恆星的空間分布
    15.展示恆星特性的赫羅圖
    16.*亮的恆星
    17.*美的恆星
    18.織女星和牛郎星
    第二節 恆星的演變
    1.恆星演化理論
    2.星胎:恆星的孕育
    3.原恆星:恆星的誕生
    4.主序前星:恆星的少年
    5.主序星:恆星的青年
    6.紅**:恆星的壯年
    7.白矮星:恆星的老年
    8.恆星的歸宿
    第三節 星團
    1.星團
    2.疏散星團
    3.球狀星團
    4.半人馬座∞星團
    5.昴星團
    6.畢星團
    第四節 雙星
    1.雙星
    2.目視雙星
    3.分光雙星
    4.共生雙星
    5.交食雙星
    6.X射線雙星
    7.密近雙星
    第五節 變星
    1.變星
    2.幾何變星
    3.爆發變星
    4.星雲變星
    5.磁變星
    6.光譜變星
    7.脈動變星
    8.造父變星
    9.周光關繫
    10.金牛座T型變星
    11.大陵五
    12.長周期變星
    第六節 其他恆星和星體
    1.聚星
    2.耀星
    3.新星
    4.超新星
    5.超新星1987A
    6.再發新星
    7.矮新星
    8.中子星
    9.“黑寡婦”脈衝星
    第五章 太陽和太陽繫
    第一節 太陽繫及其構成
    1.太陽繫
    2.太陽繫起源
    3.太陽繫形成和演化
    4.太陽繫結構
    5.內太陽繫
    6.中太陽繫
    7.外太陽繫
    8.*遠區域
    9.行星視運動
    10.行星際物質
    11.衛星
    12.行星環
    13.行星連王朱
    14.奧爾特雲
    15.柯伊伯帶
    第二節 太陽及其構成
    1.太陽
    2.太陽的壽命
    3.太陽的結構
    4.太陽的能量及其利用
    5.太陽自轉和公轉
    6.太陽耀斑
    7.太陽光球
    8.太陽光斑
    9.太陽磁場
    10.太陽常數
    11.太陽發光
    12.太陽活動
    13.日地關繫
    14.黃道光
    15.太陽黑子
    16.太陽風
    17.極光
    18.日珥
    19.日冕
    20.冕洞
    21.日食
    22.日震
    23.“尤利西斯”號探測器
    第三節 水星
    1.水星
    2.水星地形地貌
    3.水星的五個校端
    4.水星的核心
    5.水星天體運動
    6.水星凌日
    7.水星的極地
    8.水星“殖民地”
    9.水星的空間探測天文知識大觀
    第四節 金星
    1.金星
    2.金星的自轉和公轉
    3.金星的地形地貌
    4.金星的地質結構
    5.金星的大氣環境
    6.金星凌日
    7.美國的金星探測
    8.前蘇聯金星探測
    第五節 地球及月球
    1.地球
    2.地月繫
    3.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4.地球圈層結構
    5.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6.地球的磁場、磁層和輻射帶
    7.地球自轉與公轉
    8.地殼的組成
    9.地球的大氣層
    10.地球的氣候
    11.地球**假說
    12.地球大災難與彗星
    13.小行星撞地球
    14.防範小行星與彗星
    15.月球
    16.月球的成因
    17.月海
    18.月陸
    19.月面輻射紋
    20.月坑
    21.月背
    22.月食
    23.月相
    24.月球火山
    25.月球磁場
    26.月球土壤
    27.月球資源
    28.月球質量瘤
    29.月球地質演化
    30.月球與地球
    31.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
    第六節 火星
    1.火星
    2.火星的衛星
    3.火星大氣環境
    4.火星大衝
    5.火星的地理
    6.火星的表面
    7.把火星變成地球
    8.火星的空間探測
    9.登陸火星探測計劃
    第七節 木星
    1.木星
    2.木星環
    3.木星的體態
    4.木星上的大紅斑
    5.木星的衛星
    6.彗木大踫撞
    7.木星的空間探測
    第八節 土星
    1.土星
    2.土星的光環
    3.土星的衛星
    4.土星大白斑
    5.土星磁場
    6.土星的空間探測
    第九節 天王星
    1.天王星
    2.天王星的軌道
    3.天王星的衛星
    4.天王星內部結構
    5.天王星的發現
    6.天王星的空間探測
    第十節 海王星
    1.海王星
    2.海王星的結構
    3.海王星的衛星
    4.海王星的大黑斑
    5.海王星的發現
    6.海王星的空間探測
    第十一節 冥王星
    1.冥王星
    2.冥王星的軌道
    3.冥王星的空間探測
    第十二節 矮行星
    1.矮行星
    2.卡戎星
    3.齊娜星
    4.谷神星
    5.“新地平線”號
    第十三節 小行星
    1.小行星
    2.小行星的形成
    3.小行星的分類
    4.提丟斯一波得定則
    5.智神星
    6.婚神星
    7.灶神星
    8.愛神星
    9.中華星
    10.近地小行星
    11.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
    第十四節 彗星
    1.彗星
    2.彗星的軌道
    3.彗星的結構
    4.彗星的命名
    5.哈雷彗星
    6.比拉彗星
    7.坦普爾1號彗星
    8.其他**彗星
    9.“深度撞擊”號探測器
    10.“星塵”號探測器
    第十五節 流星
    1.流星
    2.流星雨
    3.七大**流星雨
    第十六節 隕石
    1.隕石
    2.隕石的起源
    3.隕石分類
    4.隕石的鋻別
    5.十大**隕石坑
    第六章 探索宇宙
    第一節 星空
    1.天球
    2.黃道和黃道十二宮
    3.三垣二十八宿
    4.天文觀測
    5.春夜星空
    6.夏夜星空
    7.秋夜星空
    8.鼕夜星空
    第二節 星座的構成與分類
    1.星座
    2.星座的起源
    3.托勒密星座
    4.六十三失傳星座
    5.八十八星座
    6.摩羯座
    7.水瓶座
    8.雙魚座
    9.白羊座
    10.金牛座
    11.雙子座
    12.巨蟹座
    13.獅子座
    14.室女座
    15.天秤座
    16.天蠍座
    17.人馬座
    18.天龍座
    19.天琴座
    20.武仙座
    21.天鵝座
    22.飛馬座
    23.巨蛇座
    24.獵犬座
    25.牧夫座
    26.御夫座
    27.小犬座
    28.仙王座
    29.仙後座
    30.仙女座
    31.獵戶座
    32.英仙座
    33.大犬座
    34.波江座
    35.長蛇座
    36.蛇夫座
    第三節 時間和歷法
    1.時間
    2.時間單位
    3.時間的計量
    4.時間的測定
    5.各地的時間
    6.標準時間
    7.閏秒和協調世界時
    8.守時
    9.授時
    10.**日期變*線
    11.各類時間制度
    12.**長度的變化
    13.現代機械鐘和原子鐘
    14.歷法
    15.歷法分類
    16.太陰歷
    17.太陽歷
    18.陽歷沿革
    19.陰陽歷
    20.歲首
    21.紀元
    22.公歷和農歷的優缺點
    23.閏正月和閏十二月
    24.農歷中的候
    第四節 新古天文臺
    1.天文臺選址
    2.天文臺的建造
    3.古代的天文臺
    4.中國**天文臺
    5.紫金山天文臺
    6.歐洲南方天文臺
    7.莫納克亞天文臺
    8.格林尼治天文臺
    9.巴黎天文臺
    10.天文館
    第五節 天文望遠鏡
    1.望遠鏡
    2.望遠鏡的裝置和跟蹤
    3.折射望遠鏡
    4.反射望遠鏡
    5.折反射望遠鏡
    6.紅外望遠鏡
    7.紫外望遠鏡
    8.射電天文望遠鏡
    9.我國的射電天文望遠鏡
    10.海耳反射望遠鏡
    11.凱克望遠鏡
    12.雙子望遠鏡
    13.甚大望遠鏡
    14.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15.中國LAMOST望遠鏡
    16.昴星團望遠鏡
    17.哈勃太空望遠鏡
    第六節 宇宙的探測
    1.火箭
    2.火箭的構造
    3.人造衛星
    4.人造衛星的分類和構造
    5.GPS繫統
    6.宇宙飛船
    7.航天飛機
    8.空間站
    9.阿爾法**空間站
    10.航天員
    11.太空旅遊
    12.飛碟
    13.外星人
    14.星際飛行
    15.宇宙飛行的其他問題
    第七節 中國古代天文探索
    1.中國古代天文學
    2.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名著
    3.中國古代天文人物
    4.簡儀
    5.渾儀
    6.司南
    7.天體儀
    8.水運儀像臺
    9.圭表
    10.日晷
    11.漏壺
    12.紀限儀
    13.仰儀
    14.像限儀
    15.赤道經緯儀
    16.黃道經緯儀
    17.璣衡撫辰儀
    18.地平經儀
    19.星表
    20.北京古觀像臺
    第八節 中國現代天文探索
    1.中國航天巨大成就
    2.“長征”繫列運載火箭
    3.長征一號繫列運載火箭
    4.長征二號繫列運載火箭
    5.長征三號繫列運載火箭
  • 3.渾天說 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張衡提出了“渾天說 ”思想。渾天說認為:天和地的關繫就像雞蛋中蛋白 和蛋黃的關繫一樣,地被天包在當中。渾天說中天穹 的形狀,不像蓋天說中的那樣是半球形的,而是一個 南北短、東西長的橢圓球。大地也是一個球,浮在水 上回旋漂蕩。後來又有人認為地球是浮於氣上的。
    用渾天說來說明日月星辰的運行出沒是相當簡潔 而自然的。渾天說認為:日月星辰都附著在天球上。
    白天,太陽升到我們面對的這邊來,星星落到地球的 背面去;到了夜晚,太陽落到地球背面去,星星升上 來。如此周而復始,便有了星辰日月的出沒。
    渾天說把地球當作宇宙的中心,這一點與盛行於 歐洲古代的地心說不謀而合。不過,渾天說雖然認為 日月星辰都附在一個堅固的天球上,但並不認為天球 之外就一無所有了,而是說那裡是未知的世界。這是 渾天說比西方的地心說高明的地方。
    渾天說提出後,並未能立即取代蓋天說,而是兩 家各執一端,爭論不休。但是,在宇宙結構的認識上 ,渾天說顯然要比蓋天說進步得多,能*好地解釋許 多天像。
    另一方面,渾天說有兩大法寶:一是當時*** 的觀天儀——渾天儀。借助於它,渾天說支持者可以 用**的觀測事實來論證渾天說。在中國古代,依據 這些觀測事實而制定的歷法具有相當的精度,這是蓋 天說所無法比擬的。另一大法寶就是渾像。利用它可 以形像地演示天體的運行,使人們不得不折服於渾天 說的**思想。因此,渾天說逐漸取得了優勢地位。
    到了唐代,天文學家僧人一行等人通過大地測量 **否定了蓋天說,此後,渾天說在中國古代天文領 域稱雄了上千年。
    落下閎是渾天說的創始人之一,經他改進的赤道 式渾天儀,在中國用了2000年。他還在天文學**首 次準確推算出135個月的日、月食周期,即11年應發生 23次日食。根據這個周期,人類可以對日、月食進行 預報,並可校正陰歷。
    4。宣夜說 宣夜說是我國歷**宇宙無限論思想的體現。它 *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到了漢代已明確提出,並在《 晉書·天文志》中有所記載。
    不論是中國古代的蓋天說、渾天說,還是西方古 代的地心說,乃至哥白尼的日心說,都把天看作一個 堅硬的球體,星星都固定在這個球殼上。宣夜說則認 為宇宙是無限的,所謂的“天”,並沒有一個固體的 “天穹”,隻不過是無邊無際的氣體,日月星辰就在 這氣體中飄浮遊動。日月星辰的運動規律是由它們各 自的特性所決定的,*沒有堅硬的天球或是什麼本輪 、均輪來束縛它們。宣夜說打破了固體天球的觀念, 這在古代眾多的宇宙學說中是**難得的。因此,宣 夜說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一種樸素的無限宇宙觀念。
    然而,宣夜說認為日月星辰“或順或逆,伏見無 常,進退不同,由乎無所根繫,故各異也”,所以對 它們的運行規律也無從談起。另外,宣夜說沒有提出 自己獨立的對於天體坐標及其運動的量度方法。這是 宣夜說在1000多年內不能得到廣泛發展的重要原因。
    總之,宣夜說認為的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邊無際的 ,並且進一步提出宇宙在時間上也是無始無終、無限 的思想,在人類天文學發展**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可惜宣夜說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沒有受到重視, 幾至失傳。
    P3-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