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科學的力量(媒體人眼中的科學與科學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自然科學 -> 自然科學總論
【市場價】
822-1192
【優惠價】
514-745
【介質】 book
【ISBN】97870305674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567499
  • 作者:編者:陳鵬
  • 頁數:404
  • 出版日期:2018-04-01
  • 印刷日期:2018-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80千字
  • 陳鵬主編的《科學的力量(媒體人眼中的科學與科學家)》作為一本年度的新聞報道彙編,本書可能沒有嚴密的理論體繫,也沒有嚴謹的邏輯架構,但從這些具體可感的一個個科學新聞報道中,從這些側面與片斷中,讀者也一定會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產生*加真切的感受。
  • 陳鵬主編的《科學的力量(媒體人眼中的科學與 科學家)》是2017年刊登在《中國科學報》“周末版 ”上的部分精選報道合集,共分為科學再思考、科普 架橋人、繽紛科普景、艱難科研路四篇。 《中國科學報》每周五見報的“周末版”報道以 通訊、特寫、專訪等體裁為主,關鍵詞是“科學”和 “科普”。第一篇科學再思考和第四篇艱難科研路, 通過對2017年度中國料技界的科研成果和熱點事件的 深度解讀,呈現科學是什麼以及科學和社會生活的關 繫等。第二篇科普架橋人和第三篇繽紛科普景關注科 普工作者自己的故事和新晉流行的科普方式,反映了 科普從過去的“知識下行”的遇俗化過程到如今公眾 參與科普、傳播者與接受者分享知識的變化。
  • 科普走進新時代
    第一篇 科學再思考
    **自然科學獎走過60年
    科技人纔“大齡化”的憂與思
    還要繼續曲解影響因子嗎?
    “破局”中國科學史
    重“寫”中國古代科技史
    建一所“有歷史的”科學博物館
    科學家到底有多忙?
    科學家歷險記
    公眾“兼職”科學家
    探路**高校“科家班”
    科學課重歸小學一年級
    科學記者會消失嗎?
    傾聽與述說:打開科學舊時光
    從這裡了解百年中國科學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叢書”:記錄親歷者口中的科學春秋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保存珍貴的“活歷史”
    口述史豐富我們的記憶
    左玉河:口述歷史急需規範操作
    門檻不高,做好不易
    不“謙和”的主編
    采集工程“大管家”
    傾聽歷史的細節
    走近“老青藏”
    真誠是捷徑
    讓歷史*靈動
    “不朽”的代價
    哲學家段德智:從哲學層面看死亡
    ICU病房醫生席修明:醫生不應一味抵抗死亡
    安寧病房醫生秦苑:換種方式與死亡相處
    民俗學家嶽小國:死蘊含在生命之內
    殯葬業者鮑元:知死方知生可貴
    心理援助者吳坎坎:我面對的是活下來的人
    死亡教育:構建一種“人死觀”
    第二篇 科普架橋人
    “氣像先生”宋英傑:用科學印證文化
    菠蘿:寫好科普不容易
    曹則賢:寫你讀得懂的量子力學
    蘇德辰:知地質美 *知其所以美
    顧凡及的腦科普事業
    舒柯文:邊做科普,邊學中文
    王猛和他的“烤腸醫生”
    王立銘:用好基因編輯這把“手術刀”
    叢玉隆:顯微鏡下的追夢人
    印開蒲:穿越百年“對話”威爾遜
    馬鳴:天高任鳥飛 鷲類知多少
    曾孝濂:凝花草樹木於筆端
    “業餘”昆蟲學家張巍巍
    “土著”魚“發燒友”羅昊
  • **自然科學獎走過60年 張文靜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召開,頒發了包括*高科學技術獎在內的5項*** 科研獎勵,其中,**自然科學獎由42個科研項目摘 得,“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新的中微子振蕩 模式”項目獲得**的一等獎。
    此次評獎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可能少有人知 道,今年距離首屆**自然科學獎(當時稱作“中國 科學院科學獎金”)頒發恰好60年。
    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發展歷程 1957年1月,“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評選結果 公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次頒發** 科學獎金。當年共有34項成果獲獎,其中,華羅庚、 吳文俊和錢學森三位科學家獲得一等獎。該獎雖然由 中國科學院組織評審,但實際上面向全國科技界,因 此,後來被迫認為首屆**自然科學獎。首屆之後評 獎中斷,直到1982年舉辦第二屆。從1987年舉辦第三 屆開始,該獎每兩年評選一次,到1999年之後改為每 年評選頒發一次。
    60年的時間,**自然科學獎見證了中華人民共 和國科學發展的歷程和變化。首屆**自然科學獎一 等獎獲獎項目均為獨立完成人,此後頒發的一等獎獎 項*大多數都是集體成果,包括1982年獲獎的“人工 全合成牛胰島素”“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 ”等項目。其中,研究團隊*為浩大的獲獎項目之一 當屬2009年獲一等獎的“《中國植物志》的編研”, 該項目由四代科學家歷經45年完成,參與研究的單位 有146個,作者312位,繪圖人員達到164位。本次獲 獎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項目組也有著270餘人的龐大 團隊。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揚宗看來,這 種現像體現著整個科學研究方式發生的變化。“從小 科學到大科學,從精英的科學到大眾的科學。”王揚 宗說,“如今,大規模的科研項目越來越多,人員和 經費也*充足。”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對 此表示贊同:“隨著專業細分程度逐漸增強和科學問 題愈加復雜,科學研究越來越需要合作,項目合作加 強、研有團隊蠻得龐大就成為一種趨勢。” 讓同行評議真正發揮積極作用 2016年度**科學技術獎的評審把回歸**制作 為一條主線,在拓寬**渠道的同時,強化**主體 責任。本屆評審明確要求**意見、項目介紹和客觀 評價內容必須由**方如實出具,其他內容現階段雖 然可以由完成人等提供,但也必須由**方審查並承 諾對真實性負責,**單位和專家原則上要親自參加 答辯。
    “**制在科學共同體內部越來越成為共識。” 李真真說,“它能規避自報評獎的弊端,在入口就形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