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東盟商務簡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貿易政策
【市場價】
364-529
【優惠價】
228-331
【介質】 book
【ISBN】97875103094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商務
  • ISBN:9787510309434
  • 作者:陸耀新//盧品慕
  • 頁數:347
  • 出版日期:2013-10-01
  • 印刷日期:2013-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73千字
  • 陸耀新、盧品慕主編的《中國-東盟商務簡史》介紹了東盟各國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貿易制度、外交政策、法律法規、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對外貿易的基本情況,各國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人文地理、旅遊資源及發展情況,*好地掌握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古代貿易、近代貿易、現代貿易及其貿易的發展前景。
  • 陸耀新、盧品慕主編的《中國-東盟商務簡史》 共分為11章,第1章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概況,第2 章中國與馬來西亞的貿易往來,第3章中國與新加坡 的貿易往來,第4章中國與泰國的貿易往來,第5章中 國與印度尼西亞的貿易往來,第6章中國與菲律賓的 貿易往來,第7章中國與越南的貿易往來,第8章中國 與柬埔寨的貿易往來,第9章中國與老撾的貿易往來 ,第10章中國與緬甸的貿易往來,第11章中國與文萊 的貿易往來。各章分別介紹各國與經貿有關的基本情 況、政治體制、經濟體制、貿易制度及外交政策,同 時還介紹各國的法律法規、人文地理、風土人情、風 俗習慣及旅遊業的發展情況,方便在校大學生研讀。 《中國-東盟商務簡史》可作為大學教材,供大 學專科、本科生使用,也可為研究機構及專家、教授 提供參考。
  • 導言
    第1章 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概況
    第2章 中國與馬來西亞的貿易往來
    第3章 中國與新加坡的貿易往來
    第4章 中國與泰國的貿易往來
    第5章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貿易往來
    第6章 中國與菲律賓的貿易往來
    第7章 中國與越南的貿易往來
    第8章 中國與柬埔寨的貿易往來
    第9章 中國與老撾的貿易往來
    **0章 中國與緬甸的貿易往來
    **1章 中國與文萊的貿易往來
  • 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開放海禁後,中國同東 南亞**貿易額成倍增加,如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 )以後,到東南亞**貿易的合法商船就達137艘( 不包括走私船隻),這些海船噸位都不小。據記載, 明後期前往萬丹的中國帆船,每艘載重量都為300噸 ,可裝載6000~8000袋以上的胡椒。如果按前往東南 亞**的所有商船的載重量為300噸進行推算,每年 前往東南亞**貿易的帆船總噸位在40000噸以上, 實際上遠不止此數。
    清王朝對中國與東南亞間的貿易,一直采取支持 和鼓勵的態度。自開海貿易後,商船貿易十分頻繁。
    據統計,自廣州、澳門、廈門、漳州、泉州、寧波等 港口,前往暹羅的阿瑜陀耶、北大年、宋卡和六坤等 地的中國商船,1689年,為15艘;1695年,為8艘; 1698年,為7艘;1699年,為6艘;1702年,為10艘以 上((泰)沙拉信·維拉爾。“清初中暹走私貨物” ,《南洋資料譯叢》1991年**期)。雙方交易的商 貨主要是絲綢、瓷器、鐵、鐵器、白銅、銅器、明礬 、水銀、土布、紙張、蔗糖、糖果、干果、大米等。
    清王朝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鼓勵大米進口,故對暹 羅米的輸入,給予減免稅收的優惠。大規模的糧食貿 易使暹羅成為清前期中國在東南亞*大的貿易伙伴。
    此外,中國從運羅進口的商品還有錫、鉛、寶石、犀 角、像牙、胡椒、蘇方、檳榔、鹿皮、牛皮等。
    中國與東南亞古代貿易的主要產業有: 1.絲織業。中國的生絲、絲織品一向深受海外 人民的歡迎,出口量**大。據統計,17世紀初期, 由中國運到萬丹的生絲總量為每年300~400擔。1614 年11月10日,荷蘭總督康(Coen)由下港發給東印度 公司的報告中說:今年中國帆船到達本港有6隻,而 且都滿載著豐富的貨物。中國人帶來了好多衣服,比 以前*多的絲織品,生絲五六千斤以及各式各樣的商 品。1694年,中國帆船運往巴達維亞的紡織品有:粗 絲6141磅,細絲2130磅,花錦445磅,素錦445磅,白 棉布879磅。據範勒爾(J.Cvan]eur)估計,每年 進口到印度尼西亞的各種絲貨數量一般為1萬~2萬匹 。菲律賓群島是當時中國生絲和紡織品*大的銷售市 場之一,每年運往馬尼拉的各種絲織品數量**大。
    1574年,中國帆船運往馬尼拉八連市場的*暢銷的貨 物為:成捆的生絲、雙股的精絲和其他粗絲;繞成一 束的優質白絲和各種色絲;大量的天鵝絨,有素色的 、有繡著各種人物的、有帶顏色的和時髦的,還有用 金線刺繡的;織上各種式樣的金絲、銀絲的呢絨和花 繡;大量繞成束的金銀線;錦緞、緞子、塔夫綢和各 種顏色的布;亞麻布以及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白棉 布。
    隨著中國大量紡織品湧人菲律賓轉運到墨西哥的 生絲就能供1000人從事於絲織品的制造,1636年由馬 尼拉轉運到墨西哥的生絲和絲織品近500000斤,1727 年輸往美洲的生絲為900000斤左右,墨西哥在中國紡 織品衝擊下,土著居民逐漸停止紡織。
    中國絲織品轉運到墨西哥能獲巨利,16世紀末, 轉運馬尼拉生絲及絲制品的出產地主要在東南沿海和 江南一帶,這些地區已是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區域, 在受到外貿刺激後,必然向前發展。據全漢升教授的 研究表明,明清以來,蘇、杭地區之所以特別繁榮, 人口特別多而富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海外市場對中 國絲貨需求的增大,從而刺激江南地區蠶桑業的發展 ,增加了鄉間人口的就業機會。
    生絲和絲織品的出口使江南民間絲織業有顯著的 發展,如江南絲織業中心蘇州,蘇民無積聚,多以絲 織為生,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織業,織 文日緞,方空日紗,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 受值。杭州盛產絹,民織者甚眾。嘉興近鎮村坊都以 織綢為業,機杼聲軋軋相聞,出錦帛千計。
    由於大量生絲和絲織品的運出和銷售的需要,江 南大地出現了很多絲織業市鎮,如震澤鎮、盛澤鎮、 王江涇鎮、南潯鎮、王店鎮、濮院鎮、烏青鎮、菱湖 鎮、雙林鎮、臨平鎮、塘棲鎮等。每年江南所產的生 絲和絲、棉織品都要運銷全國各地和海外市場,使絲 織業的中心蘇杭地區**繁榮。杭州市場上幾乎集中 了南來北往的所有貨物,但*突出的是杭嘉湖絲綢集 聚、外輸的中心,出口的江南絲綢大多是由杭州輸出 的。蘇州擁有全國*大的絲綢、生絲、棉布、絲棉染 整加工市場,產品輸向全國和東南亞等海外市場,自 明後期起取代南京成為全國性的中心市場。
    2.陶瓷業。中國瓷器的輸出歷史悠久,遠在唐 宋時期,瓷器和陶器就是中國出口的拳頭產品。明中 葉以後,私人海外貿易的繁榮,陶瓷出口量猛增。
    在菲律賓,中國瓷器不僅為廣大土著所喜愛,而 且還有大量的瓷器被西班牙商人轉運到歐洲市場和拉 丁美洲市場。如隆慶四年(1570年)5月8日,西班牙 在菲海域劫獲兩艘中國商船,船的甲板上都裝滿了陶 甕和陶器、大瓷瓶、盤子和碗,以及稱之為中國細瓷 的精美細瓷甕。據福克思(flobert.B.Fox)研究 ,在菲律賓那些未經西班牙殖民者直接占領的地區, 明中葉及明末,中國陶瓷貿易也在頗為廣泛的地區出 現。菲島南部的棉蘭老、蘇祿及巴拉望發掘有大批明 末的瓷片(陶甕或陶盆),它們被廣泛用來儲藏酒。
    運往菲律賓的瓷器大部分來自中國南方的福建、廣東 、湖南、浙江等省。1694年,中國帆船通過菲律賓運 到中國瓷器交易另一個中心一巴城售給土著和荷蘭商 人的各類瓷器就達462309磅,價值29034銀圓①。以 保守計算,17世紀二三十年代起,每年運入巴達維亞 的瓷器約十五萬件,1600—1682年,輸入總數達1200 萬件,其中2/3以上是中國瓷器②。在馬來半島,也 運來各種款式的中國瓷器,據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6月28日的一項備忘錄記載,有奶油深盤50000個, 細盤50000個,細芥辣壺1000個,大盤1000個,大細 碗1000個並配套適量小碗,能裝20英兩的酒壺500個 ,精美的果盤2000個,鹽碟1000個及大盤200個。
    受對外貿易需求的刺激,江西、福建、浙江等地 的瓷器制造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作為全國瓷器中心 的景德鎮,由於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大量產品遠銷 海外,促進了民營制瓷手工業的發展。據天工開物記 載,景德鎮民窯制造瓷器過程的分工相當精細,有和 土、澄泥、造坯、打圈、過鏽(釉)、入匣、滿窯等 工序,過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像這種分工比較精細 、規模也較大的生產組織已不是師傅、幫工組成的小 作坊,而是一種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的工場手工業了 。同時,景德鎮還集中一批具有自由雇傭勞動者性質 的陶工,嘉靖是浮梁景德鎮以陶為業,聚傭至萬餘人 ,到萬歷年問,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遊徒,每日不 下數十萬人。福建德化縣之東、西、南、北各地滿布 瓷窯,其生產規模之大足以驚人。廣州之石灣多陶業 ,“陶者亦必候其工而求之,其尊奉之一如冶,故石 灣之陶遍兩廣,旁及海外之國。諺日石灣缸瓦,勝於 天下”。
    3.冶鐵業。鐵器也是一種傳統的輸出商品,菲 律賓、巴達維亞等地都**需要中國的鐵器,並且能 賣到高價。西班牙占領菲島之後,急需從中國進口包 括鐵器在內的軍需品,要求中國商船夾帶鐵器至菲島 。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十六記載:一伙 豪右奸民,依籍勢官,結納遊總官兵,或假給東粵高 州、閩省福州及蘇、杭買賣文引,載貨出海,經往呂 宋等夷覓利,中以硝、磺、器械違禁接濟*多。受同 東南亞貿易的刺激,冶鐵業也得到迅速的發展。
    明代福建,僅沙縣一地,即有“千人開采鐵礦, 得利甚大”。佛山鎮,由於受**和**擴大的刺激 得到迅猛發展,吳榮光在《佛山忠義鄉志:卷5》寫 道:“佛山之冶遍天下,佛山鎮一度成為炒鐵之爐數 十,鑄鐵之爐數百餘,晝夜烹煉,火光燭天,四面熏 蒸。” 4.物種引進。中國同東南亞**貿易,中國的 海商和一些歸國華僑把一批新的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 引人中國。明中期以後,菲律賓成為中國與拉丁美洲 之間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通過中菲貿易渠道和旅 菲華僑華人的媒介作用,拉丁美洲的番藷、煙草、木 藷、菠蘿、落花生、龍舌蘭、棉花等農作物都傳到了 中國,豐富了我國農作物種類和人民的物質生活,尤 以番藷的影響*大。
    番藷,又名朱藷、甘藷、地瓜、山芋、紅藷,原 產於美洲中部一帶,後來傳到菲律賓,明萬歷年間, 由華僑引進我國。據史料記載:朱藷,產呂宋國。被 野連山,不待種植,夷競食之。萬歷中,閩人移蔓以 歸,種之數日即榮。瘠鹵沙岡皆可植,糞之加大,泉 人資以充饑。番藷的引進有從陸路傳進雲南,也有海 路廣東、福建引人,但以海路引進為主。萬歷八年( 1580年),廣東東莞人陳益隨海商到安南,萬歷十年 (1582年)回國時,把番藷種帶回家鄉。據鳳岡陳氏 族譜記載:萬歷庚辰(1580年),客有泛舟之安南者 ,公偕往,比至,酋長延禮賓館,每宴會,輒饗 (xiamg)土產日藷者,味甘美。公覬其種,賄於酋 奴,獲之。後來,陳益偷偷把番藷種帶回廣東。與此 同時,福建的華僑和海商也紛紛從呂宋帶回番藷品種 ,其中福建福州府華僑陳振龍一家數代,在番藷的引 種和推廣過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據金藷傳習錄記 載:旅菲華僑陳振龍看到朱藷被野,生熟可茹,功同 五谷,民生所賴,便想到家鄉福建隘山隴海,土瘠民 貧,如能將藷種引種回國,則可澆民貧一荒年無饑餓 之憂。但是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當局嚴禁藷種外傳。
    陳振龍經多方努力,用重金向私人購買幾尺藷籐,於 明萬歷二十年(1593年)帶回福建。萬歷二十二年( 1594年),福建鬧饑荒,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上其種 與法,番藷種植得以推廣。又據何喬遠閩書記載,漳 泉華僑和海商也同時把番藷傳人閩南各縣。從以上記 載可以看出,番藷傳人中國是多種途徑的,不僅廣東 、福建同時引進,而且福建一省也有從福州、泉州、 漳州分別引進,但無論從哪一條途徑引進,都是由華 僑和海商引進,都是以貿易商船為媒介。番藷自明代 後期從海路傳人福建、廣東以後,至清代中葉已傳播 到全國各地,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P27-2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