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誰攪動了世界(未來10年世界經濟格局大派位)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世界經濟
【市場價】
302-438
【優惠價】
189-274
【介質】 book
【ISBN】97872180759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東人民
  • ISBN:9787218075945
  • 作者:(英)喬治·馬格努斯|譯者:劉寅龍
  • 頁數:241
  • 出版日期:2012-04-01
  • 印刷日期:2012-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31千字
  • ★歐洲歷**的繁榮足搶來的嗎?**的歐債危機是否事出有因?
    ★新興市場**的世紀是否已經到米?“中國模式”神話還會繼續嗎?
    ★經濟失衡,中國是否會重蹈日本的覆轍?氣候變化,中國如何應對災難引爆點?技術創新,中國到底缺哪環?
    這本《誰攪動了世界(未來10年世界經濟格局大派位)》由喬治·馬格努斯著,劉寅龍譯,破解新興市場崛起迷霧,詳陳諸國經濟運程百態。
  • 2022,中國能否位居世界第一? 金融危機、債務赤字、高福利開支,美國、歐洲疲軟態勢盡顯。新興市 場強勢崛起,中國能否迎頭趕上,取而代之?崛起途中,荊棘密布。經濟失 衡、人口老齡化、技術創新、氣候變化……中國如何應對挑戰? “衰落美國”VS“新興中國”,大國PK戰到底誰能勝出? 2003年10月,高盛公司發表了一份題為“與BRICs一場夢想”的全球經 濟報告。報告估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格局將會經歷劇烈洗牌,全球新的 六大經濟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 在這之後,新興市場國家開始了奇跡般的崛起之旅。特別是在金融危機 與歐洲債務危機後,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的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卻持續上漲, 投資者顯然正被新興市場國家的強勁增長前景所吸引。 作為定期為《金融時報》撰寫專欄的經濟學家,瑞銀投資銀行高級經濟 顧問喬治·馬格努斯於2011年出版的新作《誰攪動了世界(未來10年世界經 濟格局大派位)》為我們徹底解剖了一次新興市場國家的現狀與未來,並特 別解讀了圍繞在中國周圍的諸多疑問。作者告訴我們,未來10年,面對經濟 失衡、氣候變化、人口老齡化與技術創新難題,“中國模式”靠什麼纔能走 得更遠。 高盛的預言似乎正在現實。面對遭遇經濟困境的美國與西方世界,新興 市場國家尤其是中國到底將重新塑造整個世界,抑或隻是讓世界輕輕一震而 已?翻開這本《誰攪動了世界(未來10年世界經濟格局大派位)》,你將找到 答案。
  • 編者的話
    《金融時報》**被攪動的世界並未因此而動搖
    序言 新興市場**的崛起
    金融危機未必是壞事
    新興者將重塑世界還是曇花一現?
    第1章 探尋崛起之謎
    塵封的光榮史
    亞洲巨龍為何喪失經濟優勢?
    歐洲的繁榮是搶來的?
    技術創新,中國關鍵缺哪環?
    未來10年,“中國模式”靠什麼走得*遠?
    第2章 崛起者的真容
    新興者簡史
    **化:新興者的蜜糖還是砒霜?
    ***企業:新興者的崛起助推器
    人口紅利:新興者的新驅動力
    新興者真的有那麼強大麼?
    新興者到底能走多遠?
    第3章 金融危機的啟示
    次貸風暴:繁榮終結者
    全盤崩潰的“明斯基時刻”
    誰應該來為這場危機買單?
    非理性繁榮背後的真相
    新興者如何成為**經濟債權人?
    我們從金融危機中學到什麼?
    第4章 一觸即發的遊資
    暗流湧動的**貿易失衡
    不同的危機現像,相同的危機誘因
    拷問中國的高外彙儲備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民幣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變局?
    第5章 後危機時代的困局
    信貸潮和投資潮的背後
    中國會重蹈日本的覆轍嗎?
    新興者經濟發展趨勢的獨特性
    印度會成為“亞洲的美國”嗎?
    中國再均衡面臨的挑戰
    中國是否已到了“劉易斯拐點”?
    如何再造“中國模式”神話?
    第6章 “老而愈智”的挑戰
    人口因素的重要性
    打破“馬爾薩斯觸點”的詛咒
    老齡化陰影籠罩**
    中國人口結構承受的三重打擊
    印度的人口紅利還能持續多久?
    得技術者纔能得未來?
    誰是真正的**科技霸主?
    亞洲科技巨龍如何真正騰飛?
    第7章 氣候變化的難題
    解開**變暖與經濟增長的死結
    言過其實的氣候恐怖論?
    為什麼氣候難題如此棘手?
    我們身處於怎樣的現實之中?
    危在旦夕的生命甘露
    如何應對無法預測的災難引爆點?
    第8章 未來崛起之路
    中國,下一個歸來的**?
    為什麼說真正的強國離不開法治?
    “被衰落”的美國從未被**
    難以預測的中美關繫
    被攪動的世界將通往何處?
    **經濟穩定之源,還是震蕩之本?
    致謝
  • 塵封的光榮史 西方**並不太關注世界歷**曾有過的經濟結構和組織方式。我們都 知道羅馬帝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公元1世紀,中國的漢朝便已達到了古 羅馬帝國的發達程度,實際上,寫下200年輝煌篇章的中國漢朝甚至比耶穌 誕生的歷史還早,也可以說,那時的中國並不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而 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也是世界上*大的經濟體。
    我們都聽說過中世紀的人類生活、王室的世襲繼承、十字軍東征、黑死 病肆虐歐洲、1683年的“維也納圍攻戰”以及其他歷史事件,但對它們發生 時的地緣政治背景卻知之甚少。幾乎沒有幾個人會去關注中國、印度和阿拉 伯文明的發展史。至於西方世界如何走到**,不過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 的事情,從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開始,經歷16世紀葡萄牙的興盛,17世紀的 荷蘭和18世紀的大英帝國,歷史便一帆風順地進入到工業革命以及歐洲列強 的獨霸世界。
    但這個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史版本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幾個世紀以來, 構成歐洲的**不過是一些令史學家興趣盎然、但卻長期陷於戰亂的社會, 他們對於那段歷史而言幾乎無足輕重,**遊離於一個相互關聯的多極化全 球體繫的邊緣。在工業革命之前,中國的明朝(1368—1644)、波斯帝國(薩 菲王朝,1500—1722)、印度(蒙兀兒王朝,1526—1850)和奧斯曼帝國(1299 —1922)遠比歐洲*為強大和重要。
    相比於這些地域遼闊、由**無上的君主或宗教**統一起來的文明社 會,歐洲則深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在歐洲大陸,北面、西面和南面是無邊的 冰原和水域,東面則易受到攻擊,再加上大陸內部的水繫和山川,使得歐洲 **在地理分布上顯得支離破碎,或者說,歐洲大陸本身就是一塊被群雄所 割據的領地。
    亞洲及歐洲的人口特征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他們的經濟發展歷程,因為 人口增長通常都伴隨著*高的產量和*大規模的軍隊。據估計,公元1000年 ,歐洲人口約為4000萬,相比之下,亞洲的人口則達到1.7億,相當於** 人口總數的605%。到公元1750年,歐洲人口達到1.4億,而亞洲人口則增長 到6億,占全世界人口總數的68%。顯然,亞洲的人口增長幅度遠超過歐洲 。
    據安格斯·麥迪遜估計,在公元1700年之前的600年時間裡,中國和印 度的GDP總和約為**總GDP的一半,相當於歐洲大陸的兩倍。到1820年,兩 個**的經濟產出規模仍相當於歐洲的1.5倍。盡管較高的人口基數和增長 率導致亞洲具有較高的總產出水平,但是按人均產出考慮,這兩個亞洲*大 的**在15世紀甚至*早,便已開始落後於歐洲。
    18世紀的英國**學者馬爾薩斯(T.R.Malthus)曾指出,過快的人口增 長具有自我校正和自我調整作用,因為在人口增長率超過食品增長率時,饑 荒和戰爭就會接踵而來。但是,假如他的判斷準確無誤,那麼,中國和印度 根本就無力支撐同時期高達4倍的人口膨脹及近3倍的人均產量增長。即使我 們懷疑這些久遠的歷史數據,但農業、貿易、工業、城市化及文化的持續發 展足以說明,中國**是當時世界上*發達的**。
    可是到了19世紀末,形勢發生了變化,中國開始經歷漫長的動蕩與衰落 。1900年,中國的GDP僅占**GDP的13%。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 中國共產黨也於1921年成立。盡管共產黨與國民黨*初曾有過合作,但*終 還是成為水火不相容的冤家,國民黨於1928年占領北京,並在南京建立國民 政府。二戰期間,雙方一致對外,共同致力於抵抗日本的侵略,但是在日本 投降之後,雙方便立即陷入內戰。
    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中國在世界人口中占有的比例減少 至5%。這一比例直到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之後纔開始逐漸上升。
    既然亞洲能在若干世紀保持**經濟體繫的**地位,那麼,它為什麼 會由盛而衰,並從相對衰落發展為**衰落呢?改變歐洲和美國的“工業革 命”為什麼起步於英國北部蘭開夏郡的一個無名小鎮科爾布魯克代爾 (Coalbrookdale),而不是中國人口*密集、*有活力的長江三角洲呢?要 回答這些問題或許可以寫成幾本書,眾多經濟學家和歷史學者也曾為此展開 過激烈的爭論,醞釀出了無數復雜深奧的理論。在這裡,我隻能以極其概括 的方式描繪這個**力量中心由東向西的遷徙過程。但這個求證答案的過程 ,同樣有助於我們深刻認識當今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的崛起之路。
    地理、生態環境與戰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但對於當今中國 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美國的金融危機而言,它們無法說明什麼問題。另一 方面,人口、技術以及司法等制度因素在推動政治經濟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 作用依舊強大無比。
    亞洲巨龍為何喪失經濟優勢? 西方世界經常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地域遼闊但卻思維保守、經濟技術** 落後的**,但歷史的實踐卻並不支持這樣的觀點,至少無法始終支持這個 觀點。根據安格斯·麥迪遜教授的統計數據,在公元後的1000年裡,亞洲始 終占據**經濟的*大部分份額,而中國的經濟*是世界經濟的**重心。
    在公元後**個千年裡,中國即已實現了歐洲人在很久之後纔得以感受 到的發展與進步,譬如耕種與農具的使用、農作物的換季播種、新型稻米的 種植、鐵器、食鹽和紡織品的制造以及水利驅動的裝備。中國很早就建立起 私人所有權制、基礎性的產權(盡管隻針對貴族)、生產性農業和對外貿易。
    很久之前,商隊開始沿“絲綢之路”把中國的香料、絲綢和棉花運到國外, 並把國外的新型農產品以及通過貿易交換得到的白銀帶回中國。中國是世界 上*主要的陶瓷、絲綢、鋅和白銅(用於鑄幣)的生產國和出口國,並在棉花 、絲綢紡織品、黃金、銅和茶葉貿易中占據**地位。
    到了明朝(1368—1644),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多、農業*發達的** 。受過良好教育的儒家官僚經營著世界上***的水路運輸體繫。公元11世 紀,中國發明了活版印刷技術,直到400年之後,德國人古騰堡(Gutenberg) 纔把這項技術介紹給歐洲人。中國不僅擁有豐富的藏書,還擁有龐大的貿易 體繫和繁榮發達的工業體繫。中國煉鐵工業在當時的年產量已達到12.5萬噸 (遠遠超過英國在“工業革命”初期階段的產量),其軍隊人數*是達到上百 萬。
    中國人發明了以磁鐵為主要材料的指南針,並能夠建造大型艦船。1420 年,明朝的海軍已擁有1350艘軍船,400門可移動的要塞*以及250艘可進行 遠洋航行的船隻。除了**、**、印刷術和船隻之外,中國在冶金和運輸 領域同樣占據**地位。由此可見,中國在文化、數學、工程、航海和其他 技術方面曾擁有過的優勢都是當時歐洲人所無法企及的,這也是整個世界在 那個時代的基本特征。P19-2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