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美元復興十年中國痛苦十年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世界經濟
【市場價】
305-443
【優惠價】
191-277
【介質】 book
【ISBN】97871114430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443049
  • 作者:張庭賓
  • 頁數:277
  • 出版日期:2013-11-01
  • 印刷日期:2013-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繼先後成功預測美國金融危機、中國股災後和主權債務危機後,張庭賓再次果敢預言中國難免經濟金融危機。
    《美元復興十年中國痛苦十年》作者集成東方直覺與西方金融理性為一體,為避免中國在**金融一體化中遭遇金融危機,幫助中國投資者應在**市場為己任,對**宏觀經濟周期和**金融市場大勢做出了一繫列的分析、預測和判斷。本書共分為三篇,上篇為“中國透支篇”,中篇為“美國復興篇”,下篇為“危機模式篇”。
  • 《美元復興十年中國痛苦十年》由張庭賓編著。 《美元復興十年中國痛苦十年》簡介:2008年美 國金融危機,2010年歐債危機,中國將是下一個危機 爆發地。 2008年年底,“救美國就是救中國”論者甚囂塵 上,對內進行了三輪大規模基建投資,嚴重透支民力 ;對外不惜巨資救助美歐,嚴重透支國力。中國經濟 奇跡的三大動力——世界工廠、房地產市場化和人民 幣泡沫也正盛極而衰,危機難免。 這意味國人追求的美國式“高物質享樂+低精神 水平”模式將終結,勢必轉向“低物質+高靈魂”新 平衡,國人將面臨政治體制、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 十年痛苦轉型,不適應者注定被淘汰。
  • 自序
    繁榮到危機,轉變在人心
    導論
    中國為何痛苦十年
    中國金融危機預兆頻頻
    第四輪救市仍能脫險嗎
    人民幣升值存在隱患
    四萬億救市之殤
    錯失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機遇
    為歐債危機再作出犧牲
    中國錢撐起美國救市半壁江山
    美國再造核心競爭力
    中國經濟平衡越來越勉強
    城鎮化和土地流轉前路漫漫
    樓市“硬泡沫”會遭遇“硬做空”嗎
    中國硬傷:石油危機和糧食危機
    埃及內亂使美國和以色列無後顧之憂
    做空中國的機制已經基本到位
    人民幣可能遭遇彙兌危機
    中國五大昂貴繫統不可持續
    中國人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上篇中國透支篇
    第一章
    債務危機迫近中國
    1998年的中國債務魅影會再現嗎
    政府債務規模遠超想像
    企業債務危機:山雨欲來風已滿樓
    中國債務崩潰的三大爆破口
    第二章
    影子銀行能讓人放心嗎?
    悄悄膨脹為巨人的中國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為何突如雨後春筍
    影子銀行的四種風險
    *大風險:房地產基建信托違約
    **影子銀行危機爆發路徑
    第三章
    正在逝去的“世界工廠”
    **制造業變局:美消中長趨勢正逆轉
    中國制造成本優勢難再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正被動搖
    中國制造業未來路在何方
    第四章
    城鎮化能拯救內需嗎?
    供給端:人口、資本紅利乏力再推“城鎮化”
    需求端:產能過剩,住房消費透支,出口剛性下滑
    金融端約束:城鎮化錢從何來
    政策:“壯士斷臂”難期,可能“穿新鞋走舊路”
    市場影響:短期利好,中長期仍悲觀
    第五章
    中國樓市泡沫已到破滅邊緣
    難以承受的高房價
    房地產周期平均為18年,目前已到周期末端
    信貸緊縮將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
    市場供大於求趨勢延續,保障房建設將衝擊商品房市場
    政策面:調控從未終止,範圍逐步擴大
    房地產企業資金鏈緊張
    房地產泡沫破滅後,中國將進入深度痛苦期
    第六章
    石油:中國的生命線
    **石油定價權:中國的重大軟肋
    供需愈加失衡,中國石油安全前景堪憂
    能源消費急速增長,供需缺口逐步拉大
    **現狀:寡頭壟斷,民企舉步維艱,外資趁機滲透
    中國石油戰略體繫:前景堪憂
    第七章
    糧食危機衝擊中國
    美國控制人類糧食命脈
    糧食貿易博弈:美國**,四大糧商滲透
    中國未來將面臨較大糧食缺口
    糧食後患不可小視
    中篇美國復興篇
    第八章
    美國式**財富大挪移
    美元崩潰論緣何破產?長期逆差並未導致大規模負債
    美國如何完成資產大置換?三大途徑
    美國走出危機曙光:四張資產負債表的集體修復
    第九章
    美國制造業**歸來?
    美國制造業現狀:基本恢復至危機前水平
    美國制造業大趨勢:從中國撤離,回流本土
    美國制造業回流的原因全解析
    美國制造業未來2~4年將持續復蘇
    對中國影響:蠶食中國制造業蛋糕
    第十章
    美國房地產前景一片光明
    美國房地產這次真的復蘇了
    基本面:供需兩端皆呈樂觀態勢
    美國房價觸底反彈,中國房價即將盛極而衰
    美國樓市復蘇重建市場信心,推動資本回流美國
    第十一章
    美國能源獨立革命成效顯著
    美國痛定思痛推進能源獨立戰略
    能源獨立戰略要旨:擺脫對中東的依賴
    能源獨立穩固美國**霸權地位
    第十二章
    美國糧食“**”
    糧食美元的興起
    長期補貼造就糧食巨頭
    富可敵國的糧食寡頭進行**控制
    糧食已經成為經濟和政治的“雙重**”
    第十三章
    美聯儲將吹響美元回流集結號?
    美聯儲如何轉嫁危機:***的大寬松
    美聯儲怎樣決策,未來掌控權將花落誰家
    QE撤出已成定局,美聯儲未來想干什麼
    下篇危機模式篇
    第十四章
    新興市場危機模式
    新興市場為何暴漲暴跌
    為什麼未來新興市場難逃危機宿命
    危機爆發的多米諾骨牌已經開始
    第十五章
    地產危機模式
    美國:一場曠日持久的全民去杠杆化戰爭
    歐元區:地產、銀行業、國債形成惡性循環,解局依賴外圍援助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失去的二十年
    中國:房地產市場危局路在何方
    第十六章
    地緣政治危局
    **地緣政治兩大風險區域:東南亞、中東
    美國的“戰爭經濟學”
    美國的軍事戰略轉變:劍指中國
    結語
    中國如何走出低谷期

    為了圓中國智庫夢,為了圓中華復興夢
    對中國宏觀經濟周期和
    股市樓市的預測與印證
    對**金融危機演變與
    投資市場趨勢的預測與印證
    中華元智庫簡介
  • 金融以“準財政職能”補財政窟窿 上述債務是中國政府的全部債務嗎?不僅僅是, 由於中國特殊的金融 以“準財政職能”補財政的歷史背景,即用金融的空 間彌補財政當年需要 支出的空間或時間,這本質上是一種“財政信貸綜合 平衡”的延伸。其具 體路徑如下: (1)政府債務貨幣化。1993年國務院《關於金 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 確要求財政部必須停止向中國人民銀行借款前,很長 時期財政赤字除一部 分依靠發行國債填補外,大部分是向中國人民銀行借 款,即用發行貨幣的 方式解決。
    (2)先通過銀行發放信貸,等形成壞賬時再由 財政進行直接救助。在 改革開放之初,銀行體繫就開始承擔具有明顯財政支 出功能的信貸。大體 可分為兩波:**波是1979至1989年的“撥改貸”政 策,所謂“撥改貸” 即**對基本建設投資撥款改為貸款,名義上是貸款 ,但本質還是財政資 金;第二波則是之後的國有企業貸款等,*終呈現為 1999年銀行體繫巨額 不良資產,並由**一次性行政剝離1.4萬億元。之 後第三波繼續形成的不 良資產,在2003年這一輪國有銀行改革中,四大行累 計剝離了超過2萬億 元的不良資產。
    銀行體繫1999年和2003年之後累計剝離的不良資 產,*終是由財政, 以及由央行以再貸款或者票據置換承擔。包括央行通 過彙金對銀行的注資, 由於*後都結彙,實質還是央行以貨幣發行注資。總 體上,這兩輪銀行改 革所花費的成本高達3.6萬億元,這均是“金融補財 政”的路子。
    (3)銀行補財政,不僅形成不良資產*後由財 政救助的部分屬於“銀 行補財政”,銀行違背市場規律按行政類要求發放的 貸款,也屬於“銀行補 財政”。這一點在2003年這一輪國有銀行改革之後, 在2008年危機後的財 政信貸大擴張裡,表現得尤為明顯。
    地方債務風險持續上升 因**政府信用的支撐和中國財政收支整體穩健 的背景,中央政府債 務風險較小,而地方債則令人憂慮。
    根據審計署的調研報告,2010年,總的債務中, 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和 擔保責任的債務占84%,這部分違約的風險不是很大 ;省級和市級的地方 政府債占73%,*多是繫統性風險,政府具有出面救 助的動力;縣級債務 占總債務的27%,大概2.89萬億元,其中政府沒有 償還或者擔保責任的占 10%,大概2800多億元,分散在2700多個縣級政府下 ,這部分債務比較 分散,單個融資平臺的規模小,縣級財政能力不足, 政府因影響有限而救 助的動力不足。
    按照裡昂證券2013年5月的一份報告估算,在 2008~2012年,中國 債務規模/GDP從148%暴漲至205%,“中國債務水 平現在達到了歷史高點”, 新增債務占GDP的110%,其中大部分來自影子銀行, 實際上中國GDP增 長是靠債務來支撐的。為了保證經濟增長,中國沉溺 在債務擴張中不能自 撥,這從2013年**季度高達58%的信用增長中可見 一斑。不斷上漲的債 務意味著目前的增速是不可持續的。雖然目前的債務 水平可控,但由於固 定資產投資對於GDP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小,這意味著 債務水平需持續擴張, 也意味著風險會不斷提高。削減債務和投資可能導致 經濟增速顯著下滑, 這一幕很有可能在2014~2015年上演。
    報告顯示,如果以7%的GDP增速為目標,2015年 中國債務規模/ GDP將達到245%。同時,據估算,2012年年底中國的 債務總規模(政府、 企業和個人)為107萬億元,即GDP的205%。上述估 算剔除了短期養老金 的負債,與惠譽在4月將中國主權債務評級由AA一降 至A+時198%的預 測基本一致。作為衡量信用水平的指標,社會融資總 額占GDP比值自2008 年以來持續提高,盡管GDP增速降低,但占比依然從 22%上升到30%。
    在上述高達107萬億元的總債務中,*令人擔心 的仍然是地方政府的 負債。“沒人知道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到底有多大。
    我們估計大概是18萬 億元,約占GDP的35%。”地方債務占財政收入比例 是130%,但剔除賣地 部分收入所得之後,這個比例就將驟然上升至250% 以上。
    這已經成為中國必須面對的龐然大物。
    企業債務危機:山雨欲來風已滿樓 企業債務比政府債務危機規模*大,擴張*快, 風險*高 與政府債務壓力相比,企業債務危機規模*大, 擴張*快,風險*高, 實已迫在眉睫。中國企業債務占據中國非金融部門債 務的“半壁江山”,也 是過去5年中國非金融部門整體債務飛速上升的*大 “推手”。2012年年 底,中國企業債務約為65萬億元,占GDP之比達125% ,過去5年上升近 30%,企業資產負債率迅速提升(A股非金融企業資 產負債率由2008年的 53%上升至60%)。從行業分布來看,部分負債主要 集中在地產和基建相關 產業鏈的重資產行業中。
    與**相比,2012年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率 水平(相當於GDP的 122%~127%)在OECD**中居於*高水平區間。對 成熟的經濟體而言, 企業債務一般會達到GDP的50%~70%,而中國是這 個數字的2倍。此 外,中國的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利潤/銷售收入)隻 有5%~6%,僅為全 球平均利潤水平的一半。這將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債務 負擔是**平均水平 的3~4倍。P45-4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