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不平等的代價(珍藏版華章經典經濟)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世界經濟
【市場價】
384-556
【優惠價】
240-348
【介質】 book
【ISBN】97871114261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426172
  • 作者:(美)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譯者:張子源
  • 頁數:375
  • 出版日期:2013-06-01
  • 印刷日期:2013-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的*新力作!
    關於1%的少數與99%的大多數!席卷暢銷書排行榜,顛覆你的制度幻覺!
    《不平等的代價(珍藏版華章經典經濟)》中提出的三大主題:市場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因為它們顯然既無效率也不穩定;政治體制並沒有糾正市場失靈;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根本都是不公平的,具有普世價值。本書揭示了繁榮的脆弱性以及掠奪行為難以避免,即使您不**同意作者的觀點,也會激發您對改革的次序、影響改革進程衝突的重新思考。
  • 《不平等的代價(珍藏版華章經典經濟)》簡介: 1%的少數群體雖然享受著最好的住房、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醫生、最好的生活方式,但是有一樣東西是金 錢買不到的,那就是意識到他們的命運是與那99%的 大多數命運捆綁在一起的。縱觀歷史,這些1%的群體 最終都會明白這一道理,隻不過他們常常明白得太晚 了。 《不平等的代價(珍藏版華章經典經濟)》作者,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教授,通 過走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與他們交流,發現無論是 東方還是西方,不滿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這 些國家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在很多方面都失敗了, 並且二者都相當不公平。由此誕生出全球一個新趨勢 ——服務大眾。
  • 序言
    致謝
    第1章
    美國的1%問題
    第2章
    尋租與不平等社會的產生
    第3章
    市場與不平等
    第4章
    為什麼不平等這麼重要
    第5章
    險像環生的民主制度
    第6章
    1984降臨美國
    第7章
    所有人的正義嗎?不平等侵蝕了法治
    第8章
    預算之戰
    第9章
    由那1%群體制定並為其服務的宏觀經濟政策與中央銀行
    **0章
    前方的路:另一種世界是可能的
    注釋
  • 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隨後而來的大衰退, 把眾多美國人拋向了一 種功能失調的資本主義所造成的流離失所者的行列。
    五年後的**,想找一份 全職工作的六個美國人中仍有一個人找不到;已有大 約800萬個家庭失去了住 處,另有數百萬個家庭將收到銀行提前收回房屋的通 知;甚至還有*多的美 國人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終生積蓄蒸發掉。樂觀主義 者不斷看到的經濟復蘇跡 像,即使有些是真實的預兆,也需要很多年纔能實現 經濟復蘇進而實現充分就 業,*快也要到2018年。可是,很多人在2012年開始 之前就已經放棄了希望: 那些在2008年或2009年就失去工作的人已經花光了他 們的存款,失業救濟金 也用完了,曾一度自信會馬上重返工作崗位的中年人 逐漸意識到他們實際上是 被強制退休了。剛從大學畢業的欠了幾萬美元債的年 輕人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
    在金融危機開始之初搬到了朋友家或親戚家住的人現 在已經變得無家可歸了。
    在房地產繁榮時期購買的住房至今仍在市場上擱置或 者降價出售;*多的房子 仍舊空無一人。前十年金融繁榮埋下的隱患*終** 暴露出來了。
    已為公眾所知的市場經濟*黑暗的一面就是大量 的並且日益加劇的不平等, 它使得美國的社會結構和經濟的可持續性都受到了挑 戰:富人變得愈富,而其 他人卻面臨著與美國夢不相稱的困苦。美國有窮人和 富人這一事實眾所周知; 即便這種不平等不是單純由次貸危機和隨後的經濟衰 退引發的(這種不平等是 在過去30年裡形成的),但是這場危機的確使事態惡 化了,以至於人們不能再 對這種不平等視而不見了。中產階級受到了嚴重擠壓 ,其狀況將在本章稍後展 現;社會底層群體的痛苦*是顯而易見,一方面由於 美國社會安**的弱點日 益明顯,另一方面由於公共支持計劃(其在量上本來 就是不足的)被進一步削 減了。但是在整個過程中,*上層的那1%人群卻設 法占有了國民收人的巨大 比例——超過了1/5,盡管他們的有些投資是賠錢的 。
    當我們對收入分配隨意進行切分時,就會發現存 在著*大的不平等,這種 甚至出現在*上層的那1%人群內部;其中0.1%的 人得到的錢比其他人都多。
    截至2007年,也就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前一年,美國社 會*上層的0.1%的家庭 所擁有的收入是社會底層90%家庭平均收入的220倍 。財富分配甚至比收入 分配*為不平等,*富有的1%人群擁有的財富超過 **財富的1/3。收入不 平等的數據隻能使人迅速了解單一時點上的經濟情況 ,但這正是為什麼有關財 富不平等的數據讓人如此不安——財富不平等遠遠超 過了收入逐年變動所體現 的差異。此外,財富還*清楚地描述了人們在獲得資 源方面的差異。
    美國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變成一個疏遠的社會。
    在新千年的*初五年 (2002~2007年)裡,上層的1%群體攫取了比國民總 收入65%還要多的財 富。當上層的1%群體收入驚人時,大多數美國人的 境遇實際上變得*差了。
    如果富人變得*富有,同時處於社會中層和底層 的人也過得很好,特別是 上層群體的努力對其他群體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話, 那情況就另當別論了,我 們就應該祝賀上層群體的成功並感謝他們的貢獻。但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美國中產階級覺得自己受苦已久,這種感覺是有 依據的,因為在金融危機 爆發前的30年裡,他們的收入幾乎沒有變化。實際上 ,一個典型的全職男工 的收入在過去1/3世紀裡是停滯不前的。
    這場金融危機加重了這些不平等,其表現形式不 僅是*高的失業率、失去 的家園和停滯不前的工資。雖然富人們在股市損失* 為慘重,但他們卻恢復得 又好又快。事實上,自經濟衰退以來所謂的“復蘇” 的收益*大部分都進入了 *富有的美國人的口袋:與2009年相比,2010年美國 所創造的額外收入中的 93%都為*上層的1%美國人所得。加窮人和中產階 級的財富大部分都集中在 住房上。隨著平均房價從2006年第2季度到2011年年 底下降了1/3多,”那些 肩負大筆抵押貸款的大批美國人眼看著自己的財富基 本上消失殆盡。在社會頂 層,企業CEO們能夠**成功地維持他們的高工資; 除了在2008年略有下降, 到2010年,CEO的年薪與普通工人的年薪比率又回到 了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比 率——243:1。
    對於美國正在走向的這種不平等,世界上很多國 家提供了令人不安的例子, 情況不容樂觀:有錢人住在**社區,由一大群低收 入工人服侍著;在不穩定 的政治制度中,平民主義者向民眾許諾生活會*好, 結果卻令人失望。也許* 重要的是,人們心中沒有了希望。在這樣的**裡, 窮人們知道他們擺脫貧困的 前景**渺茫,*別說躋身社會上層了。這不應該是 我們所努力爭取的東西。
    在本章中,我將鋪陳美國不平等的範圍以及它是 如何以不同方式影響了數 百萬美國人生活的。我描述的不僅是我們怎樣變成了 一個*加分化的社會,還 有我們如何不再是那個曾經充滿機遇的國度。我將討 論一個出生在社會底層的 人上升到上層甚至中層的可能性極低。**美國所面 臨的不平等和機遇缺失並 非是不可避免的,也不能簡單視為是由無情的市場力 量所造成的。稍後各章將 描述這種不平等的起因,它給我們的社會、民主制度 和經濟所造成的代價,以 及怎樣纔能減少它。
    水漲未必船都高 盡管美國一直是個資本主義**,但所存在的不 平等(或者至少是當前這 種高度的不平等)卻是個新話題。大約30年前,收入 者中*上層的1%群體隻 得到了全國收入的12%。伯雖然那種程度的不平等也 不應該被接受,但是從那 以後,貧富收入差距變得愈發驚人,以至於到了2007 年,*上層1%群體的 平均稅後收入達到了130萬美元,而*底層20%群體 的平均稅後收入卻隻有 17 800美元。*上層1%群體一周的收入都比*底層1 /5群體全年的收人多出 40%;*上層0.1%群體**半的收入幾乎相當於* 底層90%群體一年的收入; *富有的20%群體的稅後總收入超過*底層80%群體 的總收入。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後的30年裡, 美國整體一起增長—— 每個社會群體的收入都增長了,特別是底層群體的收 入比上層群體的收入增長 得*快。美國為生存而戰給予了國民一種新的團結感 ,並促成了像《軍人安置 法案》(GI Bill)等一繫列有助於這個***為緊密 團結的政策。
    但是在過去的30年裡,我們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 分化的**;上層群體 的收入增長得*快,但底層群體的收入實際上在下降 。(這並非是一種持續的格 局——在20世紀90年代,底層和中層群體曾一度收入 很好。但正如我們所看 到的,從2000年左右開始,不平等以一種*快的速度 加劇了。) 上一次達到我們**所見的令人震驚的程度的不 平等還是出現在20世紀 30年代經濟大蕭條爆發之前的年代裡。當時我們所見 的不穩定和*近我們所見 的不穩定都與這種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密切相關,對此 我將會在第4章加以解釋。
    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