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瓊·羅賓遜/偉大的經濟學家繫列譯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學理論
【市場價】
358-518
【優惠價】
224-324
【介質】 book
【ISBN】97875080592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夏
  • ISBN:9787508059297
  • 作者:(澳)傑弗裡·哈考特//普呂·科爾|譯者:蘇軍
  • 頁數:314
  • 出版日期:2011-01-01
  • 印刷日期:2011-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73千字
  • “偉大的經濟學家繫列譯叢”將目光役向歷**和當代*偉大的經濟學家,通過描述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的相互影響,以及圍繞在他們周圍發生的事件,來展現他們的經濟思想。本譯叢風格簡潔、富有趣味,無論是職業經濟學家還是學習經濟學的學生,以及非經濟專業的普通大眾,都會對這套叢書感興趣的。
    本書為其中一冊,及時向人們提醒了羅賓遜的睿智、活力、對社會公正的熱情奉獻,以及她樂此不疲的辯論纔能,令人愉快。書中描繪了兩條學術發現的主要路線,一條是羅賓遜思想的發展,對其功過的準確解讀,另一條是哈考特和科爾對後凱恩斯主義革命作出的重新評價,在這場革命中,他們和羅賓遜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 瓊·羅賓遜(1903—1983)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也是最 偉大的女經濟學家,本書就是關於瓊·羅賓遜的學術傳記。書中從她20世 紀30年代初期的第一本著作開始,直到她死後在1985年出版的最後一本著 作,對她的學術思想的發展和主要貢獻作了重新敘述。她的故事與20世紀 劍橋經濟學派的故事絲絲相連、緊密相扣,其中包含了如何看待經濟學、 如何研究和講授經濟學等問題的重大變化。在這些變化中,瓊·羅賓遜及 其學術同伴,也就是我們稱為第一代凱恩斯門徒的那些人作出了重要貢獻 ,時間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一直持續到戰後的許多年。這些骨干分子 中的大多數人直到死前一直保持著活躍,而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於20世紀80 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間去世了。
  • 序言
    鳴謝
    縮略語表
    第1章 簡介
    第2章 《不**競爭經濟學》
    第3章 瓊·羅賓遜和她的學術圈子:《通論》出版前後
    第4章 瓊·羅賓遜論證中的馬克思
    第5章 瓊·羅賓遜與理論至上年代中的經濟計劃
    第6章 《資本積累》的構成
    第7章 技術選擇與資本理論大辯論
    第8章 《資本積累》之後:辯護與發展
    第9章 瓊·羅賓遜對發展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的看法
    **0章 《現代經濟學導論》:一盞不亮的燈?
    **1章 憂心學者的使命:瓊·羅賓遜的三本暢銷著作
    **2章 結論:瓊·羅賓遜的遺產
    參考文獻
  • 第2章 《不**競爭經濟學》 當瓊·羅賓遜著手撰寫《不**競爭經濟學》(1933a)的時 候,她也開始了與理查德·卡恩之間的長期的學術友誼。幾乎是 在同一時間,卡恩在英皇學院撰寫他非凡的學位論文《短期經濟 學》(卡恩,1929),那時他研究經濟學僅有一年時間(見哈考特, 1991,1993)。20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皮耶羅·斯拉法關 於**經濟理論的講座****,他的一些講座瓊·羅賓遜幾乎 必定前往(見馬庫左,2005)。20世紀20年代初,瓊還是本科生 的時候,就逐漸熟悉了A.C.庇古、丹尼斯·羅伯特森和傑拉德· 夏夫的講座和著作(夏夫的著作很少)中與馬歇爾和庇古的價值 理論相關的內容。瓊在格頓的督導瑪喬麗·塔潘一霍朗德也是一 位堅定的馬歇爾主義者,但二人關繫緊張,不太融洽(見第1章, 第3頁,注釋3)。那時,奧斯丁·羅賓遜正在撰寫《競爭工業結 構》,它表面上是“劍橋經濟學手冊”繫列中的一本教科書,實際 上是他研究企業理論的新穎獨創的專題論文(正如約翰·惠特克 (1989)點明的那樣。參見哈考特,1997a,2001a)。此書可能要 比瓊·羅賓遜的書開始得早,但肯定是和瓊·羅賓遜的書同時進 行的(我們知道,瓊和奧斯丁1926年結婚,去印度待了兩年,於 20世紀20年代末返回劍橋)。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斯拉法的講義對瓊·羅賓遜過去的觀點極 有挑戰性。不過,斯拉法本人覺得,這些講義還有很多受限制的 地方。有證據表明,就在他準備講義的同時——事實證明這一時間 遷延日久——他也采取步驟,開始了他終生從事的,實際上是復活 古典政治經濟學方法、摒棄新古典經濟學方法的研究項目,而馬 歇爾和庇古就是他在劍橋的主要批評對像。講義的大部分內容都 選編進了他1925年和1926年的論文集中,那是他利用意大利語譯 本獨自研究馬歇爾的理論所獲得的成果。部分受葛蘭西的影響, 斯拉法同時吸收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學說以及馬克思的價值和 分配理論,也受到了歐洲一些經濟學家,特別是瓦爾拉斯和帕累 托的影響。他在講義中對帕累托的無差異曲線以及從基數效用向 序數效用的轉變作了解釋說明。當他重點研究價值理論中效用的 量化計算和實際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成本在兩種學術傳統中和在 一般經濟理論中的含義時,他對效用的概念已經變得厭煩了。然 而,對於到底如何發展自己標新立異的觀點,他當時還沒有十足 的把握,因此嚴格來說,這方面的內容在講義的正式文稿中沒怎 麼體現出來,哪怕是尚在醞釀的一點想法。
    可他很清楚自己的看法,認為局部均衡理論在分析實際情況中 的價格形成問題時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說,要確保供給條 件獨立於需求條件,從而保證這種方法在邏輯上首尾貫通、前後 一致,能夠滿足這些苛刻前提條件的情況在現實中實在是太少了。
    (這正是他1925年和1926年的文章的主要論題。)這直接導致了 他在1930年《經濟學雜志》的代表性企業和回報遞增專題中斬釘 截鐵地說,馬歇爾的理論應該被廢棄(斯拉法,1930,第93頁)。
    他很了解古典經濟學著作對競爭環境中回報法則的本質所作的研 究,這使得他當時就對馬歇爾,尤其是庇古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異議。
    回報遞增和回報遞減本來出現在古典經濟學不同的理論階段之中, 可馬歇爾和庇古卻拾起這兩個概念,試圖把它們整合起來,安置到 正在形成——其實已經形成——的新古典主義的價值理論之中。
    他“尚在醞釀的意見”是,壟斷而非純粹的(或者說**的) 競爭,纔應該是價值理論的起點。我們應當設想一個競爭環境中 的微型壟斷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下行的需求曲線而非上升的成 本曲線纔是約束當前的生產數量和未來的擴張水平的**因素。
    對斯拉法來說,這種看法隻是他的一些題外話,不是研究的重點, 可它還是對瓊·羅賓遜產生了**大的影響。斯拉法告訴哈考特, 自己之所以把這一意見發表在《經濟學雜志》上,是因為它對講 求實用的英國人有好處;歐洲大陸的人與此不同,他們追求的是 哲學。
    英國人和歐洲大陸人在經濟學研究方法上的這種反差,即使 瓊·羅賓遜並不總是**明白,還是在她的**部公開出版物 《經濟學是一門嚴肅的科學》(1932a)中得到了充分反映。那本書 還有一個副標題,叫做“一位經濟學家對數學家、科學家和普通 人的辯白”。我們推測,瓊·羅賓遜寫作此書,目的是要為她在 《不**競爭經濟學》中遵從的方法理清頭緒,或至少證明其合理 性。當然,當她開始撰寫1933年一書的簡介時,還是收回了她 在1932年的書中所作的結論的某些重要方面(參閱哈考特, 1990a;1995b,第73~74頁)。在1932年12月的《經濟學雜志》 上,瓊·羅賓遜發表了一篇題為“不**競爭與下降供給價格” 的文章(羅賓遜,1932b),以誘人的筆法扼要地介紹了她即將出 版的新書《不**競爭經濟學》,其中包含了邊際收益曲線和邊際 成本曲線等主要研究工具,還有她對長期均衡狀態的平均收益曲 線和平均成本曲線相切條件的解釋。按照她的說法,她以1930年 《經濟學雜志》的代表性企業和回報遞增專題,還有哈羅德 (1930,1931)和斯拉法(1926)的著作為背景,提出了自己的中 心論點,認為“企業成本會下降這一假設,要比那些評論家所說 的可靠得多;而供給價格會下降這一假設,卻比他們所想像的要 脆弱得多”(第544頁)。
    她剔除時間因素,集中研究不**競爭的問題。她把自己的假 設解釋得清楚明了,而這又讓她的分析得心應手,易於駕馭(當 然她已經承認,這一切都離現實很遠)。她畫圖說明,企業在均衡 的時候也可以實現超常利潤,即MR=MC,P>AC。由於均衡的相 切條件是P=AC,這就意味著平均成本肯定會下降。
    她隨後分析了當一個行業以及行業內部每個企業的需求都在增 加時所發生的情況,證明了均衡價格是*高、*低還是保持不變 (瓊·羅賓遜使用的詞語是“提高”、“降低”和“保持不變”,這 些詞語她後來廢棄不用了),與新均衡點上的價格需求彈性有關, 也與在新企業受*初的超常利潤推動而進入該行業的過程中,平 均價格的“移動”方向有關。如果需求曲線“回歸”到它*初的 位置,新的價格與舊的價格相等;如果它在新的情況下缺乏彈性, 價格就會*高;如果它的彈性增大,價格就會*低。
    P19-2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