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最美木偶/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民間藝術
【市場價】
360-521
【優惠價】
225-326
【介質】 book
【ISBN】97875394595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北美術
  • ISBN:9787539459516
  • 作者:陳曉萍|主編:王海霞
  • 頁數:111
  • 出版日期:2013-03-01
  • 印刷日期:2013-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陳曉萍編著的《中國*美木偶》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門類中,選擇具有視覺美感的傳統美術和手工藝作品——木偶,對構成其形態的傳統制作技藝進行描述和分析,讓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認識其珍貴而又獨特的價值。這項美好的傳統藝術蘊含了人們的創造智慧,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 《中國最美木偶》是“圖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繫列之一,由陳曉萍 編著。 《中國最美木偶》講述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的有關內容。 木偶,古稱傀儡,主體由木頭等材料雕刻而成,模擬各種人形,既是戲 曲表演的道具,又是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品。以木偶表演的戲曲稱 為木偶戲。
  • 序 王文章
    前言 王海霞
    一、木偶歷史沿革
    西漢—魏晉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近代
    二、木偶的種類與產地分布
    三、木偶的制作工具及工藝流程
    四、木偶的保護與傳承
    五、木偶作品欣賞
    (一)提線木偶
    (二)鐵枝木偶
    (三)布袋木偶
    (四)杖頭木偶
    (五)藥發木偶
  • 一、木偶歷史沿革 木偶,古稱傀儡,主體由木頭等材料雕刻而成,模擬各種人形,既是戲 曲表演的道具,又是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品。以木偶表演的戲曲稱 為木偶戲。
    木偶藝術包括文學、美術、音樂、戲曲、舞蹈、雜技等藝術元素,內涵 豐厚。在它的身上,交叉承載著歷史、宗教、民俗等多層文化涵義,透過木 偶藝術,可以管窺到中華民族各區域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內涵與精神風貌 。*早的木偶出現在古人的喪葬與巫術儀式中,形態有“俑”和“大桃人” 等,寄托了人們對來世的祈盼與向往。在後世的發展中,木偶作為溝通人神 的工具,繼續在宗教儀式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至今仍然在鄉村的婚嫁葬禮 、誕辰周歲、納土動遷等除兇、納吉、奉祀、酬天、敬神儀式中扮演重要角 色;另一方面,木偶藝術作為純粹的娛樂工具,走向完整的戲曲形式,受到 各階層人們的喜愛。其演出形態,受到戲曲規範的制約,呈現出高度程式化 的特點,這也表現在角色造型中。當代,隨著社會生活環境的變遷,它所賴 以生存的土壤正慢慢消失,木偶藝人逐漸步入古稀之年,年齡結構出現斷層 ,木偶制作技藝和演出技藝瀕臨失傳。隻有少數木偶藝術從民間走向劇院, 走向都市的舞臺,躋身於精英藝術的行列;而*多的民間木偶表演,則成了 民俗宗教活動的點綴,藝術性大為削弱甚至喪失。
    木偶戲興於漢代。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漢高祖劉邦被匈 奴首領冒頓圍困在平城,謀臣陳平得知冒頓好女色,其妻閼氏又善嫉,便將 刻制成美女形像的木偶,安上機關,通過人的操縱,使其在城頭翩翩起舞。
    閼氏看到,擔心城破之後,冒頓會娶這些“美女”為妻,於是引兵自退,平 城之圍遂解,此即傳為木偶戲的起源之一。漢時的木偶在喪葬儀式和嘉會中 並用,除驅儺以闢邪之外,已經具有了歌舞表演的娛樂性。
    魏晉南北朝時期木偶的制作工藝*加復雜,表演也*為生動。至隋唐時 期,木偶由演百戲進一步成為說唱文藝的載體,說唱者的唱詞配以傀儡的動 作,木偶戲劇故事性的本質纔得以完善。當時木偶戲不僅在鬧市盛行,還經 常在王富貴邸演出,並隨軍事行動而在全國範圍廣為流傳。宋代市井文化發 達,木偶戲活躍於各地城市鄉鎮,出現不少技藝高超的木偶表演藝人。元代 木偶戲受到當時流行的元雜劇、雜戲影響,能夠敷演元雜劇劇目。明清時期 ,中國的木偶戲已經與民風民俗、宗教信仰、當地戲曲聯繫*加緊密,並形 成了全國鋪開、支派繁多、各顯風采的特點。如今我們看到的各具特色的地 方木偶戲,有許多都是在清中葉至民國初時形成的。
    1.西漢 彩繪木樂俑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漢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館 藏 多數人認為,木偶是由俑經過長期的進化、演變逐步發展而來的。俑是 一種**陪葬用的明器,是人的模擬物,所以又叫“偶人”,即對偶於人的 意思。木俑多用桐木制成,大概是取“同於”的意思。俑興起於春秋時期, 戰國初期已普遍流行,戰國中期至兩漢是木俑的黃金時代,而其中又以楚地 為*。圖為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5個女樂俑,她們身著錦繡長袍, 席地而坐,其中3個鼓瑟,2個吹竽,應該是墓主人家的樂隊。(圖1)*初 的木偶,經歷了從工藝(木俑)到表演的變化過程,開始由祭儀上的表演到 以後能表演各種雜技,並*終成為成熟的戲曲形式。
    2.西漢大木偶 山東萊西縣出土 1978年,山東萊西縣岱墅村漢墓出土了一個可坐、可立、可跪,高193 釐米的大木偶實物。它的肢體由13段木條組成,各構件間有關節,腹、腿部 構件上鑽有許多小孔,骨架靈活機動。該俑原來置於席上,席雖不存,用以 鎮壓席角的四枚虎鎮猶存。俑旁置有一根銀條,長115釐米,直徑0.7釐米, 大概是指揮木偶作戲時的調度之具。這是一具地道的懸絲提線木偶,是世界 上已被發現的*古老的懸絲木偶。它的發現,不僅體現了木偶由喪葬至娛人 的過渡,而且表明制作出的木偶已達到了活動自如的境地,為研究我國早期 木偶藝術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圖2) 3.唐代敦煌壁畫《法華經變·隨喜功德品》 唐代的木偶戲獲得了較大發展,形式多樣,不僅在“閭市(鬧市)盛行 ”,又經常在貴邸演出,已成為舉國上下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唐玄宗曾作 《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 人生一夢中。”借木偶感慨人生如夢。敦煌莫高窟第31窟窿頂東北側的唐代 壁畫《法華經變·隨喜功德品》,畫二位少女,身高約20釐米,一少女手舉 人形木偶,做逗引狀,另一少女做欲奪狀。從畫面看,大約是初期的杖頭木 偶(亦有人認為是布袋木偶)。可見,唐代木偶戲的種類已經相當豐富了。
    (圖3) 4.宋《傀儡嬰戲圖》劉松年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 劉松年(約1155—1218),南宋四大家之一,擅畫人物、山水。其《傀 儡嬰戲圖》,描繪了宋代懸絲傀儡的表演情況。宋代是中國木偶藝術*興盛 的歷史時期,“弄傀儡”已達五種類型:懸絲傀儡、杖頭傀儡、水傀儡、藥 發傀儡、肉傀儡等。畫中繪一童子正在提演鐘馗,“戲棚”前圍三童子觀看 ,或擊鼓,或持拍板,或正欲拾起地上的雙缽或笛,準備加入伴奏,畫面內 容較為寫實。戲棚是以倒下的桌子側邊作舞臺面,裝以支架,掛上幕條,框 成舞臺口,後邊有遮擋操演者之帷幕,模擬傳統懸絲傀儡的舞臺。由畫面可 見宋代的懸絲傀儡已流行廣泛,並深入於兒童生活中。 (圖4) 5.元代 《六幻西廂》插圖第十九盛懋德國東方博物館藏 盛懋,字子昭。嘉興(今屬浙江)武塘人,生卒年不詳。盛懋承家學, 善畫人物、山水、花鳥。此畫表現了元代懸絲傀儡戲表演的情景,舞臺為四 根立柱撐起的戲棚,中間立一屏風,上繪山水,一桌兩椅,作為傀儡演出的 背景。屏風後兩個藝人在操縱木偶,後面一個年齡較輕的在打鼓並兼快板。
    戲棚邊懸掛著四個木偶角色,角色為崔鶯鶯、張生(狀元郎)、白馬將軍、 紅娘、鄭恆等,木偶造型相當寫實。從圖可見,元代木偶已將“操縱技巧與 言談、歌唱及喜、怒、哀、樂作生動表演”(《朱明優戲序》),劇目已具 備了雜劇的現實主義內涵。(圖5) 6.明代 《傀儡圖》作者不詳 《傀儡圖》表現了*古老的傳統懸絲(提線)木偶的舞臺演出形式。舞 臺為傳統戲劇的舞臺形式,表面看空空如也,實際卻包含著千山萬水,一扇 門一張桌子就是一個家、一座殿堂,單純之至而又豐富之至,是寫意、詩意 化的空間。屏風後兩個藝人操縱木偶,似為表現書生攜帶書童進京趕考的情 景。明代民間家庭聚會或宴請賓客時觀看木偶戲蔚然成風,從圖中背景和觀 眾來看,描繪的應該是家庭聚會時在後花園觀看提線木偶表演的情景。(圖 6) 7.清京肘肘(棒棒戲)演出情景四川杖頭木偶 “京肘肘”是杖頭木偶的別稱。杖頭木偶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杆(與頭 相連)和兩根手杆(與手相連)進行表演,有的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 杆位置有內、外操縱之分。它內部虛空,頭以木雕,內藏機關,使嘴、眼可 動。杖頭木偶在中國許多地區都有流傳,各有不同的風格特征,稱謂也有所 不同,在中國西北部的“耍杆子”,西南部四川的“木腦殼戲”“京肘肘” ,南部廣東的“托戲”都屬杖頭木偶。四川木偶以杖頭木偶*盛,成都有一 流行俗語:“早觀京肘肘,晚看陝燈影。”(圖7) P6-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